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但必须是生命的智慧才能见效,用大脑的推理不起作用,大脑的推理只会产生下一个问题而已。
比如,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贫穷的问题,但经济发展了,贫穷问题解决了吗?还是存在,只是产生许多的大富翁而已,而且把地球的生态平衡破坏了,这不是产生另一个问题吗?为了振兴经济,就得大力鼓吹消费,相对的也制造大量的垃圾,接下来是不是要处理环境污染及垃圾的问题?温室效应的问题,人类有办法解决吗?用大脑不能解决问题,只会继续制造新的灾难而已。看起来似乎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事实上后面又会有新的灾难产生。弄到后来,人类的大脑没办法的时候,那叫做极限的反扑,人类就崩溃了。这是我们从微观及宏观的佛教,来谈第一个大愿,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二个大愿。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这是最有名的观世音菩萨第二大愿。它说假如有人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火不能烧,这是因为菩萨威神力故。这样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叫消防员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冲进去救火,这样大火就不能烧?若是这样,那就误解经文的意思了。这里的「火」,是指瞋恨、瞋心的火。瞋心是什么?是非对错的正义感、忌妒心。所以妒火一起的时候,你冷静一下,称念「观世音菩萨」;小孩子参加考试,看到不会写的题目,一定会很慌张,这时称念三声「观世音菩萨」,冷静下来以后,先写其它的,通通写完后,再回过头来,称念三声「观世音菩萨」,重新将题目看一遍,这时至少你会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题目知道怎么解。这不是说考试都不用准备,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还是要认真准备,只是碰到难题时,你可以这么做;碰到不会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紧张,这时冷静下来,火就不能烧,这就是菩萨威神力故。
一般生活是这样,修行也一样,精进打坐的人就很容易「火大」,口臭就是火大。假如同修们都没口臭,那只有两种状况,一种是根本就没有修,一种是已经解脱了。知道吗?因为打坐你会紧张,我们讲的禅坐金三角,第一个是置心一处,第二是放轻松,第三是息出息入很清楚。这三个基础通通要具足,要证阿罗汉才有可能;如果这样的基础具备了,三个月一定可以证阿罗汉,否则不可能,因为这些都是基本要件。这三个条件要弄好,大概要花六年的时间。不要以为置心一处很简单喔,很多同修以为坐得很好,其实睡着了,自己都没有察觉;要克服这种困难,少说也要花个一两年功夫。所以你一定要跟人家共修,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真正精进修行时,会因为紧张而火气很大,这时候你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火气会降下来,火不能烧,是菩萨的威神力故,一般人不知道。这是从微观的佛法,修行解脱道上的技术面来看什么是「大火」。
从宏观的佛法来看,「大火」是讲社会上的纷争,社会上的纷争大都是无名火、瞋心引起的。怎么改善?这个时候呼吁自己的生命本质,着重于精神、人格的养成教育,这个实践也是调理社会秩序的一种智慧,生命中的智慧它会兑现,否则那些口头呼吁,都只是大脑知识的累积,不会有效果。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带着疑情激发你生命中「观世音菩萨」这个因素,这个因素它有很多种智慧、是四面八方的。你在第一愿那边,有第一愿的智慧产生,第二愿有第二愿的智慧,第三愿有第三愿的智慧会产生。因地行者从哪里发心,就从哪里去展开智慧,就是这个意思。有没有可能十二大愿的智慧一起发起来呢?也有可能,那是大菩萨、再来人,过去有成就,这辈子再来。通常我们是照前面讲的方法那样发愿,很自然地在这十二大愿当中,会有你的愿出来,有可能你会跨足两个愿或三个愿,但不见得十二个愿都有,不要紧,即便只有一个愿也可以。要发愿,要按照我们前面讲的,一步一步来,一定会有这种大成就。修行就是有这个好处,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但是你真的会对这个社会做出大贡献,会万古留芳。这是从宏观的立场,来看生命因素它会产生什么智慧。这是第二大愿。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这是第三大愿。「水」就是讲贪心,贪、瞋是最麻烦的事,前面两个愿是讲痴和瞋,这第三个愿是讲贪,三大愿里面贪嗔痴都讲到了。大水是讲贪水,因为贪,所以就随水所漂了。修行从生活中来看叫做修养,生活中我们的贪心不要那么重。那么,要怎么样不贪?不要老是橱窗里的衣服,就是我少的那一件,或是现在流行什么包,广告一出来,我就少那一个,这样就是贪心。当然买得起,那是你的福报,可是那包包又不能煮汤来吃,买那么多做什么?有几个可以经常替换就可以了,不要每年出的新款你都要,那就很麻烦了,这都是贪心。
