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什么不能与佛法去相应,去有一种沟通交流默契,没有,没有就失败了,所以说这个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最终的总结出一句话,总疑春色在邻家,总是怀疑春色在别人家那,自己家没有。原来自家春光好。原来说句实在的,我学佛就是最好的,就像人们在那喊,“我能看到什么什么的”我能看见这个,看见那个….我说“晚上那猫头鹰能看到,那耗子能看到,对吧!那你要学什么?”我要学佛,那你看这个干什么,对不对!你正常不好吗?“好啊!”那你就是最好的佛教徒,(他说)“原来我老认为自己看不到,我心里头难受,我老想看到”你看着个干什么,猫也能看到。对不对,所以就不要看了,越不感兴趣,就越有神通,你连神通都不感兴趣了,你有最大的神通,神通是这一点,是智慧,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智慧,这就够了,因为佛这一个字,翻译过来就是智者,有智慧的人还需要别的吗?不需要。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即非我的突破,我即非我,我是真的我吗?不是,那就是非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所谓我即非我,是名我,叫假名我,这个假名我代表什么?四大和五蕴,对不对,如果我们姑且叫他人的话,那当初就叫我们狗的话,那我们叫狗觉得非常正常,没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历史的严格与经验,已经定性了,我们知道狗是那形状,如果说我们是狗的话,我们肯定会不高兴,甚至会非常的苦恼,恐怕是怒发冲冠,所以我们曾经说过,也是引用哲学家的话“一旦你露出了牙齿,说明你还没有进化”学佛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一旦你张牙舞爪,说明你还没有功夫,可以这样下结论。我也为我自己的行为很遗憾,因为我学的这个宗派是什么,中观,中论就是面对的同外道辩论,当然是要对真理的负责探讨。藏传佛教有辩经,一点点的辩论,当然要引经据留要以理服人,不能胡搅蛮缠,越辩越清晰,越辩越明白,越辩才知道什么是真理,所以是辩论的,辩论不是坏事,双方之间要有一个约定,这个约定是什么,彼此都应该都尊重的一个规则,如果你说你对我说我的,两者之间毫不相干最后的不就是胡搅蛮缠吗?所以有时候,佛法中讲沉默,为什么讲沉默,沉默是无诤之辩啊,比如说《大智度论》里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河神对一个修行人,修行人在荷塘闻到了荷花的香气,于是河神跳起来,说;“你偷走了我的香气” 于是修行人对他道歉,突然间另一个人来了之后,走进河池里,把那荷花全都给他拔掉了,然后扔上岸,然后抱一些走掉,这河神一声不知,修行人急了说;“我问了点香气,你竟然这么多意见,可这人把荷花都抱跑了,你这么不讲话了呢?”他(河神)说;“您是个修行人啊,所以我才要跟你讲理,他是不讲理的,我怎么能跟他讲理”因为你是讲理的,所以我必须跟你讲理,如果对于那不讲理的人,你去跟他讲理,你就是傻子了。对不对!
所以这就是智慧,这也就是解脱了,否者的话我们老是跟那种喝醉了的人,跟那些不讲理的人在讲理,我们是傻子,所以我们应该反思。 我们是不是曾经做过这样的傻事呢。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感觉到,我就是非我 ,不是一个实在的我。那就是一种突破,那就是我们修道上的一种进步,而且这种突破,应该说就是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什么叫唯物?唯物,实在,实在的东西就是唯物。那么这种实在的东西是真的吗?是假的,是不可靠的,但是你的经验告诉你他是可靠的,所以你才自以为是,所以你才以他为是,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就信别人。当你不信别人的时候你就信自己。于是我们就要突破,不突破是不可以的。
那么,佛性就是对人性的突破,作人难作佛更难,肯定更难。如果做佛很容易,那我想这个佛成不成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那应该不是智者,也不是觉者,所以说,我们要对人性去突破很重要,怎么突破?人性,人性哪!人性很脆弱,人性很容易受伤,人性很狭隘。
有一位妇人,跑到寺庙的禅堂里去,因为一件事和一位师傅大喊大叫,这个禅师没有说什么,从禅堂里走出来,然后把禅堂嚓!锁上了,然后就任由那位妇人在禅堂大喊大叫,大哭大闹,过了很久很久了,这位禅师过来了,这位妇人说;“就算我倒霉,” 他说;“你还喊,你还闹吗?”“不再喊了,也不再闹了,就算我倒霉”于是禅师就走了,又过了很久,这个禅师又来了说;“你还生气吗?”这位妇人说;“气是什么?” 气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是因为一种价值观念得不到一种满足。于是你就有一种反弹,于是你就要发泄,于是你就是轮回的;如果你从来没有期望的这种价值得到一种满足,那你根本就不会生气。因为你不得你就不输啊,对不对!就像一个赌博的人,你不赌你就不会输,你赌了你必定输。对吧!气到底是什么呢?他茫然,是啊!没气,本来就没气,因为这个到东西不是实在,更何况,生气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你为什么还要耿耿于怀,所以这就是解脱!这就是解脱,但解脱太难了!恐怕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消化不良,甚至我们若干年后,我们还在耿耿于怀,这是佛教徒的风度吗?