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去看《六祖坛经》,他不是祖师禅,他是如来禅。六祖大师是学如来禅的,他是读《金刚经》的,《金刚经》是如来禅,不是祖师禅。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是讲《金刚经》的,你看《六祖坛经》是那么讲的。不过有一个地方,我也不满意,要在夜间点上灯,头蒙起来,就是我们两个人听,这个地方我不满意。这个地方有什么要不公开呢?有什么事情要私自地讲呢?南无观世音菩萨!六祖在那里捣米、摏米,然后五祖到那里敲了三下,那么六祖就明白了,夜间三更的时候,到五祖的房间,偷偷地在讲《金刚经》。我认为五祖绝不会这样讲《金刚经》,一定是公开地讲,一定是这样,为什么要偷偷地讲呢?不可能有这种事情。那为什么有这种事情呢?就是那个笔者,当然这个《六祖坛经》是别人记录的,他的那个小小的见解,是这样的意思,这个地方我就不满意。公开地说嘛,又不是一个丑陋的事情,怕别人看见,我们两个私自讲,也不是嘛,讲经是一个很光明正大的事情,怎么偷偷地讲呢。所以我在想:后来的人,实在古来的禅宗很多的大德都是如来禅,不是祖师禅,他们是学习如来禅有成就,而不是祖师禅,是后来又后来又后来的人,才是开始祖师禅。
但是祖师禅一开始,禅宗就衰落了,就不行了,就不对了。我们学习祖师禅,不但你自己很难得圣道,这是个问题;另外这个大乘经论多数不学习了,经律论是佛的智慧!是佛的智慧。我们大家都是佛教徒,我们为什么信佛?就是佛的智慧大、智慧圆满,我们应该要礼拜、赞叹、恭敬、供养,向他学习,就是他智慧高,不然有什么值得学习?佛的智慧,为我们演说的经律论,然后我们向他学习,我们也就有智慧,我们的智慧慢慢地也就和佛平等,也可以成佛了。我们不学习,只是看那一句话头!我在香港的时候,遇见一位欢喜参话头的人说:禅宗不需要藏经,不需要,就是拿这个衣钵就可以弘扬佛法,可以建立道场。我听了这话,我没有出声,没有和他去辩论这个事情。其实不是的,我们看这韩愈是《原道》上,唐宪宗迎佛骨,迎佛的牙,还有佛的舍利,就是从法门寺,离长安多远的地方,迎到长安去,在皇宫里供养,然后又送回去,就是这件事。韩愈那时候是做什么官,他就写个谏迎佛骨表,就反对这件事,唐宪宗火了,就把他贬到潮州去了。而后来他写《原道》上有一句话:「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就是他们出家人,当然不是指在家居士,指这个出家人,人还叫他做人,就是叫他还俗。「火其书」,就是把藏经都烧掉,把佛教的书都烧掉。「庐其居」,把那个寺庙给大家来住,就是把佛教毁灭了。若是这样子说,禅宗的人说:你烧掉藏经无所谓,我就是一句话头就可以了。其实不是的,一句话头是不行的,不可以。
我们现在的佛教遇见什么事情,我相信你们可能会知道这件事,南传佛教到我们这个大乘佛教的区域来了,说:「大乘非佛说」,说这么一句话。说这么一句话,我们传统佛教这些老法师有什么话可以说?你就是一句话头,你怎么来对付这一句话?我认为你没有智慧,你的智慧不能对付这一句话。这句话若是重要地说,就可以把我们中国佛教毁灭,可以这样说。但是你看印顺老法师他游心法海六十年,现在应该七十年,他就能写出一大篇著作反驳这句话,他就有这个智慧,他这个智慧从那儿来的?就是他一直地读书,读佛教的经律论,读藏经,他从大乘佛法的经律论里面开了智慧,他能反驳你这句话。当然印顺老法师的见解,我们传统佛教的人也不见得同意。你不同意归不同意,今天我看只有印顺老法师有这种能力,能保护中国的大乘佛教,他有这个智慧。我们传统佛教的人,禅宗的人就是一句话头,一句话头,你今天恐怕不能保护佛教,你没有这个智慧,你不能保护的。我现在又开始犯口过了,什么经都不要读,我就读《阿弥陀经》、就念阿弥陀佛,很好,我赞成,你求生阿弥陀佛国很好嘛,但是中国佛教这样子做,中国佛教很快就会灭亡了,很快就灭亡了。这有几种情形,大家都这样做,都往生阿弥陀佛国也好,也很殊胜,但是这个地方的中国佛教完了,因为你光是就读一部《阿弥陀经》、就是念阿弥陀佛,也很好啊;你没有学习经论,其他经论都不学,不学的话,你的智慧能有多大呢?我认为你的智慧不会很大,你讲经说法的时候可以没有疑问的,一定有很多讲错了。没有疑问,我不需要听你讲,就知道你会讲错,因为很多的佛法你都没有学,没有学,你就会讲错。
印顺老法师他说过他的事情,他说:我读这一部经,有一个地方我不懂,不知是怎么讲法,心里面不快乐。不快乐,怎么办呢?他继续读经,这一部经读完,读那一部经,读那一部经,读,读,喔!这里有解释,一下子就把原来那部经的那个疑问的地方解释了,就心里快乐,所以印顺老法师他心里面有法喜,就是这么回事。那么这里告诉我们什么问题呢?你只学习这一部经,你别的经论你不学,你不行,你很多的道理你还没有能懂,你还不明白。所以念阿弥陀佛,我赞成,好过参话头,求生阿弥陀佛国很好;但是在这个世界的佛教的住持有问题,你没有力量住持佛教,住持佛教有问题,使令佛教继续住持下去有问题,有问题。所以我们为了佛法能够住持下去,假设你的条件够,你要广学佛法。广学佛法的时候,你的智慧会圆满一点,你讲经说法的时候不至于说错。也有的人说:你是嘴巴皮,你没有修行啊。