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念处经》开示(二)

  《大念处经》开示(二)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年6月18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禅修人员们:

  在上一次讲到了,当时世尊住在古卢国(Kammàsadhammaü)的小镇上。在这个镇上当时的居民们都具有很好的慧根,他们都在非常精进地修各种不同的念处,他们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修行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因缘,有了这样好的听众,他们都具备了受法的功德。因此,世尊来到这里讲了很多的经典。这部《大念处经》(Mahàsatipaññhàna suttaü),就是佛陀在这里开示的关于如何修行二十一种证悟阿拉汉的方法。

  那个时候,世尊就称呼诸比库,提醒诸比库注意之后,佛陀就开章明义,开门见山的说了这一部经的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准备讲的内容:就是四念处。

  那个时候佛陀就说:

   ßEkàyano ayaü, bhikkhave, maggo sattànaü visuddhiyà, sokaparidevànaü samatikkamàya dukkhadomanassànaü atthaïgamàya ¤àyassa adhigamàya nibbànassa sacchikiriyàya, yadidaü cattàro satipaññhànà.û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静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

  首先佛陀说:“bhikkhave”,bhikkhave是呼格,是称呼当时的听众,以比库为主的听众。这里的比库是巴利语直接的音译,古代我们通常称为「比库」,它是由梵语bhikùu而来的。在这里比库一词是指精进地修行佛法的人。当然,佛陀在讲开示、在讲经的时候,除了比库之外,还包括有比库尼(bhikkhunã),还包括有男的居士(upàsaka)、女的居士(upàsikà),还有沙马内拉(sàmaõera)、沙马内莉(sàmaõerã),甚至还包括了诸天(deva)和梵天人(Brahman),等等。

  然而,佛陀在讲经的时候,他通常不是一呼就呼全部人,他都是呼“bhikkhave”。在这里,他是指以比库为主的所有的听众。因为在这所有的听众当中,比库是指已经把身、心奉献出来,把生命奉献于法,把身、心都投入于禅修的这一类人。因此在种种的修行人当中,在种种的各种听众当中,比库可以说是最崇高的,在佛陀的教法里面,除了佛陀之外,比库他是最崇高的,因此,当世尊称呼“bhikkhave”,就是诸比库的时候,已经把以比库这群人为首的所有的听众都包括在内了。

  就像我们说道:「国王来了」。国王来了,通常我们指的只是国王,然而国王还是包括其它的随从,包括他的侍卫、包括一些大臣等等。

  所以,佛陀在讲经典的时候绝大部份的情景是:他虽然是对大众说的,但是他还是用bhikkhu、bhikkhave来指他所听的主要对象。

  除非佛陀是对单独一个人讲,比如有时候跟阿难达(ânanda),对阿难达一个人说,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对其他人。如果是对很多人说的话,佛陀通常都会用比库代表所有的听众们。所以,这里比库是这样的意思。

  Ekàyana magga,我们翻译成「一行道」,古代或者乃至现在有的人翻译成「一乘道」,其实这种翻译有点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稍微看错一个字就翻译错了。我们应当注意ekàyana它不是ekayàna,长音和短音稍微差别一下,意思就不同了。巴利语ekà是一或者单独的意思。因为ekà是长音的,ekàyano它的原型是àyana,àyana是行走、走向、路途、道路的意思。所以ekà再加àyana它就变成一行;再加上magga,magga也是道路、道的意思;所以从它的字面直译是一行道。

  然而,为什么会翻译成「一乘道」呢?「一乘道」的巴利语是eka yāna magga,ekà是一,yāna是车辆,乘的意思,比如说到:大乘(mahāyāna),古代翻译成摩诃炎。Mahā是大,yāna是车,车辆的意思。所以大乘是很大的车,伟大的车的意思。这里的mahā不是大量,而是非常伟大、非常雄伟、崇高的意思。所以mahayāna大乘是这样来的。所以呢,yāna是指车,eka+yāna就变成一乘,再加magga变成一乘道。然而,我们应当注意这里并不是Ekayāna,而是Ekàyana,所以它的长音短音稍微在另外一个地方它的意思就不同了。

  由于它的长短音不同,所以翻译不同,翻译不同,结果解释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什么是ekàyanamagga?它的意思就是单向道、独行道、单独的道路或者通向唯一之道。

  对此在义注里面就举了以下五种解释?

