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个佛弟子能无知吗?一个佛弟子能一问三不知吗?
佛弟子愚圆满,也不可能成“愚如来”
释迦太子成如来是由于智慧圆满,佛从来没有讲过:“到了末法时期,佛弟子只要愚圆满,就会成就愚如来。”说愚既然不好,为什么有人这么喜欢愚?愚有好处啊,人一愚,不求多懂,就可以自由散漫了,有说:“你计较他什么,他本来就笨得要命。”全世界最快活的一天,就是“愚人节”,都做愚事,引得人家哈哈笑,可是只有一天。现在有些人在佛门里365天过愚生活,不要听法,不要深入经藏,唸经不求懂,完全跟释迦佛的教导背道而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13-4)(总第23)
◎ 傅味琴 讲于 2001.5.3
“观”了才自在,“照”了才能空
提要:
■ 佛弟子不要干灭法的工作
■ 学愚怎能开智慧
■ “观”了才自在,“照”了才能空
■ 众生样子不脱,永远是众生
■ 《金刚经》不明白,很难进入般若智慧的境界
■ 众生是假相,佛性才是真
■ 人会变虎咬死人,因瞋心愿力故
■ 佛教的观念变成邪见,佛教就不存在了
佛弟子不要干灭法的工作
所以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大为操心,这样发展下去可不得了!在《佛说法灭尽经》里讲,法到最后要灭了,是怎么灭的?有位法师说:“你们只要一句,连法都不要,三藏十二部都要成废纸了,你们在干什么,你们知道吗?你们在干灭法的工作,在消灭法。”
学愚怎能开智慧
你们到这儿来听法,是来求智慧,有人一听到我反对愚,他就听不进去了,说:“我是来求愚法的,傅老师尽是讲智慧。”这种知见歪曲的人会导致心灵歪曲,还想开什么智慧,修什么行?
“观”了才自在,“照”了才能空
用功的人能一直用功下去,现在这种人很少了,唸经熟了,心就放松了,这些妄想、习气就会钻出来,那时候怎么办?“心复明照”,心里要明明朗朗来观照经文的法义。600卷《大般若经》总摄在《金刚经》里,《金刚经》再总摄在《心经》里。《心经》头一句,“观自在菩萨”,头一个字“观”,观了才能自在,你不观哪来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了才能空。前面一个观,后面一个照,叫你修观照般若。
众生样子不脱,永远是众生
五蕴不空,众生相空不掉,怎么能超凡入圣?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成就。现在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可厉害啦!例如问:“你是谁?”你会说:“我是众生。”有我相,有众生相,还不够哩,“我有业障,是业障众生。”众生这顶帽子不脱,永远是众生。
《金刚经》不明白,很难进入般若智慧的境界
《金刚经》不明白,很难进入般若智慧的境界,不要说修不成法身报身,连个化身都修不成。打个比喻,今天照镜子,是个老头子,明天照,是个老头子,一化身,仍是老头子,再化,还是老头子。不把老头子的观念观空,你怎么会出现小伙子的形象?
众生是假相,佛性才是真
一切唯心造啊,你没有成佛的念头,看不到自己的佛性,整天“我是众生,我是众生”,三大阿僧祇劫都轮不到你成佛。整个佛法就是一个转变,观念能不转变吗?外貌是众生,里面是佛性,众生是假相,佛性是真的,别看了假的忘了真的。多少年来,耳朵里听到的就是苦啊苦啊,业障啊业障啊,可怜啊可怜啊,小狮子也会变偎灶猫。
人会变虎咬死人,因瞋心愿力故
人还会变老虎。我以前从报纸上看到新闻记者的报道,人怎么会变老虎?科学家有没有在研究,就不知道了。讲这个例子,最多是一个启发,管它怎么会变。有个人忽然不见了,也没死,据说前天有人看到从他家里出来一只老虎,把隔壁一个邻居咬死了逃上山去。据调查后说,这个人对邻居非常恨,经常骂他:“我变老虎就把你咬死!”
