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喜心没了,烦恼就起来了,老习惯一来,自己就随随便便,还有严重的,调皮捣蛋了,劝导他,管管他,就怄气,快乐全破坏了,那是你自己破坏自己呀,多可惜。
散漫成性,能叫学佛吗?
怎么办呢?唯有一个办法,天天学习,天天向上,赶快学佛法提高觉悟。那样子你会转变的。要不然的话,你刚进佛门时转变过来了,很快又转回去了。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很好,看见他的时候,他也不骂人也不打人。怎么后来又变过去了,成了自由散漫,这就是原来的老脾气出来了。照他们的意思:我是来读书的,你不要管我,别的佛学苑也不管,经常请假也可以,听课打瞌睡,跟别的同学讲话,做做小动作,坐累了,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也没关系,要想出去走一走,就让我出去走一走,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样就没有矛盾了。那还叫学佛吗?那还是修行吗?
怕死怕苦,进佛门为了去极乐世界
你们过去有善根,今天愿意进佛门,是个宝啊。人间这么多的人,今天有善根进佛门的有几个?一般都是老太太,老太太为什么肯进佛门?因为她们心里在着急,我快要死了,从来没有死过,死了以后到底啥个样子的?她有点害怕,听说要做鬼,做鬼很苦,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每年家里要供一次饭给她吃,听说极乐世界挺好,赶快进佛门到极乐世界去。她们就这样很自然的进佛门了。
要有理想,要改变快,就得要认真学法
你们不是老太太啊,你们是年轻人啊,像你们这样年轻,总不至于怕死、怕苦。你们应该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要在人世间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要以这样心态进佛门。坏就坏在脾气不好,但脾气不好可以改变的呀,要改变快,学习就得要认真。
父母叫他来学唱唸,可以赚死人的钱
还有一种人进佛门,说得不客气一点,糟透了。那是好多年以前,由我主持的一个僧伽培训班,来学习的都非常年轻。我就非常欢喜,这么年轻,将来可以培养成佛门人才,有一天我带着欢喜心,跟当家师聊了一下,我说:“真不错啊,这么小都欢喜来学佛法出家。这些孩子这么有觉悟,有这么厚的善根,了不起!”他朝我笑笑,“老师,现在的情况你怎么不知道?”我说啥情况?(众笑)“是他们的父母叫他们来的呀。”据我所知,一般父母是舍不得的,我说:“他们父母肯定信佛信了很久,觉悟高。”“哪里啊,他们父母佛法不懂的啦。父母叫他来出家,还一定要他们学会唱唸,一定要头上烫香洞,然后回去赶经忏赚钱。”这样进佛门简直糟透了。进佛门来学唱唸,回家去为死人干事赚钱,这是罪过啊。
喜(43)
———————— 傅味琴 2002.3.7 ————————
出家是为了成就人天师表,证果成道
本次提要:
·出家是为了成就人天师表,证果成道
·“天下丛林饭如山”何用你再赚钱
·从古以来,没见过和尚老板
·佛弟子托钵,就能保证生活
·出家人的钵是“聚宝盆”
·真假和尚不根据“香洞”
出家是为了成就人天师表,证果成道
释迦佛把佛法交给我们,是要我们修行证果成道,并不是叫我们拿到了他的佛法去赚钱。在《佛遗教经》里说,出家人不得贸易,不允许赚钱,连做一般的生意都不许可,何况拿佛法去赚钱。出家以后,生活都有保障,还要拿佛法去赚钱!这真使我大吃一惊。他进佛门不是要把佛教搞好,也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人天师表,却去学敲敲打打做佛事。以佛法教育众生才是佛的事业呀。
从前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从没有去给死人敲敲打打过,这种事情哪是佛教的事情啊,现在却叫佛事,真像道士做道场。
“天下丛林饭如山”何用你再赚钱
释迦佛早就把弟子的生活解决了,何用你这么辛苦去赚钱?在家居士要养家糊口,所以必须在社会上工作,做生意,赚点钱。从古到今,没有一个出家人没饭吃,而且吃也吃不完。从前有个皇帝,写了一篇东西,“天下丛林饭如山”,丛林,就是寺庙,饭多得像山那样高,人跟山相比,小得就像一只蚂蚁,要啃完一座山那样高的饭,我看你下一辈子再来当和尚也吃不完。
从古以来,没见过和尚老板
你们身上穿的衣服,是福州一个寺庙供养的。福州有寺庙,广州也有寺庙,你们穿得完啊?又不要你们钱。哪会说:“这件衣服我供养你,你付一百块钱(众笑)。”饭吃不光,衣服穿不完,还要去赚钱?你是不是想当老板啦?从古以来没见过一个和尚老板。
佛弟子托钵,就能保证生活
