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各种因缘都具足。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是呀!人家说:即使修道非非想,不如西方去不来。到了西方世界你早晚就是一尊佛了。所以学佛的人请大家注意,我们把不要把佛,作为自己的什么万能的造物主,都听他安排吧!不,你要跟他一样将来都成佛。否则的话他安排你?他怎么安排你,他不是主宰者。他只是真理的发现者,真理的实践者。所以大家不要抱着一种什么,我在上面居高临下,就是说,你刚开始的时候有这个过程,有一天你跟他是并驾齐驱、平等,都可以成佛。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恰恰有这样的因缘,有这样的因缘呢,净土往生的因缘就一定要善加把握。
所以,我们讲第三个问题劝修,有这么好的因缘,这么好的一个结果,那要劝修!,无论在家在庵,这也是印光法师说的,印光法师是近代高僧,对净土中的感受尤为深刻,所以他告诉我们,无论在家在庵,在家里也好,在庙里也好,必须敬上和下。必须对什么呀,必须对自己的长辈要恭敬,对下面的人要和气。忍人所不能忍,别人认为你所不能忍的事情,但是你能消化,你能够忍。但是,不是忍无可忍,是你能够去化解,去升华,于是乎你就忍得很自在、很欢喜。如果你真的不能忍,那就没有机会。所以忍人所不能忍,人不能忍的你要忍。为什么你要忍呢?因为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时候你已经不是人了,你说不是人是什么?那就跟圣贤列在一起了。那你如果想做圣贤,你还跟人去比,那就不行呀!别人忍不了的你要忍,你一定要忍。你才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你说凭什么?我就忍不了,那还是忍、甚至不如忍。行人所不能行。行菩萨道就是这样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别人做不到而你能做,那你就是菩萨。别人做不到而你能做,你就有机会,你就有资粮。你就有证明,你就有说服力。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常能够帮助别人做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就是有功德,否则的话老是拆台,那这个很麻烦。静坐常思己过,我们老是指责别人已经习惯了,当我们问一些问题的时候,老是以自我为中心,指责他人,或者认为他人做错了。而我们自己做对,昨天有一位老居士,他站起来,他说:“我没有什么话讲,我做的不好,我愿意以后做的好一点。”我特别感动,真的!没有几个人这样认为,(鼓掌)。闲谈不论人非,尤其这一点,无论在家的佛教徒,还是出家的佛教徒,,不要谈是非、东家长西家短,三只蛤蟆五只眼,啊!悄悄话“这事我就告诉你了”其实,他掉过头来又说“这事我就告诉你了”弄来弄去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非常可怕。尤其是佛教教徒要给人一种感觉,我们是有较高修养和道德水准的有信仰的人,否则的话我们闹来闹去人家就会误解了,我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绝对不是乌合之众,我们确确实是有修养有道德,有良好信仰用事实来证明的,有内容的佛教徒。这个一定注意,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感受到了不尽人意之处,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一同来改变,包括我自己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共勉。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就是日常生活,什么是修行,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对自己行为观念的一种改变,这叫修行。修行是修理自己绝对不是去修理别人,若是修理别人一定烦恼痛苦,若是修理自己尚且觉得非常难过。你修理别人谁服你呀,确实不行。于是先从修理自己开始。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你就能够有成就了,一直在绵绵延延,绵绵絮絮不间断的。这就是功夫。你投入了就是功夫,你不投入就不是功夫,或小声念,或默念,有一个人(那今年没有人问我)去年那人问过我,说;“法师,听说大声念佛有大佛来,小声念佛有小佛来,不出声念佛就没佛来”我说;“谁说的”“听他们说的”我说;“我没看见他,我就看见你说了”所以呢、你就不要把这错误的观念带到你学佛的过程中去,也不要把这样的错误观念传播给别人,因为这是一种污染,这是一种,让你不自在的一种表现,所以不要以这样的错误观念为是为导向。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当然我们现在说的是你一心一意的,一心一意在积累往生资粮的过程之中尽量不夹杂。当然也有人说“我念心经”没关系,开智慧啊!让你念佛的质量更好,说我念念大悲咒,我也不会说你错了,因为你把那个功德都回向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该不是夹杂。当然你要运用得好,就像我说的,如果你觉得法喜充满,你觉得你很自在,你觉得你没有任何障碍和烦恼。你可也啊!如果你把两者放到一起,你觉得的别扭,你为什么还要去尝试呢?因缘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人能够上大学,有人能够去当官,有人能发财;他各有因缘。你犯不着一定要一样啊,所以要把握住自己,能够欣赏自己的位置,你就是最佳的学佛因缘。
