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圆通章第四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我们来看这个总表以外的表(心性学基本结构图)。这一个是把刚才里面几个重点删掉的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是抽调的第一部分,心性念的这一部分,它是一个理论。
我们先看前面那一张。这里面把第一个部分心性念“萨婆若海”这一部分除掉了,第二个是把五蕴运转的部分除掉了,第三个是把十二缘起这个部分也除掉了。虽然是把这三个部分除掉,但是你不见得看得出来,因为一般我们所接触到的,你没有经过真正的深入你掌握不到。
这里面生住异灭是一个,十二缘起是一个,五蕴结构是一个,这三个看起来是都不一样,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是在讲心理的状态。十二缘起你可能不感觉到也都是心性的东西,因为它是后面的地方讲到因果再重新连结的问题,所以你看到十二缘起是轮回的现象,而这个轮回的根本,真正的部分就在于受以前的部分,它通通都是心性上的东西,你到底是堕入了那一种轮回的心性,还是一个解脱的心性,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我们学佛人这一点你要弄清楚:凡夫,他是一种的民间信仰,他在拜拜,他只在求人天善果都在异灭的地方。这些都根本可以不要了解,不小心听到了他也糊里糊涂,本来是正法给他讲一讲不知道变什么法,都变歪法了,那就不管了,因为他是民间信仰,一般凡夫。
那你想要转凡成圣,这一点可要弄清楚了,你要怎么转凡成圣这个关键才重要了,你就必须把心性这个部分弄清楚。那我们跟各位谈过小乘、大乘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乘的心性理论,小乘他不太谈什么心性,但是他的技术面很强,所以我们发现大乘行者在大乘之间每一个都很牛,讲起佛法来个个都是齐天大圣,可是你去看当这些人碰到小乘行者的时候,噤若寒蝉,一句话也不敢说,因为他没有脚下功夫。
一讲起大小乘之间,大乘行者老是瞧不起小乘,谈起真功夫都是小乘在讲,大乘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关键就在于你的心性学不彻底,你的心性你不够了知,讲起来都是枝末的东西都是异灭那边的东西,那不是佛法。讲“不是佛法”这句话是不对,因为没有一法能够离开佛法,都在佛法中,但是那个跟解脱的佛法是无关的。所以你在讲心性学不要讲到心理学里面去,心性学的东西就是心性学,这个有很大的差别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
所以大乘它有几个原则:
第一个要真发菩提心,你要懂得菩提心是什么?这个你要相当长的一番功夫了,不是你想的:“我发菩提心,这个礼拜我去扫地”,这叫发什么菩提心,但是你也讲,琅琅上口。
第二个大乘绝对重因果,非常尊重因果。我跟你讲这句话你听不懂,什么叫做绝对尊重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什么叫做“如是因如是果”?这大家都会讲。你看观世音菩萨“从与昔来有佛名观世音,我予彼佛发菩提心”。你去注意,观世音菩萨是跟观世音如来来学。这讲什么?我修这个法我是跟观世音如来学的,换句话说“我修什么法一定得什么果”。
今天,你是个行者,你在修法吗?你修什么法?你得什么果?所以我跟各位讲:那些爱讲感应的要特别小心,你感应到什么?你有没有修那个东西?你假如没有修那个东西,那个东西会跑出来,那你自己小心啊,这叫堕落因。你没修法嘛,你要真修行,如是因如是果,观世音菩萨当时就是跟观世音佛学这个法,成就了他叫观世音菩萨,不像我们现在感应一族、神通六号,我修这个法跑出那个境界来,那根本就错嘛,还很喜欢讲,讲得很精彩,一定出问题。不是说我对这些人在打压,你要堕落,那没办法,你不要以为说:“我在大华严寺里学什么”,你到阎罗王那边去,他还要我当证人,我说“送他去死好了”。
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你是怎么修的,这两个因素你要是不具备的话,你不是大乘行者,你只是在这里混饭三界、靠佛吃饭,绝对不行。这两个前提你先弄好,怎么修?你要如实的修。你在这个修法当中有没有跟你的善知识一再的去切磋,怎么钻进去,那个关键要领在哪里?我们这时候看到很多人根本就钻错地方嘛,对不对?叫你种田,你老是在那边打石头,然后脾气一来的话说:“那怎么种啊?”奇怪,田你不去种,你猛敲石头你还说“那个你怎么种?”你连这种拣别的能力都没有,那你还讲什么?你要留意到,这个修行你一定要有这种状况,所以大乘为什么它会要求你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所以你自己现在想修法,你自己先确定好你有没有师父?先弄清楚,你要有师父,死也要赖着他,你知道吗?听懂吗?你要赖着他一直到成佛啊。