佛教的观念变成邪见,佛教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个人,眼睛突然看不见了,瞎了,检查一点没病,就是看不见,做心理学研究的人从另一个角度去调查,原来他经常说这句话:“我最讨厌看见你,我宁愿看不见你。”结果满愿了,看不见他了。好比现在有句话,叫观念转变,厉害得很!佛教的观念转变成邪知邪见的观念,佛教就不存在了,哪怕挂着佛门的牌子,也不存在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13-5)(总第24)
◎ 傅味琴 讲于 2001.5.3
“随文入观”、“心复明照”是用功的要点
提要:
■ “随文入观”、“心复明照”是用功的要点
■ 真能观不净,修不净观就起作用了
■ 念诵观空就是禅,修定作观就是诵
■ 要遵守三皈戒,不学道教、气功
■ 封建意识不能在佛门内复活
■ 法义观熟,以此返照内心
■ 思维法义,心才会清净,无有散乱
■ 观境纯一,就是心一境性
“随文入观”、“心复明照”是用功的要点
前面讲过唸经要随文入观,现在又讲心复明照,这两句是用功的要点。如果你想画龙点睛,少不了这两句:一个观,一个照。观怎么观?随文入观。比如唸律海十门,唸到一句“粪器死猪肠”,你就要随文入观,观自己的身体是一个装粪的器具,是皮包的马桶。现在年轻人没见过马桶,老年人都知道,是个油漆的木桶,专供你小便大便,还有一只盖子,还油漆得很漂亮。以前上海居民一般都用马桶。清早四点钟,推来粪车,一声叫:“倒”,大家知道粪车来了,都去倒马桶。人皮包的马桶是什么?肚皮呀。唸经唸到“粪器”,马桶臭啊!“死猪肠”,死猪的肠,市场里有挂出来,观肚皮里都装的肠子和大粪,犹如死猪肠那么脏。
真能观不净,修不净观就起作用了
有人爱清洁,一天洗三次澡,脸上粉擦得特别厚,自然的皮色也看不见,化妆的技术也不高,只觉得白惨惨的,再涂一点红的,可没有血色。我80年代去内蒙古,火车上看女的全是这么化妆。还有的人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稍微脏了,马上掸一掸(做拂拭动作),可是她最喜欢吃大肠鲜菇汤。这么干净的人,怎么喜欢吃大便的通道呢?你真能随文入观,修不净观就起作用了。
念诵观空就是禅,修定作观就是诵
当你唸到观空咒的时候,“应观自蕴及圣福田,……一切皆是缘起安立……嗡,萨瓦达马……行”,自己空掉了,对面佛菩萨空掉了,一切世界上的缘起全部空光了,“行”一下全部空光,这叫随文入观。所以念诵中有禅定,禅定中思维的法义,就是念诵。
要遵守三皈戒,不学道教、气功
你在唸“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的时候,马上要起觉心,我永远不学气功,不学道教、耶稣教、儒教,我只学佛教。“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气功书不看,《圣经》不看,老子《道德经》也不听,“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我不听!(众笑)受了三皈依就要做到三皈戒,佛法都来不及学,还有时间去学外道典籍?
封建意识不能在佛门内复活
有一年南京居士请我去讲法,他们印了很多书,拿一本给我看,我一翻,里边有“百忍堂”,要忍到什么样?自己的媳妇被坏人拖走也要忍。那么谁倒霉?他媳妇倒霉。这种封建思想竟然贴上佛教的标签,像《了凡四训》这种书能看吗?封建意识早就被社会推倒了,竟然在佛门里被佛弟子复活了,这样做释迦佛会同意吗?
法义观熟,以此返照内心
心复明照,是什么照?回光返照。世俗上人在临死前几天精神特别好,也叫回光返照,那肯定要死了,这是世俗人借用佛教用语。真正回光返照是修行的话,返照什么?你所听闻的法义,观成熟后,用这个观点来返照自己的起心动念。
思维法义,心才会清净,无有散乱
《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返照自己有我相吗?有人相吗?有众生相吗?有寿者相吗?这样一返照,自然就起妄想寂灭的觉照作用,所返照的形形色色,我们的思维全是法义,法上的智慧,这时候心才会清净,无有散乱。
观境纯一,就是心一境性
问你:“镜子里看见的是什么?”你回答:“我看见什么什么。”这时的心就无有散乱,这是比方。镜子照出来什么,你能明白,你心没有离开镜子。功夫达到纯一之境,就是心一境性。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13-6)(总第25)
◎ 傅味琴 讲于 2001.5.3
专注一境,日久即易于入定
提要:
■ 专注一境,日久即易于入定
■ 道教能在佛门讲,那一切外道都能在佛门讲了,何必再受三皈依
■ 佛法的头脑多一点,少钻牛角尖
专注一境,日久即易于入定
整部《金刚经》,你的心只有一个境,什么境?就是《金刚经》的境。那样子就达到心一境性了,由于你专注一个境,日子长了,就养成一种容易入定的心,在一个境上能够不移动,不移动就是不起妄念,一般的众生乱七八糟的妄念可多啦。
道教能在佛门讲,那一切外道都能在佛门讲了,何必再受三皈依
我对女生挺客气,因为你们一批评要哭鼻子。可是对男众,尤其是跟我这么多年的学生,我可经常训话。以前男众班有一个新来的,听课后就问我:“儒教道理也很好,道教道理也很好,你老师为什么不主张?”我说道理好能够在佛门里讲,那么《圣经》也能讲了,气功也能讲了,因为他们也讲“做好事,做好人”。他又要跟我辩,我实在想回去休息,就严肃地跟他说:“我是佛教,你别跟我讲道教!”这就是佛弟子的本色,佛教就是佛教。
佛法的头脑多一点,少钻牛角尖
我昨天累坏了,回到寮房后又想找个人,下来时碰到一个新来的男众学生,说:“老师,我提一个问题可以吗?”当然可以喽。“为什么阿弥陀佛的佛像都画红色的?”(众笑),我说:“因为阿弥陀佛是红光啊。”“…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20~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