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和诸大菩萨,应当善於观察自心所现之种种虚妄分别之相,於一切国土为诸佛子说观察自心修行之法。
其时,世尊即说颂曰:
一切诸法均无自性,唯由自心显现而起;
众生及一切器世间,都是藏识之所显现。
心、意及意识,自性及五法,
无人我、法我,诸佛如是说。
长短及各种互相对待之物,展转互相生;
因有故成无,因无故成有。
分析微尘及一切法,不起色与虚空之分别;
都是自心之所安立,一切恶见邪说都不可置信。
不可取外道及二乘之修行方法,
应学诸佛之所说所行之自证智法门。
原典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若欲了知能取所取①分别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後夜勤加修习,远离曾闻外道邪论及二乘法,通达自心分别之相。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住智慧心所住相已,於上圣智三相当勤修学。何者为三
所谓无影像相、一切诸佛愿持相、自证圣智所趣相。诸修行者获此相已,即舍跛驴智慧心相,入菩萨第八地,於此三相修行不舍。大慧,无影像相者,谓由惯习,一切二乘外道相故得生起;一切诸佛愿持相者,谓由诸佛自本愿力所加持故,而得生起;自证圣智所趣相者,谓由不取一切法相,成就如幻三味身,趣佛地智故而得生起。大慧,是名上圣智三种相,若得此相,即到自证圣智所行之处,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勤修学。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诸菩萨心之所念,承一切佛威神之力,白佛言:唯愿为说百八句差别所依圣智事自性法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诸菩萨摩诃萨堕自共相者,说此妄计性差别义门,知此义已,则能净治二无我观境,照明诸地,超越一切二乘外道三昧之乐,见诸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毕竟舍离五法自性,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庄严人如幻境,住一切刹兜率陀宫、色究竟天②,成如来身。
佛言:大慧,有一类外道,见一切法随因而尽,生分别解,想兔无角,起於无见,如兔角无,一切诸法悉亦如是。复有外道,见大种③求那尘等诸物,形量分位,各差别已,执兔无角,於此而生牛有角想。大慧,彼堕二见,不了唯心,但於自心增长分别。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唯分别所现。大慧,应知兔角离於有无,诸法悉然,勿生分别。云何兔角离於有无
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徽尘,求其体相终不可得,圣智所行远离彼见,是故於此不应分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彼岂不以妄见起相比度观待妄计无耶
佛言:不以分别起相待以言无。何以故
彼以分别为生因故。以角分别为其所依,所依为因离异不异,非由相待显死角无。大意,若此分别,异兔角者,则非角因,若不异者,因彼而起。大意,分析牛角乃至极微,求不可得,异於有角言无角者,如是分别决定非理,二俱非有谁待於谁,若相待不成,待於有故言兔角无,不应分别,不正因故。有无论者,执有执无,二俱不成。
大慧,复有外道,见色形状虚空分齐而生执著,言色异虚空起於分别。大慧,虚空是色,随人色种。大慧,色是虚空,能持所持建立性故。色空分齐应如是知。大慧,大种生时自相各别,不住虚空中,非彼无虚空。大慧,兔角亦尔,观待牛角言彼角无。大慧,分析牛角乃至微尘,又析其尘,其相不现。彼何所待,而言无耶
若待余物,彼亦如是。大慧,汝应远离兔角牛角、虚空及色所有分别,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常观察自心所见分别之相,於一切国土为诸佛子说观察自心修行之法。
尔时,世尊即说颂言:
心所见无有,唯依心故起;
身次所住影,众生藏识现。
心意及与识,自性五种法:
二无我清净,诸导师演说。
长短共观待,展转互相生;
因有故成无,因无故成有。
微尘分别事,不起色分别;
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
外道非行处,声闻亦复然;
救世之所说,自证之境界。
注释
①能取所取:亦称「能缘」、「所缘」。谓眼等心识,攀缘色等诸境。眼等诸识为能缘、能取,色等外境为所缘、所取。
②色究竟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为色界之最高境界,故称色究竟天。
③大种:即地、水、风、火四大。此四大遍於一切诸法,故名大;能造一切诸法,故名种。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为净众生自心现流而问佛言:世尊,如何净除众生心习现流
是渐净
还是顿净
