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宝峰禅寺禅修营(第一期止观禅修营结营)▪P2

  ..续本文上一页票,生个胖儿子,能够找到如意郎君,这种呢是有爱染,有污染的布施。

  如果说相信业果法则,我有好的业我造了善业就能够有善的果报,这种布施称为有智慧的布施。假如这种布施是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有智慧的布施,它将会使你带来来生投生为三因结生者。而且当时你的布施是非常欢喜的话,你来生的结生心很可能是三十四种名法,就是属于悦俱智相应的欲界善心。因此我们要求在做布施的时候,在做任何善事的时候要欢喜的去做,不要麻木,要欢喜的去做,要有智慧的去做,不要没有智慧。同样做一件事情,有智慧跟没有智慧差别很大。

  就举刚才布施的例子,你随顺着人家去布施,你并不知道布施有什么意义,人家问你说:「你为什么要布施?」你回答:「不知道,我想布施就布施了。」或者回答:「我有钱呀,我为什么不布施?」没有这样的智慧,他去做布施。结果又有另外一种人,他知道、相信业果法则,他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很恭敬的去布施,有智慧的去布施,那假如两个人同时都在同一天同一个地方做布施,一个没有智慧的布施,另外一个有智慧的布施,又假如这两个人都是以这种善业、这种布施的善业在他临终时成熟去投生的话,他们两个都有可能投生为人或者天人,那一个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布施,只是说我想布施就布施的人,他在他的下一生投生是二因结生者。学过《阿毗达摩》的人都知道,二因结生者是不可能在那一生当中证得任何禅那和道果的。即使他再努力的禅修也不可能。而三因结生者,他在那一生可以证得禅那,也可以证得道果。所以这个就是三因跟二因不一样。不要看他只是那么一念之差,好象差不多,其实真正的果报是差很远的。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善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受三皈五戒,先可以思维佛、法、僧的功德,先要思维业果、业果法则、因果,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很容易使自己的心生起智慧。这样的话,不一定非要到寺院才能做,任何时候善行都可以做。只要你是很有智慧地做,很高兴的,很欢喜地做。比如说,在做布施的时候,你在布施之前很欢喜,在布施的时候很欢喜,做了布施之后对自己所做的善行感到很满意,那这种布施是很殊胜的,能够带来很大的果报的布施。

  然后是对于持戒,对于持戒来说,其实戒只是五种行为的规范,如果我们称为五戒有的人听起来似乎感觉到好象有些吓人:「哇,五条戒!五条枷锁!五条枷链!锁住我,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其实,五戒巴利语叫做sikkhàpadaü,sikkhàpadaü是学处,是我们应当去学习的地方,samàdiyàmi应当受持,我应当遵守这五条学习的行为规范。sãla本身也是行为的意思,习惯,行为。所以,这五种行为习惯,作为人都应当去遵守的。

  布施这种善业能够成熟的话,它能够带来富贵的果报,它可以使人很有钱,地位很崇高,它可以使人很容易赚钱,赚到钱,或者投身于富贵的家庭,布施的果报。而持戒的果报可以使人能够保持人身,保住人身,甚至可以投生为天界。可是持戒毕竟还是欲界的善业,所以它只能够投生到欲界,如果连五戒这五条做人的根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人身很难保。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要持好五戒已经是很难了。

  现在的社会,偷盗到处都是;邪淫,比比皆是;诈骗,欺妄,更是触目惊心;对于那些喝酒啊,吸毒啊更是社会的隐患;杀业也是很重,试看哪一个餐馆没有杀业?堕胎啊,这些都是很重的杀业。所以,我们可以预计,这些造尽恶业的人,他们下生的去处是哪里。有的人,可能会想: 「啊,现在的社会都是这个样,这是大潮流。」

  千万不要随波逐流,随波逐流很容易堕落。五戒,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如果你有慈悲心,多点增长慈悲心,你对五戒的第一条杀生戒,你就还是可以持的,而且持好。

  对于第二条不与取,只要不是属于你的,你想都不想,盗心都不起,不要贪那些非份的,不要贪那些不是属于你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这条戒守好。

  对于不欲邪行,只要没有资格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你就杜绝,如果结了婚的话,对于有家室的,已经成家的话,你应该忠于自己的伴侣,维护好自己的家庭,这是一个家庭伦理的基本点,根本的立足点,不要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带来无尽的痛苦。现在可能是一时得逞,但是它的果报是很大很大的。

