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宝峰禅寺禅修营(第一期止观禅修营结营)▪P3

  ..续本文上一页法。慈爱的方法最后教的那个也是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是不是?在坐车的时候,你看到谁你就可以对谁散播慈爱,你在家里的时候,你坐在沙发上也可以对你的家人,对你的邻居散播慈爱,这个也是没有时空的限制的,是不是?这也是一种禅修,只要你把你的心放在法上,只要你的正念生起,只要你如理作意,你就是在禅修。因为你在训练自己的心,你让自己的心清凈,让自己的心向善,让自己的心向法。致身于正道,这个就是叫禅修。

  所以真正懂得禅修的人,他可以无时无刻在禅修。而且禅修的方法太多了,我刚才一举就举了那么多,是不是。你可以专注自己的呼吸,可以修四大,这是对于修四大的来说,又可以修慈心,还可以回到当下觉知自己的身心,这些都是禅修。所以我们学到了法,学到了它的技巧,也应当学会擅用,学会灵活地使用。不是说禅修营结束了,可以开始说话了,正念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你明天离开宝峰寺就跟自己所学到的法说拜拜了,不是这么样的。禅修营的结束往往是新的开始,应当把法带回去,把法带走,不要放在这里,放在这里我收不到,我是送给你们的,要把业处带回去,一直都带着,不要忘记。

  因此,我们要知道,我们禅修,我们应当时时刻刻都保持着正念。而且,也有些禅修者可能会想,现在这十天,短短的这十天,我能够做什么啊,反正我一回去可能就会很忙,其实不要看这短短的十天,也许在这十天里面你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巴拉密。

  真正的禅修是一条很漫长的路,我们可以思维一下轮回,我们轮回了多久了,我们轮回的岁月,我们可以用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一世、两世、三世、四世、十世、百世、千世、万世、千万世、亿世来数吗?不能!我们可以用一劫、二劫、三劫、四劫、十劫、百劫、千劫、万劫来数吗?不能!轮回太漫长了,在轮回当中所积累的习气,所造的善或不善的业,特别是所造的不善业,那些所形成的那种不良的行为、不良的思维模式,你就想要在短短的十天当中把它消的一干二凈吗?那你岂不是把自己估量的太高了?然而巴拉密是可以点滴积累的,如果有的,可以更多,没有的可以从零开始做起。只要我们的精进是正精进,我们所修的方法是正确的,你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你所有的这些努力只要你是朝向于法、朝向于解脱,都不会白费。而且我们的巴拉密不嫌多,越多越好,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说我们宁可修多点时间、长点时间,修多几世、修多几劫,就好象菩萨一样,他有能力很快的证得阿拉汉果,把一切的烦恼断尽,然而,他为了积累巴拉密,他又重新花了四阿僧祗及十万大劫的时间去积累他的巴拉密。

  因此,巴拉密就好象我们的本钱一样,我们的资本一样。资本不嫌多,我们的巴拉密也不嫌多,积越多越好。即使你是没办法坐在那边磨,我只是在那里打妄想,我只是在那里昏沈,我只是在那里动来动去,即使是这样,只要你能够坐得住,你还是在修忍巴拉密,khanti巴拉密,是不是?至少你不会追随着你自己的心,你想走动就去走动,你想要听音乐就去听音乐,你想要逛街就去逛街,是不是?如果你为法你为禅修所付出的努力,这就是精进巴拉密,是不是?只要我们擅用,懂得用,我们都能够积累很多的解脱道粮,菩提资粮。

  而且,我想在这里呢,就结合我们修行的巴拉密就讲一讲我们每天所作的回向。我们在每天,如果是听法,或者说受戒的时候,我们都会带大家念一段回向文,是不是?回向文有两段,其中一段就是礼敬三宝的,另外一段就是令断尽烦恼,以及回向给众生的。我在这里,先解释第一段。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Buddhaü påjemi.

  Imàya,就是以此,通过这个。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通过法随法行。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dhammà是法,ànudhamma是随法,pañipattiyà是行道,实践,修行,在义注里面解释什么叫做法随法行呢?随法是依照戒、定、慧的法,这是属于世间法。而行道pañipatti,行道就是实践,去做、去修行,去禅修,dhammà是什么?是出世间法。也就是我们顺着,依照着戒、定、慧的次第而修行向着涅槃的目标前进,向着断除烦恼,向着出世间的目标而行道、而实践。通过我们禅修,用实际的行动来对佛陀表示恭敬,而不只是拿香、拿花、拿蜡烛、拿灯、拿物质,我们是用实践来对佛陀表示恭敬。所以这个buddhaü påjemi,buddhaü是佛陀,påje是礼敬,是恭敬,供养的意思。mi是我。我们通过实践,通过对法的实践来礼敬佛、对佛陀表示恭敬,表示供养。

  第二句: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Dhammaü påjemi.