佛说:大慧,渐净非顿净。如庵罗果,渐熟非顿,诸佛如来净除众生心习现流,也是这样,是渐净非顿净;如陶匠造器,渐成非顿,诸佛如来净除众生心习现流,也是这样,是渐非顿;譬如大地生草木,渐生非顿生,诸佛如来净除众生心习现流,也是这样,是渐非顿。大慧,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等种种技艺,渐成非顿成,诸佛如来净除众生心习现流,也是这样,是渐而非顿。另外,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诸佛如来净除众生心习现流,也是这样,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如日月一时遍照一切色像,诸佛如来净除众生心习现流,也是这样,顿为示现下可思议诸佛如来智慧境界;譬如藏识顿现一切众生及诸佛国土,报佛如来也是这样,顿能成熟一切众生,令其於色究竟天清净修行;譬如法身佛顿现报身佛及与化身佛,放大光明照诸世间,自证圣智境界也是这样,顿现法相而为照耀,令一切众生离於有无之恶见(以上所说净众生尽心习现流之四渐、四顿,乃是对不同根机而言,对钝根者渐净,对利根者顿净)。
又,大慧,报身佛说一切自相、共相法,是自心本识习气因相,及妄计所执因相,更相系缚,种种幻事,众生虚妄执著,以为真实,实皆无自性,悉不可得,譬如幻术师以幻术用草木瓦石,幻化而成各种色像,令见者生种种分别,实际上皆不真实。大慧,自相、共相一切诸法也是这样,本无自性,依他缘而起,犹如幻事,而诸众生虚妄计度,执以为实,此即是妄计自性执著缘起自性而起,此即是报身佛所说法相。
又,大慧,法性佛所说法者,离一切妄想心相,建立自证圣智所证境界。大慧,化佛广说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及解脱、诸识行相,随宜建立诸法差别,超越外道恶见,超无色所行。大慧,法性佛远离一切攀缘妄念,远离一切所缘妄法,亦远离一切所作妄业,非凡夫二乘外道执著我相所取境界。所以,大意,於自证圣智境界相当勤加修习,於自心所现的分别见相二分宜速远离。
又,大慧,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所谓自证圣智殊胜相和分别执著自性相。何谓声闻乘自证圣智殊胜相
谓达苦、空、无常、无我境界,厌离五欲,栖心寂灭,於蕴界处一切诸法,若自相若共相,不坏其相,未达法无我,然达人无我。如是了知,心住於一境。住一境已,遂获诸禅解脱三昧道果,而得出离,住自证圣智境界乐。但断现行烦恼,未断习气烦恼;但离分段生死,未断变易生死,此名声闻乘自证圣智境界相。大菩萨虽也得此圣智境界相,但以大悲本愿故,不入於涅槃,不取此三昧乐,大菩萨对此自证圣智乐不应修学。
何谓分别执著自性相
谓知四大所造色等诸法,非如外道所言是神我等生,然取著於如来止啼授药等权便说,於自、共相妄想执著,此名声闻乘分别执著自性相。大菩萨於此法中应知、应舍,更入於人无我、法无我境界,由之渐进诸地。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净心现流故而请佛言:世尊云何净诸众生自心现流
为渐次净
为顿净耶
佛言:大慧,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是渐净非顿;如陶师造器,渐成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是渐而非顿;譬如大地生诸草木,渐生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而非顿。大慧,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伎术,渐成非顿,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是渐而非顿。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如日月轮一时遍照一切色像,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过习,亦复如是,顿为示现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智慧境界;譬如藏识顿现於身及资生国土,一切境界,报佛亦尔,於色究竟天,顿能成熟一切众生令修诸行;譬如法佛顿现报佛及以化佛,光明照耀,自证圣境亦复如是,顿现法相而为照耀,令离一切有无恶见。
复次,大慧,法性所流,佛说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妄计性所执因相,更相系属种种幻事皆无自性,而诸众生种种执著取以为实,悉不可得。复次,大慧,妄计自性执著缘起自性起。大慧,譬如幻师以幻术力,依草木瓦石幻作众生若干色像,令其见者种种分别,皆无真实。大慧,此亦如是,由取著境界习气力故,於缘起性中,有妄计性各种相现,是名妄计性生。大意,是名法性所流佛说法相。
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大慧,化佛说施、戒、忍、进、禅定、智慧、蕴界处法,及诸解脱、诸识行相,建立差别,越外道见,超无色行。复次,大慧,法性佛非所攀缘,一切所缘一切所作相根量等相悉皆远离,非凡夫二乘及诸外道,执著我相所取境界。是故,大慧,於自证圣智胜境界相当勤修学,於自心所现分别见相当速舍离。
复次,大慧,声闻乘有二种差别相,所谓自证圣智殊胜相,分别执著自性相。云何自证圣智殊胜相
谓明见苦、空、无常、无我诸谛境界,离欲寂灭故,於蕴界处若自若共外不坏相,如实了知,故心住一境。住一境已,擭禅解脱三味道果,而得出离,住自证圣智境界乐。末离习气及不思议变易死,是名声闻乘自证圣智境界相。菩萨摩诃萨虽亦得此圣智境界,以怜愍众生故,本愿所持故,不证寂灭门及三昧乐,诸菩萨摩诃萨於此自证圣智乐中,不应修学。
大意,云何分别执著自性相
所谓知坚湿暖动青黄赤白,如是等法非作者生,然依敖理见自…
《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