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人间佛陀▪P5

  ..续本文上一页这次随从太子出去的,挑选年富力强的男女,以免看到衰老的现象,再引起太子的内心不快,所以就在太子要经过的道路上,散洒种种的名华,燃烧种种的名香,不使有点臭秽不净的、色衰“急的老人等,遗留在道旁左右。

  世事不能如自己所想的,当太子出了南门不久,就见一个病人蹲在路旁。这病人的样子,过去现在因果经形容说:“身瘦腹大,喘息呻吟,骨消肉竭,颜貌痿黄,举身战掉,不能自持,两人扶腋,在于路侧”。其苦痛的情形,有甚于在东门外所见的老人。

  太子见了这人苦痛的样子,内心极为不安的,问骂车的侍从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这样的苦痛”

  侍从见问立刻同说:“这是一个有病的人,病了自感不舒眼,什么都不能自由活动,当人身体健康时,不会感到病苦”。过去现在因果经形容病苦说:“夫谓病者,皆由嗜欲,饮食无度,四大不调,转变成病,百节苦痛,“力虚敞,饮食寡少,眠卧不安,虽有身手,不能自运,要假他力,然后坐起”。病到这个程度,自是苦不堪言。

  太子接着问道:“人会生病我已知道,但这是某个人偶而发生的

  还是一切人都免不了的呢”

  驽车的侍从回答说:“病苦的来袭,一切人皆然,只要生而为人,没有那个可以避免疾病的料缠,因为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之一,不是那个人独有的疾病,而是不分老少、无有贵贱的同有此病”。

  太子听了侍从这番说话,不禁内心又作这样想道:“如此病苦,既是每个人都可患的,为什么世人还耽着这个身体

  为什么对此苦痛人生没有一点怖畏”

  想到这点,身心突然战动起来,譬如月影现波浪水。接着又对侍从说:“人生免不了病,而病什么时来,谁也无法测知,是则吾人的这个身体,可以说是一个大苦聚,为什么世人还在这个苦聚身中横生欢乐

  为什么愚痴无识的不知觉悟

  为什么花天酒地的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为什么不为自己的生命前途打算打算子长此这样下去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些,初出来的游兴二止刻飞到九霄云外,再也没有勇“向诸园林前进,不胜悲伤的吩咐驾车的侍从,返车回到王宫中去。在归途中,虽仍有万民在夹道欢呼,但这欢呼的声音,当时太子听来,好像是病人的呻吟,没有一点欣赏的乐趣。到了宫中,尽管有人跟前跟后的侍奉,但在太子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只是愁忧不乐的,独自深思人生的大问题。

  净饭大王听说太子出去一会就回来了,立刻从内宫中走了出来,问随太子同行的青年侍从:“太子这次到南门外游玩,是不是感到很快乐?为什么这样快就回来”

  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说:“太子这次的出游,又是闷闷不乐的而同,原因在他刚刚走出南门不远,就见到一个羸弱不堪痛苦万分的病人”。王听到这不幸的报告,更是忧愁不已的虑其出家。

  净饭大王不知病人之所来,以为道路整治得不够洁净,或是侍从人员的注意不周,于是不客“的给子他们严厉的训斥,并问为什么会有病人在于路侧

  所有人员一致的回答说:“我们的确依照大王的意旨去办理一切,而且还很仔细的加以检视,严命外司无敢懈怠,不知为了什么原故,忽然会有病人到来,这是谁都没有办法可以预防得了的,实在不是我们疏忽之过,敬请大王息怒”!大王听了这话,除对太子更增欲乐以悦其意,亦无其他办法可想。

  过了不久的时间,太子的游兴又动,敬向父王禀白外游的意念,父王爱干心切,虽担心他会又见到不乐意的事,但又不得不允许他的外出。想到过去出东南门,见到老人与病人,使得太子感到极大不安,这次可不能再蹈前两次覆辙,而且转个方向到西门外去游,在所经过的道路上,装饰得更为华丽美观,不容有任何肮脏的事物和苦痛的人群,展现在太子的眼前,务要让太子这次玩得痛痛快快的同来,安安心心的做个释族的人王。

  各项布置妥当,“尔时太子与优陀夷,百官导从,烧香散花,作众伎乐,出城西门”。说来真也奇怪,当太子的一群,走出西城不远,正在游目四望时,忽然传来一片哀恸的哭声,接着就是一队出殡的行列出现,有人抬着沉重的棺材,有人跟在后面痛哭不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指着棺材问随来的优陀夷说:“这里面是装的什么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哭得这样凄惨”

  

  优陀夷在临行时,因得大王的教敕,不让有不如意事,为太子知道,所以默然不答,但经太子再三问及,使优陀夷不觉答言:“棺材里面装的是死人,人生的最大苦痛,无过于生离死别,现在不知其家什么人去世,从此永远再不能相见,所以他的家人及诸亲朋好友,抑制不住奔放的感情,个个涕泪悲泣的忧伤不已。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亦足人与人间生离死别的普遍现象”。

  “死

  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为什么会就这样死去”

  太子似在白语亦似向优陀夷问。沉默了一会,优陀夷终于又对太子说:“死是人生必然的归属,因经老病的不断侵袭,最后不得不踏上死亡的一途,而且这不论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金钱的多少,才智的有无,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太子听了这话,感到生命空虚,不禁战栗起来,未知如何是好,于是又为这个问题默默在思惟:“生命的无常迅速,真如石火电光一般,没有燃烧了好久,就又渐渐的熄灭,如是短短数十年的人生,假定在名利中征逐过去,试问有些什么意义

