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5讲
主讲人: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第三品,观众生业缘品以及第四品,阎浮提众生业感品。这两个品目里头都讲到众生的业,一个是业缘一个是业感。这本来就是一个大课题,业缘与业感我们要从理论的立场来谈跟众生的现象大概要十二个小时才讲得完,所以我们今天用两个小时把精华来跟各位做一个交代。既然各位来了,我就不能欠各位,当然我更希望各位不要欠我。听完回去就要修,就这么简单。你不修下辈子你就还不完,你会修得很辛苦,这辈子听得到你不修,下辈子听不到你怎么修?很多人常常这样在想,我找不到师父,没有一个好师父。不是没有好师父,好师父很多,只是你不服他就对了。你只是不服,你看不惯嘛,讲的是不错了,太年轻;他的年纪是可以啊,讲不好。你这个就很麻烦了,我告诉你,不是找不到好老师,我的感觉是找不到好学生。所以你别担心,谁也不欠谁,大家都欠一个好字而已。
业缘讲的是一个业的本体,业怎么来的,你知道吗?就来自于你的身口意,身口意,你想什么,你讲什么,你做什么,都有业。你骂我,我说你造业,对不对,你骂我你当然造业,你赞美我你也造业啊,你知道吗?只是造恶业还是造福业而已,是不是这样?所以发自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口意三业里,你一定都有业,那就是因。这个因发了以后,只要有缘,那你就果到了。但问题就是缘具不具足,那你不知道,因为缘还没有到。通常我们在造因的时候,都没有缘,所以你的果报不现前,那你就说又怎样,又怎样?
我小时候听到一些老人家这样在骂小孩,小孩子很蛮横,不听话,那老人家就骂,就算你是三头六臂,我都要把你制服。真的三头六臂你能制服吗?他一头两臂你都没办法了,三头六臂你就有办法吗?我告诉你,真没办法,这个是说明什么?说明你的嗔心已经起了,使你惹父母,那个有业,缘马上到。学生惹老师,也是业缘马上到,是不是这样?所以你马上挨揍。那个缘就在那里,因为他有权利就是缘。但你来到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了,这个西方世界跟东方世界不一样,父母亲不能够用权利去揍子女。那你来这里,那你的福报就比较大,但是你所造的因呢,将来的缘到,果报还是现前,所以这个业缘主要讲的就是业的本体、业的本质。那么业感就是讲他的作用。
那个业跟缘相应以后,所产生的感应,相应叫业感。因此就有人叫业感缘起,业感缘起就是佛法最特殊的,叫做缘起论。那缘起论有很多,有的叫业感缘起,有的叫业惑缘起,那都无所谓了。方东美教授主张业惑缘起,不主张业感缘起。那有的人就说真如缘起,那真如缘起跟业感缘起是不一样,业感缘起跟业惑缘起只是名字不同而已。那华严不讲这些,华严就叫法界重重无尽缘起。这个问题就大了,那个我们不谈。那么今天要跟各位谈的还是一样,我不照传统的解释跟各位谈,传统解释各位听经已经听很多。书籍注解也很多,你去翻翻看就有了,我就不用再讲了。
这两品经文里头为什么集合在这里,第一个先观众生业缘。第二个讲南阎浮提众生的业感。他在讲什么?现在把经典放下来,这两篇文章里头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各位这个题目你都有,你也思考过,很多人为了这个问题,那真是费尽心思,但是你跟这个地方连不起来,地藏经对众生来讲很重要的问题就这两篇。这两篇你看经文是最没有味道,摩耶夫人问地藏菩萨说: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她就先问这个,你知道吗,你有造业吗,我回想起来,我这辈子坏事有做了,不多嘛,只是把爸爸要吃的养乐多偷喝掉而已。只是初二十六打牙祭时把拜神的那一块肉偷咬一口。老人家问了,怎么谁吃的?没有,刚才猫咬的。小时候,我们要吃肉,不像现在这么多。那一块肉摆在那里,拜完以后,阿嫲吃一半,爸爸吃一半,妈妈吃一半,剩下一点,我们又切掉,又切掉,又切掉,所以趁着阿嫲在等着那个香还没有烧完的时候,我们要守在那里,不然狗会来偷吃。我们就守在那边看,趁着他不在,先偷咬一口,放上去,不是狗来咬,猫来咬而已,大概我们做坏事是做这种坏事了。你不会拿着枪去校园扫射了,你还不会做到那么大的坏事了,你大概就是做这种小事了。有人去作弊,考试的时候偷看,因为不偷看会被打,偷看被打更凶。那你所做的,想一想,这辈子没做什么坏事了,大概都是凭良心在做事。那我有什么坏事啊?可是,虽然我没做坏事,可是现在很痛苦呀。有没有痛苦,你想想看,你有没有很痛苦呀?不是病的苦、一种莫名的苦、一种无奈的苦、一种人生非常乏味的苦,有没有?那麻烦了,我又没做坏事怎么跑出这些来了呢?告诉你,做坏事的人不苦,这个世界真不公平呀。我们都不做坏事。我告诉你,你真的都不做坏事,你真的会很苦了,不做坏事要不苦,只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你知道吗?培养你人生的兴趣。
