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九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度比你高,他赚的钱比你多,你还救济他干嘛,“人家生病”,生病要你去救济?他比你还有能力,他生病要你救济呀?所以他讲的随喜是在你的标准之下,而且这个标准有一定的程度,跟你差不多的你也不用假惺惺了,你一个月赚三万,他一个月赚两万八,你有什么好救济的?他一定是比你低到某一个程度需要救济的,这个叫随喜。然后平等、随缘,最重要是,随喜没有问题,是随缘,有缘你就要做。第三个是随分、随力,随你的身份,随你的能力,最主要是你的能力够不够,你做多少,这叫随分随力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能逃避责任。你有能力出十万,你说,我看他们都出100,我就出200好了,我至少比他们多,这个不叫随分随力。你能出十万,你就出十万,因为那种环境有需要。但他只要800,你不要给10万,你神经了,对不对。这个随分随力,自己要拿捏得好,因为他要800,你给十万呐,那你就是不随分了,他那个需要的量是那些,你不能过多给他。所以这一点就是你要留意到,对所的一个基本态度,随喜、随缘、随分、随力。我相信我应该讲得很清楚了,没有清楚的你再举手发问。这是在布施的时候所的部分。

  那么在能的这部分,这个也很重要了,一般人是强调能的部分,第一个呢要有悲心,慈悲心,尤其悲心最重要,对弱势族群要有悲心,要发起悲心以后,你才有办法随喜随缘,你假如悲心发不起来,这个做不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要诚心,诚心讲的是态度,你要有恭敬的态度,你不要以为说我出钱呢,讲话鼻子翘四十五度,那不行,一个诚心,是因为他们的业,或者什么环境,所造成今天的现象,需要我来帮助他,你要知道这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为有他的这个相,我才有这个缘可以修这一份功德,所以我要感恩他,这个就是真的诚心。你要认为说,你是一个施者,他是一个被施者,你是个救济者,他是个被救济者,他是个可怜悯者,我是一个怜悯他的人,你以这样的态度来的话,那你错了,你没功德。你在救济他的时候,不但有一个同情的心,恻隐的心,怜悯的心,你还要有一个感恩的心,因为有这样的因缘,你才能够做这一件事。假如没有这样的因缘,你不是比他有能力,你不可能救济他,所以当我们在施粥救济等等这些工作的时候,布施功德的时候,我们都抱着一种感恩的心,那你那一种慈悲心,你那一种诚心就会具足。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一个救济者,就有一种傲心,高高在上的心态,那就不对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能的部分。这个能的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刚才所讲到感恩的心是怎么产生的,他是一种觉心所产生的,你假如没有觉心,你不会感恩。我在救济,但是你不能够一直跟他说感恩呐,感恩呐,感恩你来给我救济,你是欠揍!人家来被你救济,你还感恩你来给我救济,这是不能讲的,绝对不能讲。但是你要心存感恩,因为你在修往后的福报,所以这个地方,这件事情,你怎么样做的态度跟立场是很重要的,而态度跟立场的取决,在于你的觉心,觉悟的心,你这个地方要处理得很好。这个是校量布施当中,告诉我们你布施功德大小的两个标准,一个你是对这对象的态度是怎样,一个是你现在发起时候的那个基本心态是怎样,这是这一品经上面主要讲的。

  那么有一些技巧方法要说说,把这个经文后面的部分跟各位讲一下,因为前面的部分,我想大家你读诵就知道了,我就不讲了。后面这个地方,他讲到,我举例给各位看,世尊说,“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在佛法中种少善根,你注意看看,佛法中种少少的善根,那么就算毛发沙尘那么少,他所受的福利也不可为喻,也相当的多,无法用譬喻来讲。“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这个地方讲到回向法界,大概大家都把它解释成,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叫画蛇添足。回向法界跟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不一样。你知道回向法界叫什么吗,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叫什么吗,你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有没有能力呢?这是利他的工作,回向法界是自利的工作,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是利他的工作。要知道这两个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学佛的目的是要入法界,不是要往生极乐,你要弄清楚。因为极乐是什么?极乐就像高速公路上面的休息站,你到那边休息一下,伸个懒腰,上个厕所,加个油,吃个东西,你还要再走,你不是就在那边定居了,因为你还没回到家,法界才是你的家。所以回向法界就是,我所做的这些功德通通是要回家用的,到达最终极的目标,所以我们叫做生命的呼唤。要你回到生命的故乡,而不是回到休息站就算了,那你就麻烦了,你到休息站下了车,不上车,那你就知道要走路回家了。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留意到,那假如说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那是要给众生利益的,因为回向法界是你的终极目标,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那要看你所做的功德,是什么样的功德,你要留意到,不要布施十块钱就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了,那么多众生除一除,你不知道剩下多少了,怎么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呢。不是,通常讲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的人都属于贪功德的部分,不是真正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因为我把所做的功德回向给我爸爸,功德比较小,我把它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比较大,我再拿这个大功德给我爸爸,你到最后还是回到你爸爸这里来,哪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真的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是没有目标的,就是撒出去就不见了,那你是这样做吗?是在什么时候才算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你不为自己,不为家人,不为任何什么。