  1、单行道。如果说ekàyanamagga,它的意思就是这一条道路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路。

  比如说佛陀在《法句经》里面说到:

  「有一条道路是通向涅槃的,另外一条道路是通向利得的(就是世间的名闻利养的)」。

  做为佛弟子的比库,知晓了这二条道路之后,不应当追求利得,恭敬,而应当走向离欲。所以,对于ekà àyana magga,它是单向的,它是导向离欲的、不是导向世间名闻利养的、不是导向恭敬的、不是走向轮回的、而是走向出世间的。所以这里的三项:

  1、Ekà是单独、单一的,àyana是方向的、走向,magga是道路。这是第一种解释。

  2、第二种解释是独行的道路。Ekà是单独,àyana是行走,magga是道路。为什么呢?

  因为四念处这条道路应当是单独行走的,单独就是以远离独处之心而舍离了人群,舍离了众会,人的聚会。修行应当是单独的,而不是很多人在那边谈话、聊天、在那边共聚,这样子修行的,而是应当远离、独处(paviveka,asa§veka)。同时,àyana是前进,或者说由此轮回走向涅槃的意思,所以这里说的ekà àyana magga是这样的意思。

  3、第三种解释是独一之道。这里ekà,是独一的意思,这里的独一是指最圣者,也就是我们的世尊――佛陀,因为世尊乃一切有情之中的最圣者,由于是世尊所开创的道路,所以,我们称为是独一之道。

  虽然说在这条道路上也有其它的人行走,比如说,世尊指示的这条道路还有很多他的追随者,他的弟子们也行走于这条道路上。然而,因为这条道路是佛陀首先发现的,他所开创的,因此,以世尊所开创故,我们称为独一之道。所以这里的独一是指世尊的意思。

  4、第四种意思是独有之道。Ekà是独有,因为四念处是世尊的正法律中才有的,是一切的外道所没有的,所以这里的ekà,就是我们的佛法当中,佛陀的教法当中、世尊的正法律的意思。

  5、第五是通向唯一之道。虽然在刚开始禅修的阶段,有很多种不同的入门的修行方法,然而,到后来它们都只通向「唯一」。这里的「唯一」是「涅槃」。因为导向唯一最胜的涅槃,所以我们称为一行道。

  因此,我们知道从巴利的字面意思,ekà àyana magga翻译成一行道,它是指单向的道路、单独的道路、独有的道路、或者通向唯一的道路以及我们从注解、义注(aññhakathà)里面分析它的意思都是一行道,然而现在有些人翻译成是唯一的道路,就变成说,不是非常精准。因为唯一的道路,「唯一」好象有排它性,然而我们从巴利字面意思或从义注来分析它都是指独一的,单独的,或者通向涅槃的道路。它并没有说除此之外,其它东西都排除在外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当要稍微了解一下。

  所以这里ekàyanomaggo的意思就是一行道。

  一行道可以清净有情,这里的清净有情(sattànaü)是复数,是诸有情的意思;visuddhiyà是能够清净诸有情。这里的清净不是指用水去冼,所谓的有情,也不是清净有情的身体,不是说我们冼干净身体就可以清净,也不是象有些外道一样,他认为说在恒河里面或者在大河里面,他们每天去洗澡去浸恒河的水,就可以把他的罪孽、可以把他的业障清除掉,不是这样的意思。

  所谓的清净有情是指清净有情的心这样的意思,而不是去清净身体。因此,佛陀说:

  「众生并不是由于身体的污染而污染,也不是通过清净自己的身体而得到净化。」

  佛陀是这样说的:

  「众生由于内心的污染而污染,是由于心的清净而众生能够清净。」

  这个是具足一切知智的佛陀所教导的,这里的清净是这样的意思。

  接着,超越愁和超0越悲。soka是忧愁的意思,paridevà是悲、悲伤,samatikkamàya是为了能够导向超越,超越什么?超越忧愁(soka)、超越悲伤(paridevà)。超越忧愁、超越悲伤的例子在义注里面就有几个故事来说明。

  先说超越忧愁的故事。有一个武将叫做山达帝大臣(Minister Santati)的故事,山达帝是巴斯那地(Pasenadi,古译波斯匿王)的一个首相大臣,巴斯那地是高沙喇(Kosala,古译憍萨罗国)的国王。有一次,边境出现了叛乱,于是巴斯那地就派山达帝大臣作为首席将军,带…

《《大念处经》开示(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