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红包里面装什么」?我就拿给她看,「里面装什么?就装这个」。她一看,「这里面可以放新台币」?我说「不然你要放什么」?「放美金可不可以」?我说「当然可以,随你」。她说「你等一下,不要走」。她跑回去,就拿了一包来,包了六千块。就是学习嘛,人家包她也包,人家磕头她也磕头。人家磕头没事,他磕头起来说,「哦,很喘呐」,那你就知道她有多胖了。她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很单纯的人,但是她有足够的福报嘛,她也因为有福报,也因为她有单纯才有那个福报。这个人生生世世福报用不完。她说我先生都不会做这个,我说你先生靠你吃饭的,靠你的福报你先生就会一直赚钱,夫妻同命嘛,两个都这个样子,这个就是什么?随喜功德。你有一种随喜的本性,不要那边计较。你越计较,你的福报就越少,要懂得放开心量。「随喜」,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常讲说学华严就是学着心量大,那你心量大不大,你假如百般计较,老是在那边算得失,算成本利润,那你心量绝对不会大。我不是叫你们每个人都像那个土地婆的这个老菩萨一样。因为她是天生的,但我们应该可以慢慢培养,心量放宽一点。随喜,记得随缘,有那个缘,你喜欢的话那你就随喜、随分、随力。这里头在随喜功德的时候,不计较成本利润,你假如计较成本利润,就不叫随喜功德,那叫买卖。所以你先留意到这一点。而这个部分是华严行法中很大的特色,这个行法,他告诉我们一种特质--积极的人生观。不管你遇到任何挫折跟困难,你记得睡一觉,醒来后海阔天空,重新再开始,因为好多问题,你的大脑是无解的。不要想说,你的大脑,你很聪明,不是你聪明,是因为你有福报。你因为有福报,所以你想做什么,都会成功;你要是没有福报,你想做什么,你都有困难。
两姐妹,双胞胎这么一个例子。双胞胎,几乎同时出生嘛,才差几分钟而已,可是两个命运就不一样。到结婚之前,两个都在同一个家庭都没有问题,结婚当然就各找对象了,一个就好命,一个就歹命,为什么?因为福报不同就开始展现了。你想说,哪一个要找一个不好的老公来结婚呢?一定都找好老公,对不对?可是你的命为什么会变不好呢?那关键就在于你命运的变化。命运不变化本来就注定,只是现在显相而不同,显相而有不同。
所以各位在这里仔细看看,把心量训练出来。传统是讲说把心量放大,我现在改变另外一个说法,对于一切境界,你要懂得起欢喜心!你不起欢喜心呢,你的心量就不大。而这里头涉及到自净戒,你自己面对自己是不是很坦然?你真的欢喜吗?还是强压着?交际应酬,面对别人装笑容,我很欢喜我很欢喜,回家包在棉被里,大声痛骂,那个不叫欢喜,那是假的。要真正的很坦然的面对自己,来起欢喜心,所以一定是随喜,又随分随力。因此我们讲布施供养是不后悔的,不会后悔的。因为都是你自己所喜欢的,这个叫随顺法则。四随法则。(随因果而愿受,随因缘而乐行,随念佛而得佛,随名号而往生)
好吧,这个前言的部分跟各位讲完了,我们现在来看看经文。经文提到「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这是一段。
他现在讲佛、诸佛如来,这段话讲起来你会看起来他很宗教化。这个佛成佛从初发心一直到他成佛,成佛以后转*轮、入涅槃、分布舍利,那么这一切善根我都学,都学,都随喜来学嘛。这没有问题嘛。这是从宗教的立场来讲的。那从真理的立场怎么看呢?诸佛如来,这里讲的诸佛如来,是真理的总相观。真理本身,他有两大特质,你通常都认识错误,你以为真理就好像一个橘子摆在那里,他都不动,其实,其实橘子摆在那里不是不动,他有两个特质存在:第一个,橘子的本身有很多因素你没看到,你只看到橘子。诸佛如来他有很多真理的因素存在,这个叫做别相观。诸佛如来只是统称,所以叫总相观,这第一个你没看到的。第二个,橘子即使放在那里,他有没有作用?他还是有作用,要没作用橘子就永恒了,它的作用一直在启动,所以他才无常。本来没成熟,现在你把它放几天都成熟了,再放几天就烂掉了,有没有?它的作用是在进行,但你没有看到它的作用,你以为它就静静地在那里。真理也一样,他不是静静地在那里,他一直在起作用。但是真理的作用是永恒的,不是无常的。你要注意啊!
