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萨学处·第七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三)▪P4

  ..续本文上一页以为做生意的人才适用,因为生意人如果没有一个笑咪咪的脸,就不能赚钱,其实这和气生财也适用于各行各业,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事业上打拼。

  所以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这些理论,要我们扫除自己内心深处的最微细的执着,因为你只要存有微细的执着,就会产生敌对的观念,这是人类先天性的、最危险的一种癌症细胞,这种思想上的癌症细胞,必须被扫除掉,才能见到诸法的如实相,才能够从凡夫转为圣贤,这是一个圣贤关,如果你没有通过这个关卡的话,所发展出来的东西,到最后一定要危害人类,我这几年来一直在研究:为什么我们大家都在追求和平幸福、快乐,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这些东西,可是为什么这个世间永远不能和平?有再好的制度、再好的什么凯因斯的经济理论,最后还是不能拯救人类,因为他们不能从根去着手,佛法里面就探讨到这一点,人类思想的癌症细胞如果不除掉的话,我执如果没有泯灭的话,人类就永远在斗争当中过日子,只能勉强的在某一个时期稍为好一点;实际上,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永远没有停止的在打呀打的,道理就在这里。

  叁、安住如实法乐

  “若人了知佛及佛所说法,则能照世间,如佛卢舍那。正觉善开示一法清净道,精进慧大士演说无量法。”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佛之所以成佛的原理,以及佛陀所说的法的特色所在,扫除了我见、身见的话,这个人就能够对世间不迷惑,像圆满报身卢舍那佛这么光明的去照耀世间。“正觉”指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佛陀能够善巧方便的开示远离我见、身见的这种清净道,把佛的本意作了精辟的发挥,告诉我们见佛的原理、见佛的方法,这是精进慧菩萨赞美佛陀的方法。

  一、生灭本如幻外求为苦本

  “若有若无有,彼想皆除灭,如是能见佛,安住于实际。”

  刚刚我们讲过了,对于一切法,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得到的、想像得到的,在我们众生心海里面都是实有,以为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等到一切法的因缘和合归于消散,我们众生又会产生一个实实在在没有的概念,我们众生就在有无有无当中作强烈的对比。圣者就不是这样,当花朵开了,是啊!很漂亮!有红的、花的、绿的,但这只是如幻如化、因缘和合而已,因为有人工、有种子、有水、有泥巴、有阳光、有空气等因素聚合,所以展现这样的现象出来了,过了几天以后花又谢了。花谢并不是断灭——什么都没有了。因缘聚合时它叫花,因缘消散就是花谢,被丢弃在一旁也改变了称呼,叫做垃圾。垃圾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垃圾,把垃圾堆起来叫堆肥,是一种肥料,把肥料拿去撒在花种的土地上,它又可制造一朵花出来。可见花的名词千差万别,盛开时叫做花朵,谢了变成垃圾,垃圾又被制成肥料,肥料又产生花朵出来。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在变化过程当中的一小段而已,一个一个的过程串在一起,分不出起点,也没有一个终结点。宇宙的一切现象不断的在变化,不断的改变名称,改变形容词,但众生就是拼命的执着那一段,认为它永远如此、永远不变:噢!实实在在的一个东西生出来了!噢!它消灭了!它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在佛法立场来看这是很可笑的,生只是如幻的生,灭也是如幻的灭,灭不是断灭,不是没有了,还是有,还是存在,只是改变它的存在方式而已。

  众生的生死也是这样,我们前生造的业力牵引,现出了现在活生生的我们,能蹦能跳、能享受、能呼叫,等这个业力尽了,又有死亡现象,但死亡不是断灭,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按照你前生的业力、习气,藉父母的因缘,又出现另一个新生命,我们称为投胎转世。众生就这样不断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因为沉沦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当中,从来不动脑筋去观察自己内在的身心问题的症结点,从来不用心向内去探讨,只一昧的往外去追求,以为我拥有的很多就会快乐,我占有很多,就显出我的本事能力;众生如此一昧的往外追求,所以我们称为“外道”。在佛法来说,这些外在的物质的确可以维持生命的存在,但生命真正的快乐并不是这样子向外求来的,向外求来的东西只会束缚你,你目前拥有的并不一定就能享有,只是多了一种牵挂,多了一个束缚。你会怀疑我这师父头脑有毛病了,拥有愈多东西,应当愈快乐才对啊,师父却一直强调拥有是束缚;有个信徒,他买了一栋房子,没有去住,只是想等它涨价以后,将来老年的时候可以作养老之用,所以只偶尔去度度假,作休闲之用;有一天小偷进去把电话切掉,把东西全偷了,我告诉他把房子卖掉,反正你现在不住它,卖掉就不用为维修等事情操心,你一天到晚操心电话被人偷,担心玻璃被打破,里面的花草没去整理的话,又会杂草及蚊虫满天飞。

