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果经
(Sàma¤¤aphala-sutta)
玛欣德尊者讲于广东六祖寺
2009.12.07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法师、居士大德们
晚上好!
前天晚上,我们学习了《沙门果经》发生的社会背景——马嘎塔国发生宫廷政变——未生怨王篡夺王位,杀死了他的父王。
当未生怨王杀死了他的父王之后,教唆他的迭瓦达答又来到未生怨王面前说:“我们之前有约定:“你杀死你的父亲,我杀死佛陀。你杀死父亲做国王,我杀死佛陀做法王。””迭瓦达答要未生怨王实现他的诺言。
于是,未生怨王跟他的手下说:“你们听迭瓦达答尊者的命令行事。”迭瓦达答指使一个身体魁梧的武士,拿着弓箭、拿着刀:“你到某某地方去,见到了佛陀之后,把他杀掉。”当这人离开后,他又命令另外两个人:“当你们看到了怎么样的人从这条道路走过来的时候,把他杀了。”等那两人去了之后,他又跟另外四个人说:“当你们看到有两个人走过来的时候,把他们杀了。”之后,他又命令另外八个人:“当你们看到四个人走过来的时候,把他们杀了。”他想要这么样一层一层地杀人灭口,毁灭证据。
结果由于佛陀的威德,这些杀手一个个见到佛陀之后,不仅下不了手,听闻佛陀说法之后都成为佛陀的弟子,并且都证了初果。
那些杀手们找到迭瓦达答说:“对于佛陀,我们下不了手。”迭瓦达答很生气地说:“你们不杀,我自己亲手去杀。”
于是,他爬上鹫峰山(古代也译作灵鹫山),趁着佛陀在山谷经行的时候,在上面把一块大石头推下去。他想:这块大石头滚下去的时候,一定能把佛陀压死。结果这块大石头滚到半山腰的时候,正好被两块岩石卡住了。但有一小块石块滚下,正好把佛陀的脚给弄破了,佛陀的脚流了很多血。当时佛陀望着山顶,指着迭瓦达答说:“迭瓦达答多行不义,你现在已经使活着的如来身上流血了。”这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出佛身血”(五种逆罪之一)。在我们佛陀的教法中,只有他——迭瓦达答一个人曾经造过这样的恶业。
话说迭瓦达答两次想杀佛陀都不成功,于是跟一个象倌(这个象倌养了一头凶猛的大象,叫那喇笈利(Nàëàgiri))说:“现在国王是我的信徒,我想让谁升官,就可以让谁升官。你听我的话,我可以让你升官。”象倌说:“好吧,尊者!如果您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说。” 迭瓦达答说:“当你看到世尊从这条道路走过来准备进王舍城托钵的时候,你就放出那喇笈利把世尊踩死。”结果象倌依迭瓦达答的教唆行事。
当这头那喇笈利凶象一看到佛陀,就把鼻子翘起来,耳朵竖起来,往佛陀的方向冲去。那个时候,佛陀发出很强的慈心。当这头大象冲到佛陀的面前,它的暴戾、凶猛已经全部软化下来,它跪在佛陀的脚下,用鼻子吸佛陀脚下的尘土。就这样,这头凶象那喇笈利也被佛陀驯服了。
由于迭瓦达答几次想要杀死佛陀都不成,已经变得臭名昭著了,他得不到供养就挨家挨户地去向施主们要饭。于是佛陀制定了一条学处:“不许结众食(gaõabhojana)”。
迭瓦达答一事未成,又生一计。他纠结同党Kokàlika, Kañamodakatissaka, Khaõóadeviyàputta samuddadatta,跟他们说:“我们准备分裂佛陀的僧团,破坏佛陀的*轮(破和合僧和破*轮僧)。”
当时,那几个同党说:“世尊有大威德、大神通,我们怎么可以分裂他的僧团呢?”迭瓦达答说:“世尊不是经常以无数方便赞叹少欲、知足、减损、头陀、净信、损减与精进吗?我们提出五法,但世尊肯定不会答应,一旦他不答应,我们就可以分裂他的僧团了。”
于是,他们几个走到了佛陀面前,向世尊提出:“尊者!世尊不是一向都以无数方便赞叹少欲、知足、减损[烦恼]、头陀、净信、损减与精进吗?有五法可以助成少欲、知足、头陀、精进。
是哪五法呢?
