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3)
——傅味琴
解 題
今天開始講《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完全根據能海上師的講法的講錄。解放前,能海上師是在重慶金剛道場講了一次,在重慶滄白紀念堂講了一次。我這次講的內容是我把這兩次講錄彙總起來,所以說是比較詳細的。有的同學可能有一本叫文殊五字真言念誦法的講錄,這是能海上師在重慶金剛道場講的。
能海上師所講的法在某些方面來說,我保存的比較詳細,其中也有個原因,因爲當年我去五臺山,常在能海上師身邊。還有個原因呢,在十年動亂期間,我家沒有被抄,當時破四舊破得很厲害,在上海,咱們住的裏弄,很多信仰宗教的人被抄家。
能保存能海上師的講錄是你們的福氣
有一天清早,我還在家裏的小佛堂裏念經,對外面的敲鼓敲鑼,我也習以爲常了,忽然我的小女兒來跟我說:“爸爸,看樣子快到我們家來了,”我就有點緊張了,佛像經書也不知往哪兒藏好,當然藏了也沒用,一抄家無論什麼地方都抄得出來,我想還是我自己出去,我剛走到房門口,他們已經走進房了,但是看我出來了,他們就不再往裏進去,他們朝著我說:“外面的形勢,你知道不知道?”我說:“我知道,昨天從南京路上走過,我都看到了。”他們說:“那你有什麼打算?”我說:“毛主席教導:知識分子的改造是長期性的。我自己會處理的。”“好好好,你自己去處理啊。”就轉身出去了,就那樣一個因緣,我就沒有在破四舊中抄家。所以筆記都保存著,如果那一次被抄掉了,我也沒有了。這麼多筆記誰記得住,今天有筆記可跟你們講,也是你們的福氣。
菩薩不講輩分
先講“經名”。《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文殊菩薩大智慧,是諸佛之師,怎麼菩薩成了佛的師呢?因爲文殊菩薩早就成佛了。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各位大菩薩都發願來護持。一個世界只能有一尊佛,例如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其他的佛都發心來護持,來娑婆世界作釋迦佛的弟子。早年,我走過不少地方,在名山道場,聽到有排輩分的風氣,皈依、出家,他們都排輩分。比如說,在你這兒剃度,我這個輩分不對,我應該到你師父那裏去剃度,那是不願意降低自己的輩分。照這種的思想意識來看,佛竟然願意當菩薩,那不是很奇怪嗎?這位文殊菩薩能放得下嗎?菩薩,佛,不是衆生,因爲他沒有傲慢,凡夫無論怎麼表面的謙虛,可心裏的傲慢並沒有打破,我是你師公的徒弟,出家了,我跟你同受戒,這個輩分不是平了嗎?我應該到你師公那裏去受戒,我是師叔。如果不把這一點打破,我們的菩提心,平等心,很難圓滿,菩薩在六道度衆生,還願意投入到畜牲道去,願意做牛,做馬,那真是不可思議。
衆生有分別心,佛就分別而說
我們經常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智慧最大的就是文殊菩薩。中國四大名山,四位菩薩都是大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行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早就成佛了,所以被人們稱爲倒駕慈航,往回開船,回過來度衆生,慈悲心的關系。
四位菩薩大智、大悲、大行、大願,都是方便說
四位菩薩大智、大悲、大行、大願,都是方便的說法,如果不通過分別,衆生很苦惱,說菩薩都是一樣的,那我到底去求哪位菩薩?反而沒主張了,所以如來不得不方便說,你要求智慧,跟文殊菩薩學;你有苦難,求觀世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學圓滿悲心;你要完成極大的願力,跟地藏菩薩學;你要在度衆生事業上辦得很大很大,你跟普賢菩薩學。那麼衆生就有個頭緒了。所以衆生的分別心很厲害,如果一下子叫衆生進入無分別狀態,那是不可能的。
文殊菩薩是大智也是大悲
文殊菩薩是大智也是大悲
往裏講,菩薩都是一樣的,“大慈大悲愍衆生,大喜大舍濟含識”,這兩句話,你用在哪一位菩薩身上都合適,我們修的文殊略法開頭就這麼四句話,還有兩句,“相好光明以自嚴,衆等至心歸命禮”,文殊菩薩是大智慧,也是大悲心。一個有智慧沒有悲心的人,他不會度衆生,也不會度得那麼廣。觀世音菩薩稱大悲,其實觀世音菩薩也是大智慧,因爲大菩薩智慧悲心都是圓滿的。
圓滿了就完全平等
圓滿了就沒有大小,圓滿了就完全平等。比方大學畢業當老師,有語文老師,有數學老師,有英語老師,千萬不要認爲,語文老師只懂語文,不懂數學。那數學老師不懂語文了?他願意教語文,不等于說他數學不懂啊,他願意教數學,不等于語文他不懂啊。我這樣講,能夠逐步逐步打消你們的分別心,要使衆生脫離凡夫知見是不容易的事情。人生猶如演戲,如來度衆生也不過是演場戲,不要執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沒有釋迦佛,什麼也沒有
我們恭敬文殊菩薩,可不能不恭敬觀世音菩薩。我們恭敬釋迦佛,因爲我們是釋迦佛的弟子,我們不能不恭敬阿彌陀佛,因爲阿彌陀佛是佛啊!我們恭敬阿彌陀佛,不能不恭敬藥師佛,也是佛啊!也是圓滿的!抓點滴,搞片面,都是末法時期非常可憐可悲的現象,導致衆生分別心越來越大,執著心越來越厲害,越來越難以成就,還背了罪過。釋迦牟尼佛稱本師,本師意思就是我們根本的師父,因爲我們是娑婆世界的衆生,釋迦佛是娑婆世界的佛,我們皈依釋迦佛,釋迦佛是我們根本的師父,沒有釋迦佛,什麼也沒有。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一個佛弟子,忘記釋迦佛就是忘本,釋迦佛好比是我們的親娘,我們都是釋迦佛生出來的,所以稱佛子,經書上說的,“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從佛法中化生出來的,法從哪裏來?法是釋迦佛口裏說出來的,我們聽了後,我們信仰、皈依了就成了佛弟子了,所以叫“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釋迦佛是我們的親娘,也是衆生的父親
釋迦佛也是衆生的父親,經書上說:“叁界衆生唯一父。”僅有一個父親,那就是佛,就是釋迦佛,現在很多人忘本,結果就出現了很多不孝父母的現象。有一年無錫一個老居士再叁跟我說:“老師啊,你要多跟大家說說不要忘記孝順父母的孝道,那是忘本啊”,從前,社會上的人還唱過一支歌,“沒有天,哪有地,沒有你,哪有我。”沒有釋迦佛,哪有我們的今天?
