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人格性要健全。五大人格性每一项,标准及格成绩是七十五分,五项,你通通要在七十五分以上,最低的那一项也要七十五。假如五项都七十五的话,基本上还不能精进。假如五项当中,有一项是七十五,两项七十五,其他都八十五以上,那这个是可以修行,可以精进。所以你不要以为你要多精进,很多人,一开始就很精进的,基本上都是人格性有问题,你还没确定,你怎么精进?你怎么有可能精进?这是第一个人格性问题。

  

  第二个,你一定要在健康的正常的家庭生活中生活。这是一个标准。你要有一段很健康的,很正常的家庭生活跟社会生活。换句话说,你至少要退休了,基本上。你可以不退休,但是有一段时间,你善根发向的比较早,那可以。但是简单的讲,你在社会上在家庭里,要是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成功,至少每个月领薪水领得到,你不要一年只领两个月,两个月还是试用的薪水。那你想想看,他的人生怎么会正常呢?他看事情一定不正常。在这种前提之下,在健康的家庭生活跟社会生活的前提之下,你会发现,我这样活着对吗?人生就只有这样吗?这是第二个条件。

  

  

  健全的五大人格性是第一个条件,在健康的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前提之下,你能够感受到这样活着对吗?人生就只有这样吗?每天就这样子赚钱花钱,赚钱花钱,每天就想说怎么去赚钱,赚了钱就想到哪里去花钱,就这样吗?好,这叫出离心!你对现有的世界,你开始产生(疑问),这样子对吗?那你也要过一段时间,嗯,人生应该怎样才对?假如没有第二个问题,不可能产生第三个问题。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人生就是这样嘛。我听到有人这样讲,“我就不知道那些不打麻将的人,到底怎么过生活?”他的人生就是打麻将,电视很多节目带着一群人,去疯狂shopping,叫做血拼,他说这样人生才有意义,像这一种,没有发觉出离心,就是对现实人生,有过一翻谨慎的检验,那你就说人生这样是对的,那种人生是虚幻的,不真。好吃是很好,你只是刚刚要过正常生活而已,对不对?你去美食啊,名牌啊,去疯狂采购啊,这表示你现在赚到钱,过正常生活,把你的水平拉高一点,买一些好东西吃,买一些好东西用,这是正常生活,你还没有感觉这对不对。你有感觉人生这样子对吗?人生只有这样吗?开始做这个检讨以后,那你会去追求真实的生命价值。

  

  那个开始追求真实生命价值的时候,那个才叫做发菩提心。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啊?你会开始摸索,开始摸索的时候,你就会去拣别正法,邪法。

  

  这个时候我们叫做修行阶段,我们的定义叫修行阶段,你开始要修行了。因为你要追求真实的人生。

  

  所以有人就会去学气动、学瑜伽。结果学气功,学瑜伽,就弄到瘦身美容,燃烧脂肪,开始去学那个,那对不对不管,因为他开始在摸索。

  

  有的学八字,看风水,有的开始去学特异功能,每天打坐都梦想说要离地三寸,然后看能不能离地三尺,然后能够飘来飘去,因为到最后,他要像孙悟空一样坐在云端。你看值得不值得,我不知道。我们也常常坐云端嘛,买张机票,就可以飞到云端上面去了,可是他就认为说,我坐到云端去就好了。可是你一个人,飞到云端去,很麻烦,你也没有电影看,也不能睡觉,更没有好吃的可以吃。你花个一些钱,买机票上去,上面要上厕所也方便,对不对?你要去留意哦。这个说明什么?你在追求真实生命价值的时候,你可能会跑到很多外道的地方去,你没有办法拣别。在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拣别,你今天来到这里当然能拣别。

  

  很简单告诉你,只有这里对的,其他都错的,这个是最好的,只有这里是最好的,其他都不好的。这样讲就好了嘛,其他通通排除掉。

  

  我们不这样告诉你,给你一个自己培养拣别的能力的机会。有跟我们一样的,在追求真理的,达到止于至善的,我们通通接纳。我们更期望,他们有没有比我们更好的法可以修,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更超越。但是你不会拣别,不要紧,刚开始你在摸索,会去尝试,这个叫做修行。

  

  修行阶段,就是拣别这些东西,他只是知见在选择。那你也要培养正确知见的判断方式。当然佛法有佛法的标准,我们有我们的标准,你进来以后呢,我们就把这些标准教给你。

  

  你现在还在判别的时候呢,我们只告诉你,第一个,你要有道场,要有善知识,要有法门,这是一个拣别的方法。你面对善知识,你只要完全信托就好,你不要再看了。哦,我看这个师父还不错。你好像比他厉害喔,要不然你怎么看得出他好不好?

