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模型。我们希望大家在受这个训练的时候,不要成为固定的模式。
所以,在坐的时候有长有短,有时候十来分钟,有时候二十、三十分钟,有时候四十、五十分钟,有时候七十、八十分钟,有时候一两个钟头,那这样训练,就是使你的生命能量能够无限的发展,这种长短不齐的训练,是使你的生命能量可以充分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
所以在这个时候讲,要是生命能量会跑掉,那你要怎么把他摄回来?你就才能够讲摄之令还的这个功夫。假如你没有办法达到这个阶段,那你很难。所以我们在这里训练,训练完以后,你一定平常要加紧训练。不要说只有这三个月。当然,出家众这是没有问题,每天都在进行。几只香几只香,二十四小时都在坐香,那么,在家众回去以后,你每天最少早晚要两支香,自己要求。那其他时间呢,长短不一,自己作个别训练,那么在这个技术面的前提之下,你的功夫进展到哪里,那就看你的工程面。从第一阶段的工程面、到第二阶段、到第三那阶段工程面,会有种种的不同,自己慢慢的去体会。
静中的息跟动中的息,你能不能看得很清楚?人家开车也照样可以看得很清楚,不会分心,你放心。你要是睡觉的时候你躺下来,你也可以看得很清楚,都可以,不是不行。所以息入息出之间的这种循环状况我们能够弄得很清楚,你第一个可以看到它的变化,第二个可以看到它对身体的影响,第三个可以看到这个呼吸跟色身怎么交融在一起。
现在我们还没小参,前一阵子的小参,我们没有看到大家在这里产生交融的现象,也没有看到大家在这边有所体认,一点体会都没有。可见都还没有进入状况。大家所谈的(还是)都很粗显的部分。换句话说,还在前行阶段中,但是心不安住在前行的姿式上,却一直想自己的工程面已经进展到哪里了,那就全部错了。现在再经过十几天的精进,我们要看看大家这个功夫怎么样。这是到随法的时候我们要去了解的。
现在我们在进入数法的阶段。进入随法以后我们常跟各位讲,息入息出之间的观法。所以,我们把息入算一,息出算二,这样的情形来进行,这个技术面很简单。但是工程面,他告诉我们的,在这种把注意力跟随着息入而入息出而出的这种训练,他告诉我们心灵上的这种观法,逐渐加强了。你自己可以看到已经有很多的这种变化,所以我们在讲习中也跟各位提到不少,那么希望各位在这个部分,你要逐渐的去体会。那现在我不知道各位,你在这边进行的情况,明天开始小参了,在这里,我们可能要更严格的要求了。到止法以后的小参就要到棒喝侍候了,你一开口就讲错,那有你好看。
不过在随法之前我们只是随缘。先给各位看,那么这一阵子的这种小参,要开始跟你做纠正,你现在的技术面进行到哪里,你的工程面在哪里,这个很明显的印证,你一直在那种迷糊状况中,一直是在那一种搞不清楚的状况中,那就不能够再这样子。你到底现在进行到哪里,就技术面?还是工程面?你的技术这样在进行,那你的工程到哪里?这一定有的,不可能没有。所以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来对自己做一个要求。我们这十天每天都有六只香。那基本的宗教情操的训练还是要有。我们现在这个宗教情操的训练只是按照华严的法简单的给各位提醒一下,等我们大乘禅训练的时候,那这个训练就不一样了。那是另外一套模式。
【正行篇--止法】
好,我们现在来看止法的部分。止法,就止法而言,也是技术面命名。这个取名“六妙门”,因为都是从技术面命名,所以大家都一直以为,只有技术面而已,那我希望大家在心理上这一点一定要突破。现在一般的行者,受到这种暗示太强烈了。他没有办法突破。一直以为只有这样。数法呢,一数到十,随法呢,一二一二。止法呢,守住风门,其他不管。那就百不思量,百物不思,空心静坐啦。就变成这种状况。什么云来啊让他来,云去让他去,风来让他来、风去让去,空来让他来空去让他去。所以就变成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斩到最后,那你变成什么?不是这样斩的,你根本搞不清楚,那是在工程面的工作,不是技术面的工作。技术面只是在鼻息上面注意,这样而已。但是工程面这个部分,是相当的大。整个修行,就是修行在工程面上面。
我们跟各位举过例子,作为技术面就很简单,沙石砖块呀材料运上去,这个叫技术面。你在第一层楼,那很简单,搬过来就对了;二层也很简单,用丢的也可以丢上去。不然架个楼梯,只要搬上去就好了。三楼顶多是架楼梯上去;四楼再架上去,就这样子,只架个楼梯上去就可以了,所以技术面来讲,不管怎么说都简单。只要把东西送上去就对了。
那问题是在工程面上面,同样的都把这些建筑材料,搬来搬去搬来搬去,但是你会发现,他是设计图所指导的。一层楼一层楼表现的就是不一样,那是工程的问题。所以打地下室很简单,他没有美不美,他只有做下去就对了。所以,那一种成就你是看不到的。可是二三楼以上就不同了。因为功能、因为你个性、你的专长,你的愿力不同,工程面会一直发生变化。所以,你不要问说:“哎,他怎么这样,我怎么这样?”因为他的愿力跟你的愿力不同,在工程面显现的不一样,但是技术面上面来讲都一样。你要盖上三楼、四楼、十几楼,二十几楼,一百多楼都一样。你建筑材料就是要运上去,怎么运上去的技术。只是这样而已。可是你每一楼每一楼的那楼面就是不一样。那就是工程了。
