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不是反对释迦佛吗?佛弟子反对释迦佛到底是不是佛弟子呢?
喜(35)
———————— 傅味琴 2002.1.17 ————————
对佛的话要欢喜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本次提要:
·佛弟子要自爱,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受了污染的影响,对不起当初出家的发心
·出家人以寺庙为家,要爱护好这个家
·对佛的话能欢喜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觉悟了,你的欢喜心更大
·得法乳,滋养法身慧命
·“红”是名,“尘”是利,放下名利才叫“看破红尘”
·劣比丘,从未被清净比丘看得起过
佛弟子要自爱,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我们讲的喜,并不是吃喝玩乐的喜,讲吃喝玩乐还修什么行?我们的喜是从法来,什么法?佛法。佛法使人觉悟,佛法给人智慧,这智慧全是佛的智慧,会逐步逐步导引我们进入佛之知见,把我们凡夫愚蠢颠倒的知见转为佛的觉悟知见。有人说出反对释迦佛的法,这就是魔法了。你们要自爱,要懂得怎么保护自己。
受了污染的影响,对不起当初出家的发心
我回来后女众部已大不一样,安定团结清净欢喜。是不是她们有一道围墙,你们没有围墙。男男女女的游客,年轻人看见了难免要动心,她们女众部就看不到,她们里边没有挂单的,外来的一些染污话,她们就听不到。一旦受了影响,老师的辛苦,就成了白辛苦。老师没有管好,也对不起你们,培养不出人才,也对不起释迦佛,你们自己受了影响了,也对不起你们自己当初出家的一颗心。
出家人以寺庙为家,要爱护好这个家
喜从法来,这是个觉悟的喜,可不要受污染了,要保护好,不要慢慢变成贪求五欲的喜,这是两条道路,一条清净的道路,能出离生死,一条肮脏的道路,要下三恶道。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求法喜充满,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由法产生的欢喜,不要受人家扰乱。进了山门不是有一尊韦驮菩萨手执金刚杵嘛,谁来扰乱,韦驮菩萨就把他赶出去!
所以我常说佛教也要讲斗争,只是不跟善斗争而要跟恶斗争,如果佛教不讲斗争,坏人你跟他也笑嘻嘻,不把他赶出去,那要韦驮菩萨干什么?你们是出家人,出家人以寺庙为家,你们要爱护这个家。
对佛的话能欢喜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喜从觉来,喜生觉”,听法听得欢喜了,才会生觉悟,听法打瞌睡,欢喜心生不起来,你怎么觉悟啊?比如听到不能抽烟喝酒,心想这有什么关系,越听越不喜欢,这个觉悟会产生吗?要欢喜释迦佛的智慧,你才会越听越欢喜,欢喜就能接受,能接受觉悟就出来了。
觉悟了,你的欢喜心更大
“觉生喜”,觉悟了你的欢喜心更大,女众班所以欢欢喜喜,也是从觉来。有个女众班老师,常跟我说,“我明白了,我悟了。”当然是小悟,她在某一个问题上想通了,高兴得要跳起来。如果证了阿罗汉果,佛经里形容证果时候的喜呀,就像掉在苦海里绝望的人,忽然看见一个小岛的边边那样的欢喜。菩萨一登初地,这个欢喜如鸟出笼,当它飞向自由太空的时候,这个欢喜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诗人也很难描写,佛也只能说说比喻了,究竟会欢喜到怎么样,也只有自己尝到了才会明白。
得法乳,滋养法身慧命
“喜,觉,喜”,第一个喜,得法乳滋养慧命,所以欢喜了,听到佛法,就好像小孩子吃到奶,小孩子吃母亲的奶,能使身子成长,佛弟子得到法乳,使我们的法身慧命成长。
“红”是名,“尘”是利,放下名利才叫“看破红尘”
觉悟了,就看破红尘,不迷世俗。红尘看不破,迷于世俗,你这个佛弟子没觉悟。红尘二字是譬喻。简单说红尘就是名利,名利要看破。比方有人说:“小黄,报纸上常有他的名字,他出名了,红了。”红,就是名。尘,就是灰尘,最肮脏了。钞票比大便还要肮脏,因为大便只是你一个人的肮脏,钞票经过多少人的手啊,多少人手上的肮脏全粘上去了,所以尘就是利。
劣比丘,从未被清净比丘看得起过
有些人在佛门里赚钞票,有了点钱他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他最可怜最渺小,释迦太子连王位,连王宫里的所有金银财宝,他都不要,你得了这么点小钱,还起贪心,岂不可怜?抽烟的只有烟鬼才看得起,喝酒的只有酒鬼才看得起。劣比丘从来没有被清净比丘看得起过。
喜(36)
———————— 傅味琴 2002.1.17 ————————
要把释迦佛换成济颠僧,那可真疯了
本次提要:
·无苦之乐,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喜
·把戒说成装样子,简直在骂释迦佛
·自称肚子里有货的人,拉出来的全是大粪
·有个出家人说:“要出去,要娶老婆,要打妄想”,这样还能了生死吗?
·还俗娶老婆称伟大,是佛的思想吗?
