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30~39)

  普贤行愿品(30)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5.7

  

  度众生就是让众生的心转变,

  佛法能使众生觉悟,也就能使众生转变

  提要:

  ■ 要缓和心跳,到视野开阔的园林里去,要使心脏健康,到空气好的丛林里去

   ■ 心比身体大,心想哪里心就到了哪里

   ■ 为什么众生难度,因为众生习惯于注意自己、爱护自己、执著自己,所以做

   老众生

   ■ 度众生就是让众生的心转变,佛法能使众生觉悟,也就能使众生转变

   ■ 未皈依称善男信女,已皈依佛,称佛弟子,大寺院的领导称和尚

  

  要缓和心跳,到视野开阔的园林里去,

  要使心脏健康,到空气好的丛林里去

  你到空气好、视野开阔的园林里,你脉搏的跳动就会慢。假如你走到房间里,房间越小,心跳越快。因为环境大了,你注意力在整个环境里,你的心境也大了,心理会影响生理,血液循环流程也远了,能够一直通到远端的毛细血管,一来一回时间也长了,那么心跳就慢了。

  在小房间里,思想观念中就有一个“小”的概念,越小,压抑感越厉害。眼睛看到墙壁为止了,那么心也只到这儿,血液循环也只到这儿,距离短了,一来一回,不是快了吗?

  我是土包子,我解说科学也很土,所以我讲课你们人人听得懂,我是用你们听得懂的话讲佛法的,这是讲讲心量大的好处。

  心比身体大,心想哪里心就到了哪里

  众生都有颗心,一千万众生就有一千万颗心,心绝不会比众生小,只会比众生大。身体就是这么大,即使你把两只手一伸,两只脚一扒,最多大到这儿。心可大了,心想着窗里,心就在窗里;心想着北京,心就到了北京;心想着美国,心能到美国,说到底心最大。

  为什么众生难度,因为众生习惯于注意自己、

  爱护自己、执著自己,所以做老众生

  心在哪里?心在众生里。本来自己一颗心就在自己这里。可是心不是静止状态,心会动的。说起心动,我想起前两天在太湖法雨山佛学苑讲课,讲到心理作用可厉害了,我是想开导大家,心量要放大,不要老是对自己太注意了,持爱自己是灾害百损的门,众生只知道爱自己;我们佛弟子要偏爱有情,那才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如果你心老是在自己身上,对自己身心都有危害。

  我举自己的例子,我心跳自己有感觉。我的意思是启发大家不要去注意它。有个男同学,马上就去摸。我想糟了糟了,怎么反做呢?那么我想转移他的注意力,我就说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觉得自己心脏不行了,可是医生查来查去他心脏没有病,但他心确实跳得很快。只能给他做心理分析,原来他从前听医生漫不经心说了一句:人的心跳超过两百二十次就要死亡。他就紧张了,一天到晚注意自己心跳,一紧张,心就跳得快,越快越紧张,“哎呀,我快要死了,赶快救命啊。”(众笑)

  他听了我的启发,反而更去注意自己了。我说“你怎么搞的?(众笑)我讲这些话就叫你别注意自己,你还注意得特别快。”所以众生难度啊,众生的习气就是注意自己、爱护自己、执著自己太厉害!所以做老众生。

  度众生就是让众生的心转变,

  佛法能使众生觉悟,也就能使众生转变

  既然心的力量最大,要度众生就用不着用手去拉,而是给他觉悟,让他转变。转变不是把他这个人身体转来转去,一切心理治疗乃至度众生就是让众生的心转变,给他听佛法,他有觉悟了,他的心自会转变。

  未皈依称善男信女,

  已皈依佛,称佛弟子,大寺院的领导称和尚

  “经云: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没有归依但也信佛,这叫善男信女,还不能称佛弟子。善男信女初一十五来烧香,也很好,可是不懂佛法,烧香烧到老了成了烧香老太婆。

  要受了三归依才是佛弟子,受了五戒才能称居士。可是现在看见来烧香的都称是居士,看见出家人都称和尚,应该称比丘或比丘尼,民间的风俗总是称“师父”。其实一个大寺院只有一个和尚,和尚就是这个寺院的领导。把出家人都称为和尚,那么真正和尚怎么称呼呢?后来想出一个办法,称他“大和尚”。(众笑)

  普贤行愿品(31)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5.7

  

  归依佛,就要走在菩提大道上

  提要:

  ■ 佛门要说真实语,夸大抬高都是错,故意说错去骗人叫妄语

   ■ 讲经说法称法师,能通经藏、律藏、论藏,称三藏法师

   ■ 《西游记》是神话小说,唐僧太笨,悟空才有慧眼,佛门不能滥慈悲,沙僧

   也别改行去挑红包包

   ■ 方丈住房一丈见方,出家人应染衣舍俗

   ■ 讲法讲到老,世事易忘,佛法难忘

   ■ 归依佛,就要走在菩提大道上

  

