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后,他就投生为饿鬼。但是他有个女儿对佛陀很有信心,不仅仅对佛、法、僧有信心,而且证得了初果。她很明白她的父亲因为持断灭见必定堕落恶道,于是在父亲去世之后,她就以她父亲的名义,供养了以佛陀为首的僧团,之后她就把供养佛陀为首的僧团这种功德回向给她的父亲。正好她的父亲投生为“食他信施的饿鬼”,也就是他可以得到别人做回向给他的功德,于是她去世的父亲投生的饿鬼就说了三声:“萨度、萨度、萨度!”结果由于他的心念是属于善的,他说出的萨度是属于善的口业,他在接下来的这三月当中享受了如诸天一样的快乐。但是即便他有这样的机会,也仍然没有放弃他的邪见,结果在他享尽天福之后,又堕落到地狱里去。这是一种很顽固的邪见,直到在临终的时候还不放弃的话,将会成为一种不善的重业。
假如一个人有不善的重业的话,他下一世的果报跟今生的果报已经是定的,造下不善重业的果报下一世必定堕入到地狱,同时在今生,不论他如何精进努力,也不能够证得禅那、涅槃或者道果。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佛陀在世的时候,Ajatasattu阿阇世王或者说未生怨王,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称为未生怨呢?Ajatasattu,Ajata是没有出生的,sattu是敌人、仇人。据说当韦提希王后怀胎之后,当时的占相家和占星家就预言说:这一个在母胎里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将会杀死他的父亲,是他父亲的仇人,于是就叫他Ajatasattu,还没有出生的敌人。当韦提希王后怀了这个胎之后,她会经常有很不善的念头生起,很想喝她丈夫-----Bimbisara频毗娑罗王右手臂上的血,她一生起这个念头之后就想:这个是不善的念头、不好的念头。她想要尽量想压制这种念头,为此她变得很憔悴,脸色苍白。当Bimbisara频毗娑罗王发现了他的王后经常精神恍惚,魂不守舍后,于是就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令你脸色苍白,经常神情恍惚?”她说:“哎,国王啊,你不要问这样问题,我不想说这样的问题,请你不要问。”然后频毗娑罗王说:“王后啊,你有什么话不能够对我说呢?”在再三的追问之下,于是韦提希王后就说:“国王,真的很不好意思说这种话,自从我怀了这个孩子以后,我就很想喝你右手臂上的血。”于是,频毗娑罗王就把自己的右手臂割了一个口,用金碗盛了一碗血,掺和着水给王后喝。王后因为怀了这样的一个孩子,就想堕胎,她经常躲到花园里面,叫人踩她的肚子,结果怎么踩都踩不死。后来又被国王发现了:“为什么王后经常往后花园里面跑呢?”国王发现真相后就阻止王后的行为,国王说:“王后啊,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你肚子里面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你这样对小孩是很不公平的。”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后就暂时打消了想要堕胎的念头,一直到她要临床的时候,她交待侍卫说:“我的孩子出生之后就把他抱走,然后把他弄死”。结果侍卫在这个小孩生下之后,真的把他抱走,但是没有弄死他,而是偷偷将他抚养长大。等未生怨王子成人之后,这个侍卫又把他带到王宫里,韦提希王后一看到她的儿子,就很惊讶:“哇”。从此就再没有忍心杀害他,因为她的母爱,使她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打消了想要杀害他的念头。
后来,未生怨王子长大之后,Devadatta就用神通,骗取了未生怨王子的信任。Devadatta变成一个腰缠着蛇的年轻人,出现在未生怨王子面前,把未生怨王子吓得直哆嗦,后来他就知道了Devadatta有大神通、大功德,于是很丰盛地供养Devadatta。当Devadatta骗取了未生怨王子的信心之后,就对未生怨王子说:“王子啊,古代的人寿命很长,但是现在的人寿命很短,你有可能在还是王子身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意思就是说:古代的人很长寿,现在的人很短命,所以你可能在做王子的时候就死了,做不了国王。未生怨王子就说:“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Devadatta说:“你去杀死你的父亲,而我将杀死佛陀,然后你做新王,我做新佛,我们一起来统治这个世间”。当时未生怨王子想:“这个Devadatta尊者应该很清楚我”,于是Devadatta就教唆他怎么去杀自己的父亲。一天中午,未生怨五子将一把刀藏在脚下,鬼鬼祟祟地溜进王宫,由于他闯进内宫的时候,内心很紧张,很害怕,因此行动很慌乱,结果就被内宫的侍卫抓住了,还从他的脚上搜出一把刀。那些侍卫问:“你到底闯进来干什么?”他说:“我想要刺杀我的父王”。那些侍卫很生气,就问:“是谁指使你的”,他说:“是Devadatta尊者”,当时那些大臣就想处置王子以及所有的比库,后来他们由于意见产生分歧,就把王子带到国王面前。国王问王子:“你为什么要刺杀我呢?”王子说:“因为我想要做国王。”频毗娑罗王说:“好,既然你想做国王,我就将王位让给你”。于是他就把王位让给了未生怨王子。
