..续本文上一页识」是这样解释法。
那么虽然一切法是无所得的,但是他还是继续栽培这个无所得的善根的;虽然是众生是无所得的,但是还是度化众生的,所以他的智慧、他的福德「渐渐长大」,渐渐都长大了,长大了以后就是有了作用,什么作用?有华、叶、果实成就的作用。
如是,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成就佛树。
「如是,须菩提!诸菩萨摩诃为众生故」,这底下来合法,用佛法来解释前面这个譬喻。「如是」,说这个种树这件事是这样子。「诸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无上菩提的时候,「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成就佛树」,也是这样子。
这个「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这个菩萨发大悲心,教化众生行六波罗蜜。这六波罗蜜,当然就是第一个是布施波罗蜜、第二戒波罗蜜、第三忍波罗蜜、第四精进波罗蜜、第五禅波罗蜜、第六是般若波罗蜜。这个六波罗蜜,前四个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前三个波罗蜜,精进不算在内;前三个波罗蜜是求福德的。譬如说布施波罗蜜,你能够修布施,我们按一般的来说呢,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财富去解决别人的困难,这也就是布施波罗蜜;你能用自己的体力为别人做事,也可以说是布施波罗蜜。由这个布施波罗蜜,由布施这件事呢,若是有慈悲心,不是私心,那么这样行布施波罗蜜,将来能得大富,得到很多的福报,这也是很好。
这个戒波罗蜜呢,戒波罗蜜,他将来能得到尊贵身。这个得尊贵身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得释提桓因的身体,能得到释提桓因他那个大福德身;或者梵天王的身体,这是尊贵身,你能持戒清净,能得到这样可爱的果报。第二个解释呢,我们能得到人的身体,或者得天的身体,这也就可以名之为尊贵身,就是比三恶道好一点,比地狱、饿鬼、畜生好得多。这个持戒这件事,为什么会得这样的果报?持戒这件事,其中有一个好处,我们通常说这个有财布施、有无畏的布施、有法布施,这个无畏的布施就是戒,你能够受这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别人和你做朋友的时候,心里很安、不害怕,不害怕你。如果说要你受戒,我不受戒!别人和你作朋友的时候,喔!你这个人不受戒,就是怕你,所以受戒是个无畏的布施,能令人不恐怖,就是愿意和你做朋友了,这个戒波罗蜜有这个意思。
布施、持戒。这个忍辱波罗蜜,就是尽量地容忍他人的过失,尽量地容忍;当然这里边还是有智慧的。这个容忍,你常常容忍,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功德呢?将来容易相貌端正,你不发脾气,你又能布施、持戒,你将来得到的这个身体,相貌非常端正,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呢,你能得到大眷属,得到大的眷属。我想得到大的眷属这句话怎么讲呢?譬如说,我们说唐太宗这个人,唐太宗父亲是皇帝,他儿子也是皇帝,他的周围的朋友,像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多少个人,很多人,还有魏征这些人,这些人都不是平常人啊!就是特别有品德、有智慧,这样的大人做你的朋友;你若常能够忍辱。这个话,我们也可能……我这么想,如果你做总经理,你能做总经理、你能做董事长,你会明白这件事,这个忍辱为什么会得大眷属的果报?你会明白这件事,你会明白!这是布施、持戒、忍辱;我们能够布施、持戒、忍辱,就有这么多的好处,有这么多好处。
这个精进波罗蜜和禅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是什么呢?这前三个波罗蜜,我们能这样修行,是能使令我们得到如意的果报,身体健康长寿,还能得到很多的好朋友,而又能得到很多很多可爱的事情,这是这一方面。精进、禅定、智慧这三个波罗蜜是思想上的问题。这个思想上的问题,我们思想有什么问题?思想,我们就是有贪心很大嘛!贪心很大,瞋心也是很大,愚痴心也是很大,又有高慢心,也是不好、疑惑心也是不好,各式各样的烦恼很多很多,一个最明显的就是邪知邪见是最不好,这是思想上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若想要解决它,这应该怎么解决呢?就要用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才可以,要用般若波罗蜜才能够清除思想上的问题。这个生活上的问题,有大福德可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但是思想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终究是很危险的,终究是危险,这个危险的道理,我想我就说到这里,不多说了。
我们希望得到佛菩萨的智慧,就是般若,佛菩萨的智慧叫做「般若」。佛菩萨的智慧就是没有贪瞋痴、邪知邪见这些都没有了。但是这个智慧,怎么样才能得到呢?要有禅,你心里面要有定;散散乱乱地,很难成就圣人的智慧的,所以若是学习禅,多静坐,心里面不要乱,在寂静中观察诸法实相,你才能得到圣人的智慧。
