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6▪P2

  ..续本文上一页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什么也没有。就是要仗凭三宝的力量!我们要做功课。你能念楞严咒也好、念大悲咒也好、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好、你念《法华经》、《华严经》也好,念这部经叫《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好,就能保护你的安全。这些邪术对你无效!对你无效!

  

  我们就是散散漫漫地,我们没得定,我们散散漫漫地,我们栽培善根,我们念佛、念经、念咒,念这些属于佛法的。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感觉到什么,什么事儿也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什么灵验;但是有事情的时候,它的作用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了佛法以后,自己每天要做功课,你每天要有一点功课。

  

  这个欢喜念咒的人说:「咒的功德特别大!」我们好像念经没有功德?不是的!念咒也有功德、念经也有功德,念经的功德绝不会次于咒,绝不会次于咒的!就随自己的欢喜好了,你欢喜念咒,你就念咒;你欢喜念经,你就念经,都可以。但是多念经,我们念咒,那文字上我们不能理解。但是你若念经,经上有道理,我们容易增长智慧。但是念咒,佛菩萨,若是佛菩萨说的咒,也会对我们有好处。因为它有他的加持力。所以,多多地学习佛法,也应该受戒,受三皈五戒,受三皈、受五戒,应该修学十善法。

  

  修学十善就像受戒那样,你可以自己做。你自己拜佛。你先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三遍。然后再发愿也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四句,发愿,发三次。然后跪下来,或者是你是面向观世音菩萨发愿,也可以;面向阿弥陀佛也可以;面向释迦佛也可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都可以,随你自己的欢喜,是这样子。跪下来说:我弟子妙境,从今天开始修学十善法,我修学,一开始我没有把握,我修一百天,一百天内我修学十善法。或者你不要一百天,七天,我这七天内修学十善法。修学得感觉到很好,那么再修七天、或者廿一天、或者是一百天、或者是一年,这么修。

  

  你这样子修学十善法,你又能够学习《般若波罗蜜经》,而这经上说:「我常当守护是人」,不会说谎话的,他真就能守护你,守护你得到安全。你遇见这一些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有些问题的地方,无形中就消化了,就舒解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不能够受这三皈五戒,当然也不修学十善法,那就没有这回事。这世间上人与人之间很多的苦啊!很多的问题呀!

  

  我们若能够这样做,释提桓因能为我们做一个守护,这是太重要了啊!好过鬼神。鬼神他若是来守护你呀,如果你和他要有这种条件的话,他会对你要有要求。因为鬼本身也有问题,而他的神通也是小小的,有的时候也没有神通,鬼有的时候没有神通。有的时候有神通,有时候神通也不灵。所以,你和他打交道不太好,不如我们就发心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当然这里面也是有条件,也还是要三皈五戒,五戒十善。这样释提桓因他对你有恭敬心,他来守护你,那要比鬼神好得多,好得多。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华香乃至伎乐,我常当守护是人。」昨天讲到这里。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欲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无量百千诸天皆来听法。

  

  这以下是「佛重明功德」,佛又再说明学习般若法门的功德广大。分两科,第一科是「广明功德」。广明功德里边分六科,第一科「明得胆力说法不断」。

  

  「佛告释提桓因」说:「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欲读诵」,他心里面欢喜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欢喜诵,诵《般若波罗蜜经》,说《般若波罗蜜经》,为人演说《般若波罗蜜经》时。「无量百千诸天皆来听法」,你读的时候也是能出声音;你诵的时候也出声音;那么演说此经的时候,当然也是有声音。这个时候有无量、无量数的、百千的天,很多的天皆来听法,来听是善男子、善女人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法门」的。

  

  佛这么样告诉我们这样事,我们若读经的时候、或者是诵经的时候、或者讲经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天来听法,有这件事。

  

  是善男子善女人说般若波罗蜜法,诸天子益其胆力;是诸法师若疲极,不欲说法,诸天益其胆力故,便能更说。

  