  佛门要说真实语,夸大抬高都是错,故意说错去骗人叫妄语

  从前有的地方请我去办佛学院,来学习的都是小和尚。说他们是小和尚,因为他们年纪小。有一天每人接到一封通知,通知他们去开会,通知上都称他们“法师”。他们是来学法的,法都不懂,怎么称他“法师”呢?而且他们是来当学生的,也不是师啊。反正中国人有个习惯,说你好总是没错吧?你说好离开了事实也是错。

  比如狗咬人,是好狗还是坏狗?“好狗”,(众笑)怎么是好狗?“我说好还说我错吗?”中国人还特别喜欢大,三加二等于几?“六”。怎么是六?“我多给你一个不好吗?”佛门要讲真实语,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否则全叫错误,你故意说错去骗人,就叫妄语。

  讲经说法称法师,能通经藏、律藏、论藏,

  称三藏法师

  要会讲经说法才称法师,如果这个法师能懂经藏、律藏、论藏,称三藏法师。

  《西游记》是神话小说,唐僧太笨,悟空才有慧眼,

  佛门不能滥慈悲,沙僧也别改行去挑红包包

  《西游记》是神话小说,不可当真。《西游记》里的唐僧,照文字解说是唐朝的一个僧人,在《西游记》里成了他的名字,不指名也好。

  其实到印度留学的确实有这个人,叫玄奘法师,玄奘法师能够通经藏、律藏、论藏,称三藏法师,很有智慧。可是《西游记》里这个唐僧,怎么笨里笨气的?还是孙悟空有慧眼,猪八戒把白骨精当小姑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把白骨精打死了,唐僧还说他,“怎么又杀人了?”对妖怪能滥慈悲吗?现在就因为滥慈悲,佛门里妖怪泛滥了。也不知道孙悟空翻跟斗翻到哪里去了,沙僧本来给师父挑行李,也改行去挑红包包,佛门全变掉了。

  方丈住房一丈见方,出家人应染衣舍俗

  和尚又称方丈,因为要恭敬他,他住的房子可以宽大一点,可也就是一丈见方,所以叫方丈。不应该有西装方丈,出家人要染衣舍俗,能穿西装吗?

  讲法讲到老,世事易忘,佛法难忘

  说“老师,你讲经讲这些干什么?”因为你们不懂,老师要尽责任,要讲得你们懂啊。说“老师,这些何必放在《普贤行愿品》里讲呢?以后讲到这个时再讲吧。”你们也要理解,我今年八十岁了,我想讲给你们听,你不让我讲,一会儿我就忘记了。不要说昨天的事情想不起来了,到了下午,上午的事情我都想不起来。说“老师啊,你讲的经怎么不会忘记?”俺也不知道,菩萨知道。

  归依佛,就要走在菩提大道上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走小路好还是走大路好?人生的路总要选择一下,《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支歌挺好。有人主张走小路,说小路快。你不认得路,你走小路很吃亏啊,就像不会手艺的人,做出来的产品全是废品,再返工,比慢还要慢。

  火车站有摩托车兜生意的,带你去目的地,你不认得路,他故意绕一大圈收你五十元。其实就在火车站旁边,走过来最多十分钟,谁叫你不认得路?

  普贤行愿品(32)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5.7

  

  愿一切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

  那你就必须对菩提大道有所理解

  提要:

  ■ 求生西方也要认得路,出卖“西方通行证”的人是骗子

   ■ 释迦佛成佛不靠小路也不靠横穿

   ■ 愿一切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那你就必须对菩提大道有所理解

   ■ 对佛名号不理解,闹了大笑话,竟然解释是两个人

   ■ 皈依要自己发心,不能强制他人信教,也不能干涉信教自由

   ■ “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是每个佛弟子皈依后应发的愿

  

  求生西方也要认得路,

  出卖“西方通行证”的人是骗子

  你们念佛求生西方很好,要多听佛法才会认得路。有人说,“不认得路没关系,我买了一张西方通行证。”去西方可没需要通行证这回事,现在社会上骗子多,佛门里骗子也多了。

  释迦佛成佛不靠小路也不靠横穿

  你不认得路,千万不要走小道。即使你认得路,我劝你也别走小道。这一次我们开车过来,有条小道近一点,可是司机说不能走,万一车子半路抛了锚,没地方修。而且走小路危险多,从前江湖大盗、绿林好汉,全在小路里打劫。所以修行人要避免危险,要稳速回到如来的家,还是走大路好,这是佛亲口讲的,佛叫我们走菩提大道。

  还有的人,嫌小路还太远,脑筋动得自以为比佛还要聪明,小路、大路都不走,来个横穿,说横着走快。你横穿穿到深山老林里,全是老虎狮子。佛是叫我们走正道、走直道、走大道,竹竿里的虫,即使横里咬出来,仍然是条虫。(众笑)我看释迦佛成佛并不靠小路也不靠横穿吧?

  愿一切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

  那你就必须对菩提大道有所理解

  经书里说,“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要成佛就走佛的道!佛的道就是菩提大道,这才是我们走的路。你希望一切众生都走上菩提大道,当然你自己更应该走上菩提大道,那你必须要对大道有所理解,你不理解要闹笑话的。

  对佛名号不理解,闹了大笑话,

  竟然解释是两个人

  念佛是好的,经…

《普贤行愿品(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