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候成佛,那个时候他又80岁就走了。详细内容不用讲了,但是你知道他留下20年的福报。那20年的福报告诉各位,你们都用不完,那我们不会用。但问题是我们不会用,关键是在这里呀。
因为你在学佛的时候不够精进,没有办法像狮子奋迅一样,而地藏菩萨当年跟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他就学了这一点。用现在的话来讲,我不但要度众生,我还要度那最贫苦的众生。而且那些最贫苦的众生,我通通要把他度到成佛,要不然我不成佛。这个就麻烦了,我们现在一发愿都发这辈子的愿,只发这辈子的愿,都发那个你做得到的愿。那个不叫发愿。你做得到的,那个是你本来就应该做的,对不对?你做得到就是我们的责任,应该要去做嘛。发愿是发你这辈子做不完的。这个就难了。
今天我们学佛没有办法学到这一点。假设我活到100岁,那我在95岁可能会瘫痪,可能90岁就会老人痴呆,所以我发愿发到89岁就好。不要那么计较了,那么精明干嘛?你就第一个尽形寿,第二个尽未来际。所以现在我们在发愿都是应付一下,因为一来师父就叫我发愿。好吧,那发愿就发吧。可是既然都讲了,不发也不行,师父只叫我发愿,没有叫我发尽未来际,那尾大不掉,下辈子麻烦了。你弄错了,发愿是激发你的生命因素,你的生命因素要发起来。
愿是本质,本愿是本质。那你发愿就是把你的质感要发出来,那你质感显不出来,而且我们讲你生命的品味、你的性德。老是发一小段,下辈子又一小段,每一次都一小段。所以你会发现这个人很有钱呢就身体不好,要不然身体很好呢又没钱。因为你就发那么一段而已啊,不完整嘛。那碰到一个师父就发一个愿,那个愿和这个愿接不起来。不是,发愿就要发起我们的生命因素。那个性德在我们凡夫地叫做性格,有没有,你有个性那个性格,要发得出来。但是要善良的,你不要那个不良的,不良就变魔王了,不是成佛。
所以你要成佛要发起善良的生命因素。我们讲生命因素有三种。一种是杂质,这辈子有的到下辈子就不见了,那个叫杂质,有些福报就是杂质;有些是恶质,就是不良习气,贪嗔痴那个叫恶质,恶质也要除掉;再有就本质,生命因素的那个本质,那是永恒的。那么你必须要在这一辈子赶快把他激发出来,激发出来以后他生生世世就会一直接下去了。那现在要你发愿,你不敢发,就发一下,叫他“啾”一下,就赶快装作不知道,那下辈子呢又找了老半天找不到。你这辈子就一直在找,我前辈子修到哪里,这辈子要接,那你“啾”就消失了,现在你摸也摸不到了。要让他凸出来,而且很凸显,下辈子一来就是那样,我就是这种调调嘛。前辈子发的,我跟释迦牟尼佛时代发的嘛。就带下去啊,那你不是啊。你永远都是“咚”,那个叫做泡沫愿,泡沫愿下辈子你找不到了。不要说下辈子,这辈子你早就忘了,那个不算。
发愿是要把自己生命因素中的性格变成性德,那你就要努力的去推动他嘛。那你这辈子当然不能达到100分嘛,止于至善的那个境界你达不到嘛,所以他是生生世世的愿。这样各位能体会吧?这是第二个礼物。(掌声)
各位回去发愿,好好发愿。不是发给我,发给我没用,你要向你自己负责。那你从你的性格来找最好,从你的性格。你假如不知道, 我介绍你一部经,华严经。华严经有一品叫做如来出现品,如来出现品里面有四大龙王,四大龙王有四种不同的性格。那个我讲过了,如来出现品,那个书也出了,你自己去看,看不懂经书再看我讲的书。那你朝那个地方去找你的性格,朝那边去发愿。有的是急惊风,有的是慢郎中,个性当然不一样了,你发的愿也不一样嘛。那你就朝那个地方去发愿。那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他所示现给我们的,我想各位发愿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例子他所提到的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讲到婆罗门女,她的父亲叫做尸罗善现,她母亲叫悦帝利。这个母亲也是一个很搞怪的母亲,什么也不信。当然经典里头所提到的,她好吃鱼鳖,尤其要吃那小鳖、小鱼、小虾,那大概都是油炸的,又酥又脆的,其数无量。那死后你就知道,叫她信佛,女儿讲的,偶尔信一下,旋又不敬。在女儿面前,因为女儿会撒娇嘛,好好好,转个身又骂起来了,有没有?我们遇到很多这样的亲戚眷属。这样的母亲死后到哪里去呀?女儿孝顺嘛,所以很想念啊。她设供修福,就是供养出家人,供养佛,修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母亲在地狱,是生命的本质不好。借那个人在讲说,一个生命本质不好的人一定堕到地狱去了。你哪个质不好不知道,那有些时候我们好像表现给别人看是很好,事实上骨子里头有哪个不好不知道,因为你会戴面具盖起来。告诉你戴面具盖起来,阎罗王都算得到,没有用,你不用盖。你那个本质不好的,会先下地狱去。有些是杂质那倒无所谓了,杂质因为死后就不见了嘛,那问题你是杂质本质不知道,这就麻烦了,所以那母亲表示那个本质。
他是讲一个人,不一定哪个人,包括现在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一样。只要你有那个地狱质,地狱水平的那个本质,那你就得下地狱去了。去炼一炼,百炼成钢。不把那个恶质给你处理一下,你不知道,不知悔改。