  所以拥有愈多东西,不见得会愈快乐,你拥有的不一定就是你享有的,你拥有的我也许可以享有,现在下着大雨,我可以走到你的屋檐底下去避雨——我在享有你房子的功能;这个收音机是你的,你在听音乐,我在旁边也可以听啊——我在享有你收音机的功能;现在你开着收音机,虽播放着很好的音乐,可是你正在伤心,并没有在享受那音乐,我正好心情很高兴的时候,听到了音乐,虽然不是我的收音机,可是我也在享用这美好的音乐。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你拥有的不见得享用到,你享有的也不一定都是你拥有的;山河大地啦、日月山川啦、什么风景区啦,这些都是大家共有的,不是归你一人所有,你只要到山上去,就可以吸吸那些空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走到外面就可以晒到太阳,伸几个懒腰。这个是我们世间的一切问题的核心,如果人类一直往外去追求或追寻的时候,就叫“外道”,就像那一望无边际的海洋,你往外去追寻,起初实在很刺激,但是愈向外,海水愈深,海浪也愈来愈大,虽然愈来愈刺激,但危险也愈高;若你愈往内陆游过来的时候,噢!脚踩到了实地,不禁松了一口气——你脚踏实地了。

  我们内心深处也是这样的,你我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无上的法乐等待你我去享用。现在整个世界文明,一味的告诉我们要往外去追寻,我们拥有这个世界还不够,老是想到另一个世界——外太空去,我们现在不是针对着它的对错作探讨,只是研究人类这个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为了在外太空的时候我们能生存,所以我们就在这世界里面,依假设的状况先建立一个实验室,把十几个科学家、医学家、物理学家、太空专家等等关在里面,结果这十几个人在里面并没有实验成功,他们在里面打架;我最近阅读牛顿杂志的一篇文章,报导美国有一个太空实验站,模拟了人类到外太空的生存环境,把这十几个人隔绝在模拟环境下去生存,他们要去耕种,要去生产,要学习处理与利用他们的排泄物,结果实验没做成,反而在里面打架,因为他们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整天见面的就只这几个人,却有许多繁复的工作要不断去做,每个人都变得心烦气噪,看谁都不顺眼。你想想看,他们在这个地球里面就已经不能安下心来了,还梦想到另一个星球去开拓新世界?很遗憾的,他们一定没学静坐,没有学佛,不知往内心深处去探讨,所以当内心里面的无明烦恼发作的时候,就以整人为快乐之本,用打架来发泄苦闷。

  整个人类如果只是一直往外去放射能量,去追求一个另外的世界,绝不会使世界变得更好,那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问题的核心是你拥有一颗不安的心,这颗不安的心,如果不透过内观去作彻底的剖析,进而扫除我执我见,并且去降伏其心、安住其心的话,即使把你送到一个最美好的天堂,无忧无虑、衣食无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世界,你还会在那边打架,你还是不会快乐,你还是会无聊。现在人类科技只能到达月球,但是登陆月球以后,苏联说,这个区域是他发现的,美国说那个区域是他先占有的,其它国家也不干示弱的加入争夺行列,地球这边吵不够,到月球还在打战,而且打得更猛烈,争相比较谁的武器最厉害。追求物质文明并没有错,我们不能否定科学带给我们很多方便,让我们生活上的方便性得到改善,但是人类如果一味的往外去追寻,往物质的层面、往外太空去发展的时候,最后只引来更惨烈的残杀,为了消灭对手,不断制造什么死光啦、毒气啦、原子炸弹啦、核子炸弹啦,一旦失控的时候,整个世界的生命便全部一起毁灭掉。整个人类的精神文明远远跟不上物质文明,这是人类最大的危机。人类只一味的往外追寻,认为拥有很多的时候就会快乐、就会有幸福,而不知道所发明的、所拥有的一切一切,却是支配束缚自己身心的凶手。所以佛法不拒绝知识科学的发展,不否定它带给我们很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物质文明必须被妥善的利用,而不是滥用。如果我们台北市没有冷气,你能过生活吗?科学的发明对我们来讲还是有很大利益的,一场演讲如果没有麦克风的话,怎么让几万人同时听到?所以佛法并不否定这种科学的、物质的发明,但是如果人类不知道赶紧的往内心去探讨精神文明,不知道去发掘无尽的内在的宝藏,物质文明只是使人类自取灭亡而已。

  二、此中无少物但有假名字

  宗教信仰与修学,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只有它能够挽救人类的命运,使我们整个人类能够永续的生存经营下去。从内心方面来探讨,因我们众生对这活生生的身心产生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又会导致我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执着,幻想内心当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独立的、独存的实我,这种错觉有些地方写“萨迦耶见”,有些地方写“身见”,有些地方写“我见”,有些地方叫“我执”,民间就把它叫做“灵魂”,某些宗教无以名之,就说是上帝创造的一个灵魂;在佛法来讲的话,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见解,必须透过智慧去内观并加以泯除,泯除了这些错误的执着之后,生死解脱自在、烦恼解脱自在,一切世间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人类的根本问题。所以这些经文不断的强调又强调,就是要我们扫除这些错误知见、身见。

  “我闻…

《菩萨学处·第七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