  我们常讲,进庙三支香供佛,你知道吗,第一支香求什么,我念给你听,你把它记起来就好。第一柱香,皈依佛,祈愿堂上父母高寿无忧无病,祝你爸爸妈妈高寿无忧无病,可不可以,好像没人教你这样,第一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长命百岁,八万四千岁更好,不是,这是第一个;第二支香,回向社会祥和,无诸暴力,家宅永安,你家里永安;第三支香,回向国泰民安,邦基永固,风调雨顺。这很踏实的你做得到,你不要第一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第二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第三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干嘛,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你内心是不着边的。你这第一个是你的父母,你想好,第二个是你的家庭,第三个是你的社会,国家,一步一步来,你的人生会很踏实,你不要以为这个很势力、很功利,这是真实的人生。你想要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是可以,是在很平静的时候,我家里无忧无恼,父母也健康长寿,子女也乖巧,事业也顺利,自己也红光满面,是不是这样?身体健康,活泼蹦跳的,爬山就好像跑平路一百米一样的,你是这样的状况,而这个时候,你毫无忧恼,这个时候,所做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有可能。所以不是你轻易地想说,我做这样子功德比较大,那个大的功德再拿过来给我儿子考上大学,你的目的还是给你儿子考上大学,那你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就变成欺骗佛菩萨。学佛人是踏实的,一步一步做得很真诚,不要用这一种情况来讲,这不对,你要自立,可以,你自立一步一步来,这里讲回向法界,不是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所以它这个回向法界的意思,回过头来,我跟各位谈的,它的意思就是,这个理论我是没跟各位讲,你是不知道,法界就是法身。在你的观念里,法界归法界,是世界的全方位,法身是法身,但我告诉你,进入到法界以后,真的法身就是法界,法界就是法身。我用一句话讲就是,全法界是一法身,全法身是一法界,法界等于法身,法身等于法界,这个理论就不是简单地跟你能讲的。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讲进入法界,就是我要回向,让我成就法界,让我成就法身的意思,所以它是成就智正觉世间跟成就器世间,你要留意到,他回向是在这个地方。那智正觉世间成就,器世间成就,你的眷属世间必然成就!所以我们在做回向的时候,我就不这样讲了,叫做回向实际,回向真如,就是回向真理,是指这个部分。

  那这个回向它重点是在他能够遇到佛菩萨的形像,你知道,我们都以为说我看到佛像就有功德,不是,经典的意思是告诉你,透过佛像这个媒介,你有没有感受到觉悟的存在,透过菩萨这个形象,他是个媒介,你有没有感受到生命因素的存在,这才是重点。你要是经常导入到你的生命价值跟意义来,导入到你的生命因素上面来,导入到你的生命性德里面来,那你要学佛成就就很快。你想想看,看到佛菩萨的形象,你不知道看到多少了,有价值吗?为什么没价值呢?经典明明讲,“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圣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搞了半天,我的福在哪里,各位,你想想看,我相信各位都看到很多,供养也很多,你有福吗?你有没有想过,我这样供养对吗?要怎么样做才对?我常跟各位讲,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你有没有拜过?罪灭了多少?没看到。念佛念那么多,有的还打佛七,一天念十万遍,福增无量,请问你增了多少?你说下辈子就知道,下辈子我福报很大,我看这辈子比较重要,不是下辈子,我们不是不尊重下辈子,但是你要一个修行者来讲,不是人家跟你讲下辈子,你就永远都在修下辈子,你这辈子要怎么修?所以我们要问的是,我这样念佛对吗?有没有办法证明说,我这样念是对的?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我肯定,可是谁能肯定我这样念是对的?你问师父,师父当然说对,对啊,这样念就对啊,你内心还是毛毛的。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我这样拜,师父就教我这样拜,我就这样拜,当然你问师父说我这样拜对不对,师父当然跟你说对呀,怎么会说不对呢,但是问题不在…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