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感谢简居士,曾经寄了好几个货柜的书到阿根廷去,阿根廷的书有很多是佛陀文教基金会寄过去的;后来我到巴西,也收到佛陀文教基金会好几货柜的书,在外国可以看到这么多的佛书,佛陀文教基金会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法施单位。
普贤菩萨是不是坐在那边无所是事就可以成为菩萨?当然不是!他在一一劫中承事诸佛,设广大的施会来布施众生,与众生结缘,目的无非是求一切智法。布施那么多东西给众生,用那么多财物供养佛陀、供养三宝,目的是什么?为求一切智法故!“一切智”就是佛陀的智慧。
“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法故,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城邑聚落、国土王位、妻子眷属、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而为布施。”
这个比较困难一点,尤其是以本身的器官、眼耳鼻舌身手足,那就更难了,是不是?一般叫你出些钱来布施,你想办法还可以做到,但是要你像菩萨这样子剁手脚,把你的眼睛、肾脏、肝脏等布施出去,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人死了以后八小时都不要动他,也不可挖眼角膜送人家,会让他起心动念,会引起不好的后果。佛书上有这样写,不是佛经写的,佛书是人写的,很多佛书善书都说人死后八小时都不要动,因为动了他的尸体,他会很痛苦、发脾气。其实,如果你想到人去世了,竟然眼角膜还能送给人家,让人家再见光明,是件多么欢喜的事,想到你这具即将被烧掉埋掉的垃圾——遗体,居然还有利用价值,还有人拿去废物利用,你不但不会生气,还要感激他来成就你的菩萨道,满怀欢喜的送给他。比如作父母的,留下几千万的财产,他绝不会很难过的想:我这几千万财产留给儿女享受,真是不值得!会不会这样想?一定不会,他很高兴,因为他的家产有人继嗣。人死后经过几小时器官就没有用了,埋在土里被虫慢慢啃蚀,或是送进焚化炉一把火烧成灰,哪有全尸可言呢?我有一个姊姊在汐止慈航堂,她去世之后一个多小时之内,荣总的医师就来取走眼角膜。我的视力是一点零、一点二,非常好的,将来我走的时候,只要有人要,我会很高兴把眼角膜捐出去,反正是臭皮囊,一把火烧掉了可惜,人家要就送给他,但要让我再用几年,到我要走的时候再给你,现在要我布施给你,我没办法,因为我还不是菩萨。
菩萨通达无我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舍,我们这些凡夫还没有智慧的时候,先从事财的布施、法的布施,比较容易做得到。要抛头颅、洒热血、布施眼睛、肾脏给别人,那实在不是简单的事。菩萨具有无我智慧才能这样,你不要看到经典里说:把这王位让给你吧!把国土送给你吧!把妻子送给你吧!也如法泡制;我们是凡夫,在凡夫位的时候,我们不可以这样,你把妻子布施给人家,那你是不负责,你跟她结婚,就要一辈子让她幸福,你不能在结婚后喜新厌旧再去找一个,这是贪欲,不是布施心,是不负责任。所以读经文要深入,你不要因为经文说要把妻子啦、国土啦、王位啦布施给人家而产生误解,你作国王的时候本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把国家送给一个贪心的人不是害了全国百姓吗?那不行!如果是菩萨,具有智慧,知道某人来当国王会让这个国家的百姓更幸福,主动的让贤,这个当然可以。至于眼耳鼻舌、身肉手足,这是个形容词,说明菩萨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舍施的,这是一种形容而已,并不是叫你真的把你的妻子眷属一切都舍掉,主要是形容修行到某个境界时一切都可以舍,但不是随便乱舍,一定是有意义的舍、很有价值的舍,不会造成自己痛苦,也不会增加众生的贪欲。
我们布施东西,要用清净的物品以及清净的心,才能成就布施波罗蜜。布施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话,布施不能称为波罗蜜,只能叫同情心;同情心和波罗蜜是不同的,有智慧的布施波罗蜜,自己跟对方都会成就功德善事,如果仅仅是同情心,有时反而造成自己跟对方的烦恼、痛苦,不能成就这种布施波罗蜜。
“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首故,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而为布施。”
把头布施给人家,不就死了吗?这是形容词。各位!我们怎么用头来布施?用智慧嘛!多读书多用功、多看佛经,也就是用我们的脑力,以知识、智慧来布施众生。你别误以为佛经里教我们用头来布施就真以为要砍头,头砍下来就死了,怎么借假修真去成就佛道呢?经文的含意,我们要好好的了解。
现在来研究菩萨为什么肯这样去施舍。菩萨施舍眼耳鼻舌身手足,这是属于身的施舍、生理的施舍,菩萨除用财,用金银珠宝行衣食住行物质方面的布施外,还有用生命行布施的。据说佛陀的释迦族快灭亡的时候,琉璃王打到他的国家,他的一个堂弟,叫摩诃男,是个将军,对琉璃王说:你打进我的国家,你杀掉我没关系,但是我很多亲戚朋友都不是军人,如果被杀就太冤枉、太无辜了,这样吧!我跳入水中再浮起来之前,先不要杀他们,你让他们用这段时间逃跑。琉璃王想:你跳下水里再浮起来最多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答应了将军的要求。将军就召集亲戚朋友,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向他们宣布:这国王很仁慈啦,答应在我跳下水中再浮上来之前的短短几分钟之内,若你们跑得掉,生命就保住了,你们赶快跑吧!结果,这位将军就跳下去了,眼看大家都快跑光了,还不浮起来,琉璃王只好派一个士兵下去把他捞上来,原来他跳下去时身上抱了个大石头,所以浮不起来,这就是舍命救众生的例子。
