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供场地,让同参们可以共修及成立读书会(阅读印顺导师著作),郭昌文并与之约定,成立之初,愿意前往带领31。
郭昌文表示,在宣扬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过程中,认同的人虽然尚未普及,不过他常忆起传道曾告知他的话:
导师曾握著我的手说:修行不要怕苦,不要怕没人,度一个算一个,度两个算一双,正信正见最重要。32
读书会又不是开party,不需要那么多人。33
由于传道的这一段肺腑之言,让他深印脑海,因此这样的观念深深影响著他,让他一路走来没有业绩压力,且能持续的勇猛精进。
四、悬壶济世的菩萨行者——唐德贤伉俪
唐德贤(1947~),台湾台北人,中山医学院医学科毕业。其夫人陈长华(1947~)中山医学院护理科毕业。1975年移居美国,后定居于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并开立诊所,行医济世,现为OHIO东北大学医学副教授。1987年经朋友介绍接触佛教,起初“结缘”的是净土法门,因此,对于佛法的认知局限于净土思想。直至1996年传道至美国弘法,他们听闻说法后,始重新认识、了解佛法。陈长华表示:
第一次聆听师父开示,让我非常震撼,因为他所讲的内容,与我之前听的佛法不一样。我比较能接受他的说法,很生活
化、平实又贴切。我觉得若依以前所听的法行事,会有绑手绑脚的感觉,甚至有些事是根本做不到的。34
唐德贤也表示:
师父宣扬的人间佛教,非常生活化,让我们受益良多。……我觉得人间佛教思想比较能被美国人接受,因为很符合美国
社会主流,可以与之接轨。而净土宗则很难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因为美国主流社会比较活泼,重视实际。35
由上述可知,唐德贤伉俪听闻传道所讲授的人间佛教思想之后,不但对佛法豁然开朗,并经由深刻的思考,进一步重新、深入理解佛教。甚至不会与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士格格不入。陈长华进一步表示:
人间佛教思想让我们跟信仰其他宗教的朋友也能相处融洽,没有隔阂。而且师父强调的“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与净
化”,也深深的影响我们。他说:如果你是美国人在台湾,就要认同台湾,但如果台湾人到美国居留,就应该认同美
国,而且要爱护它及尽我们的义务。36
此外,唐德贤更将此思想落实在生活及职场上,他表示:
在美国我们应该与这个社会结下善缘,对此时、此地、此人要去关怀与净化。我是一个医生,病人来找我,都是有苦
难,我会尽心尽力的照顾他们。我也会与病患分享佛法,但不用佛教的名词,美国人非常有善根,都能接受。37
唐德贤在与病人分享佛法的过程中,还影响了一位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元老级的名教授 Louis Patsouras38(1931~),他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不信任何宗教,在其著作中曾批评天主教、基督教,可以说对宗教没有好感。他也是美国学界主流中属于清流的学者之一,这些清流的学者,不受外在(大财团、政府等)的影响,勇于提出批判。Louis Patsouras教授是一位颇具影响力,可说是美国国宝级的学者。39
有次,唐德贤将澳洲华藏禅寺英译的《妙云选译第三集》,请他过目,他欣然表示愿意义务帮忙润饰,他觉得内容很好,唐德贤与他略为分享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他听了颇有兴趣,并问明唐德贤与那一位老师学习,唐德贤告知是传道,Louis Patsouras教授即表示若有机会想与传道会谈。40
1999年传道再度到美国弘法,唐德贤即特别安排与 Louis Patsouras 教授会面,相谈甚欢,这次的会谈,让 Louis Patsouras 教授更深刻的认识佛教,颇认同这样的思想,唐德贤表示:
师父为Louis Patsouras 教授先讲解人间佛教思想,后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非常认同师父的说法,对佛教的印象非常好。对人间佛教思想称赞不已。对于一个反宗教的社会主义者,能对佛教认同,是很不简单的。41
除此之外,更影响 Louis Patsouras 教授著书中定义高度社会完美主义之内容,Louis Patsouras教授2006年3月30日向唐德贤坦白表示:
我的社会主义的定义,由于接触佛法而更趋圆满;高度社会完美主义是建立在尊重及全人类的尊严下,以慈悲、智慧为
本,创造出平等均富的制度去照顾每位公民在此生、此时、此地的关怀,让每位公民在生、老、病、死上得到均等妥善
的照顾,这包括完善的经济、医疗、文化、环保和社安制度。42
由上述得知,那次近四小时的会谈确实发挥了弘法的作用,从Louis Patsouras教授对人间佛教的肯定与赞扬来看,人间佛教思想在西方文明的社会是有其发展性,也有利于生活的实践。
五、积极推展阅读的菩萨──得圆法师
