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六集

  

海云继梦和上讲经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六集

  好,我们今天看二十七页,最后一段。又于坐中,息有不调者,多属基础工夫不当所致。每于坐中调息,应于数息之中,于息入尽及息出尽之「尽处」数之,若不如此,必有风喘气急宽之相。如图示:

  我们在这个速食面主义之下,修行的人也一样喜欢跟人家讲求快速,所以通常在讲修行,尤其是禅修,都只管鼻息的问题。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跟各位一定要建立一个很正确的观念,你一定要建立起来。这鼻息是一种身体,肉体是一种身体,我们的心念也是一种身体,这是三种身体。这个心念要跟色身、要跟呼吸身结合为一体,你就完成了法、报、化三身合一的境界。

   我这样讲你可能是生平里第一次听到,那不要紧,事实上如此。所以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这个地方所讲的,就是传统的「六妙门」讲法,叫做调身、调息、调心,按照这样来调。可是从数息的立场来讲,它是先调息,调息以后,呼吸身会跟色身相结合,我们正行的时候,我会跟你讲它的关键点在哪里,你现在必须先有这种认识。因为大家都只在呼吸上一直调,调到最后,你的呼吸好像风箱,跟色身无关。所以有人会一、二、三一直数,数得清清楚楚,妄想也打得很厉害,就像诵经的人一样,唱诵很高兴,妄想不断,你的唱诵在唱什么嘛,你的唱诵就跟录音机一样,那不是工夫。要这两者相结合,你会发现到呼吸是一种能,你的色身是一种所,能所要合一。这不是语言讲的,事实上就是那个样子。所以修行有那不可思议的境界是这样产生的。  

  你那个呼吸身跟色身不能结合,不能成就,绝对不能成就。你坐在那边享受舒服、快感,那这个是有可能,但这不是我们的目标,那是起步的第一项。然后我们很多人在第一项就摔倒了。第一项摔倒的意思,你知道吗?大家有没有参加过赛跑?赛跑那个裁判枪拿起来,预备..就有人晕倒了。他在预备,他就头要伸出去,头又不往前,所以就滚下去了。一次,然后再一次,他又拿起不了,预备…那你又开始滚了,第二次,然后再第三次:预备…就有人三振出局了。这个就是第一次的感觉你就输了,你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第二次以后他怕了,他怕第三次被振了,人家碰一声他还没想到。人家已经跑一段了,他说对,赶快。那个第一步你拿捏得不好下面你根本就不用比赛了。我们这是在跟黑白无常比赛,你不能第一步就输了,那你根本就下面没有了。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输在第一项上面。你没有参加过跑百米的那就不用说。你要是都参加马拉松根本无所谓,你要跑先跑嘛。我先上个厕所再跑还可以,因为他是比耐力。但是跑百米就不一样,它是比速度。那是在分秒之间,不是分啊,在秒与秒之间争的。那个时候就跟我们这个相当,你要了解这一点。所以我们这里讲你在坐的时候你要调很多基本工夫要先具备,这里这种观念的认识是一个基本功夫。那我们一般息不调都指这个地方。现在 我画了二个图给各位参考一下是怎么样,相信大家假如在坐,你会发现一种情形,我坐下来数息,数一数就会有一个深呼吸。功夫好一点的,大概数个五、六开始深呼吸一次,那功夫不好的,大概数个二次,一、二,第三就要深呼吸了,那就表示这个地方息出尽、息入尽的地方, 可能在中间点上。一般所发生的错误,就在这个地方。你看28页这两个图。

   息入、息出本应在「O」这个地方,这个终点的地方换气才正常;若现在在「A」点换气,必有急相;反之,若在「B」点换气,必有宽相。此宽、急相,随着「A」点或「B」点的距离,距离「O」点的距离大小,而分有喘相、风相、气相。  