那么这个地方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在理论上很重要,就是无毒鬼王。这些经典大家有读诵过你就知道,无毒鬼王来告诉这个婆罗门女,说你妈是谁呀?在哪里去呀?他跟她讲说,因为你给她修福,她已经升天去了,对不对?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特别讲到,无毒鬼王者今财首菩萨是。他在表达这个东西,在表达什么?无毒鬼王是个因,财首菩萨是个本体。你不要看现象,看到鬼王你就怕,不用怕,他不知道是哪个菩萨。这个佛经里头你会觉得奇怪,那个时候当鬼王,怎么现在是财首菩萨?不是,它是一个体跟相的问题。体就是本质,相就是表现在外面。那我们看到有很多明王,有没有?明王就是三头六臂现愤怒相。那这个无毒鬼王就等于那个愤怒相。愤怒相在密法上叫做教令轮身。财首菩萨他叫做正*轮身。佛菩萨都有好几个相,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一相而已,他有很多相。
这个佛陀只是在陈述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你看佛经里头,大乘经典里头都是用陈述的,它没有用推理的。所以经典很难看到一个很完整的理论,它没有那种理论,它都只是用陈述的方法。而且有些陈述会一再地重复一再地重复。我们在看经典很看不惯这种情况,那是你的关系。因为用大脑对于这种经典没办法。因为大脑喜欢推理。你也会看到,推理的叫做书,书看过了就好了。经典是陈述的,它不推理的。所以你可以一诵再诵,天天去读诵,有没有,差别就在这里呀。家里的孩子读书,假如今年读的跟去年的一样,那你就知道。假如读四十年都一样,那你就完蛋,对不对?可是呢,家里的孙子要不能跟阿嫲说,你诵了四十年都诵那一本,你被阿弥陀佛留级。不是,因为经典跟书不一样。所以你对经典跟书的标准不会一样的,而且经典不要说考试了,就算我们自己读,你每年的感受也不会一样。所以经典是讲生命的,书是讲知识的,不同啊。那个知识的东西你自己要去体会。书是用记的就可以,是要拿去用的。那经呢,是你要去体会去感受,感受以后你自己在生活中就会兑现。
现代人对经典的感受力不够。因为感受力不够,所以你在人生中就有恐惧,会迷茫,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你不知道在找什么。有时候觉得我这样忙碌好像不对,可是不忙又不行,这样忙下去又怎么办,那到底哪个对?所以到最后通通进佛门来。进佛门来是为什么?因为无奈。那你把佛教给搞砸了。佛法是让你的生命很灿烂,让你活得非常有价值有意义,不是因为无奈才进来,不是。无奈以后进来是可以呀,那你就找地藏菩萨的法门进来了。其实无奈的人进佛门不是走地藏菩萨的法门,是要走除盖障菩萨的法门。昨天讲走南门那边,不是走北门这边。北门这边是不幸又苦难,苦难以后你会进来。但是你有智慧,理性很强,然后又觉得无奈因此在找寻真实生命的,基本上都从南门进来,因为他信才从南门进来。那不信的,不信的话就是广设方便,先结个缘,然后慢慢你就会成熟,等你碰钉子你就进来了,就这样子。所以这个法门有它的特色,这个部分我简单的跟各位提到这里。
那么当然,这个后面,释迦牟尼佛有提到什么49日什么做功德的事情,这部分我们这个地方就不谈了。我们看第二品,分身集会品。这里最主要是讲“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分身地藏,俱来集在忉利天宫。”这个部分。我要跟各位谈的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分身,这个分身通通集合到忉利天宫来,这个意义。为什么各地的分身这个地藏菩萨都会过来呢?这个分身就是生命因素,地藏菩萨的这个生命因素,他起作用以后,在不同的世界会同时起作用。这个不同世界就叫分身,这个起作用是所有相关的。我举个例子你比较容易了解,我们现在人常常这样讲,我好像跟你很有缘。那我们就会说,那这个有缘是不是过去我们是兄弟姐妹呀,或者以前同事呀,不止这辈子包括前辈子。其实有缘不是指这个相上,有缘是在本体上有相通处。本体怎么相通呢?比如说我们在这里认为环保很重要,你开始进行环保的工作,那么有一个人他在非洲,他可能也进行环保的工作。你可能跟他从不见面,可是哪一天在飞机上见面了,你们很谈得来,为什么?因为你有同样的质感,知道吗,那个叫缘。
同样的,你发同样的愿,你在这里做环保,他在那里做环保;或者你在这里在关怀弱势族群,他也在关怀弱势族群;你在关怀比如说幼童被伤害,那他在那边关怀幼童被伤害,那假如越具体越细微,那你们的质感就越强了。只是很大的范围的话,那是有些重叠而已,你这样懂吗?就是以这样的情况,那个叫缘。
同样的,你现在一个生命因素,刚才我们的定…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4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