释迦佛给出家弟子一只钵,就能保证不饿肚子。我们中国佛教的出家弟子从古到今基本上没有遵照释迦佛的教导,实行托钵乞食,托钵乞食就能保证出家弟子的生活,除非世间上的人全饿死了,那你去托钵当然托不到了,会有这种事情吗?就算历史上某个地区闹饥荒,连老百姓都没有饭吃,可那个时候你做佛事赚钞票也不顶事,钞票买不到米啊。
出家人的钵是“聚宝盆”
有些年轻出家人,心里很想实行佛规定的托钵制,托钵很自在,很洒脱,可是中国佛教都是丛林制,由在家居士到丛林里来作供养,这样虽然方便,在后世就出现了不少的弊端。我想起有一个年轻出家人,他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我说:“你这样三步一拜,又不带钱,你怎么住旅馆啊?”他说:“晚上就在农村稻草堆里一钻,又舒服又暖和。”等到天亮了,他又钻出来,继续三步一拜。我说“吃饭也要钱呀”,他说:“我是托钵的。”他跟我说起一件苦恼的事情,他去托钵,威仪很好,人又很秀气,沿途的老百姓不懂啥个意思,以为他总是想要一点钱吧,大家就在他钵里丢钱,一下子钱就满了,他阻挡不了,只能连说:“我不要钱,我不要钱。”奇怪,你不要钱要什么?“我要吃饭。”当然,钱都肯给,要吃饭哪有吃不到饭?所以我称这个钵是聚宝盆,你只要一托钵,就会有人往里丢的(众笑)。你再想赚钞票,那是贪欲,释迦佛说,“人间妙五欲”,贪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地狱里你的根已经生了。
真假和尚不根据“香洞”
有些农村人叫孩子出家当和尚,学会唱唸回家赶经忏赚钱,还一定要头上烫几个香洞,表示是正规和尚,真和尚假和尚又不是从香洞来看的,《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一挥大刀就说,“洒家要开杀戒了”,要杀人了,他头上也有香洞的(众笑)。是真和尚假和尚要看他的行为符合不符合佛的教导。
喜(44)
———————— 傅味琴 2002.3.7 ————————
僧以清净为体
本次提要:
·用佛法赚钱,罪过很重
·临终受报,就够痛苦的了
·吹吹打打,是大方向错误
·违法、违戒必有苦报
·僧以清净为体
·男女淫欲最不清净
·猪八戒竟然不遵守八戒
·出家人不触女体
用佛法赚钱,罪过很重
佛没说出家弟子要靠经忏赚钱养活自己。释迦佛在人间时是度活人的,要度死人,何必这么花时间,你把修行功德回向就行了。更不能作为赚钱的手段啊,否则就不清净了。把佛法作为赚钱的手段,罪过是很重的,办佛学苑不是为了赚钱,你们学会了佛法,也不应该赚钱,那就对了。假如你们将来利用佛教去赚钱,就太卑鄙了吧?父母无知,因为他们不懂佛法,不明因果,你们可不能弄错呢,错了因果,要受报的呢。
临终受报,就够痛苦的了
前几年我在莫干山,有一个我从前佛学院的学生来看我,他是出家人,就在附近一个庙里挂单,他告诉我,“我这两天跟寺庙的当家说,你们庙专做佛事,可是庙里的老一辈,死的时候情况都很不好,差不多都是得癌症死的,痛苦得很。我跟当家说“你现在身体又不好,你还不醒悟啊,”当家就说:“我也知道啊,做佛事要背因果,造业要受报,我也看得多了,可是不做也不行啊。””这一句话还是没醒过来(众笑)。当然他有他的苦衷,但是说到底,他信因果还不是信得很真切,受起报来多痛苦啊,且不说死后下三恶道,就是你临死的时候就够痛苦的了。
吹吹打打,是大方向错误
以前赵朴初曾经说过:“吹吹打打是打不出水平来的,大方向错误。”但是那个时候谁也不听他的,不听,你有什么办法。说了也没用,反而做得更厉害。传到我耳朵里,我听到的,那些人老死的时候,有的老年痴呆症,有的昏迷状态,有的癌症,都是挺可怕的。
违法、违戒必有苦报
为什么一个修行人会得到这样的报呢?肯定是做了很多违背法、违背戒的事情。假如你父母以前这么关心你,“你学会唱唸,回来可以做佛事,赚了大钱可以娶老婆嘛。”现在你懂了佛法,就知道哪有和尚娶老婆的?
出家人既不能娶老婆又不能穿西装皮鞋,更不能喝酒吃肉,连卡拉OK这种地方,出家人也不能去,一去就烂掉了,那要钱干吗呀?何必再去赶经忏。
僧以清净为体
僧以清净为体,居士信了佛法以后,也要修清净,行为要清净,语言要清净,心要清净。河里一只鸭子,它洗澡还在清水里洗,它在河里摇摇晃晃,“啪啪啪”拍水,这就是它洗澡。猪洗澡在脏水里滚来滚去的,它还得意“你们看,我有多干净。”一站起来,满身脏水往下滴,所以猪是又肮脏又愚蠢。
男女淫欲最不清净
在修行人看来男女淫欲是最不清净的,所以,男女的爱心不断,生死就了不脱。按照出家人的威仪,看到女的,眼睛就往下,最多看到她鞋子,你不能从鞋子再往上看。我以前在佛学院讲课时常有年青女的来烧香,谁看女的,我就提醒他:“看什么,你出家了还看(众笑)。”但是总不见得马上把眼睛闭起来,这副样子也不庄严吧,那么你就往下看。现在年青女的打扮都是妖形怪状的,能看吗?妖怪谁都不喜欢,可现在女妖怪男人都喜欢。怪了!真的像个妖怪,嘴唇涂黑,手指甲长,黑头发也变成红头发,谁对她起了爱慕心就糟了。
猪八戒竟然不遵守八戒
《西游记》里取经的师徒四人除了唐僧都是假…
《心理导引——喜(40~4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