親娘不照顧,出國去享樂,也是忘本
社會上也有忘本的人,自己要結婚,當時,上海房屋緊張,要父母把大房間讓出來,還有竟然叫父母住在樓梯底下一個黑洞洞的小間去;還有更厲害的,爲了自己結婚要房子,把父母趕出去,父母沒地方住,只好到派出所去哭。還有一種忘本,開放以後,媽跟孩子說了:“你美國的姨媽來信了,說她那邊很富裕,還盼望你到她那邊去讀書。”于是這孩子天天想到美國去,從前一進門就叫一聲“媽”,照顧媽,因爲媽在生病。現在一進門:“媽,我什麼時候到美國去?”也不考慮媽在生病,你還要照顧媽啊!有了一個美國富姨媽,忘了一個受苦受難把你撫育養大的親娘,這也是忘本吧。
佛法在衰落,衆生在苦惱
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親娘,佛法在衰落,衆生在苦惱,你聽到釋迦佛告訴你,東方有琉璃世界,西方有極樂世界,如此莊嚴,你求往生他方世界,非但我不反對,還幫助你去,臨命終時,一刹那往生佛淨土是好事情。可是你現在還沒有到去的時候啊,你仍要關心照顧好媽和媽所在的這個家。
擡高一尊佛,貶低十方佛
還有一種,那是知見錯誤,佛教是平等的,你把某一尊佛擡高了,把別的佛都貶低了,從前我在上海聽到有些老人在說:“阿彌陀佛最大。”那麼其他佛要排隊了,誰是老二,老叁,誰是最小的小佛呢?又打了個比方:“阿彌陀佛好比是校長,其他佛都是他的學生。”十方如來平等平等,釋迦佛跟東方佛、西方佛、南方佛、北方佛一樣平等,釋迦佛也沒有超過他們,他們也沒有超過釋迦佛,圓滿了還有什麼不平等的?所以衆生啊,如果不好好學法,背了罪過就容易下叁惡道了。
打掉分別心,進入平等境界
宇宙的真谛就是平等,不平等是人製造出來的,人世間已經製造了這麼多不平等,形成了一個世俗知見,今天佛大事因緣出現于世,就是要引導我們進入佛之知見,要打掉分別心,進入平等的境界。
五字代表五方佛
五字代表五方佛
五字根本真言,這五個字是表的五方佛,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毗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成就佛,佛很多啊,十方都有佛,我們忏悔文裏就有35佛,大忏悔文裏88佛,聽說還有拜千佛忏的,那就有一千尊佛的名字了。又出現拜萬佛忏,越來越多了,我也不知道一萬尊佛的名字有沒有搞清楚,這麼多佛能否簡單一點,否則你光念佛的名字,經文也別念了。
五佛表五智
佛的智慧都是圓滿的,衆生總希望分別得清楚一點,容易學得進去,所以呢,同時,每尊佛在修行的過程中,也各有各突出的地方,僅僅是突出,不等于說別的就不圓滿啊,好比米飯有米飯的特色,面包有面包的特色,饅頭有饅頭的特色,但是不等于說其中有一樣吃不飽,不過各有各的特色就是了。五方佛在法上講,是表五種智慧,中央毗盧遮那佛,表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毗佛表大圓鏡智,南方寶生佛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彌陀佛是妙觀察智,北方成就佛,成所作智。那麼我們今天修的文殊法,就是修的這五種智。五種智慧修好了,就成佛了。
五智圓滿即成佛
當年能海上師講過一句話,如果你真的把這本文殊法修圓滿了,你就能成佛,這本文殊法是從凡夫修到成佛的儀軌。極其的殊勝。以後還是會詳細講的,剛才只是報了個名相。你們一時聽不清,慢慢輔導老師會給你們輔導的,也用不著馬上學懂的,因爲這都在以後講的。
五字真言,真言就是真實不虛,世間上的一切皆虛妄不實…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