得圆法师(1948~),台湾高雄县人,1996年礼净心长老座下出家,曾任高雄冈山佛光寺慈友会会长、冈山净觉寺开山住持,1995年起陆续于高雄、台南地区成立读书会,以阅读印顺导师的相关著作为主。
得圆法师未出家前是一位商人,1985年经朋友介绍认识传道,并聆听其主讲之“佛法十讲”、“成佛之道”等录音带,深深觉得其说法较有系统,得圆法师表示:
以前接触的佛法较没有系统,师父讲的佛法比较有系统。43
此后,他即聆听传道所有讲述的佛法录音带,他觉得很好,应该大力推广。他说:
之前我在一般的文物流通处门市,竟未看过师父的录音带,觉得很可惜。聆听过师父录音带后,觉得有推广的必要。我
就在佛光慈友会提议募款,请购传道法师讲课的录音带至各寺院结缘,此方案经决议通过。并由我负责陆续将录音带赠
送至台湾各地的道场。44
从其发心护持来看,他确实非常认同传道阐述的佛法。他也表示经由传道的说法,让他更确立学佛目标。另外,传道并鼓励他阅读印顺导师著作,他如是表明:
亲近师父后,除了让我有系统的学习佛法外,也增长学佛的信心及目标的确立,他也鼓励我要好好阅读印顺导师的著
作。45
可知经传道的介绍,他即开始积极的阅读印顺导师的著作,因心生法喜,所以,1995年于冈山慈航共修院成立华雨读书会,其后又在冈山净觉寺成立读书会(现已交由该寺持念法师继续带领),皆以阅读印顺导师著作为主。2005年11月,又在妙心寺带领佛学读书会,同年12月复于路竹成立读书会。如下表所列46:
名 称 时 间 阅读书籍 联络人 联络电话 地 址
路竹华雨读书会 每周三晚上8:00~9:30 成佛之道 得圆法师 0912169012 高雄县路竹乡复兴路56号
冈山华雨读书会 隔周日下午2:30~5:00 佛法是救世之光 得圆法师 0912169012 高雄县冈山镇大辽路110号
高雄净觉寺 每周五晚上7:30~9:00 成佛之道 持念法师 07-6270171 高雄县冈山镇大辽路8-22号
高雄净觉寺 每周六晚上7:30~9:00 成佛之道 持念法师 07-6270171 高雄县冈山镇大辽路8-22号
台南妙心寺 每周四晚上7:30~9:00 成佛之道 得圆法师 06-3111099 台南县永康市胜利街11巷10号
由上述得知,得圆法师受传道的启发后,除了对佛法增长信心之外,更确立学佛的目标,也经由传道鼓励阅读印顺导师的著作,而陆续成立读书会。他表示:若时间许可,有人愿意阅读导师著作,他都乐意去带领。47
六、深解缘起无我的菩萨──吴文宗居士
吴文宗(1949~),台湾台南县人,1967年师范学校毕业,复就读成功大学中文系及高师大国研所。曾任国小教师、组长、主任37年,2004年退休复从事社会关怀,目前担任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董事、关怀生命协会理事及妙心寺义工。
1981年就读成功大学中文系时,因选修“隋唐佛学”、“中国哲学史”而对佛教的思想产生探讨的兴趣,但仅将之视为一门学科来研读。直到1983年经学佛的长辈推荐认识传道,而对佛教的认知自此改观,他表示:
从师父开示中,了解佛教不是莫测高深,一点也不迷信,完全讲道理而且非常的科学。48
从此之后,即与同执教鞭的同修陈银华(1947~2003)拨空聆听传道主讲“成佛之道”。并于1987年全家皈依传道座下,成为三宝弟子49。在亲近传道的过程中,影响了他看待事情的角度,他承认:
从道师父的身上,我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看待事物会从不同的观点做多方面的思考;对待问题也会从缘起的
角度切入,这样才不会困在以往既成的思想窠臼里无法突破。50
因此,当他面对去年(2005)十一月十日考试院院会通过铨叙部拟具的公务人员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时,杏坛大多数的退休教师为此充满愤怒与忧心。然而他却能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他表示:
许多教师埋怨以前都没有改,阿扁主政就乱改,这就是不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前因为没有改的条件因素,或说改变
的条件因素还没成熟,如今各项条件因素都凑在一起,必然会成熟这一方案的实施。假如在方案实施之前,忽然条件因
素又多一样或少一样,它的变化就必然又不同;纵然如今实施了,也不是永远不会再变。51
由于吴文宗能从佛法缘起的角度去观察事情,因此方能坦然的面对这些变化,心绪不受波动,所谓“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52,为此他解释道:
因为这些变化的原因,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你我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可以改变或阻挡的;我们何不随顺因缘?假如是我们
自己的能…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思想”之实践——以妙心寺为例(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