不是,这是一种情况。对吧!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先生为他的夫人到庙里办佛事,去忏悔。忏悔他的业障,于是他问法师,他说;“法师我做佛事,我的夫人会受益吗?”法师说;“你的家人,包括所有的法界众生,都会因为,为你夫人做的这堂佛事而受益”。于是他又问;“哎呀!我只是问我的夫人是不是受益?因为她身体很弱,如果你把这些个功德都给了他们,那我夫人抢不过他们”法师说;“佛法是平等的,正是因为平等的,你要给予大家,你夫人才会受益”然后那位先生说;“我就是不愿意给我家那位邻居,那个邻居整天的烦死他了,我恨死他了,”法师于是说;“你如果接受不了你的邻居,你消化不了这种的情绪,那么对你自身对你的夫人同样是一种遗憾,是一种缺憾,功德并不圆满”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怎么来看待佛法,就需要我们自己理性。可是有人说我还是消化不了,那你就得慢慢的去消化,有人说我已经消化了,那么就请你做得更具体点,我觉得这是重要的。
那么,梅兰芳是中国大艺术 家,饰演旦角装穆桂英,他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看我非我,你看我演的这个角色他不是我呀,自己拿着镜子看,我看我我也非我。说是你自己照着镜子,看镜子里的你是你吗,不是。下联是;装谁像谁,装谁就像谁么,对不对,他要这样做,那就是有这种价值取向,于是他就装谁像谁。那么下面有谁装谁谁就是谁。也不是我。好像是,事实上不是。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演戏,你在家里你是夫人,你是妻子,你是母亲,在单位你是职工,在社会你是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公民,同样你还有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说来说去还是你,你是什么?你什么都是,你什么都不是,因为这个因缘是聚在一起了你是。缘分散了你啥都不是。你不要执著,你就很自在.很快乐。如果你执著的话,你那个角色都演不好。所以如果你要真的把它当真了,那你就烦恼了,如果你把它当假了,你就认真了。
认真这个词是来自于佛法的,什么叫认真啊?就是我看到这个事物是假的,就是认真。有人今天来分析认真,认真是什么?认真就是专牛角尖,认真就是烦恼,说是我倒霉就是来自于我的认真,所以你不是认真,因为认真就是你做游戏,你做游戏做得非常圆融,于是你不会烦恼。所以我们还需要来训练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心与行为,于佛法相应,跟事物的真相去相应,那个就是佛法了。佛不是万能的主宰,请你记住!阿弥陀佛接引你,是不是你能去?你要符合条件你才能去得成。高考招生,招生说700分以上的我录取,700分以下的我不录取,对不对,你考了699分,那对不起你不合格,如果你达到了700分那自然就要你了。那你说到西方极乐世界难道说一点条件没有,你想来就来,是这么简单?哪有这么简单啊!如果我们都能去的话,何必在这受苦,我现在就想走。为什么先走呀,这挺累的,真的挺累的。因为有人说你好就会有人说你坏。对吧,当然我们会尽量的考虑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能够为佛法付出的努力,我们有欣慰的东西,但是这是有缺陷的世界啊!不论你怎么样努力,总会有人不满意,我们是来结缘的,而不是结怨的。
所以真正的能够做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是艰难的,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正在努力的做,尽量的让自己做的自在些,让我们周围的有缘的人也做的更自在些。演好社会给我们的每一个角色,演好人生中给我们定位的角色,那么正像一首歌里面唱到的那个样子你一定要清楚,“一百年前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一百年前你也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咱们就拥有的这一块,在这一度的时间跨度里我们怎么办,我们干什么?如果你说你要学佛的话,内容呢?你要应该用内容来说明来证明,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给我们的机会就是这一块,如果这一生你说我不能得度,可能你就没有机会,或者你将来在有机会的时候,就不知道你到了何年何月,那恰恰是这样啊,对于佛法的有缘与否,我一向说“有缘,但是你珍惜缘分了吗?”就像一句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你来了你有缘,但是你珍惜这种缘分了吗?你若珍惜的话你就应该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当你明白之后了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受益者。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真正的有缘是你要珍惜,你不珍惜会当面错过,对不对,你擦肩而过可以不认识他。如果你真的有缘,你就会对她负责。这就是第三点。
第四点,法器,如果你学佛,你适合修什么法,你适不适合学佛,那首先就得说你是不是一个法器,如果你是一个法器,你就能接受佛法。你是一个法器,你就能接受容纳受益佛法,如果你不是一个法…
《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