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一集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一集

  

海云继梦和上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们,大家好!

   我们绕了十年,十年了;来这里不只了,十二年。绕了一圈,我们还是从基础上跟各位讲起,所以今天要跟各位谈的是《阿弥陀经》。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以往我们谈了很多,固然是概念,也是专题,也讲了一些《华严经》的部分,但这里面所涉及的可能都太深,深到你没有办法去进行,因为实际修法的部分,它所涉及是不通人情。

   那么这一会基本上我们简单的只是要跟各位介绍行法进行的概况,也要让各位了解到佛教它的本质跟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什么状态

   因为我们一般在学佛的时候,应该来讲,都是一种杂讯多于正法。所谓杂讯就是你民间信仰的东西,你会一直把它当作就是佛教,只要拜拜的,不反对拜拜的就都是佛教了,而那一个不反对拜拜并不见得是佛教,它只是民间信仰,你不要把民间信仰当作真正的佛教。所以在我们中国有两种说法,一种叫做三教九流,三教就是儒教、道教、佛教,那是跟九流挂在一起的;另外一个叫三家之言,三家之言那是讲佛陀真理的,是士大夫阶级在辨证的。各位进到这里来,您是要三教九流呢,还是要三家之言,那就看你了。我们这里要坚持跟各位谈的是——给的是佛陀的真理,你要看佛陀的真理这个部分,不是佛教文化。佛教文化那跟佛陀真理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简单的提一下你大概就知道。

   各位在槟城这个地方,你看到我穿的服装叫什么,叫佛教——这叫汉传佛教的文化,它是汉传佛教的服装。你也看到了藏传佛教的服装,你也看到了南传佛教的服装,这个都属于文化,它有差别的。你看到汉传佛教,不但要穿鞋子,还要穿袜子,你看藏传,他怎么穿?穿皮鞋,汉传说穿皮鞋犯戒,藏传说不穿皮鞋那要穿什么,南传根本就打赤脚,到底谁对?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叫做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地方不变,那只有这一句话是真理吗?这一句话不是真理,这句话在南传念的、北传念的、那个藏传念的也念不一样,但是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精神——核心是一样的,这个就是重点。这个精神核心它所代表的就是佛陀的真理,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佛陀法身慧命的DNA,我们要传承的是这一个DNA,不是传承这一套服装,或者是吃素,还是吃草。这个草可不可以吃,听说有五种草还不能吃,葱、蒜啊,为什么不能吃,为什么有的都在吃?对不对,为什么?这是文化,哪一天说皮蛋可以吃,你也吃了;哪一天说蛋可以吃,你也吃了;哪一天又说什么鸡肉可以吃,鸭肉可以吃,你还是吃了。现在不能吃是没福报吃嘛,对不对,因为这是文化,这不是真理。

   真理是什么?三法印,它是始终不变的。文化是会随着时空而变,文化绝对随时空变的,但是真理是不变的,三法印是不变的。所以你持戒你会发现戒可开,它有开、遮、持、犯,对不对;真理不可开,开了变外道,对不对,一开的话,知见就不对。所以我们知道,你要学佛,是要学佛陀的真理,要不然你大伯公拜拜就好了,你为什么跑到这里来呢,你是来求真理的,你不是拜拜就好的。你留意到这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那么三法印是什么,如何获得三法印,这个就是我们的工作了。那么小乘教(原始佛教叫小乘)叫三法印,到了大乘的时候就叫一法印,叫空性,般若性空的这个部分。那么空性讲的又是什么,我们要如何证得空性,那才是我们学佛要学的地方。你要先把这个东西搞清楚,这东西不搞清楚,你进佛门到底在求什么,对不对?人家在拜拜,你也在拜拜,他求保平安,你也求保平安,你唯一的不同是,回向十方法界众生,为什么?功德比较大,这样比较会平安。这个叫学佛吗?对不对,这个不叫学佛,这个叫绕圈子,绕一圈还是迷信,只是更迷信而已,别人迷信不知道为什么,你的迷信是很糟糕的,所以我们要学佛,先把这一点弄清楚。

   记得,佛陀到底要教我们什么?你不懂不要紧,带着疑情,慢慢地去体会,你总有一天会找到答案,一定会找到答案,这辈子没有,下辈子也会有。到底佛陀要教我们什么,这个才是重点,这第一个。第二个,你要跟佛陀学什么。你来要学,你要学什么,你说你不要跟我讲什么“你肯定我今年赚钱不赚钱”,那不是佛陀要教你的。你要肯定赚钱不赚钱,大伯公就够了,土地公也够了,对不对,一般的神庙就够了,不一定找到佛祖,佛祖哪那么闲,他怎么会管你赚钱不赚钱的事,他是管你烦恼不烦恼的事,你要弄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佛陀到底要教我们什么,我来了我到底要跟佛陀学什么,这个应该是我们来这里学佛、求法的一个目标,这一点你必须要肯定,你要不能肯定这一点,进入佛门,还是一样,白走一趟,那就太可惜了。佛陀这么好的法,我们为什么没得到呢?佛陀法身慧命的NDA是你要传承的,你为什么不把它接下来呢?这一点各位要留意到,在往后我们会积极的把这个部分相关的跟你介绍。

