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从。告诉你,无有是处,这辈子马马虎虎,因為你有这种理性。下辈子有两种结果,一种叫「狂」。「狂」,知道吗﹖狂的话,就叫神经病了,因為他自己不能控制。第二个叫「痴」,应该叫「憨」。台湾话叫“呆”,因為你没有智慧,你才会以自己的想法,要来解读佛法,尤其对像法这种东西。像法,它除佛像以外,它有很多仪轨。所以说修学密法。密法这个东西,在唐朝时代,正是像法时期,它也是在唐朝兴起的。但是唐朝最早期,就是武则天那个时代,贤首国师的时代,他她就认為密法这个东西,叫“旁门左道”,它不是正法,但是它可用,它不是不可用。所以当天灾人祸的时候,他她為了平息、要降服,它可以用,他用绝对有效。那你要证得空性,你不证空性,没有用,因為你只有仪轨,而这些人都是大成就者。
今天我们不一样。我们在因地。因地,尤其你到末法时代,不是在像法时代,那你只有恭敬受持。所以你不能够说「我用理性」,你那理性没用,你那个理性叫「桀傲」。我跟你讲,你可能不信,我那有桀傲﹖我有桀傲的话,才不会坐在这裡听呢﹗我既然来听,我当然是诚心的,可是你的大脑裡头,你就是不信﹗甚至叫你拜,你也是勉强拜一拜,拜完以后,「你有看到了噢﹗师父骂我,你要作证,说我有拜你啊﹗」不是,因為这些仪轨,整个过程是你一定要做的。所以他说,你想培养这个生命因素,让它能够兑现出来的话,那你对整个仪轨你要做,因為它是一个啟发、诱发嘛,把你内在的东西诱发出来嘛,因為你坎在裡面,你自己拉不动,而我们现在也很难照得到古代人。
我想很多人学那个準提法,準提法是用镜坛,它用一面镜子,把你裡面的生命因素照出来。你现在镜子怎麼照啊﹖还是照在鼻子眼睛,你看怎麼能照到準提菩萨,你根本照不到,你只能照你自己的五官,為什麼﹖因為你没有办法穿透。但是古代他可以,这个可以,不是你想当然尔的可以。因為他有信心,我们现在就是缺乏这个信心。那不要紧,你想办法诱导,你带著疑情,你总有一天,只要你带著疑情去摸索,总有一天你会找到。
我们以前也跟各位讲过,我们在中壢的时候,有一个同修,这个同修有点智障,读书读到小学二、三年级就没有读了,因為读不下去。而这种人既然是智障,智障通常不会生病,顶多是感冒而已。因為他不用大脑,不用大脑的人不会生病,你放心,不用大脑的就不会生病。所以所有的病都来自於你的大脑,你放心,百分之百。这个孩子,那时他已经四十几了,就来到道场,叫他住裡面,他也很乖,住裡面,住一住总会跑掉两天。跑掉两天做什麼﹖去偷吃鸡腿。因為跑出去,人家台湾不是有盐酥鸭那些,他想要吃什麼,他就站在那边一直跟人家看,那个卖的,熟了以后,「拿去了﹗」他啃完了,假如啃得还不够,换一摊,一直在那边看,人家「拿去了﹗」吃饱了他就回来了。
好了,他就坐在那裡没事,我给他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每两天浇一次水,因為那个像我们这个有园地嘛,两天浇一次水,那有空的时候,你要抄华严经。他抄经都只有一边,那绳子的绳字,大概只有“糸”旁,另外一边就不见了。城墙的城字,大概只有成功的“成”,“土”字边也不见了。那无所谓,他就写,写了很多,我看写得那麼快,我说不行,纸张反过来还要写,一张纸两边都要写,他就这样子,所以印了很多格子,他要有格子的他就写。
像前两天在下大雨,他也穿雨衣在那边浇水,隔壁的跟他讲「你在干什麼﹖」「师父叫我两天要浇水,昨天没浇,今天要浇」,就是这样子,这种憨仔的人,他到最后一天,他坐在马桶上往生,他的家人不知道,我们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他又回家去住,坐在马桶上,大概过了两天才被发现,还没冲掉,这个人还很不错,他预知时至。人要走之前,肛门会打开嘛,他乾脆撇到马桶裡,给家人一点麻烦都没有,好死吧﹗说他他没修行吗﹖他比谁修得都好﹗我们现在想一想,你能不能坐在马桶上往生,我看你拿不住,但这种人可以啊﹗完全依教奉行,两天浇一次水就两天浇一次水,你说他犯戒吗﹖他没犯戒,他只是憨而已。
他只要经过人家书店,书店门前过年前常常摆著黄历,黄历上面都印有观世音菩萨,只要他走过,那裡就会少一叠,而我们道场就会多一叠。最初我不知道,「你那那裡来的﹖」「嘿、嘿……」「谁给你的﹖」我们通常都这样问,惯性就是这样问。你怎麼知道他偷来的﹗后来我觉得不对,怎麼每年他都把这拿回来,是那个善心人士,后来他嫂嫂说:「不是了,他去偷来的﹗」我说:「他怎麼偷的﹖」他就那习惯,他只要看到有佛像的,他都以為是免费的,都把人家要回来,因為佛像都是免费的。那他很高兴,免费他都要回来了。他是盗吗﹖盗是我们的定义,对他来讲,他没有盗,他就认為佛像都是免费的、结缘的嘛﹗而他没有统统拿,他只拿一部分。所以很多都不是你意识形态所能处理的。所以你要懂得要诱发你的生命因素,决非你的大脑想像所能做到。
我们在入定过程裡,就看到这种情况。我跟大家说「放鬆,放鬆就进去了﹗」他说:「我很认真放鬆,怎麼放不鬆﹖」我说:「那好了,你不要认真。」你要放鬆就不要认真,他就很认真的要放鬆,那认真怎麼放鬆呢﹖这大脑的想法是刚好相反的。所以这个都是你自己要去摸索,我要应该怎麼做才好﹖这生命的东西是摸索出来的,就是你要带著疑情去摸索,然后遇到困难,解决它,那就对了。那解决没答案,没答案就进步了。
