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耳根圆通章 第十八集

  耳根圆通章第十八集

  海云继梦和上

  道场里摆的三尊佛像中间是大日如来,左边是秽迹金刚是代表密法,右边是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你觉得很奇怪,他不奇怪,他就是修哈达瑜伽的,所以他的气脉全通肩膀的骨头通通突出来了,他是表相的。中国人在修学上面的一种成就的一种象征,当然你看不懂,很奇怪一个老头子摆在那里干嘛?你最好不要骂他,要不然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他就不接你去了。这个佛法大如天,禅门深似海你可能都不认识,你所认识的是你脑袋瓜里面的那种执着而已,大如天有多大你抬头看天空两栋大楼之间叫天;深如海,海有多深,前面鱼池那么深。因为你所看的只有这样子而已,你没有办法去了解。

  刚才提到入流亡所,这个前面是什么东西,你要能够先具足那些条件,来到这里你的心境才有可能静下来入流亡所。那个入流很清楚,一定清清楚楚,内心清清楚楚,那个亡所一定有所才能亡所,你无所的话不能亡所。所以首先你要能够捕捉到,然后进入那种情境你才知道说它是什么,然后就不在意。就好象我们的学习某种功夫你会很在意,各位去留意一下你写的字,写了以后再写一遍两个字绝对不会一样。可是你写字很自然你的笔划很顺,可是再叫你再写一遍你不会一样了,但是呢你一看就知道那是你的字,可是两个字根本不一样,那个字你再写一百次你都会发现一百个字都不一样,但是你会发现那些都是你的字,你不会去写别人的字,对于写字的笔划来讲你真的是入流亡所,知道吗?

  你讲话也是一样,你讲话有自己的调调,这也是入流亡所。你呼吸也是入流亡所,但是呢你只能叫亡所,你不能叫入流,因为你不清楚不明白,这个只能亡所不能入流,因为只有亡所没有入流。所以这边你都没有成就,那叫惯性,要亡所很多是惯性,但是这个地方讲入流亡所是清清楚楚不是糊里糊涂,你是因为是惯性所以你根本就不清楚。那么现在你的识性,这里不是讲根,识性跟尘境这两个,尘境完全寂静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个地方他用寂来形容亡所。从中文的字义来讲那种情境表达的很好,就是说尘境在你的心里没有涟漪,可是你很清楚,你要留意到很清楚,没有涟漪,这个叫寂。

  最好的方法你还是真的训练自己置心一处去感受那种情况。我们在这里跟各位谈的是这个尘境为什么一定要把它降到最低,我们跟各位形容说就像这个地板,这个地板这么平,你假如,因为在我们这里比较难,这里第一个湿度大第二个灰尘少,这假如有一年以后那灰尘很均匀的布在上面,这个时候假如有一个像蜻蜓的翅膀或蝴蝶的翅膀这样掉下去,你就会发现那个尘会飞起来,然后很快又沉浸下来,有没有,那种感觉可以感受的到吗?当你的心很平静的时候就像那波平如镜的湖面,那么有一点东西掉下去起的一点涟漪,你能够置心一处以后的心就像那个心湖一样平静,就像那地面上的灰尘平静,那个尘境来的时候就跟这个情况一样,它一点涟漪起动然后它又会平静下来,你必须要看到这一点,这是绝对要求的。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那尘境来你才会看得很清楚,那才是入流亡所,那个时候生命观境就会爆发出来,真正那个时候所激发的你要导引到哪里去,你就会发现你的心在捕捉那个尘境的时候识性就出来了,无明就起作用了,当你这样子尘境你不管它,那个无明要起动识性要捕捉那是什么?就是在想说那是什么?然后你说这个不对,再找回来的时候你的生命,你看那个看电影在描述那危机状态的时候就这样子,那整个生命全部爆发了,因为那无明要介入你识性要去捕捉。然后你说不行这个时候就要破无明的时候了,你就发现那个英雄是怎么样突破这种魔境的危险然后超越到另一个境界去,那整个生命就爆发出来了,整个能量就爆发出来了。

  而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失败很多次,你放心,每失败一次你的生命能量都急剧增加。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有很多经验,而且你要知道这个微细的地方在训练那个经验就是下辈子你来当伟大的科学家跟艺术家的地方,那个摸索的那个小地方非常精密的,你内心的感受的那个东西就好像拿那个显微镜把那个境界放大一样,你只能够说我知道但是我讲不出来,知道吗?那个心境的转折那个叫“转辙器”,一个车字旁一个彻底的彻那个字,那个轴心从这边要转到这边来的那种工作,你自己真的是捏一把冷汗,而且你会发现在那个时候你的身体会一直歪一边。那就看每个人不一样了,因为你开始在用功的时候那个情况它出现,你自己全身绷紧、放松、绷紧、放松的那个情况会出现,我们没有进入到那个地方你不会。

