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30)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5.7
度衆生就是讓衆生的心轉變,
佛法能使衆生覺悟,也就能使衆生轉變
提要:
■ 要緩和心跳,到視野開闊的園林裏去,要使心髒健康,到空氣好的叢林裏去
■ 心比身體大,心想哪裏心就到了哪裏
■ 爲什麼衆生難度,因爲衆生習慣于注意自己、愛護自己、執著自己,所以做
老衆生
■ 度衆生就是讓衆生的心轉變,佛法能使衆生覺悟,也就能使衆生轉變
■ 未皈依稱善男信女,已皈依佛,稱佛弟子,大寺院的領導稱和尚
要緩和心跳,到視野開闊的園林裏去,
要使心髒健康,到空氣好的叢林裏去
你到空氣好、視野開闊的園林裏,你脈搏的跳動就會慢。假如你走到房間裏,房間越小,心跳越快。因爲環境大了,你注意力在整個環境裏,你的心境也大了,心理會影響生理,血液循環流程也遠了,能夠一直通到遠端的毛細血管,一來一回時間也長了,那麼心跳就慢了。
在小房間裏,思想觀念中就有一個“小”的概念,越小,壓抑感越厲害。眼睛看到牆壁爲止了,那麼心也只到這兒,血液循環也只到這兒,距離短了,一來一回,不是快了嗎?
我是土包子,我解說科學也很土,所以我講課你們人人聽得懂,我是用你們聽得懂的話講佛法的,這是講講心量大的好處。
心比身體大,心想哪裏心就到了哪裏
衆生都有顆心,一千萬衆生就有一千萬顆心,心絕不會比衆生小,只會比衆生大。身體就是這麼大,即使你把兩只手一伸,兩只腳一扒,最多大到這兒。心可大了,心想著窗裏,心就在窗裏;心想著北京,心就到了北京;心想著美國,心能到美國,說到底心最大。
爲什麼衆生難度,因爲衆生習慣于注意自己、
愛護自己、執著自己,所以做老衆生
心在哪裏?心在衆生裏。本來自己一顆心就在自己這裏。可是心不是靜止狀態,心會動的。說起心動,我想起前兩天在太湖法雨山佛學苑講課,講到心理作用可厲害了,我是想開導大家,心量要放大,不要老是對自己太注意了,持愛自己是災害百損的門,衆生只知道愛自己;我們佛弟子要偏愛有情,那才是一切功德的基礎。如果你心老是在自己身上,對自己身心都有危害。
我舉自己的例子,我心跳自己有感覺。我的意思是啓發大家不要去注意它。有個男同學,馬上就去摸。我想糟了糟了,怎麼反做呢?那麼我想轉移他的注意力,我就說個故事:從前有個人覺得自己心髒不行了,可是醫生查來查去他心髒沒有病,但他心確實跳得很快。只能給他做心理分析,原來他從前聽醫生漫不經心說了一句:人的心跳超過兩百二十次就要死亡。他就緊張了,一天到晚注意自己心跳,一緊張,心就跳得快,越快越緊張,“哎呀,我快要死了,趕快救命啊。”(衆笑)
他聽了我的啓發,反而更去注意自己了。我說“你怎麼搞的?(衆笑)我講這些話就叫你別注意自己,你還注意得特別快。”所以衆生難度啊,衆生的習氣就是注意自己、愛護自己、執著自己太厲害!所以做老衆生。
度衆生就是讓衆生的心轉變,
佛法能使衆生覺悟,也就能使衆生轉變
既然心的力量最大,要度衆生就用不著用手去拉,而是給他覺悟,讓他轉變。轉變不是把他這個人身體轉來轉去,一切心理治療乃至度衆生就是讓衆生的心轉變,給他聽佛法,他有覺悟了,他的心自會轉變。
未皈依稱善男信女,
已皈依佛,稱佛弟子,大寺院的領導稱和尚
“經雲:自歸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沒有歸依但也信佛,這叫善男信女,還不能稱佛弟子。善男信女初一十五來燒香,也很好,可是不懂佛法,燒香燒到老了成了燒香老太婆。
要受了叁歸依才是佛弟子,受了五戒才能稱居士。可是現在看見來燒香的都稱是居士,看見出家人都稱和尚,應該稱比丘或比丘尼,民間的風俗總是稱“師父”。其實一個大寺院只有一個和尚,和尚就是這個寺院的領導。把出家人都稱爲和尚,那麼真正和尚怎麼稱呼呢?後來想出一個辦法,稱他“大和尚”。(衆笑)
普賢行願品(31)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5.7
歸依佛,就要走在菩提大道上
提要:
■ 佛門要說真實語,誇大擡高都是錯,故意說錯去騙人叫妄語
■ 講經說法稱法師,能通經藏、律藏、論藏,稱叁藏法師
■ 《西遊記》是神話小說,唐僧太笨,悟空才有慧眼,佛門不能濫慈悲,沙僧
也別改行去挑紅包包
■ 方丈住房一丈見方,出家人應染衣舍俗
■ 講法講到老,世事易忘,佛法難忘
■ 歸依佛,就要走在菩提大道上
佛門要說真實語,誇大擡高都是錯,故意說錯去騙人叫妄語
從前有的地方請我去辦佛學院,來學習的都是小和尚。說他們是小和尚,因爲他們年紀小。有一天每人接到一封通知,通知他們去開會,通知上都稱他們“法師”。他們是來學法的,法都不懂,怎麼稱他“法師”呢?而且他們是來當學生的,也不是師啊。反正中國人有個習慣,說你好總是沒錯吧?你說好離開了事實也是錯。