现在,我们要特别告诉各位的是:工程面才是你真正修行的地方。我们高雄有个道场,那老菩萨以前,三十年以前盖的,那土法炼钢,自己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他根本没有什么,人家说不行。不行哪?他为了达到安全的目的,钢筋特别大,水泥特别多,照样把那拱起来,就保证不会塌下来。可以呀,他可以用土法炼钢的方法。那是一个很基础的工程,可以。可是你现在就不能再用那种方法。我们现在接受正式的指导,不是这么土法炼钢的技术。
每一栋大楼,它的建筑都不一样。一个城市之所以有名,就是他大楼的工程,那就工程面的问题。我们到芝加哥去看,大楼那么多,每一栋长相都不一样,每一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著作,为什么?工程。他盖得再高,也是这些建筑材料。同样的,你禅修的功夫再高,也是这个基本材料。所以基本材料都一样,技术面都一样,工程完全不一样。现在就看我们各位,你怎么用功?一定要记住工程面的发展。不要只停留在技术上而已。
止法是指注意力。注意力我们叫心念,或者叫心。不再跟随鼻息的出入而出入,只是止住在某一固定点上,仔细的罩住息入息出的一切状况,这很简单,或者是讲某一个固定点上,你要固定在哪里都可以,要在额头,要在眉间,要在鼻尖,要在鼻端,或者在喉头,那有的在肚脐、有的在丹田,那都无所谓。那些原始的民族,他们有的是把这一个点设计在膝盖上,有的是把它设定在脚拇指上。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心,就在膝盖上;或者心在脚拇指上。所以那些巫师巫婆,他们在做自我训练,他们也会这一法。他就设定在这个地方。对不对我们不管,他们反正就是这样设定(在)某一个点。
那我们现在告诉你的是:守住风门。从技术面讲,可以称为守住风门。那我们跟你讲的风门,是在两个鼻孔中靠近上嘴唇的这个地方。你不要把他以为是鼻尖,是在这个地方。鼻中隔下面在这一个地方。你自己锁住这个地方,守住。那这两个风门进出的一个交集点,也是分叉点,守住风门是指那里。有的时候在风口上,其实那也无所谓,不过我们是统一跟你讲是在这么样一个地方。这个止住在某一个固定点上,那你能够不能够仔细的守住,息入息出,都看得清清楚楚。任何状况都要了解到。
从这个地方,自己去慢慢的去体会。并不是说,我要看这个鼻息的出入,我一定要守住这里。这是跟各位讲一个方便的方法,你自己观照要放在丹田也可以。不是不行,你要放在眉间也可以。有的人就放在喉咙的地方也可以。
那么好多人在讲这个部分,说这个放在喉咙。你假如没有修成,下辈子也是很好的歌星,那你就自己去想,没有那回事。放在眉间将来会相貌堂堂,相貌堂堂两只脚太短也不好看,你不要去想那么多!或许这是个因,将来会有那个果也不一定,那我们不管他。你现在只要把这个技术训练好,这个为重点。有一派人士主张把它放在丹田,认为放在丹田,再怎么修不好身体都会健康。那身体健康不一定守住丹田。你守住风门,也一样会使身体健康。这个是技术面我们要注意的。
不管怎么样,息入息出的一切状况要看的清清楚楚。这个是技术面所讲的。也就是此阶段的行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的风门,而不是把鼻腔当做通道,也不再随着息入息出而一再的奔走了。这个在随法当中,是把鼻腔当作通道。其实他不是把鼻腔当作通道,他是从鼻孔进去的气,当我们观它一直到丹田,那就从鼻孔到丹田。这样的息入,然后息出,这一直就鼻腔到丹田当作一个通道。那么,息入跟着入,息出跟着出,这在前面讲过啦。
那么,我们通常是告诉各位,你不止到丹田,而要看他进入丹田以后,要扩充到全身。那么,息出的时候,离开鼻腔,要扩充到整个法界、虚空。所以,整个重点,出入之间的关键,是在这个通道上面,鼻腔到丹田。所以,把鼻腔到丹田当做一个通道。那我们来回呀,在这里奔走。这个叫随法。
现在止法就不这样了,像守门人一样,像我们时刻就守住门口,所有出出入入的人、物,那你都要弄得很清楚。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止法。你就守住那个地方,后面你不管,前面你也不管,凡是经过这个关卡的,我都很清楚就对了,是这样的一个修法。所以,在技术上,跟随法有所不同。
事实上,守住风门是指安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个地方,每人可以不同。讲得很清楚了。但一人只能选定一处。你只能在一…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