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九集

  海云继梦和上

  很高兴大家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天,听经是需要福报的,有因缘不见得有福报,有时候来听还不见得因缘具足,不见得福报够,有的一来就开始睡觉,有这个因缘你就别担心,但是能够坚持下来,这个是真的很需要。那各位能够在这一会里头应该培养一些愿,因为我们讲的十大愿,这是一个行法,他行法怎么行?在我们讲的当中,你自己要祈个愿,要怎么祈愿。

  昨天跟各位讲到请转*轮,那么今天要从“请佛住世”开始讲起。“请佛住世”从文字上看大家都知道,佛要死了,就叫他不要死,有没有可能,反正他要死我也没办法,我就叫他不要死,他就要死了。不是,不是这个意思,那应该怎么样?我们看看经文,这大家都很清楚。

  “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我们先看这一段,这里请佛住世,包括所有,当然第一标示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其次就是在这个现实社会上面,有很多,你记得只要对于众生的灵性有所帮助跟增长的,那都是善知识,你都应该祈请他转*轮,祈请他住世。

  你要记得,祈请转*轮,祈请他住世,那他的唯一工作就是,你要给他舞台,他需要舞台,因为一个修行人他真的在照顾灵性的时候,他不但灵性要成长,他要照顾众生的灵性,他假如要去搞那个平台,他会被世间的是是非非卷进去。

  这个也是我为什么我不积极的去参与组织发展的原因,因为只要涉及组织发展,他是红尘中的事,他就一定有是非,那是非从哪里来,从派系来,一有意见,两派出来了,三派出来,那你站在哪一边?你站一边,另一边就死了。所以我这个通常我就不参与。你们自己去谈,那众生的福德因缘在哪里,你就往哪边转,我只是跟着转,因为是大家在请佛住世,是大家在请转*轮,不是某个人。所以我们不特别设定我跟某人的关系好,不是。

  我在世界各地弘法都是人家请的,请的去,这些人也真有意思哦,师父来一切我负责,第一次一切他负责,大概机票往返都没问题。第二次就没了,可是很多人邀请,再去的时候就一切没人负责,这个就很麻烦了,第三次呢,你不能够说你们上次没供养我,这次不去啊,你还是硬着头皮要去啊。

  那我们台湾的还好,还有一点福报,支撑我在世界各地的这种弘法工作,这个没办法,你必须有专人处理,我没办法处理,我要出门之前,先问问看,美金还剩下多少,够不够买机票,那就没完了,不要玩了,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我相信我这一点做的很好,所以我要出去我就说“我要出去,给我买票”,这就不一样了,有时候人家说:师父好大条哦,什么买票,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府库有没有。我说:“你不要担心,你管财政的,没钱跟菩萨讲,你叫菩萨伤心,不要你自己伤脑筋。”你要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你想要请转*轮就是这个样子,你想要请佛住世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一个真正照顾慧命,慧命嘛,我们叫慧命,现在的话就叫灵性,照顾灵性的人他是不能够躺在红尘中的事里头,红尘中他有各种是非,名利等等,那你一躺进去那你就没完没了,你要留意到啊。尤其社会越复杂这种东西就越麻烦。所以你想要请转*轮,你就懂得那种请佛住世,要懂得请佛住世是哪些。

  佛以外,他下面还有“菩萨、声闻、缘觉乃至有学无学一切诸善知识,”这个已经告诉我们,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他已经很广泛的跟我们讲了,而这些善知识你记得,只要他会照顾灵性为主的人啊,我很简单的给你一个定义,都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来示现的。他不会告诉你,我有多大的成就,绝不会讲,要讲他有成就的,绝对是宗教野心家。

  因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他是佛果位,隐着佛果位让人家不知道,那么要来教化众生,他怎么又会来讲告诉人家他有什么成就呢?所以基本上他是不可能告诉你有没有成就,顶多是告诉你行法是怎么修的,而且你会发现到,按照他的行法去修你会直达目的,只要是这一种照顾灵性的人,他会有这种本事,也就是这样,所以你才要请佛住世啊,你要请的是什么?行法!修行的这个部分,不是知识,要论知识的话,现在大藏经那么多了,你买一套回去就好了,不是大藏经往生、也不是大藏经成佛,是用功的人成佛,那你怎么用功,那必须有善知识的指导,关键是在这地方。

  所以你想请佛住世,其实也简单,那你有能力,有有能力的做法,没能力你可以随喜功德,前面讲“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这个都是随喜的。那每一个人的本质条件不同,每一个人不同,你所能做的奉献也不同,你不要去比较,你只要称赞如来就好了。