这个精进波罗蜜什么意思呢?精进波罗蜜;你修禅,哦!昨天我坐了三个钟头,我今天坐五个钟头,后天一个钟头也不坐了;就是有的时候用功,有的时候懈怠,这样不行,要精进才可以,不休不息,不休息,长时间地不怕苦,这样子才能得到禅,才能得到般若波罗蜜,才能成功的。所以要有精进波罗蜜,除了前三个波罗蜜之外,你还要有精进波罗蜜。在我们没得到无生法忍,没成圣道之前,你有精进波罗蜜,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爱的果报不断绝,就是像做生意的人,我前一个月做生意赚钱了,后一个月又还是赚钱,常常地做生意都是赚钱的;遇见了一个如意的事情,又一个,一个又一个,不断地有如意的事情出现,这就是精进波罗蜜的好处。我今天遇见一件事做功德,再有因缘还做,继续不断地做功德,所以将来呢,也继续不断地有如意的事情出现;如果说我就做一次,以后不做了,你将来得果报呢,就得这一次。所以佛法的意思,有因就有果,没有因就没有果,所以这个精进波罗蜜也是很重要。
这个禅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将来得的果报,这个身体不可以破坏,不容易破坏的。我们若是得了禅波罗蜜,你有欲界定的功德呢,你再做一些功德的话,你就会生欲界天,就是超过地居天之上,在空居天里面,得到空居天的福报;若得了未到地定,也是欲界的空居天的福德;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那就生到更高的天,那天人的身体是不可破坏的。就算是你没有生到天上去,你常常静坐,也是减少病痛,将来再来到人间,当然功德不是一样,众多的功德在一起,你的病痛会减少,他也容易健康长寿,所以禅波罗蜜有这个好处。
般若波罗蜜有什么好处呢?「大人众中得自在」。不是说是在一般的无知无识的人,你是个大王了,不是;都是大人、都是有大福德、有大智慧的人里面,你得自在。那就是要大智慧,没有大智慧、没有大福德,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说这六波罗蜜,佛法,佛的大智慧,这就是佛的大慈悲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欢喜可爱的事情,不欢喜有不如意的事情。怎么样才能够如意呢?你要这样做,你要修六波罗蜜,你就会得如意的事情。这不如意的事情来了的时候,心里面只知道愤怒,是没有用的。以前在香港的时候,有那个什么……就是绑票的事情,叫什么野狼案;从香港来的也会知道,他的办法呢?天官赐福;这五十万港币就过来了,这个事不可以,不可以用这个非法的手段。佛告诉我们如法地去栽培自己,将来就会得到如意的事情;非法的事情,只有自己倒楣了,没有可爱的境界的。
所以这上面说,菩萨「渐渐行六波罗蜜」;修六波罗蜜,这里说是得了无生法忍以后,他逐渐地行六波罗蜜,那又不同了,那不是平常的境界。
「得一切种智」,就是得了无上菩提了,得到佛的大智慧了。得到佛的一切种智,「成就佛树」,这个「树」是譬喻什么呢?就譬喻无上菩提的,成就了无上菩提,就像你种树,这个树已经长好了,就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树栽培好了以后,「以华、叶、果实益众生」,华、叶、果实成就「皆得用之」,这个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华、叶、果实益众生」,这个树有华、树有叶、树有果实,这个华、叶、果实能对于我们人有利益的,对于我们有利益。
须菩提!何等为叶益众生?因菩萨摩诃萨,得离三恶道,是为叶益众生。
「须菩提!何等为叶益众生?」这底下就是再加以解释。说是叶利益众生,这个树有叶,树这个枝,这个枝干婆娑,有很大的荫可以荫凉,太阳太热了,在树下可以有些荫凉,那么这就是一种好处。但是若是成佛了以后,无上菩提的树,你成功了以后,你怎么样去用叶来利益众生呢?这地方说:「因菩萨摩诃萨得离三恶道,是为叶益众生」,菩萨摩诃萨得了无上菩提的时候,他能教化众生不到三恶道去,不到地狱去、不到饿鬼的世界、也不到畜生的世界。畜生的世界是个恐怖的世界,是太苦了;饿鬼的世界是个饥虚,没有水饮、也没有饭吃,就长期的饥饿,这是非常苦恼;地狱里面就是猛火、是寒冰,有寒,大寒、大热,不得了,这个苦。
那么因为菩萨摩诃萨得无上菩提以后,他能教导我们远离三恶道,那怎么样远离呢?就是不要做恶事;不要做恶事呢,就不到三恶道去。这个佛教的理论呢,你的遭遇好、你的遭遇不好,完全是自己创造的,完全决定于你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是外边有力量加在你身上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佛法,佛陀或者菩萨就是开导我们不要做恶事,做恶事是不得了。
「是为叶益众生」,这就是这个树它的叶能够利益众生的地方;太阳太热,我们到树荫凉下去,就可以避免这个热的热恼,得到清凉。因为佛菩萨开导我们不要做恶,我们不会到三恶道去受苦,那么这就是叶益众生。
何等为华益众生?因菩萨得生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处,是为华益众生。
「何等为华益众生」呢?「因菩萨得生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