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所以要保密的,不能给敌人知道,敌人知道,他就又采取对付你的办法。
你们看过《智取威虎山》吗?杨子荣就是假扮成土匪,扮得很像,土匪都相信他,就是座山雕稍微有点怀疑,处处考验他,问他为什么晚来几天?他就胡扯。还不相信,那么再举行一个百鸡宴,女土匪要和他跳一种跳起来像狐狸一样的舞,就看他会不会跳?解放军哪会跳这种舞,偏偏杨子荣就会跳,什么都很像,每次军事演习,杨子荣很是投入,座山雕就相信他了。结果把土匪引出来,解放军来个大包围,全部消灭。座山雕把椅子移开,想从地洞里逃走,杨子荣早就知道了,一个箭步跃过去,座山雕就没有办法逃了,最后问他:“你到底是谁?”“我是人民解放军侦察兵。”“完啦,只好我命休也。”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要把无明引出来,你才能抓住它,才能破它。从前有很多人解说无明,还有许多小故事。一个徒弟问师父:“师父,无明到底是个啥东西?”师父脸一唬,“修行还没有修好,问什么无明!”徒弟有点不高兴,“问也不能问啊?”师父说:“这就是无明。”就把徒弟的烦恼无明引出来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3-4) <155>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5日
无明是过去世的烦恼,到今世成熟了,
就起了烦恼的破坏作用
本次提要:
■ 无明一起,烦恼就会跟出来,所以要在烦恼刚起时去找无明
■ 无明是过去世的烦恼,到今世成熟了,就起了烦恼的破坏作用
■ 无明是智不及愚及烦恼愚,所以愚的人容易起烦恼
■ 如果小智不及愚,那么佛是大智慧,岂不是更比不上愚
无明一起,烦恼就会跟出来,
所以要在烦恼刚起时去找无明
还有人说:“你要找无明,就在睡觉还没有睡着的时候找,刚刚要睡着这一刹那,就是无明。”我听了这话,就在睡觉时体会自己睡着没有,真正到这个时候却已经睡着了。(众笑,师笑)所以你们修行不要错过机会,有人看见别人起烦恼,他也跟着起烦恼,真是大笨蛋,这是好机会呀,别人起烦恼你就看看自己心动不动。心里一讨厌,开头上这一点点就是无明。但是时间不长的,一会儿就变成粗烦恼了。
无明是过去世的烦恼,到今世成熟了,
就起了烦恼的破坏作用
再看看佛法上是怎么解释无明的?“先世烦恼,今世果熟”,无明是过去世的烦恼,今世成熟了。人都有烦恼,人死了,烦恼可没有死掉,等到你投入母胎,生下来了,前世的烦恼习气也等流到今世,在你今世生存的时候就起作用了,好像果子熟了,当然是起烦恼破坏的作用,这就是无明。
无明是智不及愚及烦恼愚,
所以愚的人容易起烦恼
又说:无明是“智不及愚”及“烦恼愚”。愚人就是什么也看不清楚,什么也不明白,什么都是搞错,颠颠倒倒,所以愚是学不得的。学愚就是颠倒,学愚就是要你走向三恶道的路,永远跳不出生死轮回。
把愚解说得详细一点:一种是智不及愚,你虽然有些智慧,可是你这个智慧不够,由于你智慧不够所产生的愚,就叫智不及愚。还有一种就是你本身的烦恼,叫烦恼愚。烦恼的人都是愚蠢的,愚蠢的人也都容易起烦恼。学愚是在释迦佛叫你修行的路上开倒车,真是误人子弟,危害不浅啊。
由于中国佛门里多少年代以来,有人提倡愚,许多人受了影响,学愚的意志坚决,还表示要一辈子学愚,要永远做一个愚人,还说愚人容易往生。释迦佛可没说过这句话。她拿出一本书来,“这本书里有这句话。”这是人写的书,不是佛经呀,还以愚为荣耀呢!
如果小智不及愚,
那么佛是大智慧,岂不是更比不上愚
前几年我在深圳过春节,我的学生收到一封信,看了以后脸上很不欢喜。过新年大家都是高高兴兴,信上偏偏说,“我真想哭,可是哭不出眼泪来。”奇怪,遇到了什么事这么伤心,连眼泪都哭不出来?(众笑)“听说你去学法,学了法你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我为你悲哀,想哭也哭不出眼泪来。”后面一句,“难道你不知道吗?有个大居士说过:小智不及愚。”小智慧还比不上愚,大智慧当然更比不上愚了,那么佛是大智慧,所以佛也比不上愚。在佛看来,愚不可能成佛,在他看来,佛还比不上愚。你说颠倒不颠倒!如果愚人也能成佛,那岂不成了愚佛?