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贪心一起的时候,虽然心里也会有声音说不要买,可是手又很痒,只要刷一下签个字就可以了,这时候你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假如是为了收藏就另当别论,因为收藏到最后是要捐出去成立博物馆,不失为自己贪的,是为了留给后代子孙看,能够经过你的手去观赏,那是你的福报。买衣服、买包包就不一样,那是个人享受,你的包包跟衣服要开博物馆吗?大概不是这个样子啦。收藏是为了以后要成立博物馆,这部份就不是贪心,那是一种智慧的妙用,它有时空的因素在里面,当中是不是有贪,自己应该很清楚,贪是因为愚痴起作用才会贪。这就像行者、大菩萨也有忿怒相,但它那个忿怒相叫作寂忿相,寂静的愤怒相,是在极宁静中所显现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跟那个「火大」的忿怒相不同,你那个忿怒相是瞋心一起,什么都忘了,跟菩萨智慧显现的忿怒相有所不同。
经文这里的「大水所漂」,是指愚痴中带来的贪心,若为大水所漂,称念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以上谈的是一般的状况,那么在微观的佛法里讲的修行,这个贪水是指贪修法,所以我们讲修法要有一个规范,就是你修的那一法最少要用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比如,你主修华严,你花在华严上面的时间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其它的就很多了,无量无边,那部份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两条都有他存在的要件,第一条是帮你定位,不要四处乱跑;第二条是要你不要封闭自己,不要「我这个就好,其它不要」,那就会排他。这也是目前宗教最严重的问题所在——独尊自己,罢黜百家。我们不能这样,对于其它法门都要能包容,所以它只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虽然只占四分之一,但是其它法门是无量无边,比例其实是很小的,你去探究一下,不要这么吝啬嘛,对不对?当然有些明知是伤害众生的外道,你就不要去了。一般是叫做外道,其实应该称作友教,友教你都要包容,佛门中的其它法门,更要能接纳。
这个观念你一定要记得,无量无边的法门是包括佛教内和佛教外,不必看到教堂,好像看到魔鬼一样。这些我们都可以去参访,人家是怎么经营、怎么建筑、怎么布置的,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好呢?我主修是华严,其它的活动随喜一下,有什么不行呢?叫你发个心,「不行,这个钱给我的师父就好了!」不要那么小气,多结缘嘛,对不对?我主修华严净土或是华严禅,那我一半的时间是用在这个专修法门上,这样没错,别人在佛七、禅七,我也随缘参加,看看人家是怎么弄的,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可以发展的更好。所以参访别人也是功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也是到处参访,只是你不要参到最后忘了我是谁,「我师父好多个,现在一提到法名,也记不起来是哪一个。」每一个道场你都去过,每一位长老你都认识,每个法门你也都知道,只是弄到后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修那一法,这样你就乱了,这样不对,你自己的心要定位。
我们是华严人,但也不反对其它法门的参访学习,你要留意,这是在微观上面你必须定位的地方,要不然人家说哪个好,你就学哪个,这个学、那个也学,学到最后你没有办法突破。不要以为自己学了很多法门,好像修得很好,这大概都在佛教三年级而已。怎么说呢?一开始学念佛,念得很高兴,一遇到人就「阿弥陀佛!」念了三年,愈念愈没味道,听人家说诵经很好,不诵不行,于是开始改为诵经,诵了三年以后,差不多只剩下「三句经」——「如是我闻……」之后就一片空白,念到最后就「……信受奉行」结束。就「三句经」,其它没有了。诵经不行,听人家说打坐很好,改修禅修,一打坐,果然心旷神怡,舒服禅都出来了。坐了三年,愈坐愈无聊,一坐下就妄想纷飞;又听人家说灌顶恨殊胜,然后又去灌顶……。就这样修了十几年下来,家里各式各样的念珠、蒲团、经书、佛像、法器通通有了,尤其是密法一修,各种材质的佛像,斧头、刀、剑、铃、杵各种法器都有,家里都快成了博物馆,可是程度还是在三年级,那这辈子的生命就永远无法提升了。这就是贪水,为大水所漂了,你要留意。
以正常的情况来说,我们都是很健康的佛教知识青年,经常持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但是禅、凈、律、密的法门你要选择一个,至少投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精进下去,至于圆融道的部份、宏观佛法的事修上,锁定一个去实践,至于发愿如何饶益众生的部份就跟前面一样,这样就不会贪。什么都要做,没错,什么也都应该做,但是你要选择一个,否则还是犯了贪水的问题。道场跟个人是不同的状况,道场要全方位架构,个人则是要选择某一法,微观的技术面和宏观的工程面可以同时进行。这部份要讲的范围很广,我们只介绍到这个地方,相信不管是对你的生活或是修学上的技术面、工程面,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肆 顺境、逆境都是瑞相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
《海云继梦和上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