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的社会主义▪P7

  ..续本文上一页只是为了个人或特定人士的利益,如果将个人利益放在社会利益之上,那么将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因为问题的症结就出在社会是以整体的方式来运作的。

  

  

  

  [社会主义的精神是自然法则]

  社会主义的精神或核心是自然的法则,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自然之道。只要我们过着只取所需的生活,不论我们是否刻意在做,都能依自然之道生活。

  

  

  

  <只取所需>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界中,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一种生命在应得的量上要求更多。根据科学研究,在人类演化之前有低等的动物和植物,在此之前,有单细胞生物,而这些生物中没有任何生物的消耗量会多于它们的所需量;甚至最早的器官状细胞也只取用它们简单细胞所需之物,细胞群也只吃维持生命的东西;然后是植物的演化,每一种植物也是仅取所需;最后是鱼、鸟等动物,也都依据它们机能所需而取用。它们没有仓库或贮藏室来积聚物品,因此,它们取用时不能超出自己所需之量,鸟儿只吃它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它的摄取不可能超出生存必须之量。

  

  人类刚开始进化时,居住在森林和丛林之间,一样没有仓库和贮藏室,所以只吃足以维持生命的量,每天只摄取所需的食物,没有人累积剩余的物质,因此,没有我们前面提到的社会问题。

  

  佛教经典说:我们的问题起源于有人开始积聚粮食,因为积聚会造成他人的不足,一旦积聚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就出现。问题随着时间的迁流而更加严重,人类的领导者为人民贮存物品,如此一来,群体间就不可避免地会互相攻击,甚至丛林中的原始居民,取用时也开始超出他们所需之量。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并制止烦恼的产生,法律和道德制度也因而发展起来。

  

  自然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只取自己所需之量。多年来,人们忽视自然,而一味地相互竞争,在能力范围内不顾一切地夺取资源,因此,造成今日的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适量拿取所需,那么所有的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不会有人利用、压榨别人。

  

  问题在于要多少才算足够?这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必须是依时间、地域和各种状况而有不同。就当今的情况而言,似乎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令人感到满足的。佛教有个谚语说:「即使是两座金山也不能满足个人的欲望。」这说法显示了人们不惜以牺牲社会为代价,来满足个人不断增加的欲望。

  

  

  

  <分享多余>

  甚至是共产主义也将财富分配不均视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而它的解决方法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真正解决方法是取用不超出所需,要符合自然原则,人们才能以慈悲心来分享多余之物。人们只保有他们所需之物,多出的都愿意留给社会。

  

  问题是怎样才算是超出我们真正所需?我们可以扩大「所需」的意义。当人们宣称需要时,实际上并非真的有需要。例如,将自己所有的百分之五捐出,我们仍然可以生活。人类应学会分享自己所拥有的,而且将它看作是必要的事。这样的分享和上帝的道德(自然法则(相符合,而且每个人也能从中获益。假设有些孩子可带五十沙丹(satang)【译注一】到学校购买午餐或食品,那么这些孩子可以很轻易地分享五沙丹给那些连一沙丹都没有的孩子。只要有十五沙丹,小孩就可以买东西吃,因此,若有许多小孩愿意从五十沙丹中拿出五沙丹给朋友,就没有人会一无所有。即使我们认为自己并无多余之物,只要愿意,我们仍可有东西和别人分享。

  

  任何宗教,特别是佛教,都依资源共享而得以生存。例如这个寺院所以能够存活是依靠附近村民的布施,他们虽然贫穷,却愿在早晨时将食物分给僧人们,由于他们愿意施舍,这寺院里六十位僧众就能借着这个人口稀少、贫穷的小村落的护持,度过雨季。而在曼谷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在那里你可以见到极富有的人,但从不曾像村民那样护持寺院并分享他们所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村民还是照传统方式过活,但曼谷人却非常的现代化,现代到他们认为可以做自己的上帝。

  

  将多余之物与他人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呢?对某些人而言,一亿元仍然不够,他们永远不会有多余之物可与人分享,他们希望拥有上兆、上亿元。对他们而言,从来没有所谓的多余或超出他们需要的情况,然而有些人,虽然只有很普通的物资可用,却能找到一些东西和缺乏者分享。

  

  

  

  [以正见、正精进做社会服务]