  有人发心,我们到这里来讲经,就有人发心啦,不然你说我从台湾子弹打到这里来,早就冷冰冰了,怎么讲经啊,到哪里去讲?就是有人发心,说有这么一个地方,他说会不会太小?我说没关系,这个随着时空的转移,他会自我调整,适当的人员,该来的都会来,你不用担心,我们讲经也不求名闻利养,也不求大收入,那你就这样办就好,有缘的众生都会来,就是这个样子,那你只要请转*轮,只要请佛住世就好了,这两个其实是一样的,你请佛到你这里来,请他来就是转*轮,佛不是光坐在桌子给人家白拜的,那不是佛,那是佛像,他只是一种象征,而真正的是你要让他转*轮,开导众生灵性的成长,重点是在这个地方。

  所以这个地方给各位了解这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把前面修法,四个修法,其实是三个,第四个是最紧急的“忏悔业障”,因为你的业相会常常现前,那么就忏悔业障。

  其实经文里头有一个字你要留意,他叫“忏除业障”,不是忏悔,是忏除业障。你按照这个法来修,业障就能除掉。你会觉得“真的吗?”就算我骗你,三年就好,你真的这样做,你的业海就会消失,业海就会消失,你只要有挫折有困难,就叫做业相现前,每一个业相108拜,每一个业相108拜。

  你会觉得,那三年后无效呢?那就算给我骗一次吧,对不对?不会的,你假若愿意的话,一天拜它1080次都可以,只是你的业海要填满的更快,原来要三年,现在一年就够了。你讲业海无量无边啊,是因为你不懂得忏除业障,你懂得忏除业障,业海很快就填平,当然你要继续造业那就另当别论,他是不会的。就按照我们前面讲的两个原则,一个必备条件,一个充分条件,该做的去做,不该做的不要再做,那这样去忏除业障,那就会有很大的成就。

  那么后面这三个,是填补前面可能有疏忽的地方,你注意看看。 “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都是你在跟人家相应的同时,你能够看到这是一个善知识,要请他来这里住世,或者转*轮,那还要有相当的因缘跟福报,否则你还不见得遇得到,可是当有人请来的时候,你来参与来听经来发心,这个都属于请佛住世请转*轮的部分,你知道吗?

  所以你不要以为说,我只要来听就好,听的蛮高兴的,收获很大,那你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有福报的罗汉而已,你称不上是菩萨,称不上。因为罗汉的产生是这样,因为他无法跟人家分享。来,那你就是听,听了有那适当的因缘,你可以发心你就发心,不要以为说他们几个都已经把位置占了,我还来做什么,你自己找位置,你还有很多事要做!华藏工程要做!那你怎么样当一个华藏工程班的一个小班长,如何把华藏工程做得很好,这个都是,都可以做,不是不能做,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增长你的菩提心。那么这三个就是指补充哪些,你可能没有留意到的,所以我们叫做充实,让他圆满。

  下面三个是扩大,在这个扩大之前,我要跟各位谈一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观。我们佛教徒在谈佛法的时候,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十方跟三世,虽然口口声声都讲十方三世一切佛,可是你对十方跟三世一点概念都没有,十方讲的就是地理跟空间问题,你有概念吗?没有。

  三世是讲历史观,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这种历史观,你有吗?所以你都不知道!学佛的人,尤其学华严的人,要有世界观,要有历史观,而这个正好是佛教徒所最欠缺的,而华严经里一再提到这个问题。

  我要跟各位谈,这一品经,这一卷经文,在七世纪以前,并没有出现,没有,不存在,是八世纪才诞生,我们是在八世纪的时候翻译的,因为在六、七世纪的时候翻译八十华严还没有这一卷经文,还没有。

  这里头牵涉到了一个世界观的问题,这一个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来自于南印度的思想还是北印度的思想,我们大概没有人去留意,只说他是印度的。那我告诉你真正形成是在西域形成,不是在印度形成,这是你应该要有的一个世界观。

  因为这个思想是从中亚细亚的森林草原或者是绿洲那边形成的,因为这个地方的民族他有一个特色,从历史上来讲,没有统一的文化,也没有统一的政治,统一的语言,没有,没有统一的文化,那这里头在这种前提之下,这块区域到底是什么状况呢?五大文明古国,它在这个时候,在古代,哪一个文明古国兴盛,那么其他地区的人就向这个地区跑过来,知道吗?古代中国兴盛的时候,那通通往中国这边走过来,当印度兴盛的时候,通通往印度走,所以当中国乱的时候,他们就往西方跑,当中国兴盛的时候,他们就往东方跑。那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波斯文化也发生同样的情况,那你要知道,这个地方,正好可以汇聚五大古文明的思想精华,就是这样的一个前提,你一定要弄清楚。

  那么后来到八世纪的时候,南天竺,兀突国,就是南方的印度,有个兀突国国王进贡了,用羊皮,羊皮纸写的这个四十卷经文给德宗皇帝,唐朝德宗皇帝,德宗皇帝就请般若三藏翻译,清凉国师也在场,把这个…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