比如狗咬人,是好狗還是壞狗?“好狗”,(衆笑)怎麼是好狗?“我說好還說我錯嗎?”中國人還特別喜歡大,叁加二等于幾?“六”。怎麼是六?“我多給你一個不好嗎?”佛門要講真實語,不能縮小也不能誇大,否則全叫錯誤,你故意說錯去騙人,就叫妄語。
講經說法稱法師,能通經藏、律藏、論藏,
稱叁藏法師
要會講經說法才稱法師,如果這個法師能懂經藏、律藏、論藏,稱叁藏法師。
《西遊記》是神話小說,唐僧太笨,悟空才有慧眼,
佛門不能濫慈悲,沙僧也別改行去挑紅包包
《西遊記》是神話小說,不可當真。《西遊記》裏的唐僧,照文字解說是唐朝的一個僧人,在《西遊記》裏成了他的名字,不指名也好。
其實到印度留學的確實有這個人,叫玄奘法師,玄奘法師能夠通經藏、律藏、論藏,稱叁藏法師,很有智慧。可是《西遊記》裏這個唐僧,怎麼笨裏笨氣的?還是孫悟空有慧眼,豬八戒把白骨精當小姑娘,孫悟空叁打白骨精把白骨精打死了,唐僧還說他,“怎麼又殺人了?”對妖怪能濫慈悲嗎?現在就因爲濫慈悲,佛門裏妖怪泛濫了。也不知道孫悟空翻跟鬥翻到哪裏去了,沙僧本來給師父挑行李,也改行去挑紅包包,佛門全變掉了。
方丈住房一丈見方,出家人應染衣舍俗
和尚又稱方丈,因爲要恭敬他,他住的房子可以寬大一點,可也就是一丈見方,所以叫方丈。不應該有西裝方丈,出家人要染衣舍俗,能穿西裝嗎?
講法講到老,世事易忘,佛法難忘
說“老師,你講經講這些幹什麼?”因爲你們不懂,老師要盡責任,要講得你們懂啊。說“老師,這些何必放在《普賢行願品》裏講呢?以後講到這個時再講吧。”你們也要理解,我今年八十歲了,我想講給你們聽,你不讓我講,一會兒我就忘記了。不要說昨天的事情想不起來了,到了下午,上午的事情我都想不起來。說“老師啊,你講的經怎麼不會忘記?”俺也不知道,菩薩知道。
歸依佛,就要走在菩提大道上
“自歸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走小路好還是走大路好?人生的路總要選擇一下,《我們走在大路上》這支歌挺好。有人主張走小路,說小路快。你不認得路,你走小路很吃虧啊,就像不會手藝的人,做出來的産品全是廢品,再返工,比慢還要慢。
火車站有摩托車兜生意的,帶你去目的地,你不認得路,他故意繞一大圈收你五十元。其實就在火車站旁邊,走過來最多十分鍾,誰叫你不認得路?
普賢行願品(32)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5.7
願一切衆生都走上菩提大道,
那你就必須對菩提大道有所理解
提要:
■ 求生西方也要認得路,出賣“西方通行證”的人是騙子
■ 釋迦佛成佛不靠小路也不靠橫穿
■ 願一切衆生都走上菩提大道,那你就必須對菩提大道有所理解
■ 對佛名號不理解,鬧了大笑話,竟然解釋是兩個人
■ 皈依要自己發心,不能強製他人信教,也不能幹涉信教自由
■ “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是每個佛弟子皈依後應發的願
求生西方也要認得路,
出賣“西方通行證”的人是騙子
你們念佛求生西方很好,要多聽佛法才會認得路。有人說,“不認得路沒關系,我買了一張西方通行證。”去西方可沒需要通行證這回事,現在社會上騙子多,佛門裏騙子也多了。
釋迦佛成佛不靠小路也不靠橫穿
你不認得路,千萬不要走小道。即使你認得路,我勸你也別走小道。這一次我們開車過來,有條小道近一點,可是司機說不能走,萬一車子半路抛了錨,沒地方修。而且走小路危險多,從前江湖大盜、綠林好漢,全在小路裏打劫。所以修行人要避免危險,要穩速回到如來的家,還是走大路好,這是佛親口講的,佛叫我們走菩提大道。
還有的人,嫌小路還太遠,腦筋動得自以爲比佛還要聰明,小路、大路都不走,來個橫穿,說橫著走快。你橫穿穿到深山老林裏,全是老虎獅子。佛是叫我們走正道、走直道、走大道,竹竿裏的蟲,即使橫裏咬出來,仍然是條蟲。(衆笑)我看釋迦佛成佛並不靠小路也不靠橫穿吧?
願一切衆生都走上菩提大道,
那你就必須對菩提大道有所理解
經書裏說,“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要成佛就走佛的道!佛的道就是菩提大道,這才是我們走的路。你希望一切衆生都走上菩提大道,當然你自己更應該走上菩提大道,那你必須要對大道有所理解,你不理解要鬧笑話的。
對佛名號不理解,鬧了大笑話,
竟然解釋是兩個人
念佛是好的,經…
《普賢行願品(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