你一定要培养你的人生兴趣呀。爬山也好了, 沾花惹草也好了。我们广东师姐天天在沾花惹草,她人生会很灿烂,她不会活得很苦,因为她有兴趣。你人生有没有兴趣?你要是没兴趣,你一定很乏味。乏味的话,那个苦就来了,干什么也不是,人生什么都没有,有的就是时间,对不对,时间摆在那里,你没有办法消化它的话,那你就苦了。今天跟各位讲,福利国家里面为什么那么多人自杀?问题就在这里,他时间太多而不知道做什么。他就苦了,这个苦你要没有办法解决,各种病都出来。佛门中有一句话你也很清楚,病,哪有时间生病啊,快去为三宝做事,为众生做事,为什么呢?你讲不出所以然,真的我发心病就会好吗?是真的会好。为什么?不是你发心做什么,是发心培养你的兴趣,留意到吗
我不是发心来这里受苦受难的,师父吃饭我要煮给他吃,师父吃完我要替他洗碗筷,那师父还要骂我呢。那你要是这样想的话,那你当然痛苦了。你要透过这个发心,培养你的兴趣,什么兴趣呢?服务大众的兴趣。当你没有这种认识的时候,你发心发不起来。很多人发心发了一半,他只发了一半而已,怎么发了一半?一发心,哦!这个是很好的商机,这个好赚了,那你就一半转弯了。是可以,只要你引发兴趣就可以,你有兴趣会推动你的生命往前进。你那个生命对与不对是另外一回事,究竟不究竟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的人生可以免除乏味的痛苦。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那我们呢?在这种苦闷跟无奈的前提之下,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这样活着对吗?我这样活着有意义吗?人生应当如何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当你开始在做这些思考的时候,就叫做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佛法叫什么?就是菩提心嘛。要发菩提心就发这个,这菩提心不是作意能发,你想要作意说我要发菩提心,大概只有“我要发菩提心”六个字,你没有内容,真正菩提心就来自这个地方。所以他第一个会发现菩提心里面含有一个东西,就是这样活着好像不对?这样活着好像不对?你只能够说好像,因为你不能证明不对嘛,对不对?其实这样活着好像不对,你就已经产生一种心了,叫做出离心。因为你有这个出离心,你才会想说那要怎么活着才对,是不是会产生这个问题呀?所以要怎么活着才对呀,它里面已经包含着我目前这样活着是不对的,是不是这样?
那么菩提心里面就有出离心了,他不是你要发他就发得起来,是因为你在正常的人格性之下,在现有的社会生活里,你应该是活得很好,只是这段时间下来,你觉得好像不对,每天不是这样吃得饱饱的,再睡得肥肥的。然后再去一公斤要多少钱减肥。这个人生好像哪里不对,但是你讲不出来。社会就是这样,这边的报纸广告说XX餐厅推出什么又对折又打折,又什么又很好吃,然后这边又说减肥减肥减肥,是不是产生这种现象?好了,那我们是不是活在矛盾中,一边呢拼命把他养肥,因为很好吃嘛,一边又说肥的不好,有种种病,要减肥。那到底在搞什么嘛,你这样的人生对不对?但是你会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觉这好像哪里错了。这个就是人生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这个是你真正的具有觉性。
当你这样产生的时候,后半段,是后面讲的了。我们这两品经,主要是讲前半段。 你在现实的生活里,你要做什么故意的坏事,有没有?没有吧,顶多大家做生意说一些谎话而已。其实不是很好,我说就是很好,我跟你保证一定很好。人家说这木瓜好吃吗?好吃,绝对好吃。他吃的不好吃啊,什么不好吃?这个时候还有木瓜就已经是最好吃的了,是不是这样。和你讲的有道理嘛,这个时候的木瓜这个已经是最好吃的了,那这个时候本来没有木瓜的,现在有那已经不得了了,那你要多好。可是你在想是应该旺产期的木瓜,对不对?肯定不一样啊。那你说你有没有打妄语,是我解释说没有。事实上呢,因为你在讲话使对方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个就是妄语。可是你又认为我这样子解释一番好像也没错啊,没错是你的,但是人家已经误判了。好了,那这种小过失,这种叫小过了。你也不必太过于自责,而且你会觉得说,我很有智慧,对不对,别人都不会这样讲,你会这样讲。这个时候其实是在造业,但我们不知道。那我要告诉各位,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大部分都在造这一类的业。这一类的业,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叫做结构性业,结构性所产生的业。那你不能够了解,你说我又不是故意的,那对不起,这个就是业。
这个结构性的业使我们产生迷失。为什么你会有结构性的业呢?就是因为你用大脑,大脑的推理是不会错的。大脑都是合理的推理,他怎么会错呢?但是呢,通通错。这个你就不相信了,你说那我不用合理的推理,我要怎么推理,我要乱来是吗?不是。我告诉各位,只要你用大脑的推理,那叫做识性作用。大脑的作用就是识性。我们常讲舍识用根,转识成智。各位有很多是学唯识…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5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