  做人而对人生的老病死,不能想出一个解救之道,岂不是白白的空过人生?反观现实人间的每个人,终日沉醉在欲乐的享受中,根本不自觉老病死的可恼可厌,这又是多么的愚痴可怜!我既深深的体验到人生是苦,如何解脱人生的大苦,固然是我当前的问题,如何从重重欲乐的包围中跳出,亦是我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对于这些,尽管默默的思索了很久,但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只好兴致索然的命驾车的侍从返骂同宫。

  骂车以及所有的侍从,见到太子又是这样郁郁不乐的要回,基于过去两次的经验,深恐回去会受到大王的责罚,不敢遵照太子的意思同宫,反而快马加鞭的向北门外的一处园林驶去。这个园林是国王的别墅,不但遍植各种芬芳的花草,而且风景的幽美亦是别处少有。侍从们之所以敢于如此,实因事先已经得到国王的授意,而且园中预先亦已有了特殊的布置,所以太子的车驾一到园林,就有很多盛装的宫女,如诸天彩女一样的,载歌载舞的欢迎太子的驽临,并且各各以最动人的媚态,一面希望博得太子对自己的欢心,一面希望打消太子对出尘的动念,所以她们肆无忌禅的各竞歌舞,迷惑太子的幽玄沉思,改变太子的出世观念。如真能做到这点,不但不会受到责罚,而且还可得到国王的重大犒赏。正因她们老早得到这样的告示,所以歌舞得特别卖力以迷惑太干,看看太子究竟有怎样的定力。

  那知释迦太子,毕竟不是常人,不论那些天香国色的宫女,围绕在他的身边,或是歌舞言笑,或是流目顾吩,或是种种献媚,或是百般殷勤,但都不能打动太子的心弦,太子仍然安如磐石的不为所动。“因为太子在几次出游中,深深体会到人生的疾苦,所以见了红颜即想起白发,见了媚态即想起病容,见了佳丽即想起骷髅,声色虽入耳目而不以为欢乐,珍馑虽奉口舌而不知其味。心灵只觉得苦恼空虚,故众宫女的大献殷勤,只博得太子的喟然感叹罢了”。太子心如止水的到怎样程度可知。

  聪敏智慧极有才辩的优陀夷,看到太子在这样的花团锦簇中,仍然耽于自己的沉思,泰然不为欲境的所动,虽暗暗的对他敬佩,但为完成大王交待的使命,不得不对太子下番说词:“如你所想到的人生无常,诚然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出家学道又何尝不是佳事,但观古昔诸王及当今各国的君主,都是先在世间享尽了荣华富贵,然后才去出家修道的,现在太子正是少壮年华的时期,理应效法古先王的精神,及时享受世间的欲乐,不要错过少年的大好时光,像这样才貌双绝的人,有欲乐可享而不享,到了想要享受而不能享,你就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大憾事!况且像你这样有智慧的人,纵然现在尽情的享受,亦不会妨碍未来的修道。所以现我从最诚恳的心情,劝请太子暂时放弃不乐意的心思,来与这些美人儿一起欢乐歌舞,不要这样的自苦其身”。

  太子把世间的欲乐生活,看成是人生的最大苦恼,优陀夷的几句甜言蜜语,岂能动摇太子追求人生究竟的意志?太子为了礼貌起见,不得不很客“的回答优陀夷说:“承你的善意为我设想,我当然很感激你的,我之所以不敢爱着五欲,不足说五欲没有它的乐趣,而是畏于老病死苦的袭击。不错,古昔诸王,先是在俗享受欲乐,然后始去出家修道,但是我要问你:这些过去的诸王,现在究竟在那里

  由于贪着欲乐的关系,还不是在轮回中转来转去,经常的受老病死苦的逼迫h坦白的告诉你:世间是大苦聚,人生老病死逼,我为永离老病死苦,才不愿意享受世间短暂的欲乐,你为什么反而要我去求那些不可靠的欲乐”

  

  老病死大苦的暗影,深深盘据在太子的心灵上,不论怎样总是抹不掉,每一想到无常生命,犹如山水那样的奔放过去,辄觉内心不能自安,所以当时在归途中,回顾刚才歌舞戏乐的地方,寂寞荒凉得像一座坟场,生当必死的痛感,如夜色一样的越深,对于无常短暂的世间欲乐以及美妙如云的花枝招展的美女,更觉完全不是一个味儿。所以同到宫中,更是百感交集,兴致索然,终日除了忧郁沉思,为生死大苦所困,不知怎样解脱。

  净饭大王见到太子这样,也感到万分的痛苦,心心念念的想到,如太干真的出俗,王位由谁来继承

  释迦族的光辉由谁来保持

  想到这些,不免暗暗的老泪纵横!怎样才能使太子同心转意

  群臣集议的结果,还是那个老一套,就是增加太干的欲乐享受,除此,没有想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但是大王深知,这套庸俗办法,对太子再也不起任何作用,因为过去都已用过。所以这时净饭大王,目睹太子种种表现,唯有忧心仲仲的感到不安…

《人间佛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