  而对于妄语,只要是不真实的,只要是虚妄的,你说出来或者用动作做出来的就成了。而我们只说真实的话,只说有利益的话,只说有意义的话,别太多费话,更不要花言巧语。

  而对于第五条,不服用酒类等麻醉品,就是放逸之因的诸酒类。只要你没有太多的不正当的应酬,就很容易持到,很容易持好。

  有一个做老板的,一般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做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话,他经常会有很多应酬,对于这条戒来说,应该来说是很难的。然而当他成为佛弟子,他从此以后再也不饮酒,甚至他身边的很多那些客户都知道,他晚上不出去应酬的,如果要请他吃饭只能在中午。这样的话,反而他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赖。因为客户认为他是真实可信的。如果真的是用烟、酒交的朋友或者所维护、维持那种关系,往往是在有酒有肉的时候是朋友,真正患难的时候,大家可能是见面都不认识了。而对于这一条戒来说呢,如果是女性也许会比较容易持,对于男性来说,不要太多的无所谓的那些应酬还是可以持好。

  其实这五戒是保住人身的根本。五戒都持不好,那未来肯定会很差,很悲惨。也就是持好这五种行为的规范,这五种行为的规范是维护一个社会安宁的基本点。而且对于佛弟子来说他更应当欢喜的持。持戒其实并不用说要求很苛刻,只要外缘来的时候,你不去做,你拒绝它。这个就是持戒了。而且对于在家人来说,不要频频的去访问那些根本是增长贪嗔痴的那些网站,不要频频上那些聊天室啊,聊QQ啊。非常多都是没有意义的。做为一个佛弟子,他能够越担心、越内向、越守护好自己的心,那么对于持戒来说是很容易的。

  守心是根,流露出来的言行自然就能够合乎于规范,合乎于法,合乎于佛陀的教导。因此,我们对于持戒,我们经常应当守持好戒,持好戒之后,然后每天你都应当省思你的戒在今天是不是清凈,如果是清凈的话,你会感到有一种心灵的宁静,无言的欢喜。

  也就是佛陀所说的:

  「一切的戒都有不后悔的目的和功德!」

  只要你把戒持好,你就会无悔,特别是让你在临终的时候,如果你想到你今生恶贯满盈,你做恶多端,你的心不会宁静的。当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省思到自己的戒是很清凈的,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那其实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什么时候死去都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因为身正不怕影邪。

  所以持戒要欢喜的持,要经常的持,要把戒持清凈、持好。持好戒之后,我们就要禅修。禅修是在布施、持戒的基础上更上一层,对于布施来说,任何时候都可以,非佛教徒也可以布施。对于持戒来说,也是,虽然说持戒会比布施更难,但是,持戒相对于布施更殊胜,而禅修就比持戒来说更殊胜。因为有些人他可以经常去布施,有些人他可以不去做一些会伤害到自己、受到良心谴责的行为。但是,他们没有培育训练自己的心,那禅修就是训练心,让心平静,让心清凈,增长智能的方法。

  禅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的禅修方法。一类是修止,一类是修观。修止的方法是让心平静,让心专注的方法。而修观的方法是智慧的方法,是用智慧来观照世间的方法。对于平时来说,对于在家人来说,他平时应当多保持正念。

  保持正念有两种意义:第一种,就是如果你学的是阿那巴那念。那么在你自己只要有正念,在正念生起的时候,你就把你的心专注在呼吸上,那个时候你就有了正念了,而且那个时候你就是在禅修了。因此,禅修如果我们是专注阿那巴那的话,只要有呼吸我们就可以禅修,禅修是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你可以在行、在住、在站立、在坐的时候、在躺卧的时候、在坐车的时候、在走路的时候,只要你正念生起,你就可以禅修。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是正念的方法,对你当下的状态能保持清醒、保持觉醒,也就是我们昨天晚上介绍的,当你生气的时候,你知道你生气,生气是不对的;当你高兴的时候,你也清楚地知道;如果你生起了贪爱,生起了贪染,你也知道,你知道这贪染,这种贪染就会减低。要守护好心,守护好根门,这个其实属于正念。因此呢,这种方法也不用限定时间,也不用限定空间,也不用限定姿势,不是说我坐在这边的时候,我才这样保持正知,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不用,不是的。经常保持正念的人,他的心很敏锐的;经常保持正念的人,他的心其实是很清醒的,因此,正念非常重要。我们对于自己的身心状态要始终保持清醒觉知,保持明觉,这就是属于正念的修持方法。

  如果说,对于修习vipassanà的禅修者的话,他可以时时观照究竟的色法,究竟的名法,它的无常、苦、无我,这个是属于是修观的方法,但是修观的方法对于在坐的绝大部分的可能是太高了点。然而,修正念的方法是很容易的,修正念的方法如果你修阿那巴那,那么你正念生起,你就专注在阿那巴那,如果你是修四界分别,那你任何时候也是可以啊。四界分别也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啊。走路的时候你就观照推动,脚步的那种动,你伸手的时候那种动,你站立的时候那种支持,或者那种重。这些都可以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躺卧的时候,那种支持,跟那种重,也是可以观的,是不是?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任何的造作,也没有任何的限定。只要你的正念生起就可以修,这个就是禅修。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你学的是什么方法,你就可以把你所学的带回去。特别是昨天晚上,跟大家讨论修习慈爱的方…

《宝峰禅寺禅修营(第一期止观禅修营结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