  为什么打坐的人不会胖,为什么参禅的人没有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在这个地方你所有的生命能量全耗掉了,所有的体能多余的脂肪、蛋白质全烧掉了。你放心,每次坐起来蒲团都湿了,不是尿尿是流汗,你衣服会湿透就是这原因。所以你要去进行这样的情况,透过这种训练,你的色身、你的心理,身心都会很坚强,你一定要去掌握到这一点。那动静二相是最初的,这一关过了以后后面就比较简单了,这一关你一定要破。这个时候你的身心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到这里就已经很大的变化,光是对尘境的处理,那么过了这个以后呢?如是渐增你会逐渐提升就是这个功夫逐渐增强,下面闻所闻这个尽应该要断开。闻所闻,闻是能闻,能闻所闻尽了,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结论,所以这个文你要看清楚。这个古来大德都会解释,断句就乱七八糟,这断句是:闻是,能闻所闻,尽了,能觉所觉,空了,能空所空,灭了。是这个意思,这样看你就清楚了,这中文就喜欢这样子,这文字家、文学家,黄融是个文学家,文是很好你要开悟就有障碍,所以古来禅师骂这些读书人就是这样玩文字游戏,害得一堆人都不能开悟,就在这里。

  你把那个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功夫如是渐增,逐渐的提升你的功夫然后能闻所闻,尽了,能闻所闻,这个叫做能所皆空,尽了,双泯了,这个时候尘境根性结束了,再到这个地方这个能闻所闻,能闻是根,这个时候呢从识性就要转到根性来了,因为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时候就是已经转入根性,用根性了。但是这种用根性我跟各位讲叫做硬挤的,硬挤的知道吗?像晒萝卜干,萝卜干晒完挤到罐子里,用一双什么一直挤,对不对,硬挤挤过去,哈达瑜伽就是训练这个。你跟萝卜干差不多,里面都有棱有角很香,他是硬挤挤过去的。

  我们假如透过思辨瑜伽的训练大乘佛法是比较不一样,但是这个地方讲的纯粹就是小乘的修法,硬挤要挤进去,硬挤,挤进去就很辛苦不会很痛苦,但一定很辛苦就对了。但是这个挤过来以后你的身心会不一样,完全改造了。所以说修行改造生命这个地方先改造你的色身,你的身心既然一改造的话那你的命运就变了,你不用刻意的去要消灾改劫。过年到了要安太岁,民间信仰可以,庙里也要做,为什么?不做没钱。消灾改劫是为了收入不是为了什么,有效没效你不做也一样,所以这个叫很好笑。但是民间的信仰它需要安心,因为未来的一年要过什么日子不知道,我花个几千块安心一下这无不可。你总要给众生一点安慰,这就是做安慰的工作。但是你在这里修行你一定要看清楚,一定要看清楚跟那个不一样,这文章这样看起来你不知道修行的工程有多大,你一定要去做、一定要去进行。

  所以各位坐在这里你不要以为一块蒲团,这是最佳的工程,这方方正正师父还满慈悲的,还弄了一个木垫子给我坐着。这里湿气太重,你不要看这么一个蒲团,一张盖巾布,顶多再加一条禅袍,风衣一戴观音帽一罩,那个正好睡觉。不是叫你坐着睡,是要你进行最了不起的工程,这项工程在你的生命史上你就要经过刚才所讲的史诗的奋斗,有非常非常多的战斗。你要在这里面消灭罗刹,要在这里消灭那些紧那罗、阿修罗,要在这边消灭那些夜叉,你生命中的夜叉、罗刹就在这边进行的。你不要以为这个蒲团怎么坐,你坐得好那个叫做金刚城,你坐在那里虽然方方正正的也不过是一尺半四方而已,它是你的金刚城,未来你的一切成就就从这里开始。你国土有多大就看你这里心量有多大,所以还是把蒲团坐好不要光是坐破就好,所以功夫一定要在这里下。在这里生命改造的过程里你有很多的工程在这里运作,这里你就看到一切唯心造,你在这里就是在进行心的改造、生命的改造。

  禅法这一点厉害,那要不要其他的呢?在印度来讲这里面的修法不只这样,因为印度的基本修法它是密法,它有很多的供养等等,那些我们这里不跟各位讲。你先把这个基础工作做好,它有种种的其他的辅助你的办法,但是基本的方程式是这一个,这是它核心机构你一定要进行。这个工作这功夫尘境,动、静二相,这个动的尘境跟静的尘境这两个呢?完全降伏了,你内心里头对于尘境来的部分能够捕捉能够安住,你就不会被妄想带走了,对不对?这就是置心一处了。

  再来呢,那个心你是用作意心,现在呢?要不作意心,现在是这个问题了,因为你假如是作意心那是用识性,现在无作意心就是用根性,所以这边要怎么样由作意心到不作意心呢?这个过程那就是我们在破那无明的地方,所以刚才提到你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这个尘境来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好奇那是什么?尘境到底是声尘、色尘还是哪一尘因为六尘同时来嘛。因为一个尘境来你会去发觉是六尘中的哪一尘,你要去发觉哪一尘的时候无明就要进来了,那就去到第二念的地方。因为你要从第二念跨过去,就不要它的时候那你一定要把那一个捕捉尘境的那个念头给拿掉。这个生命能量的爆发非常非常的大,那在第三念到第二念之间,第三念是受,也就是说你这一过来的话,尘境你一捕捉的话就这声尘,这个时候一进来的时候到声尘已经是受了,声尘的时候已经是受了,我…

《耳根圆通章 第十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