若或妄念一起,妄念胡思乱想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这跟坐禅是一样的,当你坐禅的时候,你一个念头起来了,没有关系。你知道了,用别的一个念头代替前一个念头。所以你前面那个妄念被转化了,那么,念佛也是一样的,如果有了妄念,马上叫他消灭,消灭并不是要找到他,因为妄念他不是真的,就是你不再给它充电,不再给他加油,就没有关系啦,所以我们今天开着车,你说车为什么跑,因为你踩着油门,你不踩它就停下了,所以呢加油不加油的是你,你要琢磨,你才是那个根源,你要改变你自己才能够往生,你不要琢磨,阿弥陀佛等了那半天怎没还不来呀,那是来不了的,因为你现在还不符合条件。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不好意思我做的不够,忏悔就是做错了要再见,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老活在过去是错误的。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你确确实实能念到什么呢、能念打成一片了,念和不念都是一样了,整天佛号在你的耳边迎来绕去,念佛一直有这样的声音,你也不要骄傲,你骄傲就是障碍呀。不自矜夸。不骄傲也不到处去夸耀,你看我一心不乱了,现在不念而念,念而不念了,我可以这么讲,就是你这样的一种心态,这样的一种表现,你的功夫没了,这不是功夫,真正你能到西方这才是功夫,即使就到了那个时候你也不值得去夸耀,因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成佛呢,即使成佛了你才发现,就是因为你不骄傲,你不炫耀,你才能去上,对吧、就我们很多人学到一点点东西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世间人的思维和做法呀、圣贤不是这个样的。只管自家,不管人家。那有人说,那你不慈悲呀,什么叫慈悲呀?你自己在水里挣扎一会脑袋出来了,一会下去了,你自己还想救别人可能吗?所以只管自家不管他家,直到有一天你扑腾上岸了,你才想想办法去帮别人,这个时候尤其临命终时你还帮谁呀?你把自己先解决好吧、这个太关键。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不论出家在家你看人家的好处,你不要去看人家的坏处,你看人家的好处啊!你高兴,你就看谁都是佛,你看人的坏样子啊,你一念嗔心起,影响你自己的道业。你不要认为他坏,我对他有点意见还不行吗?你那个意见啊!影响你的情绪,贪嗔痴都起来了,所以呢,千万不要再因为别人的错误伤害我们自己,这是一个智者的选择。
而我们的很多的佛教徒都犯这个病啊!“他错了!他错了!”那情绪化非常重,他错了你为什么烦呢”?最后想来想去,还是你自己错了,人家现在还没受报呢,你现在已经受报了,因为你有情绪啦,你又爱生气,这证明你就是这样人对吧?看一切人皆是菩萨,你自己就能成菩萨,你看别人都是业障鬼,你就是业障鬼,就是这样的,对不对。
当年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两个人斗法,斗来斗去呢、苏东坡说;我看你就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就像一尊佛,于是苏东坡回家很骄傲的和他妹妹讲;”今天我终于赢了一次”,他妹妹说;“你怎么赢的呀?”于是苏东坡就说;“我看佛印禅师像一堆牛粪,他没有说”。他妹妹问;“那他说什么啦?他说他看我像佛,”她妹妹说;“你输大了,”因为人家心里有佛呀,看你就是佛,你呢心里有牛粪看到别人就是牛粪。
所以你想想看,你是不是要改变观念啦!要学会去欣赏别人,即使不好(也)是你的警醒,就是“见不贤而内自醒之,见贤要思齐”,于是你都要感谢他们,都是我的善知识,如果没有你们,我又怎么能够成就呢,所以感谢吧!感恩吧!应该如此,学佛有学佛的价值,不要跟人家去争执是非啦,因为我们的生命不是很长啦!这就是现实呀。如果说你想长寿,你想健康的话,你这样做,你都捞了极大的好处。你肯定能健康和长寿啊,更何况你还有更好的结果,那有白努力的事情,没有。
所以,请大家不要委屈。说;“我把他都看成佛菩萨了,他本来就不是啊!”你的分别心很麻烦,如果让你把他看空,你把自己看空了,先从看假开始,你就觉得他可以是佛菩萨了,佛菩萨在变成另一种样子在考验你,哎呦!你要经过考验,你不就成就了吗,如果你经受不住考验不行啊!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有这样的说法,说;“一切诸鬼神等,皆是诸佛菩萨之所示现”那些鬼神啊!那些个魔王啊!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来考你的,你就没经得住考验。怎么样?搁在了这一边,若是你经过了考验,你就升华了。想想看我们怎么办啊?嘚经得住考验。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大家都是佛菩萨,那就我一个人是凡夫,那你怎么样啊,谦虚点吧!恭敬点吧!所以功德向恭敬中求,为什么功德向恭敬中求呢?因为你只有恭敬别人,你自己的我执和我慢才会得到一种改变哪,如果你不恭敬别人,说我比他强啊!我学佛时间比他早,我皈依的时间比他长,我受菩萨戒的时间比他长,最后说来说去你的,你的我慢就膨胀了、就长大了,你怎么呀?你就下来了,你就没有上去,升华和堕落,就是必须要把自己的分量,逐步逐步的减轻。减轻了你才能升高嘛,要不然,他分量太重…
《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