  社会主义就是立基于这简单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说,任何人取用时都不应超出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将多余之物分给那些不足的人。这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更多的生产,人们有权利去生产,假如生产超出他们所需,这样做也是适当的,只要他们能将多余的分享其他人。即使是穷人,虽然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布施,只要他愿意,也可以和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从自然之道而言,在不超过所需的原则下,我们都有权利去取得所需要的物质,假如我们都能奉行自然法则,这世界就会像天堂、上帝的天国或弥勒佛国般,处处都令人满意,没有痛苦也没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只取自己所需之物,并为整个社区的利益去累积和做更多的生产,这就是依循自然法则的社会主义。它和自然法则、上帝之道或所有宗教的基本教理都相应,这种宗教性的社会主义因为看清问题的根源是来自人们贪婪无度地追求私利,所以可以对治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实践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时,我们必须懂得运用最好的方式去做社会服务,也就是必须有正见和正精进。邪见是对自然或真理有偏差的理解,它是问题的根源,因此,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赖正见。这种正见使人们在做错事时能有所察觉,并将思考和行为引导回自然法则的正确之道。假如人人有正见,那么社会就会愈来愈好,因此,我们必须回头,回到正道上。但是,今天我们普遍忽视上帝、法,甚至科学所教导的,正确地依自然法则而生活。

  

  【译注一】沙丹(satang)是泰国的币值,一百个沙丹等于一贝斯(bath),一贝斯等于一美元。

  

  

  以佛法的社会主义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

  

  以上所说的第二项要点就是有关「社会服务」的意义。我最后要说的是如何处理现代世界日益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宗教和道德逐渐消失,而且消失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宗教有各种风貌:道德、真理、依自然法则而生活或遵从上帝的旨意,这些都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会一再出现危机的原因。危机始终没有解除,因为解决问题者就是那些制造问题的自私者,他们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当国际组织的组成份子都是一些自私的家伙时,他们如何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呢?请大家要非常小心,千万不要加入那些自私者所领导的机构,这些人组成机构只是为了增加个人私利。撒旦、魔鬼和所有罪恶的力量,都会大大地嘲笑你错误的努力。我们为何不照着上帝或自然法则去做,将他人的利益放在个人私利之前,并以此精神解决问题,使自己成为真正有意义的人呢?

  

  

  

  [宗教变成只是哲学或逻辑]

  在这个自私和烦恼炽盛的世界里,宗教和道德都被摒弃一旁,结果使人们变成受苦的一群。我们的宗教变得如此肤浅,以致于不能再被称为宗教,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沦丧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总而言之,真正的宗教已经消失了,只剩下哲学的成分。虽然哲学和宗教还有一些关连,二者却不相同。人们普遍透过文学、自由艺术和哲学来接近宗教,而且对于哲学特别感兴趣,但哲学不是宗教。哲学的研究,是以推理的方式将人们无法理解的抽象事物,加以分析和理论化。

  

  宗教所采取的是科学的方式,它首先指出「苦」这个切身的问题,然后找出原因并提出可解决的方法。由此可知,宗教处理的虽是心灵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但它的方法却十分科学。相反地,哲学预设臆测性的问题,如我们应不应该相信上帝或佛法?为何我们应做这件事而不是另一件事?某事是否真实,是真正的好吗?所谓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这些问题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的想法。他们从心中寻找问题,并以推理方式解决它,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哲学。当我们思考愈多臆测性的问题时,产生的问题就愈多,然后这些问题就离有用的方法愈来愈远。

  

  在儿童读物里有个巧妙有趣的例子,可用来譬喻哲学思考的无用。有个跑步者在两条铁轨间跑步,他看到两条铁轨似乎在远方汇成一条,所以他就一直跑,想要发现铁轨在何处汇集成一条。而哲学就像跑步者想追寻的汇集点,常带领我们进入思考的虚妄歧途。

  

  相反地,科学式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有具体的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宗教也是一样,例如执着有「我」的幻觉会造成苦,那么放下执着,就能使我们从苦中解脱,只要我们未完全接受这个真理,就必定会受苦,一旦接受它,苦就能止息,而这就是真正的奉行宗教。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奉行宗教,因此,我们所说的宗教就变成只是哲学或逻辑。我们必须回到正道上,将真正的宗教带入自己的生活中,也就是实践宗教的教法而止息苦。哲学永远不可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哲学理论的探讨永无止尽。如果将科学方法运用到实践宗教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界定问题的范围和本质,也可以预见它能为我们有生之年带来快乐的结果,然而,如果我们依赖哲学来解决问题,不只终其一生无法达到目的,甚至一百辈子也做不到。

  

  我们常对自己的宗教是多么蓬勃发展,且到处可见宗教象征而引以为豪,但却不知自己正在逐步地毁灭真正的宗教。当今所残…

《法的社会主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无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