  这以下又有不同的事情。说这位善男子、善女人演说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时候,「诸天子益其胆力」,就是增益他的体力,使令他的身体更强、更强力一点、更健康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诸法师若疲极,不欲说法」,说是那么多的讲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法师,若是他的身体疲倦了,体力不够了,他的心情就不想要讲了,「不欲说法」。这个时候,「诸天就益其胆力故」,那么诸天就能增加他的体力,增加他的体力,体力就会强起来,他的心情也就欢喜说了。所以「便能更说」,就能更说法。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件事。也和现在差不多,就是信佛的居士就是请佛和大众僧吃饭,常常有这种事。其中有一次有个比丘有病了,他就是不能吃饭。不能吃饭,胃口不好,就看医生。医生说:你这个病很难治,得要把这个人的肉煲成汤饮,你才能好;不然的话,是没有希望了。那么只好饿着了,就是不能吃饭了。但是其中有一次,一个优婆夷,这个女居士她请这大众僧、请佛吃饭,就发觉这件事:一个比丘不能吃饭,需要饮这人肉的汤。她心里想:好!她就私自地把自己身体上的肉割下一块,就煲上汤,给这比丘饮,这比丘果然就是好了!但是她自己请大众僧、请佛吃饭这件事过去以后,她身体里受了伤害,就是痛得越来越厉害,最初的时候还可以忍受着,好像表面上是正常,后来痛得厉害就是不能动了。不动,她的先生回到家来,说:怎么回事情?她只好如此如此地就真实地就说出来,她先生就火了,怎么可以这样子!就大怒起来。然后她这太太说:不要紧!再请佛吃饭,再请大众僧来吃饭。那么,这个时候,当然这件事佛是答应了。佛就是从这个寺庙里面来,一到他家,一到门口,她的病就好了,这个病痛完全好了。那个文上说,怎么回事情呢?佛这心里面一念,她这个病需要用什么药涂上去就好?他就是念四大天王,叫他们去从这个七金山上采这个药,涂上去。佛这么念,四大天王立刻就知道了,知道了就把这件事做好了。所以,佛一入门口,病已经好了。

  

  所以,从这些经上、从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知道一些天的事情。在这里面也说到「诸天子益其胆力」,这诸天若是肯帮你忙,这件事不是难事。说「诸天益其胆力故,便能更说。」

  

  这也是看出来,我们欲界的人的苦恼,这个身体不是金刚之体,有的时候好一点,有时候不对了啊,常有这种事。我们心里也想:我们人间的人寿命就是这么长,有小孩子时候,父母的爱护,然后到学校读书,读多少年书,然后社会上做事,这个知识就是这么多。我们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们有什么问题呀?有生活上的逼迫的问题,你不可以不读书。因为你生活上要需要,非要读书不可!但是诸天呢?我们想诸天的事情怎么回事情?诸天没有生活的问题,他的生活、衣、食、住,都是自然的。那么他的时间都干什么呢?他的时间就是享受。但是现在知道诸天有这种知识,知道这个药草的事情,能治病的事情,诸天有这种知识。所以,他们会做这件事,「诸天子益其胆力,便能更说。」

  

  善男子、善女人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供养华香乃至伎乐故,亦得是今世功德。

  

  我们若是信受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我们能够读诵,受持、读诵、正忆念,就是修止观,还能够「供养华香乃至伎乐故」,就能得到诸天来照顾的这种功德,这是现世得到的功德。

  

  复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四部众中,说般若波罗蜜时,心无怯弱,若有论难,亦无畏想。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持故。般若波罗蜜中亦分别一切法,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若善、若不善,若有为、若无为,若声闻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萨法、若佛法。

  

  「复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四部众中,说般若波罗蜜时,心无怯弱,若有论难,亦无畏想。」这是第二科「得无畏果,具二慧故」。是佛又招呼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四部众中」,就是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优婆夷,在这四众里边,说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时候。「心无怯弱」,他内心没有恐怖。「若有论难」,假设有人同你辩论,提出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不容易回答的问题问你。「亦无畏想」,这个法师也没有恐怖的想法,没有这种想法。「何以故?」什么原因呢?

  

  「是善男子、善女人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持故」,他为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护持。这般若波罗蜜这个地方,这个「般若波罗蜜所护持故」,底下又是「般若波罗蜜中亦分别一切法」,这表示两种智慧。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持,这是根本智;下边说般若波罗蜜中亦分别一切法,这是后得智,有这两种智慧。这个根本智,就是我头几天说过,就是证悟真理的智慧,通达一切法空,心里面能够无住,心里面不住一切法,这个时候的无分别的智慧。你有这个智慧,你就心能安住那里不动,所以没有畏想、没有恐怖想,有这个智慧的保护,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般若波罗蜜中,亦分别一切法」,第二个智慧就是后得智,就是得了根本智以后,又得到一种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通达一切因缘生法的智慧,就是各式各样差别的智慧。从菩萨道上看,菩萨的后得智是很广的,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我们世间上的这个建筑的事情、医药的事情,菩萨也都知道。

  

  头几年我听到一个消息,就是在三藩市附近的地方有一个庙,寺庙里面有个出家人,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