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人间佛陀▪P19

  ..续本文上一页说佛的胜德,彼诸弟子见到神变听闻法昔,知道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立即舍离提婆而回到佛的左右。舍利弗知道他们的心意,就起身在前面领导他们,目犍连又在后面随著他们。到了这时,提婆达多,不但失去追随的徒众,阿阇世王亦归心佛陀,不再成为提婆的有力外护。于是意志消沉,顿时失其所在,甚至南北传的佛教,都说他没有得到善终,现身陷入极苦的地狱!

  异教徒对佛陀的迫害,固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作用,提婆达多的妄想自立,亦未获得怎样所预期的成功,但是最大不幸的事,又于佛陀示寂前的三年发生,那就是故乡迦昆罗卫城,遭到国族灭亡的悲运。原因是这样的:“有一同,波斯匿王向迦昆罗的释族索婚。大家虽觉得他非我族类,但又不敢得罪他;结果,乔装一个婢女,冒充释女去下嫁”。波斯匿王不知底细,竞立她为第一王妃,后来诞生昆琉璃太子。太干有次与母后返回娘家,在新建不久的大讲堂里乘凉时,受到释迦族人的蔑视,于是决心以灭亡迦毗罗卫城来雪耻。当昆琉璃进军迦昆罗的消息,传到释尊的耳鼓时,释尊特地走到昆琉璃王通过的大路边,坐在一株没有枝叶荫蔽的舍夷树下,昆琉璃王来向释尊问讯请安,释尊告以我现在是个没有荫蔽的人。昆琉璃王听到“亲族之荫,胜余人也”的慈训,深深的受到感动,立刻停止大军挺进,挽救了一次国族的灭亡,使迦昆罗街得以多苟延独立一个时期。

  可是昆琉璃王,在群臣唆使下,所受奇耻大辱,如不予以洗雪,总觉不能自安,因而还军以后不久,就又亲率四种兵马,浩浩荡荡的向迦昆罗卫城进发,以期攻下这个城池,为自己雪耻。当时迦昆罗卫城中的军士,虽也英勇的奋起抵抗,终因力量的悬殊,很快的遭到败北,全城释族受到残酷的屠戮。当时摄政摩诃男,不忍同族被斩尽杀绝,便去见琉璃王说:“我今没在水底,随我迟疾,使诸释种并得逃走。若我出水,随意杀之”。那知他投水自杀时,自己以发系在树根上,使身体不致浮起来。这大大的感动了昆琉璃,才停止了残酷的屠杀。“传说在释迦种被灭的时期,释尊头痛了多日,这是怎样象征释尊的内心!从佛在人间的见地去考察,释尊虽然出家,他没有忘却国族,那一缕故国之思,依然是活跃著。释尊怎样在指导人间的佛弟子,应该怎样关切他国家民族的自由,独立与生存,那些以为信佛出家,就可以不再闻问国家民族的存亡者,不论他如何谈修说证,无疑是我佛的叛徒”。

  十 双林树下的入灭

  佛陀到了晚年,声誉虽已日隆,但是不幸的事,又在不断到来,自也不免伤感!不过稍感安慰的,就是一般上首弟子,尚能以佛为中心,游化在各个地方,宣扬真理的觉音,使佛法更为深入人间,得到大多数人的信奉!

  可是在佛七十九岁的那年,当摩竭陀国的新王阿阇世,正忙于在恒河南岸建筑华氏城市时,感于自己的年龄老大,体力也在日渐衰弱中,深深的领略到离开入灭时期不远,于是率领众弟子们,离开王舍城,渡过了恒河,作最梭的游行。

  首先到达的是越只国拘利村,在此除为众宣说四圣谛的真理,并为追随在左右的诸比丘,告诫他们如何的认真学道,以期得到身心的真正解脱。在一座说法中,受感化的群众,真又不知其数,个个都法喜充满的,不忍立刻的离开佛陀,好像预感到与佛别后,没有机会再见到佛,尽量利用这个机会,乡亲近佛陀一会,这是多么动人心腑的热烈场面!

  在此住了一宿,次日再向前进,到了昆舍离城,住在城外的竹芳村,过著雨季的生活。时城中有个极为有名的美女,名字叫做庵摩罗,亦有叫做奄婆婆利的,知道佛及众僧,住在竹芳村里,特地乘著宝车,偕著许多侍女,去向佛陀致敬。佛慈悲的为她说法,她亦感悟到人生虚幻,诚挚的归敬佛陀为优婆夷。

  庵摩罗得为佛的弟子,心里非常的欢喜高兴,为示自己对佛及僧的恭敬尊重,特请佛及众僧到她家应供。许因高兴过度,在返家的途中,遇到五百个离车族,竞忘记了向他们让路,致遭离车族人的责难,问她为什么这样的无礼

  她理直“壮而又极为安详的同答说:“我不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不过我因刚刚归依了人间觉者,而这位人间觉者明天又要到别处去行化,我为了对他表示自己一点敬意,特请佛及众僧到我家中应供,现在急于赶同家中准备一切,所以对诸位有失礼仪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存心如此,而是一时的大意,请你们多多原谅,不要因此见怪”!

