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步罡踏斗、灾难不断,他是万能的,万能的主宰,他创造了伊甸园,为什么有奸细,有间谍。他的伊甸园里为什么有毒品,对不对,可见这个万能是有瑕疵的,不但如此,他第二次发动,弄了方舟,还是再出事情,发大水把坏蛋通通淹死,把好蛋通通放在方舟上,今天我们都是方舟的后代,你放心,我们为什么坏蛋那么多,对不对,可见他第二次又失败了,听说第三次又要来了,这次不发大水大概要放大火了,不行,这些有欲望的人,他就永远有瑕疵,不可能完美。
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佛菩萨的净土为什么是真实的,因为他是透过这样一条路,认真走上来,他的世间是真实的,诸佛的世间是完美的,他是走这条路上来,他不是异想天开,自己去创造的,你放心,他是完全从这里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那各位你想想看,你是不是这样来的,现在我们要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们要常随佛学,踏着佛陀的脚步前进,是不是从这里开始,很遗憾,这些地方经典都没办法讲,经典没办法讲。
藏密讲的叫做什么,言传是吗?山岩的岩,岩传,这个叫岩传,岩在哪里,这个叫岩,颜色白白的这个叫岩。白白的这一块叫岩,他岩传的密藏都在这里这一章叫岩传的密藏。你以为是从山地里头挖出来那个才是呀?这都是口传的,不是经典记载的,经典记载的叫密续,对不对?这个叫岩续,山岩里头的东西,这完全都是活生生的。
好,我们跟各位谈到这里,这刚才讲的重点是在这里,这里把细住以下,禅坐粗住细住叫做数法应该你在这里学数法,那么欲界定到未到定,叫做随法,那么从初功德到置心一处,这个叫止法,他有三个阶段,我们叫三法功德跟三法文化,那么这里头,常有的是这个地方。
这个随法文化里,你就会有神通了,那你最好是不要,我跟你讲,你最好是不要通了,一通就出问题,这个通大概都是他通,欲界定还好,因为很清楚,你在办事而已,因为你入的是思维定,叫妄想定,所以叫欲界定。
那么未到定就比较麻烦了,你是真修行,真修行是从未到定开始,这是开始真修行的第一步了,在这个地方你在训练随法,息出息入这样子,息吐或者是一二都不要紧,是在数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即使你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了,所以你会有很多境界出来,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会开始有了,不是严重,但是未到定开始就产生触功德,你在产生触功德的时候,你理他不理他,你要理他,你无法置心一处,你要完全不理他,你才有可能置心一处。
所以当你这个时候在打坐的时候,你身体会有变化,你不理他,可是你生理的反应会去理他,这叫潜意志,我用的是潜意志,意志,不是意识,不是潜意识,你们常用的是潜意识,那西方心理学上讲的潜意识,我讲的不是潜意识,是潜意志,我虽然不做意去控制它,可是他自己生理本身会起作用,那个叫潜意志。
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生理跟心理都会起变化。那么你的意志要不理他,潜意志会去理他,所以你的身体会变形,坐到最后,奇形怪状都出来,但那是正常的,你要记住,那是正常的。
当你透过这个部分完成这一份功夫以后,你置心一处他有三个条件。这个地方我们要求是三个条件。
第一个你在数息上是置心一处,在一个地方,在上面眉间也好,风门也好,丹田也好,都不要紧,就在一处。
第二个,不管是意志的或者潜意志的,你都要能够放轻松,假如你每次打坐,那个生理现象,触功德一产生,你会扭曲的话,就表示潜意志还没有放松,你必须潜意志放松,那时候你坐的就会很端正了,第二个是放轻松。
第三个息出息入要很清楚,因为一放松很容易入睡,入睡你就会觉得,我一个晚上才吸了一口气而已,晚上一口气,白天也一口气,这样才对呀,那假如晚上一口,工作又好几口气,那就不对了,这就是证明你是睡着了,可是你会一直以为你没有睡。
那不管他,这个放轻松就失败,因为你对于息出息入没有很清楚,这个不算,弄清楚,这是三个条件,这个叫做参禅金三角,金三角,你必须这三个条件要具备,到这个时候技术面才叫做到达修行开始线,到修行开始线,这第一个。
第二个,你的工程面要进行,工程面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你的意识要下降,识性活动要下降,你不要有太多的杂讯,你杂讯很多的时候叫做意识流,概念包,概念像粽子一样,一抓起来一把,不是单一概念,你只要讲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大堆概念的,这一大堆概念,你表达出来的是什么,你自己回去你自己问问看,我在讲的时候,你就在那边,不过,可是,还有,但是,你有很多这些东西在的时候,表示你的意识流很昌旺,五更昌旺那个昌旺,识性发达才会有这种情况,这个没有办法修行。