  

  所以,当你用你的大脑去拣别,判定这个师父是好的时候,其实你是在赌注,当你发现他不好的时候,你完了,因为你全部压宝压下去了。当你发现这师父不对,他是牛魔王,那你已经跑不掉了,因为你所有的赌注全部下下去了。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当你选择一个师父,你就完全托付给他。因为我不知道师父好不好,对不对,我没有能力判断。所以当你在这个地方,成长到某一个程度,你会发现说,这个师父这样子,他已经带领我进来了,我在这里已经毕业了,我要升级,你再去找其他师父?你自然会成长啊。

  

  像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人家说中正山上,台北你们向北方看,那个阳明山那边,写中正两个字,叫中正岭,中正山上有个师父,我就去了。我完全信托给他,他印了一部《仁王护国经》,我说,师父,印了这部经,你讲给我们听。这师父很爽快,好!就答应了。我说什么时候开始啊?他说三个月。要准备三个月。这师父很负责,我们就每个礼拜我就带一群同修上去,要听他讲经,终于三个月日期到了,他开始讲了。

  

  讲差不多二十分钟。他说第一次讲啊,他讲开经偈,那也好。开经偈大概讲二十分钟,只讲八关斋戒。他说他为了准备这一次要讲经啊,他终于弄清楚了,原来八关斋戒就是三皈加五戒。(听到这么说)差不多昏倒了。这个就是我师父。

  

  然后讲完了以后,他就骂我,说都是我害他,他已经一个礼拜吃不下饭了,然后最近这三天,一直拉肚子。因为要他讲经,他一直紧张,紧张到连续拉肚子拉三天,然后终于讲完了,他说,能不能够就这样结束了?

  

  我想,也差不多了,因为三皈加五戒叫八戒,这种定义,我无法向人家交代。至少三个月,我也进步很多啊,他准备了三个月啊。我在那边也混了五、六年。

  

  因为师父不行。师父在出家之前,他是开计程车的,因为计程车撞死人,把那个骨灰放在他计程车后面,他为了要超渡他,所以出家。就这样子,你要求他什么?但是你就遇到这样的师父。

  

  四、五年以后,有那个因缘,这师父就只有这样子而已嘛。你不能说他不对,因为他是师父。四、五年你该毕业了吧,对不对?那你就往上走。

  

  到我要出家的时候,他很高兴,“你要去找个名师出家!”我跟他讲,我要出家,他说:“好啊!你要去找个名师出家!”他没有叫我在他那边出家,这就是善知识啊。你还以为善知识是什么,我第一个善知识就是三皈加五戒等于八戒,因为三加五等于八,没有错。你以为你找的师父要多厉害?你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成长。不管哪个师父,你不要怕。

  

  我这个师父还很厉害,他每个月都跟地藏王菩萨在地狱开会,开说要怎么样度众生。你都没有看到这么厉害的师父。后来他更进步了,他从地狱把会议场所移到了极乐世界去了,每个月都跟地藏王菩萨在极乐世界开会,开说要怎么度众生。你要超越他嘛,你不能跟他一样,因为你在成长。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生命它是一再成长的,所以在修行当中你在拣别,你不要怕师父怎么样,你不用怕。除非你是压宝方式的压下去,我师父怎样……你要是一直帮师父吹牛的话,你一定会压错宝。

  

  所以我一直跟各位讲,你不要造神,你不要一直把师父神格化、偶像化。你绝对弄错。你要以平常心来看,你要是一直帮他吹牛你一定出问题。不用。平常心。他能教我什么,至少他给你定位,因为我跟着他,他是我师父,人家一说起他来,都骂得要死,他到底是出家人还是非出家人?因为他闭关在山上十年,头发都没有理,胡子也没有剪,法针一插,他是道士还是和尚根本搞不清楚。那无所谓,他说他是师父,是法师,你就跟,跟到你毕业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毕业。当你要出家的时候,他也很高兴啊。你不用担心,你应该要成长,你假如依附师父,师父是大牌明星的话,我告诉你,你完蛋了,你绝对不能成长。这是一个关键。

  

  好,当你确定好了,修行,我决定要在佛法中或者在哪一个善知识那边留下来,要开始修的时候那就叫禅修,真正修行从这里开始。而这个地方,禅修是真正修行的资粮道。

  

  你放心,(这个阶段)还没开始修。你在禅修里头要学什么?学两个东西,一个是技术面,一个是工程面,你要留意到这两个,现在我们要跟你解释的是这个东西。技术面一般来讲,修定,工程面一般来讲,修慧。定慧两个,你都要修。

  

  那么定是怎么修的呢?禅修的定怎么修?第一个我们看一下图,开悟之路,(见图)你刚开始,从这里禅坐,到粗住,到细住,到欲界定,这个地方,第一个阶段。初住,细住,欲界定,这个地方,我们一般叫做打坐。什么叫欲界定?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你也坐得住,欲界嘛,妄想嘛,坐在那里,光这个地方就有很大的禅定功夫哦,不是上面的禅定。

  

  是这里(欲界定)你坐得住。坐这里干吗?你可以解五元联立方程式,不用电脑,也不用在那边计算,反正五元联立方程式,你坐在这里就可以解了,厉害啊。那个五个方程式,联立方程式,他可以解。这个定功厉害吧?但是这个叫欲界定,还不是禅定。

  

  因为你妄想在起作用…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