  离车族听她说要供佛,知道佛是人间的觉者,认为能供养到佛,是最大的福德事,于是离车族人对她说:“既然如此,我们当然不责怪你,现愿以千金为代价,请让我们先供养佛,不知你的意思怎样”

  ; 庵摩罗女听到他们这样说,毫不退让的回答道:“这是不行的,我不能做到,不说是千金,就是用万金,甚至加到十六倍,我也不能接受你们的要求,因我已请好了佛,并得佛陀的慈允,怎可随便的向后延迟”

  离车族人见到不能说服庵摩罗女,为了想先得以请佛供养,特地向佛所住的竹芳村驰去,面请佛陀接受他们的预先供养。佛很和霭的对他们说:“你们发心供养,当是很好美德,但我已接受庵摩罗女之请,不能爽约的再接受别请。所以你们善意,我只有心领了”。

  他们不能请到佛陀接受应供,心中虽然有些感到不大自然,但因听到佛陀的觉世之昔,知道佛法是人生的指针,可以令人获得究竟解脱,亦可说是不负此行,乃很欢喜的离去。

  佛在竹芳村度过了雨季,越感自己的精神不继,身体康健亦大不如前,于是自动的向众宣告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同时由于地方的饥荒严重,托钵乞食的不容易得食,佛乃遣散随侍在侧的诸弟子,要他们到跋耆及昆舍离各地,随遇而安的作夏安居。自己这时又不时的感到背痛,勉强的以精神力支持病已恶化的身体,继续的向北方拘尸那城进发。

  佛向北行中到了波婆城外…住在铁工之子淳陀的园地,受他最后的供养。淳陀所供养的是不易消化的旃檀耳,所以佛陀吃了以后,突患痢疾而泻肚子,致使身体更为弱化。佛陀可能因此提前入灭,恐人迁怒到淳陀的不洁供养·,佛特对阿难及诸大众说:“淳陀今天的诚敬供养,所得的殊胜功德,与我成道时他人供养所得的供养功德,是平等平等的”。

  佛的身体本是很健康的,如成道后的四十五年问,在恒河流域南北东西的奔波行化从不见佛的身体虚弱,现患致命的病甚至要入灭,以宗教的立场说,这不是由于身体的衰老,或是内在的精神枯竭,实乃是为众生所示现的,这在我们佛干不可不有此体认。

  佛陀当时虽感身体不适,并觉背痛口渴需要水饮,但在此稍为休息了一会,为拘尸城人弗迦裟说法后,同时入拘孙河澡浴,然后向拘尸那城缓慢行去,在进入了力士族的娑罗树林,于中选择了娑罗双树之间,作为自己入灭的地点。因为需要休息,立合阿难铺好床座,头北面西右胁向下安详地入睡。入睡前,令在佛前为佛摇扇的优波离那比丘离去,并命阿难入城向末罗人说:“人间的佛陀将于夜半入灭,谁有什么问题需要请示佛陀的,可来请求佛陀作最后的教诲”。末罗人听了阿难这样的宣告,纷纷的携眷持白毡来供养,听受佛陀的开示。

  到了傍晚,有位年高百二十岁的,名闻遐迩的婆罗门族的贤哲,名叫须跋陀罗,虽说耆旧多智,学识高超,但始终无法体悟到真理,现在听说大觉佛陀可以为人解释疑问,特来向佛请问心中所惑,以期得到真理的消息,不负在这人间活了这么大的年纪。

  可是由于时间太晚,加上佛的身体疲乏,恐怕他来与佛辩论,扰乱佛陀心绪宁静,所以阿难不愿为之引见。但他确为真理而来,亦是为著深疑而来,假定不能见到佛陀,以后再无别处可问,于是再三的恳求。佛陀在内听到有人要来见他的请求,虽说身体不怎么支持得住,但仍无限慈悲的合阿难引他进来谈谈。

  须跋陀罗得偿所愿的见到佛陀,心中自然有说不出的欢喜,因而向佛问道:“我是一个求真理的人,可是活了百二十岁,修道亦有了几十年,但真理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请问大悲大智的佛陀,怎样才能见到真理

  怎样才能身心解脱

  这是我现在所急须知道的,因为年龄这么大了,时间再也不能让它白白过去”!

  佛陀听他这样说,就略为开示他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一一、第三、第四沙门果。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如来虽说有许多德行的项目,但都不出于这八圣道,悟入真理,获得解脱,契证圣果,此八正道是唯一而不许别异的正道。

  须跋陀罗毕竟是个具有深智的耆年,听了佛陀这个扼要的开示,立即解除心中深怀的疑惑,认为世间的真理确实在此,于是就向佛陀请求出家,成为佛陀最后所度的一个弟子。当他现了出家相,立即就成阿罗汉,且即在佛的面前,先佛而入于涅槃。当时在佛左右的人看了,不但大大的受到感动,并认佛法确是了生脱死的最极殊胜的法门。

  阿难对佛的将要入灭,自不免有著无限的伤感,所以特地走到附近末罗王族的房里,放声痛哭起来!其他围绕在佛陀左右的众弟子,知道佛就要舍弃大众离开这个人世,同样有不胜悲痛之感!一时娑罗树问,笼罩著一股愁云惨雾的“氛,使人感到呼吸的窒息!

  佛陀知道阿难的难过,特地令人要阿难来到面前说:“世间一切都无常败坏的,没有那个人可永远的活在世间,你侍奉我二十五年这么久的时间,所得的殊胜功德决不会唐丧的,只要你以后精进为道,保证你不久可得大果,为什么要这样的悲伤

  你看看你的样子,简直是像个小孩,不要这样,人与人间,总有一天会要分离的”。佛这样安慰著阿难。

  阿难毕竟是个所作未办的人,虽得佛陀这样慈和的安慰,但仍止不住内心的悲伤,仍是一味的以泪眼对著佛陀,但这不是一个办法,终于勉抑内心伤感,向佛请问道:“你老圆寂以后,我们以谁为师”

  这在阿难当时,…

《人间佛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