进步的问题,不是像你这样打弹子,到底是拿到口香糖一块,或拿到奖金一百块,它不是那个差别,只有你在摸索以后,去解决困难。只要你在摸索,你就在修行,你就在进步。当你解决困难的时候,不管有没有答案,你都已经进了一大步,可是你大脑始终没有东西啊,没有东西啊,就像你要到一个地方走路,一直走一直走,你每走一步就往前走了嘛,到该转弯的地方,你转弯就对了。那你说你还要得到什麼﹖生命成长就是这个样子啊﹗不是得到什麼不得到什麼。在大脑裡就一定要得到什麼嘛,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所以知识分子所犯的毛病,就是「我要什麼…,我要什麼…」拿了一堆都没用啊﹗就像我们去旅行一样,你在要回来那几站再买东西就好了。你第一站就开始买,你扛了一堆东西,回到家裡都坏掉了,就是收集国家垃圾箱。。用大脑容易犯错,是这样子的。
那麼它的这个仪轨怎麼样﹖我就不详细的讲了。那这裡有提到「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那这个就是讲七天七夜了,这没问题,这个叫打「药师七」。药师七前后要九天,所以一般就改為十天。
药师十天,第一天报到,第二天讲解,然后第三天开始七天,从第二天晚上那个地方开始算起,到了第九天晚上,再来就是第十天了,第十天早上才解七。是这样的。那从第二天开始就训练你八分斋戒。那第二天的八分斋戒那就是第一天了,晚上受不了还给你一点类似蜜水,给你喝,第二天(也就是第三天)开始就不给蜜水喝了,顶多喝开水,就这样子。那你一路经过。
这八分斋戒的意思,有两个定义:第一个是过午不食。就是早餐、午餐两餐。第二个是日中一食。严格要修行,是日中一食,而且不能吃饱,顶多吃到八分饱,一般讲是七分饱,不能够饿了一整天,拼命吃,然后一个肚子像彆了一个篮球一样,这个不行。它只能七分饱。
「食清净食」这个就很多人定义。清净食,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多纤维质。纤维质以外的东西,比率上要少,包括蛋白质的、脂肪的、淀粉质的比率要少,就是纤维质要多,它多到什麼程度呢﹖很简单,古代的一个状况,就是你口裡头在咬吃的东西,不能整口都是豆腐,知道吗﹖就是你在吃的裡面,要你的纤维质能够包容涵盖所有的淀粉,换句话说,你吃饭,就不能一口一口都是白饭,裡面要加有蔬菜一起煮,然后蔬菜才有纤维质嘛,对不对﹖叶类、茎类、和梗类,这个有纤维质,根类很少有纤维质,你吃的竹笋不是根,竹笋是茎,对不对﹖那笋的意思,就是儿子的意思,竹子的儿子,它是茎类而不是根类。根类大部分是淀粉、脂肪、蛋白质这一类的东西。就是这一类的东西要少一点,纤维质多一点,这叫清净食。
那麼「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就是还不要带著杂染心、怒害心,这个都不要有。「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捨平等之心」而且要是道场裡「鼓乐歌讚」,这个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弄清楚。这裡面一定是药师咒、药师佛号了,一定是搞这些东西,这些你当然全部单纯化,这样来做一个坛城修法。行道是单纯化好,但是不要变成意识形态。当然你在那边载歌载舞,弄一些世间的流行音乐,那也容易引发人家的非议。所以你要能够有一些古典音乐,应该是很好的。那像那像中国是用国乐。所谓国乐,是古代的音乐、古典的音乐。东西方的古典音乐都可以用。好,利用这些音乐来带领你绕佛,「右遶佛像」。
「復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这部经主要的是本愿功德,然后拔除业障。你思念,「应念」就是思考、思惟他的本愿功德,就可以拔除你的业障。各位要留意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也是这部经的重点。「思惟其义」思惟药师的本愿功德。其实你在思惟的时候,就在开发你的那个生命因素,那你那一点能够开发出来,不一定。假如各位有那个机缘的话,你可以试一下。我们二、三十人当中,你去测试一下,就是这一部经裡头,对你最感动的,或者是它的本愿(十二大愿)裡头,你最感动的是那一句话,写四个字,告诉你,几乎每个人选的都不会一样,那就是表示你对於同一个生命因素裡头,你的相应点是不同的。 我记得有一次,大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看那一部电影,六个男生相约了六个女生去看一部电影,看完了以后,大家就发表意见,大发谬论,…
《药师经行法 第十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