  大概我是这样讲,那你自己参考看看。你离这个原点「O」越远,那你就变成「风相、喘相」,你假如离得越近,那就是「气相」。你要是很准,就在「O」点上面,那你的调息就完成了,你就不会有那一种喘相的情形。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你要入座开始数息之前,一定要训练自己去了解你的呼吸状况是个什么样子?因为我们刚开始,是数一到十,你不是算随法,不是一、二,一、二这样算。你现在是绕一圈才算一,那绕一圈才算一的时候就要息入息出,这样算一圈。然后再来一个息入,这时候你要在哪里算?那一点一定要设定好。所以你要设定好那一点,你对于息入、息出一定要看得很清楚,对自己的呼吸状态,一定要感受得很清楚。现在我跟各位谈这一点你绝对不要掉以轻心。有人说我学那么久从来没有人讲这一点,那你就常常在那边数不好,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呼吸看得很清楚,然后你在那个呼吸一个循环的时候,一个固定的点上算上一点,然后第二个循环的时候算二,第三个循环算三,你这样子就不会有那个长短差。不会有长短差你就不会有这些叫做气急败坏之相。不然我告诉你给你坐几天你就不想坐了。你就坐在那边烦恼,这个师父也不早讲,叫我来修这个叫什么禅,回去好,我找个理由。家里有事了,身体不舒服了,你理由都出来了。就是因为你这一点弄不好,所以你不用急,我这个地方讲慢慢的,一个礼拜的时间到两个礼拜的时间,就是要你去感受那个息的状况。你感受得到以后,你要数一、二、三就没有问题,剩下来才是我一数到十,常 常数一半就跑掉了,这个时候你就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数到三大概你还有办法,一个人数到三都数不了你的身体大概非常糟糕,生命能量接近于零了,你现在是接近于三,还可以数,当你一数到三,一数到三都稳定下来以后,那你要增加到一数到五就没有问题了。一数到五没有问题那你再一数到七。然后一数到九、一数到十自己去看。那这样你就不会常常 ,我刚才数到哪里去?我记得五还是六。因为数到五的时候我又想到玉山, 数到六的时候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那这个时候呢你就慢慢地,从一到三开始,你的信心才会很稳固地建立起来。假如 你这个地方没信心,你不可能有兴趣,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之下你这个绝对学不好。因为这只是个基础,第一步而已,下面那工程浩大。

   告诉各位,这三个月下来你至少学得初禅,别的没有,初禅应该可以学到。所以这个方法,各位要先自己把它弄清楚。这是你的,这里不抽拥金,也不抽股份,股息都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放心。

  因此,行者于初入坐时,即应先觉知息入及息出的状况。若急于数息,则常有宽、急之相。当此「风相、喘相、气相」生时,于坐中觉知已,即当放宽身心,重新来过;先觉「息相」后再数息。 

  这是一个要领,给各位的一个要领,你自己坐下来以后,先去感觉息出、息入的息相,这息的相是什么样子?然后你选定一点,选定一点来进行就没有问题了,希望我们在这个地方,这个要领能够学好。进入华严禅法没什么特点,这是第一个特点,「先觉息相」。

  又于坐中,身息已调,若心有「沉、浮、宽、急」之相,则当依前之法调适之。

   前面已经教过了,你在坐的时候若是有这种现像,你就要调,还是用前面的方法来调。假如有沉相, 此中所觉之「沉相」, 应提意在息的风门。提起你的注意力在息入、息出的风门这里。刚开始,你就训练这个部份,注意守住风门。风门一定要看清楚,不是鼻尖,也不要眼观鼻,鼻观心,那会养成斗鸡眼。「风门」是指鼻中膈的底部,两个鼻孔间,接近嘴唇的地方。你把心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去数息,息出、息入的情况。各位假如睡觉不好睡时,那你就躺着开始注意鼻息的状况;告诉你,有人失眠的话,你就告诉他这一个方法,睡不着你不要做什么,就躺着把心放在鼻中膈这里,这个叫风门,那你去注意你的呼吸状况,他一定会睡得非常舒服,我告诉你他不要五分钟就睡着了,那你们要是火气太大睡不着你试试看,这个是睡得着早火气不一定会降。这是治沉相的一个方法,我们讲对治的方法跟密宗不一样,密法有什么境界就用什么法,不管[羶罢]、这个什么「绿度母」、「大黑天」等等,它有很多法,有没有效我们不管,但是你禅法就是这一个,不管是什么妄想、什么魔境,通通摄之在风门,其它你不要管。在这一法中所谓的正念,是指这个地方,你记得这样一个原则,这是最好的灵丹妙药;修行中有任何的禅病,你要对治,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你都不要去想什么,人家告诉你诵什么咒,那是他的法,密法的部份,是有要领的,那我们不管,这里地方用这个方法对治。

  又若无法举意, 如果注意力始终没有办法提起,则当提意至眉间。

  放在风门又不行,就提高到眉间。告诉各位,这个风门到眉间,这个地方叫

  「金刚宝剑」,道家来讲它叫「小周天」,我们不叫小周天,但禅法有这个表意。我们这里禅棒有两支,小的那一支就是指这个地方,大的那一支是指我们海底一直通到顶门的地方。你这个地方通了这个地方(指海底顶门)很快会通,所以跟你讲,你注意息,就可以使(色)身做转变了。所以身、息是一体的,一致的,在这个地方你没有透过实修,没有实践力行,你就感受不到这一点,而你有实践力行,你就可以知道那是为什么!现在呢,告诉你提到眉间。

  但是行者有沉浮之心相,

  我们告诉你可以这样对治,但是你有这种沉浮之相,多半是以妄想、昏沉的作用所致,所以要知道它的原因在哪里。

  故当觉已,即应先行扫除妄念。于「沉相」中,举意风门,守意息入、息出,昏沉之势,定可却除。若觉「浮相」,多是妄念作祟,此时举意至丹田,意定在伏妄念。此时亦然,行者当守意息入、息出之际,妄念可却。…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