假如你是在这种状况之下而服膺与某人或某一法门,或某一宗派的时候,那只有迷信。肯定迷信,你放心,我讲的不是说你不信我,就算信我也是迷信。因为你那个基本心境是不对的,你必须把这意识流跟概念包全部破除,放下,放下到最后,有一个中心价值观,中心价值观也很清楚。
你去留意一下,人家讲,对对对对,你讲的很好,不过,学佛不是要.......学佛不是要.......有没有,这就出来了。师父说供养,供养是供养,不过供养,精进的师父不是持银钱戒吗,所以讲到最后,就是说你不要供养就对了。这个叫做中心价值观,只要还存有中心价值观在干扰你的话,那都叫染识。
你在修行的时候,必须把染识放下,你只有单纯的概念,这个叫做单一概念,单一概念我们叫净识,当你一直调整,把这些社会意识,种种的通通调整到净识的时候,单一概念只有一个概念,这概念里头没有其他东西,这个时候叫做工程面的修行开始线,这两个都到达修行开始线,你才有办法精进。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你的禅观到达不到达修行开始线?还没有,因为假如禅观假如还没有到达修行开始线,你会证阿罗汉,是非人格性法身,当你这个时候禅观加入到达修行开始线,你修行要证阿罗汉,经过十信位,大概一支香就够了,你就是法身大士,入娑婆若海,你假如这个时候禅观没有培养,你没有办法感受到法身的存在,你也会破无明,证阿罗汉,但是要回小向大,你可能要经过无量个三大阿僧祗劫,否则无法通过,差别在这里。
直接训练人格性法身,要证阿罗汉,比非人格性法身证阿罗汉的时间大约要增加一倍,换句话说,直接修阿罗汉,大概三年,你修人格性法身证阿罗汉,六年;假如你发广大愿,十年;可是你一证阿罗汉,再加一支香就过去了,你就是法身大士,差别在这里。
假如你用三年的时间证得阿罗汉,那么要通过那个十信位入法界,开始修法界观,要无量个三大阿僧祗劫,你自己去看,所以看你跟哪个善知识学,由他们来教你,那你要在这里学,这里是把这一套教给你,那么感受法身的存在,这个禅修在感受法身的存在的这个过程里,你要培养自己的法身的这个感受力,这是我们禅修你要进行的工作。
禅修这个阶段你要进行的工作,你要怎么样摸索到说有法身的存在,那我们告诉,息身就是法身,那你一定要把呼吸身,呼吸呀的这个系统你弄的很清楚,这没有为什么,可是我们现在一掉入舒服坑里呀,就没办法,你没有办法动,这没有为什么,只能这样跟你讲,你这样修,你有没有办法怎么样,进行以后我们再讨论,一定要去感受到法身的存在。
那我们常这样讲,譬如我跟各位讲说,你一定要谦虚,你的大脑也会想谦虚,谦虚我知道,可是怎么做到谦虚呢,那就是你要去摸索的,这不是用讲的了,从你的身口意上面,去表达看你谦虚不谦虚。这是最直接的。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够谦虚,从他讲话中最容易看出来,他是表达他的存在,那就是我执,而一般人在语言上做表达,绝大部分不是我执就是法执,他没有办法谦虚,谦虚就是把我执拿掉。
我们要大家担任义工,担任干部,你不要以为干部是怎样,有人说我们不叫干部,我们通通叫义工,那都无所谓,你要坚持用义工不用干部这个名词就表示你的我执了,表示你的法执了,你想想看,你是不是这样,我既然是谦虚,人家叫我什么有什么关系,你叫我总统也一样呀,哦!是这样!那对不起,我没有做好,所以不在名分上面,不在你所表达的语言上面,说你多厉害,不是,你要够谦虚。
我常跟各位讲,裴休在宝官寺那些法师们的时候,黄檗是最傲慢的一个,但是他是最谦虚的,他傲慢在那里呀,他就裴休,有!不就出来了,他说佛说诸法空相,不能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若是以音声求我,色相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现在佛像通通画在墙壁上,什么意思?对不对?
他就叫一个裴休,他说有!不就出来了吗。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傲慢,你没有实力的人,你想要透过表达你的成就,把你的成就跟你的能力来表现你的存在,那就我执,所以真正放下的人,他就不表现,裴休问大家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讲,他说,有没有真的修行人,那方丈说我们大寮煮饭那一个应该是,叫他来看看,他刚躺下去,口水才流下来,就把他挖起来了,不要睡午觉,宰相爷找你,他一看那种走路一歪一歪的,老朽一个,宰相就宰相,肚里能撑船,就问他,我是当朝宰相裴休,请问法师上下,我叫黄檗,什么事,再讲一遍,好,紧接着就是他讲的,他就叫裴休,他就有,你说不能画出来,不是出来了吗,裴休当下开悟,一句废话都没有,就叫一个名字而已,人家就开悟了,这个气势凌人吧。
但是人家就绝对的谦虚呀,这个在做什么,在培养你法身的存在,真修行只有谦虚,我们叫谦下心,不是只秀在外面给人家看的,像我这爱现的人没成就,你别看我,我讲的很好听,你听一听都变知识,不是听知识,你要去修学。不要想说你要跟我一样,讲的那么好,讲好的是假的,修好的才是真…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