1、作为比库应该终生住在林野,如果住在村落里者犯罪。
2、应该终生托钵,如果接受居士邀请者犯罪。
3、终生应该穿粪扫衣,如果接受居士供养之衣者犯罪。
4、终生应该住在树下,如果住在盖屋(有屋顶的住所)者犯罪。
5、应该终生不吃鱼和肉,如果吃鱼、肉者犯罪。”
佛陀说:“不要这样说。有些比库想住在森林里,他就住在森林里面,如果想要住在村庄也可以;想要终生托钵也可以,想接受居士的邀请也可以;可以穿粪扫衣,也可以接受居士供养之衣。住在树下者,可以八个月住在树下,但在雨季的四个月必须住在屋檐下(因为按照戒律,雨季是不能在露天、在树下过雨安居的)。”
这前面四条属于头陀行,佛陀赞叹头陀行,只不过没有把它们规定为戒律,即使不实行也不会犯戒。
对于第五条,佛陀说:“我允许三种净肉。”所以,佛陀并没有规定不能够吃鱼、肉。
当时,迭瓦达答感到很高兴:“世尊终于拒绝了我们这些要求了。”于是他向那些愚痴的人说:“现在我们是少欲知足者,但世尊是多欲的,他过着奢华的生活。”有很多刚出家不久的比库,竟然跟着迭瓦达答相信了这五条,跟着迭瓦达答另立僧团。在佛教史上第一次僧团的分裂就是迭瓦达答的分裂。
后来,由于世尊的两位上首弟子沙利子(Sàriputta)和摩嘎喇那(moggallàna)尊者的努力,使那些误入歧途、刚出家不久的比库又回到世尊身边。
当迭瓦达答知道了这件事,当场口吐热血。卧床九个月之后,迭瓦达答心中充满悔恨,他问:“现在佛陀在哪里?”随从告诉他:“现在佛陀住在竹林精舍。”他说:“你们抬着我去见佛陀吧。”由于他造了很多的恶业,当他来到了竹林精舍的莲花池旁边的时候,大地裂开,他堕落到无间地狱去。这些在《律藏·小品·破僧篇》里有详细记载。
话说未生怨王篡夺王位、杀死父王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他纠集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攻打西方的高沙喇国(Kosala,旧译憍萨罗),结果战赢了,高沙喇国战败,高沙喇国的巴谢那地王(Pasenadi,旧译波斯匿)把女儿金刚公主许配给未生怨王。后来未生怨王和金刚公主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伍达夷跋达(Udayabhadda)。我们在这部经典还会讲到。
在斯里兰卡历史记载:佛陀是在未生怨王即位的第八年入灭的。《义注》里又讲到:佛陀成佛后的第三十七年,迭瓦达答分裂僧团。那么,未生怨王篡夺王位和迭瓦达答分裂僧团是发生在佛陀72岁的时候,之后未生怨王通过攻打高沙喇国,娶了金刚公主,生了伍达夷王子,这大概又过了三年的时间。所以这一部《沙门果经》应该是在佛陀75岁时讲的。
我们接着再来看经文:
“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为诸王臣围绕着,登上殿楼顶层的上面坐着。”
为什么他要坐在那里呢?因为想避开睡眠。自从他杀害自己的父亲篡夺了王位之后,每到晚上睡觉时,一闭上眼睛,就好像被一百支矛刺穿身体一样,他会痛苦着醒来。旁边的人没办法理解他的痛苦,问他说:“大王!大王!什么事?”他却假装着说:“没有事。”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很讨厌睡觉。因此在晚上的时候,他坐在殿堂顶上想避开睡眠。
“当时,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就伍波萨他发出感叹说:“朋友们,多么可爱的夜晚啊!朋友们,多么美丽的夜晚啊!朋友们,多么美妙的夜晚啊!朋友们,多么愉悦的夜晚啊!朋友们,多么祥瑞的夜晚啊!””
为什么未生怨王会发出这样的欢喜赞叹呢?就好像油桶里的油满了就会流出来。如果是水池里的水满了,也会溢出地面上来。同样的,未生怨王心中对这美丽的月夜感到很高兴、很欢喜,他的情绪变得很强烈,再也没办法压抑在心中,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五次的赞叹。
未生怨王说:
“我们是否去拜访哪位沙门或婆罗门,拜访后能使我内心欢喜。”
未生怨王说这句话是暗示。他想暗示谁呢?他想暗示基瓦王子育(jãvaka komàrabhacca),因为他想见佛陀。难道他不能自己去见佛陀吗?不能。因为他造了很重的恶业,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他的父亲是佛陀的大护法、拥护者、在家圣弟子(已证得初果),反而自己多次听迭瓦达答的教唆,派人暗杀佛陀。他造了这么重的恶业,不敢自己去见佛陀。但是,基瓦是世尊的拥护者,是世尊的弟子。所以他暗示基瓦说想要去见哪一位沙门、婆罗门,其实他想要去见佛陀。
基瓦了解未生怨王的暗示吗?他了解,但是他却保持沉默。为什么保持沉默呢?为了避免被打断。当时基瓦心想:“在国王身边有很多大臣都是外道的弟子,由于他们所信仰、追随的导师是没有修养的,他们本身自然也没有修养。一旦我开始谈论世尊的功德,他们就会站起来打断我的话,然后谈论他们自己导师的功德。由于国王曾经亲近过他们所拥护的导师们,对他们所谈论的功德并不满意,他知道这些言论是没有真实意义的,然后国王就会来问我。因为国王问我,那些大臣们就不敢…
《沙门果经2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