你这句话说得也是对,但是我来看,嘴巴皮也不容易,也不是容易,你能讲说佛法讲得不错,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我说到我们只是参话头,我不同意,念阿弥陀佛我还是同意,但是要学习经论这件事,我们佛教徒你有条件应该学习,一方面你可以弘扬佛法,不至于说错话,不至于把佛法讲颠倒了,不至于。另外,你佛法学得多了的时候,深入经藏地学习佛法,开了智慧,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会写一部经,他也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他也会说这是谁翻译的,也会写这句话,后边也是「作礼而去」,他文学好,他会写一部经出来,但是那里面有他的邪知邪见。如果你对于经论没有学习过,这部经给你看,你来评定、你来鉴别这是不是佛法?如果你说:前面是「如是我闻」,那就是佛法。你这个人是糊涂虫啊,你是个糊涂蛋!你没有鉴别的能力,可以肯定说是这样,没有疑问的,你没有这个智慧。所以若不学习佛法有问题,对于佛教的住持有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不知道怎么修行。我们汉文佛教徒有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我念《阿弥陀经》、我念佛,这就是修行。我念《金刚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我一天念一部、念两部,我这就叫做修行,我有功课,我怎么样,这就是修行。我一天拜佛拜一千拜,很诚恳地拜佛,是!也是修行,我也同意,你每天有功课,身心清净,远离尘世,在寂静的地方做一个庙,然后专心修行,身心清净,也是修行。但是我认为不行,你有问题,你还是有问题,因为你没有深入地学习,你的修行就止于此。因为什么呢?你有取着心,你拜佛的时候你有取着心,有执着心在里面。你读经的时候你有执着心,所有的修行里面都有执着心在里边,都是有的。若是你能够深入地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者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华严经》、《法华经》、《华严疏钞》,这清凉国师是不得了的人,这一行禅师,这《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有一行禅师的注解,你读一读,一行禅师是不得了的人,他也对《大智度论》也很熟。这些古德,譬如窥基大师的著作、嘉祥大师的著作,乃至天台宗、华严宗,这些大德的著作你读一读,这不得了啊。你能够把这个《大智度论》深入地学习、《瑜伽师地论》深入地学习,你能够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了,从文字上能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你若再去读经,你来静坐修习止观,那不同,不一样,不是一样的,和完全不学习佛法,我只是念念《金刚经》,我能背下《金刚经》,我就这么念,完全不一样。他那个修行,他在这修行中,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在里边,能破这个执着,能破这个执着心,我也是拜佛,但是他能破这个执着心。把执着心破除去了,就是圣人了,不是凡夫了,这不同啊,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汉文的佛教向来有这种说法,就是我也不想做大法师,我到佛学院干什么,我就自己修行。他的意思,我要修行不用到佛学院,不需要学习佛法,我只要修行,这个见解是不对的。你到佛学院去学习佛法,学习佛法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自己修行,这是主要的目的;第二个可以为人讲解佛法,是两个目的。因为你学习,你才明白嘛,明白你才能讲解佛法。说是你在家的时候,你大学毕业,你的文学特别好,我不需要学,我拿过来就能讲。是的,因为都是文字,他的文学好,但是你叫他说良心话,他能不能讲经?不行的,有问题,他讲经一定也会说错话。若是经过一番学习那就不同,经过了一番的学习,你再去讲经,那就不一样。但是有学问的人,他自然的心情他高慢,高慢心很大,我跟你学,你的学问能有我大吗?自然他不肯跟人家学,他就要自己直接就做老法师,就有这个情形。能肯出家,在佛法里面为佛教服务,很难得啊,但是你不经过学习,就不行,何况学问不够!我只是可以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修行,这就叫做修行?也可以说修行,但是不及格的,不是啊。你真实是到佛学院好好学,好好学,好好学,深入经藏地通达诸法实相了,那个时候你自己修行,就是离无生法忍不会太远,能得无生法忍。为人讲解不会说错话,不会以盲引盲,没有这个过失。所以应该是学习,不应该有这种错误的看法,不应该那样子。
而我们现在打禅七,就是讲开示就好了,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