  依此法随法行,对于法的实践,我礼敬法,我对于佛陀的教导,我对于法,表示恭敬,表示尊重,表示礼敬。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Saïghaü påjemi.

  Saïghaü是僧,古代翻译成僧伽sa§gha 。påjemi是礼敬。透过对法的实践,依照戒、定、慧而向着出世间、向着涅槃而努力、而精进,透过这种实践来礼敬僧。也就是对佛、法、僧的礼敬;也就是透过自己的实践,透过对佛陀的教导,发出内心的礼敬。

  Addhàimàyapañipattiyà jàñi-jarà-maraõamhàparimuccissàmi 。

  Addhà是确实的,脚踏实地的。imàya通过这个,透过这个,pañipattiyà透过这一种修行,这一种行道,这一种禅修。jàñi是生,jarà是老,衰老;maraõamhà,maraõ是死亡,amhà从死亡中,从生、老、死中; parimuccissàmi,sàmi的意思是我将,它是表示未来的,一种未来,动词,我将;pari究竟的,mucciss是muccati是解脱,释放出来,也就是从生、老、死中解脱出来。所以,什么是对佛、法、僧最高的礼敬呢?是禅修!透过禅修我们将能够解脱生、老、死。

  然后我们再解释第二句: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这个,这种,me我的,pu¤¤aü这里的pu¤¤aü是功德,善行的意思,无论你做的是布施,做的是持戒,做的是禅修,是听闻佛法,是服务僧团,乃至到礼敬比库,礼敬长老等等,都是功德。乃至到你对别人所做的善行你说Sàdhu,你随喜别人的功德也是属于功德。所有这些功德,Idaü me pu¤¤aü。àsava是漏,也就是烦恼,诸漏。kkhayà是完全地尽了,完结了,没有了、断尽了,耗尽了。 vahaü是导致,导向。hotu愿望。也就是愿我所做的这种功德能够导向,断尽一切的烦恼。

  接着下面一句:

  Ida§ me pu¤¤a§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Ida§这个,这些,me是我的 pu¤¤a§是功德,nibbàna,nibbàna是什么?是涅槃。涅槃叫作nibbàna巴利语,nibbànassa 就是为了涅槃,涅槃的。 paccayo是助缘, hotu是愿。他的意思就是愿我所做的这些功德能够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这里所说的诸漏的断尽,所说的证悟涅槃。包括了种种的修行的目的,既包括了行解脱道的,也包括了行菩萨道的。解脱道的目的也是为了断尽诸漏,断尽一切烦恼,为了证悟涅槃。行菩萨道的也是为了断尽一切烦恼,究竟的断尽一切烦恼。如果是行菩萨道的禅修者来说,究竟断尽一切烦恼是在证悟无上正等觉的那一剎那,就断尽一切烦恼,也是证悟涅槃。所以,这种回向是适合于一切行者的。

  我们都知道我们造的善行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它能够带来果报。同样的,如果我们把这种善行,如果是导向涅槃的话,它所带来的果报它就能够推使你,促使你走向涅槃,证悟涅槃。

  一般上来说,我们知道现在世间上的人,特别是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很有福报,他们钱多的是,他们有地位,有名气,有学问,这些都是他们的福报。然而,他们在享受过去的福报的同时有多少个人懂得积累福报呢?现在,你看看这些有钱人,他们很多人都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都来。那你看这种福报值得我们羡慕吗?他所得的福报是成为他断尽烦恼的助缘还是成为他堕落的助缘呢?你认为他有钱,这些钱是让他造成他堕落的助缘呢?造成他以后更痛苦的助缘呢?同样的,如果我们现在布施,我们没有发愿,那么这种布施可能在你以后轮回当中成熟,成熟了你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这个果报假如你没有发愿能够断除烦恼,能够导向涅槃的话,它很可能就成为你堕落的…

《宝峰禅寺禅修营(第一期止观禅修营结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