你不是啊,外面一堆,师父再多也有,抽签就有了。我到大陆去,一个方丈跟我讲:“你有没有带五十万来?”我说:“干嘛?我们是来弘法的。”“法,法我也有。”我说:“你有什么法?”他也有啊,他说:“看你要多少人我都叫得来。”我说:“要打架吗?”对不对?他对法也有认知啊,“道场是怎么要回来的?就叫人去打回来的。”我就搞不懂他是流氓还是和尚,那你呢?你修法搞清楚啊,好好的弄清楚。
在小乘里头,他不是不依止善知识,他不强调这一个,可是小乘行者绝对依止善知识,因为他们都住在道场里,小乘行者不离开道场,离开道场的就算还俗了。我们不是,到处乱窜满街都是,你问他住哪里?我就住楼上那间,顶楼那里,都是大乘行者。你看藏密他们也没有特别强调依止善知识,但是全部住在道场里。我们怎会这样?跟你讲,都是在家居士害的,师父你来住我家楼上我有事请教比较快,弄一间鸟笼把他关起来,师父就乱窜。你看看,这个“业”呀,相牵入火坑哪。
你要弄清楚,修行发菩提心,第一个真发菩提心,第二个跟善知识好好学。如是因如是果,你修什么就是什么,不会跑掉的,有跑掉的,绝对不对。那你之所以会有那些东西出来,表示你根本没在修行,也没有善知识指导,自己摸,然后孤魂野鬼随便搭,你就鬼通,你什么都通。这个一定先弄清楚基本的要领,所以这一个理论,你看没注意的话,你全部在“异灭”那边。
现在,我们要跟你谈的是后面这三个理论。第一个,我们再看图。我们现在要跟各位谈这个部分,主要是谈那一念无明起,无明怎么起。从整个大结构来讲,我们跟各位谈的,你是可以用你自己的法门。现在要谈这个法门,它就开始分类,是一类而已,刚才讲的那整个图里面它有无量法门。
现在来看这个一念无明起,这个无明到底怎么起?它已经从这个地方来下手了。你要从这里下手,前面“异灭”的地方全部要扫掉,不要讲一讲又跑出那些善恶念、变异念的那些东西来,那你这里根本谈不到。一谈到这里,你拿善恶念或变异念来介入这里面,那你就造业了。所以那个善恶念跟变异念是什么东西,你一定要去扯清楚,要不然谈到这里来你马上出问题,你脑筋里头浮现的都是世间的善恶、名利、得失、好恶,那些情感问题在那边纠缠不清,你没有办法进入到这里面。所以要谈这个无明怎么起,它已经到核心根源的问题来了,你不能够再把善恶念跟变异念的东西扯进来。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有那些课程,那些课程我不能这里再讲了,那个讲席中讲太多了,这里讲行法我就不讲那里,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这里没讲你就随便扯进来,那你是在造业。
现在谈这个地方就是这个部分,它这里(的字)只打到“名色”,要一直打到“受”才算,因为受是包括住的这个部分。那么我们通常来讲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怎么来现在就不讲了,因为后面又是另外一个理论。假如要从这里讲的话,那这个门槛又更高了,那不只是善恶念、变异念你要净化掉,即使是在这五蕴的结构里头,讲到识的时候,识是第一个概念,讲第一个概念——最单纯的第一个概念里头,基本上是十个念,十个念构成一个概念。
第一个它有第二念,第二念进入受,第二念就色、受,那就两个,那么受以后要到末那识,末那识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出来到末那识,然后又到第六意识的了别,确定,基本上这里就有八识,八个念。基本上最原始的一个识要八个念,假如你再仔细分析它可以再多,那我们基本上按照传统的概念来讲,这里已经绕过八个念才有一个。
那一个识放在那个地方再来第二个识,就刚才讲的识,譬如:我听到声音,我确定是声音,这样就八念过去了。当那个声音来,再来一次说是“狗声”,又八念过去了。你会发现它是八念加八念加八念,其实不只,当狗声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有人来了,这个时候他就不是八念构成一个识,他可能是几十念构成一个识,因为你在现在这种情境中,你不是原始人,你也不是婴儿,你已经有很多很多的污染在。
所以每一个识当中,第一个很纯的识,我们可以这样跟你解析,纯理论解析:八个念到十个念之间。但是当这些念逐渐增加的时候,他有的一个念已经是几百念了、几千念了。所以当你能够构成一个说“有人来狗在叫,那是狗声”,这个时候“那狗声在叫人”的这种感觉,它已经变成一个意识形态,我们说这个意识形态是百万念了。那个不是这个识,“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这个“识”不是那个识,不是意识形态的那个“识”,那意识形态的“识”已经很复杂了,所以这一个“识”是属于第一个识。
那你要留意到,讲念有第一念,一直到变异念,讲识有第一个识,到意识形态的形成乃至于到你后面是是非非、因因果果的那些识,识性的部分了,那又要分类分成好几个层次。那我们就不跟各位谈那么多了,各位你可以去做研究,你在禅修的时候可以去感受,假如在做表达的时候你可以去做那样的训练。
现在我要跟各位谈的是,那个“无明”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来自于这个“识”跟“行”的问题。这个地方讲“识”我们是讲第一个识,因为你只有从第一个识你才能回到无明那边去,这是讲真正无明产生的那个无明,不是你那个无明火…
《耳根圆通章 第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