·要把释迦佛换成济颠僧,那可真疯了
·哪本经里有释迦佛叫比丘去赶经忏赚钱的
·佛救我们出苦海,他叫出家人下海当老板
·佛把比丘定位在人天师表,有人把出家人定位在做买卖、赶经忏、功德箱
·对邪恶的话厌恶,就对了
·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修行证果
无苦之乐,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喜
第三个喜是我们得到的无苦之乐,欢喜里面不包含着苦恼,才是真正修行人的喜。
把戒说成装样子,简直在骂释迦佛
可以分析一下同学们听到的那个挂单的和尚讲的话,像这样的言论,他是不是佛弟子,他有没有得到法乳滋养慧命,有没有看破红尘,有没有不迷世俗,他所讲的快乐,以后会不会有苦?他说:“学戒也挺好,光学戒也不行,装个样子有什么用,”把戒说成是装样子,直接在骂释迦佛。
自称肚子里有货的人,拉出来的全是大粪
他主张,“关键是肚子里有没有货”,那么他肚子是什么货,他卖的什么货?无非是不要戒,赶经忏,出去兜风。据说还在佛学院学过,也不知道他在佛学院学点啥,像这样的佛学院你们能去吗?去了也变成这个样子了。
有个出家人说:“要出去,要娶老婆,要打妄想”,这样还能了生死吗?
说“这里是穷山沟,你们要出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是老爷,“不过你们要有当爷的本事”,什么本事呢?“要学日本,日本和尚也娶老婆的”,又说:“你们都要打妄想,没有妄想哪来觉悟?”,那么永远妄想,永远觉悟,还能了生死吗?简直是胡说八道的大颠倒!
还俗娶老婆称伟大,是佛的思想吗?
“你们就算出家三年,还俗娶老婆也伟大”,伟大什么?还俗娶老婆。这是佛的思想吗?佛鼓励众生出家,出家就不能娶妻,佛的思想是叫我们要成佛,释迦佛有老婆也离开了,那些话简直是魔道当世。这种人在哪儿都是佛门的耻辱!
要把释迦佛换成济颠僧,那可真疯了
还说:“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大殿里释迦佛移走,换成济公像,你们就可以吃酒吃肉了”。济公当着人面前喝酒吃肉,被人看成是疯和尚,实在说,他是罗汉转胎,会吃肉喝酒吗?这是神通变化,据说他嘴一张,能把吃下去的鸟活着飞出去,济公能把酒变成水,你有这个本事吗?他仅仅是为了掩饰自己罗汉转世这个真相,在装疯呀,你真这样做,那可是真疯了。
哪本经里有释迦佛叫比丘去赶经忏赚钱的
还说“你们可以提问题,不过不许提佛法”,可见得他佛法不懂。“佛教文化就是敲打唱唸赶经忏,要学得精、好、妙”。
哪本经里有释加佛叫比丘去赶经忏的?而且如今的赶经忏越来越不像样,连黄梅戏调都唱出来,还有越剧调、京戏调,旧社会的四季小调,乱七八糟什么都有,这样能超度死人吗?超度不了,你自己下地狱。
佛救我们出苦海,他叫出家人下海当老板
还说“你们可以去学经忏,到北京去开公司,我是董事长,你们做股东”,佛救我们出苦海,他叫我们下海当老板。
又说:“死了也不后悔”,到地狱去还要当英雄。
佛把比丘定位在人天师表,有人把出家人定位在做买卖、赶经忏、功德箱
又说“出家人应该怎么来定位”,出家人是人天师表,他却把出家人定位在三点上,做买卖,赶经忏,功德箱。又说“僧人凭什么要受供养?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还不起”。出家人受供养有什么错?这是如来规定的为众生培福。在家居士可以在社会上谋生,佛制规定出家人不得做生意,不得赚钞票,当然他说这些话的用意并不是叫出家人都饿死,而是叫出家人都去做生意赶经忏赚钞票,“还能够活得更好一点”。
对邪恶的话厌恶,就对了
今天因为讲到欲望,讲到法,讲到觉悟,我看刚才这个例子是最典型的反面例子。
你们有的虽然文化不太高,佛法听得不多,但是是非好坏,你们总应该懂。娑婆世界龙蛇杂居,我们将来究竟要成龙,还是成蛇?你们有的同学,曾经听到过那些话,感到气愤,感到讨厌,厌恶,就对了!如果感到欢喜,你就迷掉了。做老师的,总是希望你们觉悟,而不希望你们迷掉。
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修行证果
女众班有去过好几个佛学院的,认为这儿很清净,能够学到真正的佛法,培养真正的人才。有的师父前两天打电话来,说要把徒弟送到这儿来学,她说“我就是走不开,否则我也想来”。释迦佛说过,有正法的地方,再苦你也要去。不清净的地方,不能依法修行,条件再好,你也不能去,去了也吃亏啊,我们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生活条件,我们是为了将来清净修行证果,到彼岸,今天讲到这儿。(第九讲完)
喜(37)
———————— 傅味琴 2002.1.24 ————————
把佛法出卖,形成现在这种恶劣局面
本次提要:
·导引错了,容易步入歧途
·人生路上的遭殃,不是正常的规律
·杀生求长寿,反增罪业
·邪师恶友引路不会有好结果
·歪理识不透,心里起共鸣,会觉有道理
·放逸多横死,在佛门赚钱结果都不好
·把佛法出卖,形成现在这种恶劣局面
·佛法不懂,故意歪曲,恶知识引导众生进三恶道
…
《心理导引——喜(30~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