   那么,我们这一会选择的是《阿弥陀经》,当然就按照《阿弥陀经》的因缘来跟各位介绍。我要告诉各位,你在这里听经,不要把外面的杂讯带进来,我的讲法跟他们会完全不一样,因为他们讲什么我比你更清楚。不只《阿弥陀经》,任何一部经典都一样。我要告诉各位跟提醒各位的是,历史上对这些经典的注解、解释,一直到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这些注解跟解释,我肯定比你清楚,你不要问我知不知道,我绝对知道,只是这些注解,有些是古代的表达方式,是正确的,我用现代的方式表达,这样而已。因为我是要讲给现代的人听的,我不是要讲给唐朝的人听的。各位都不是唐朝的人,都是现代人,勉强你只能叫华人,你还不能叫中国人,对不对,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留意到,有很多语言是不通的。

   那么现代也有很多人,有的人已经讲了几十年了,他还是那个调调,到最后都导归极乐,极乐是什么他都没搞清楚,这个是很麻烦的。那我不照他们的讲法来跟你讲,我是按照佛陀三法印的立场,历史的实况,实际状况讲给你听。所以你假如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过人家讲极乐世界、讲阿弥陀佛、讲《阿弥陀经》的话,那你来听我讲,你会一直点头;假如你已经听过很多当今那些大德所讲的,那你听我讲的话那要留意一下,嘴巴不要张太开,不然心脏会跳出来。我不是吓各位的,往下听下去你就知道,你或许会发现我的立论跟他们完全不同,不是我不同,是他自己弄错了,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首先,我们看这部经要讲之前,我要先跟各位介绍一下,我们要讲的《佛说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这部经原来的名字不叫《阿弥陀经》,这部经一共有十几个翻译本,但是每一部经的名字大概都叫做《十方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经》,都是这种名字。但是鸠摩罗什认为这种名字太长,不适合中国人,中国人不喜欢,鸠摩罗什是一个非常大胆、敢作敢当的成就者,所以他就大笔一挥,把它改了,叫《佛说阿弥陀经》。佛从来没有说过这部经叫做《佛说阿弥陀经》,他讲的是《十方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经》,你留意哦。那么,他的这个做法,假如按照现代的人这种意识形态,很顽固的意识形态,那一定把鸠摩罗什给打死了,一定把他给骂死了:“你怎么可以乱改,佛又不是讲《佛说阿弥陀经》,佛是讲《十方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经》,你怎么可以把人家改呢,对不对?”那你就知道鸠摩罗什这个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部经玄奘大师也翻译过,玄奘大师是比鸠摩罗什晚大概两百年,一两百年的人,他翻的,可是为什么你不读呢?你读,我肯定你失眠马上治好,还没读完你就睡着了。因为他这个人是讲好听叫做忠于原著,讲不好听叫做非常顽固,他翻译的就是人家不喜欢。玄奘大师是很有名的四大译师之一,他之所以会成为四大译师,不是因为《阿弥陀经》,也不是因为《成唯识论》,也不是因为《大般若经》,六百卷他翻译的,你读过吗?大概没人读,为什么不要读,实在太难念了。那他之所以成为四大译师,是因为那一本最小的经——《心经》。《心经》有十一个翻译版本,最长的两千多个字,最短的两百六十个字。他也很大胆,他大概以为这部小经没用,所以他也是乱删,删的一蹋糊涂,剩下两百六十个字,但是多少人在背,对不对,因为翻的好啊!因为这两百六十个字,使他成为大译师,而不是因为翻六百卷《大般若经》,这关键是在这里。所以一部经怎么翻译的好,让大家欢喜,信受奉行,是很重要的。

   那么鸠摩罗什把这部经给译活了,翻译把它给译活了。所以我常跟各位讲,翻译经典跟翻译书本不一样,翻译书本是依照辞典来翻的,你知道吗?辞典是依据经典把它摘录出来的叫辞典,所以你现在翻译经典,再用辞典,你根本就弄错了,你就弄错了。翻译经典不能用辞典,只要要看辞典才会翻译经典的,那个经典就不能看了,一定不准,那你就不会翻了。因为经典是生命的东西,书本是大脑里面的东西,这不一样的。我想大概没人跟你讲过,我提供给你做参考,也不用惊讶,本来如此,只是没听过而已,我已经讲了二十年。

   不只经典跟书本不同,这里面不同的还多。这是第一个,我们所看到的。那后面六方佛的地方也一样,人家十方佛,他就乱删,讲乱删是口头禅,他不是乱删,他有依据的,他删的非常完美,这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一共十方,他把四维干脆删掉不讲,就东南西北上下。在古代那个时代,一个译经师,大堂里面有三千多人一起在参与,他有这种…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