菩萨为什么舍身、舍财、舍命,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身、命、财是无常的,无常的身体、无常的财、无常的命,菩萨知道这些都无常,所以要用无常的身去证悟法身,将无常身转变成为法身;把这个无常的财,变成无上、无漏的功德法财;把无常的生命,变成法身慧命——智慧之命。菩萨思思念念要把无常的身、无常的命、无常的财,变成永恒的法身慧命、功德法财。菩萨如此舍去物质的、生理的一切去利益众生,目的何在呢?为求佛智故!为求一切智首故!这是普贤菩萨成佛的心路历程,是很值得我们参考的修行经验。
三、供养三宝
“一一劫中为求一切智故,于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如来所,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一切所须,悉皆奉施;于其法中出家学道修行佛法护持正教。”
以上经文是对三宝的恭敬尊重。供养出家众,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这叫四供养。衣服就是穿的袈裟,卧具就是睡觉用的床单或被单之类的。印度人睡觉很简单,布一铺就睡了,因为印度很热。简单讲,卧具本来是一块布,印度人用来坐在上面,或躺下来用的,现在的卧具是用来拜佛的,把它折成一块一块的,要拜佛时把它铺在地上,避免衣服身体弄脏,拜完佛以后再把它收起来,向佛一问讯。所以卧具在当时的印度是用来打坐、睡觉、休息的。过去在家人供养出家人的话,多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称为四供养。出家人也会生病,佛陀会不会生病?从经典来看,佛陀当时也有生病的征兆,类似风湿痛,医生说他营养不良,建议他喝点乳糜粥当营养品,佛陀也吃了;过去我看了这段典故,觉得佛陀实在太平凡了,可是后来又悟到:佛陀也不能违背大自然定律啊!他还是一样会肚子饿、会生病,毕竟他也不能违背人世间一切自然现象——缘起法。佛陀会生病、会老会死,跟我们是一样的,佛陀即使成了佛,生理上也免不了大自然的共同定律——缘起法,缘起法就是生灭法,生灭法一定要受无常的定律支配,只是当佛陀面对这无常生灭、生老病死变化时,他的心如如不动,不像我们有点变化,马上感觉烦恼、痛苦。
各位的头发白的时候,痛不痛苦啊?我们现在也有秋天的听众——头发灰白的,那个***,你头发有点白了,痛不痛苦?不痛苦?因为你信佛!请问各位,头发白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好事!你能够活到白头发,要高兴,有些人想要白头发都没有机会,有的头发黑黑的就离开人世间,十岁、二十岁就走了,有的生下来一个月、两个月就走了,有些还没有机会见这世面,在母亲肚子里一个月、两个月就被强迫出局了,所以能够白发是件好事,各位赞同吗?应当是赞同!能够白发真的是好事喔!我大概五十岁那年开始有点白发,起先心里想:我真的老了吗?后来我又想,不错啊!我竟然有机会白发。
我们不能违背世间的一切定律,即使我们信佛学佛,气功练得多么好,能打通任、督二脉,任你怎么去保养、怎么吃补、怎么练功,终究免不了发苍苍而视茫茫,即使是贵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陀,最后还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定律。所以佛陀在平凡当中显出他的不平凡,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走,吩咐阿难:你帮我辅个床铺,我要躺上去休息,我就要走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就赶快问。佛陀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了,因为有为有漏的色身,终免不了无常定律的拘束,所以他走得很安祥、很自在。
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我们为什么要汤药,因为会生病嘛!修道者也会生病。今天有一个人问我:怎么出家人也会生病?我告诉你,出家人不生病才怪呢!你不要看出家人这样常受信徒供养,常受人家顶礼膜拜,以为出家人真好,其实出家人拿了供养就要替你挑业力,你知道吗?你去到各寺庙,向出家人顶礼供养,你有些业障他就要帮你挑,也就是出家人为什么这么多的病痛。我起先也想不通,后来一再研究又研究,后来才悟到这个道理:修道者为什么这么多的病痛,要挑众生的业力嘛!信徒这样虔诚供养、顶礼膜拜,出家人不帮他分担一点痛苦,消受不了呀!所以出家人有病是正常的,何况我们这个吃五谷的身体当然会有病痛。重要的是如何在病痛当中,自己在心境上要能够去调适,要去面对它、去调理它,用种种方法让痛苦降到最低程度。
四、出家学道
“在一一劫中供养三宝,甚至于其法中出家学道。”
前面都是用物质的布施来供养,来跟众生结缘,来供养三宝,到这边才提到出…
《菩萨学处·第三讲 普贤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