后来当未生怨王子又见到Devadatta之后,Devadatta说:“国王,你以为现在已经大功告成了吗?就像你把一只狼关进笼子里你以为天下就太平了吗?万一过几天,你的父王心念一转变,你就坐不稳王位了。”王子说:“那我应该怎么办?”“斩草除根,杀死你的父亲。”未生怨王就说:“我是一个武士,我不能用武器杀死我自己的父亲。” Devadatta说:“你断绝他的食品,不给他吃,饿死他。”于是,未生怨王就把他的父王,频毗娑罗王关进了死牢,这种死牢是专门用凶残的方式处死犯人的地方。当时未生怨王说:“除了我的母亲,谁都不允许去见国王,去见我的父亲。”于是他的母后,就是韦提希王后,把食物藏在身上,带进去给她的丈夫吃,过了好几天,未生怨王发现他的父亲还没死,感到奇怪:“到底他为什么还没死?”结果发现是因为母亲经常带着食物去见他的父亲。于是他就对手下说:“以后我的母亲进牢房去看我的父亲的时候要搜身,不允许她带食物来”。于是她母亲就把食物盘在头上带进去,过了好几天,老国王还是没有死,未生怨王又发现原因,就说:“从此以后,不允许我的母亲盘着头发,她的头发应该披下来”。于是王后又把食物藏在鞋上,隔了几天老国王还是没有死,于是阿阇世王就说:“我的母亲不能够携带任何东西去见我的父亲”。于是韦提希王后把身体洗好后,用蜜糖加上糖、油和酥油,叫catumadhura的涂在身上,这样进入死牢,老国王频毗娑罗王就靠舔着王后身上的catumadhura为食。过了一段日子,未生怨王又发现老国王还有死,又发现原来是母亲偷偷地带东西给老国王吃,他很生气,就说:“从此以后,谁都不允许去见老国王。”那个时候,韦提希王后就在牢房门口大声叫:“夫君啊,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想杀死他,但是你一直都阻挠我,你现在已经养育了你的仇人,这是我们最后一见了,从此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说完她嚎啕大哭地离开了。
由于频毗娑罗王已经是初果的圣者,在得不到任何的食物的时候,他只能靠着在死牢里来回经行,来维持生命,由于他的心里持续忆念着佛法僧,所以他的身体容光焕发,甚至发出光彩。后来未生怨王知道了他的老父王,在地牢里面还没有死,而且通过经行在死牢里面来回地走,还容光焕发。当时他就与几位理发师说:“既然他还没有死,你们就让他不能行走。”他就这样发誓去处置自己的父亲,当时那几位理发师奉着未生怨王的命令,去到死牢里。频毗娑罗王见到理发师来,他还很高兴:“可能是有人报告国王,所以国王派理发师来帮我刮胡子,帮我剃头”。但是理发师一到老国王面前,就跪下来行礼,他就说:“老国王,我是奉命来处死您的,我真的很不想处死像您这样正直的国王。”老国王说:“你应该奉命行事”。于是那些理发师就抓住他的脚,就用剃刀割开他的脚底板,然后撒下盐,再浇上油,放在烧得红红的没有烟的火上。就这样,那个时候频毗娑罗王忍受着很剧烈的痛苦,他的心很强地持续的忆念着佛法僧,结果就在痛苦中死去了,他的死就犹如在佛法的平台里,已经干枯的花环和花蔓一样。由于频毗娑罗王是初果的圣者,所以死后就投生到北方天王Vessavaṇa王的部下,他的名字叫Janavasabha,在《长部》中有一部Janavasabhasuttaṃ经,在《长阿含经》里面也有一部经叫做《阇尼沙经》,就是讲当时频毗娑罗王死后投生到天众,投生为夜叉众。
频毗娑罗王死了之后,正好未生怨王的孩子也出生了,孩子出生的喜讯和老国王的死讯一起传到宫廷里。那个时候侍卫就说:“我们应该先报告国王喜讯还是报告不好的消息呢?”那些大臣就说:“我们应该先报告喜讯。”于是他们就报告国王说:“国王,你已经生了一个王子了。”当未生怨王听到自己做了父亲,全身立刻充满了父爱,他想:“我的父亲在我出生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高兴呢?”然后他就说:“赶快把我的老国王,把他放出来。”那些侍卫说:“国王啊,我现在怎么能够放他呢?”于是就把第二个消息,就是噩耗告诉了未生怨王。未生怨王急急忙忙跑到他的母后韦提希那里去问:“母后啊!我在小的时候,我的父亲是怎么样对待我呢?”他的母后说:“孩子啊,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呢?你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你的手上长了一个毒疮,使你的手发脓腐烂,很痛,痛得谁都没办法哄你。后来我不得不把你抱到办事厅,交给你的父王,你的父王看到之后二话不说,就把你的手指头含在嘴里,当他把你的脓肿的手指放在口里的时候,脓就破了,你的父王没有把你的手指拉出来,反而把脓血吞下去了,你的父王就是这么样…
《《业的分类》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