我们讲无常,是指现象界,太极以下的现象界才无常。在无极的这个范围里头它是永恒的,他没有无常。无常是无极而太极以后,在太极的地方产生的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就别相观里的太极,除了真理的原来四大类、七十个因素以外,他再加了两个因素:就是无常跟觉性。那这个世界,现象界就产生了。那在形而上的本体界里头,没有这两个因素,因为没有这两个因素,所以你看不到,摸不到。你就以为他什么都没有,不,他都具体的存在。那么这样的一个总相观摆在那个地方的真理,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从我们凡夫的现象界,怎么样回到那个无极的本体界里头去的整个过程,就是我们要进行的工作,这个叫方法论。所以他讲这个随喜功德是指,在方法论当中,所经历的一切过程,我们都愿意跟他学习,这个叫做随喜功德。
那今天大家在学佛都有一种状况,「师父,你告诉我怎么开智慧」?师父说「那你就开吧,钥匙伸进去把它打开,然后门推开就开了」。你说「不是啦,我要开智慧」。那我跟你讲你也听不懂。开智慧不难,证阿罗汉也不难,成佛也不难,明心见性也不难,难的是你的资粮道,你够吗?你没有资粮道,你怎么开?所以讲了半天你还是听不懂。所以我们跟你讲资粮道最重要就是这三个:人格性健全,处众生界圆满,自净戒要圆满。这三个没有的话你修什么都难。你要成魔、成精比较快。而我们通常都假设,我这个资粮道已经具足,告诉各位,还没。资粮道具足为第一要件。
那要怎么具足?你必须要去立念,所以这里讲「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你能吗?不要说「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不要说,这辈子你遇到一次、两次,你能吗?「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那也不用说,一次就好,你能吗?「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成就种种菩萨智地」,你能吗?不要说多,一次就好。一次你都做不到,那你还讲那么多?对吧。我跟各位讲过,我们一个比丘,我就跟他讲,你每天上山每天下山,下山的时候第一班车下来,上山的时候自己去测量,赶着最后一班车上山,要是没赶上你就走路走上去,两天就不干啦。师父在虐待人家,有车子为什么不给我们开,叫我们走路搭公交车?你知道,我难道不知道吗?对不对?那问题是你有没有德行?你有没有资粮道?有一天找我摊牌,「好啦,那我就这样去走,走到什么时候」?「走到有人发心,买车给你,那你就表示资粮道圆满」。「那谁会买车给我」?我说「你这穷小子就是这样子没福报嘛」。你还没修嘛,你不想修嘛,你只是想到道场来享受道场的福报而已嘛,你知道吗?你要出家,你出什么家?你经得起磨练吗?还这个什么舍不可说不可说什么头目手足,还讲呢,叫你走几步路你都百般计较了,还叫你把脚砍下来?你怎么舍?这个就是啦。不是叫你真的把手脚折断,不是要烤鸡腿,要你的脚要你的手干嘛?但是你就是要这样去做,这样去走,走到让人家钦佩你。这个师傅每天准时这样过来、准时这样过去,他来了大概几点,看表,果然不错,那你一定修得很好。可叫你做你又不愿意做,「我那么辛苦干嘛,我修行是要做人天师,要成佛作祖」。你讲的,成佛作祖不是用讲的,是实践出来的。所以我们说「要想成佛作祖,先做众生牛马」。你不能做众生牛马,你想成佛作祖,你以为每个佛那么简单?你看看这个地方讲,我们毗卢遮那佛是怎么辛苦修行的,那我们就想要师父讲一句话你就开悟,你就成佛,没有那回事。讲我们世间人为了要买一栋房子你要多辛苦,你讲?贪污的不算。你要不贪污你看看每个月你要多辛苦?还要加班,还要再兼差,要赚多少钱才能够买个房子,才能买一半,还每一个月要再缴,有没有?你买个房子都这么难,成佛还那么快吗?对不对?三千大千世界为你所有啊。所以佛陀讲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里,没有一寸土地我不流过血的。你想想看你有吗?这个都是指,你现在从现象界要向形而上的本体界里,前进的过程当中你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这种代价绝对值得,绝对值得!所以才会从古以来那么多社会的一流精英,都要投入修行的原因,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期望各位在这里好好地有所认知。
随喜功德,不是随便的出个几块钱就叫随喜功德,那个是出自你内心诚恳的赞叹,这个才是功德。假如你内心不诚恳的赞叹,那只是形式上的,修一些有漏福报,也就是舍一得万报。我现在捐一块钱将来会有一万块,舍一得万报。那什么时候,一万块会成熟呢,等你一块钱的利息,真升到一万块你就可以得到。那你就天天去期望中央银行赶快升息加码,你这样利息你就会多一点。我跟你讲,天上功德银行,他不是这样算的,数字多少是一回事,你的诚意多少,倍数就多少,你知道吗?这叫做天上的功德银行计息的方式。跟中央银行今天又宣布说又加息0.25,又加息1码,增加0.25,那跟这个不一样。这是人为操作。我们讲的功德银行是你的诚意、你的真心。你有多少诚意,他就多少倍数出来,但是你的基数假如是零的话那就是零。你基数一定要有,即使一分一毫都不要紧。你的诚…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三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