我在福鼎时,听说有一天有人去拜访一位法师,被法师训了几句,法师说他:“你也是学法的,你竟然连戒定慧都不要了!”连戒定慧都不要了,实在使人忍无可忍啊。没有佛法的智慧的人,永远也破不了无明,永远也了不脱生死。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3-5) <156>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5日
古代读书人的孤高,学不得,
脱离了群众,咋度众生
本次提要:
■ 无明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人生的路上究竟过的什么日子?好好体会体会
■ 轻信世间上哄人的好话,你也会颠颠倒倒
■ 有人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我说:睡补不如禅补
■ 修行人不搞“修饰文字美”,所谓潇洒走一趟,哪个人没有流过泪
■ 古代读书人的孤高,学不得,脱离了群众,咋度众生
■ 众生直到老死,每分钟都不自在,唯有佛法,能解众生之缚
■ “脱牢犹如鸟出笼,解缚气壮千里驹”,这就是修行人的自在
无明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人生的路上
究竟过的什么日子?好好体会体会
无明随着我们生下来而带到这世,这叫与生俱来。你生下来了,无明也生下来了,仍然在你心里起迷茫。从小长到大,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究竟过的什么日子?好好体会体会。
轻信世间上哄人的好话,你也会颠颠倒倒
世间上有许多话听不得的,全是哄人迷惑人,你稍微得到一点快乐,他就把这个快乐描写得无比美好,让你迷惑掉。所谓“花好月圆,百年好合”,其实鲜花只是迎春笑,到冬天花就不好了;月亮只在十五圆一天,十六就不圆了;“百年好合”,结婚后却天天吵架;“白头到老”,没到白头就离婚了;“海枯石烂”,心早就变了; “子孙满堂”,现在计划生育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全跟老人分开住。全是用好话哄人,还不如把福字颠倒,表示你颠颠倒倒。
有人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我说:睡补不如禅补
从前广告里推销“好睡饮”,这是种保健品,你喝了就好睡。广告里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假如我做广告,我要加一句:“睡补不如禅补”。吴医生说,如果我不操心,去休息三个月,什么病也不会有,全是辛苦来的。我休息好再修修禅定,那当然更是补了。还有一个广告说,用了这种香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那么后年呢?十六,再过几年,钻到妈妈肚子里去,那不是流转生死吗?(众笑)
修行人不搞“修饰文字美”,
所谓潇洒走一趟,哪个人没有流过泪
文人非常无聊,总喜欢利用语言文字来迷惑世间上的人,无非是在做文字游戏,让人家欣赏他,结果使人们受了很不好的影响。经书上有句话:“修行人不应该在文字上搞修饰美。”现在这种文字上的修饰美,很多啊。外国人有句话,叫罗曼蒂克,中国话叫浪漫、潇洒走一趟,你人生真的这么潇洒吗?哪个人没有流过眼泪啊?有许多姑娘一夜哭到大天亮,因为遇到了负心郎。包公还要铡驸马爷了,哪个靠得住啊?
古代读书人的孤高,学不得,
脱离了群众,咋度众生
从前社会受了儒教的影响,个个傲慢,宣扬“孤高”。孤就是只有一个,高,以一个为高。写起诗来,天上一轮明月,下面一个诗人,拿了一杯酒,看了一朵花,全是一,那不是脱离群众吗?这种人咋度众生啊?我就反对孤高,我主张发菩提心,深入群众。
众生直到老死,每分钟都不自在,
唯有佛法,能解众生之缚
你想潇洒自在,看看你这一辈子到底自在不自在?别说假话了!过去世就因为不自在,你才投的胎呀,你生下来一直到老死,每分钟都不自在,因为有条绳索把你绑住了,这叫缚,这个缚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解开过。要解这个绳索,只有学佛法,“能解一切众生之缚”,这就是说的佛法的功德和作用。
“脱牢犹如鸟出笼,解缚气壮千里驹”,
这就是修行人的自在
不解开缚,你自在吗?鸟被鸟笼缚住,有翅膀仍不能高飞;千里驹,腿被绳索绑起来了,不要说不能走,连站也站不起来。一个人必须要解开缚、脱开牢笼。从前我写了两句话,脱牢犹如鸟出笼,解缚气壮千里驹。不脱离鸟笼,你这只鸟想飞,飞得出去吗?仅仅是被人欣赏,被人玩弄,根本没有你的自在。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3-6) <157>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5日
人受迷惑,还不是受感情的迷惑,
不从佛法里觉悟,你是跳不出苦海的
本次提要:
■ 鸟尚且知道,靠外力和自力求得解放
■ 痛苦的人大都是感情问题,被感情所绑苦得很
■ 世人认为爱情比生命价更高,佛弟子认为,生命比爱情价更高,活着就是
为了争取自由
■ 人受迷惑,还不是受感情的迷惑,不从佛法里觉悟,你是跳不出苦海的
■ 醒不过来,被死所绑,一醒过来,就被感情绑住,证了法身,就自在了
■ 世人为人所绑、为物所绑,一辈子为所得到的东西累得辛苦
鸟尚且知道,靠外力和自力求得解放
有一种鸟,如果幼鸟被人关在鸟笼里,母鸟会来找它,每次都叼一些东西给它吃,最后一次母鸟叼了一只有毒的果子给它吃,它就死了。飞不出去还不如死掉,鸟都有这样的志气。
还有一只鸟被关起来了,另一只鸟天天飞过来,“啾啾啾……”也不知在说什么,…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50~15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