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三集

  华严禅行法之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三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今天在继续跟各位来介绍禅行法的这个部分。我想,我们要告诉各位一个叫做核心问题,我们华严禅行法他就两个重点,一个就是置心一处。这个是你修定的一个根本法门,如何置心一处,这是一切禅修过程当中努力的地方。

  但是还有一点你不要忘了,那就是所谓的疑情,你要提疑情,疑情是一切福德智慧的根本,假如按照华严经的这种基本理论和架构来讲,你置心一处训练完成,能够止住妄想,这个就是指你到达弥勒楼阁,就是第五十一参,成就的地方,要到善财童子到弥勒菩萨这边来的时候,你就置心一处了,那个时候弹指顷,弥勒楼阁金华园就为你敞开,这一敞开,生命观境就现前了。

  那你那个生命观境,是什么样的生命观境,这个就是关键了,那个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内心世界,你的内心世界如何,你要如何打开你的内心世界?

  其实各位每天都在打开,只是你那个内心世界,叫做杂草丛生,虎狼豹彪,牛鬼蛇神,对立,混乱,复杂,晦涩不清,这个叫做五浊恶世,你今天所在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

  那我们透过禅修,要打开我们的内心世界,他不是这个世界,他是另外一个世界,你要留意到这一点,那个世界是什么,那才是我们要去的世界,如何从我们这一个晦涩不明,混沌不清,五浊恶世的世界,转移到那一个极乐清净的世界,那我们把他取名叫做象限转移,那要象限转移,他的关键,他有一个关键,那么开关,你要去开他,谁都可以,那问题你找得到找不到那个开关。

  那你就要透过置心一处,到达这个地方,你找到置心一处的要领,完成这一份工程,完成这一份手续,叫做生命改造。

  来到这里你要进去是什么样的生命境界呢?那我告诉你,那就是另外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就是弥勒菩萨之后,所要进行的普贤菩萨的法门,这个普贤菩萨的法门是什么呢?

  这是关键处啊,那就是十大愿王,十大愿王真正所修的就是疑情,你带着疑情去就好,今天我们跟各位讲,你就从这个地方带疑情,禅,为什么那么迷人,在全世界,这个科技为主流的西方文化里,西方人为什么为禅而疯狂,为什么?那西方人不是疯人院嘛?科学那么发达,为什么那么喜欢禅?为什么?因为禅可以帮你打开内心的世界。

  禅是个自在的境界,你透过禅的方法,可以到达那个自在美好的境界里,要不然,你现在所打开的内心世界都是对立,冲突,矛盾,恐惧,无奈,这是你眼前的状况,你很想做好,可是你不知道怕什么,要怎么样把那个怕给拿掉?

  这是我们一再给各位讲的,你到底在怕什么,你不知道,眼睛张开就怕,闭起来更怕,不爬出被窝也爬,爬出被窝更怕,那怎么办?不开门出去也不行,开门出去更不行,那怎么办?怎么办?无奈,不去也不行,去了也被骂,不去那更被骂,光是坐在家里就想老板在那边会怎么骂我,好无奈啊,要怎么办呢?这个就是娑婆世界,我们要把娑婆世界的这些无奈,这些恐惧给除掉,要透过禅的方法。

  那么,那个方法到底是什么,这个就是疑情了,禅为什么那么迷人,这个就是疑情了,你不要问人家,这个答案没有的了,你自己去做了你才知道了,人家跟你讲的都满足你的知识,那只是欺骗你,那不能够达到你的目标,那个迷人,你要被迷啊。

  年轻人没恋爱不知道,爱过始知情重,因为掉进去你粘在那边,你怎么拉都拉不出来,你不要管他,让他去黏住,你黏到哪一天失去粘性,他就掉下来,这个状态就是这个样子,你必须自己去走一趟,你才知道,禅这个东西必须你自己去经验,你不经验没办法,所以你要带着这个疑情去走一遍。

  打坐很好,打坐好吗?你问人家,人家一定说打坐最好,可是你坐下去第一个钟头你就不妙了,不是不好了,两只脚痛的要死,腰酸背痛,坐在那边像乌龟要脱壳一样,难过的要命,哪有什么好,他好在哪里?你必须要提这个疑情去走一遍,假如你只是很无知的坐在那里,头这边看看,那边看看,终于一个钟头到了,那你什么感受也没有,你带着疑情进去,从最无知,最外行,三年以后,你一定有很大的进步。

  记得,带着疑情走每一步,从你第一步开始,你就要带疑情,所以说禅很美,但怎么美?我看不出美啊。

  小时候家乡有个故事,哥哥跟妹妹年纪差二十岁,哥哥相亲要结婚了,叫妹妹去偷看那个嫂嫂,到底长的漂亮不漂亮,那个妹妹七八岁,回来说好漂亮哦,好漂亮他就很高兴,到了结婚那一天,从此他就不高兴。

  因为妹妹所谓的漂亮,跟他的漂亮差很远,妹妹所谓漂亮就是他眼睛鼻子都有,跟他的洋娃娃眼睛掉了鼻子坏掉了不一样,所以他看这个嫂嫂就是很美,可是他一看就不一样,长的又矮又胖又黑,我不是说矮短肥不好了,他一看就不合他的标准,大概过了三十年,他的孙子出生以后,他才感到一点满足说,这老婆还不错。那你想想看,一个观念要差三十年后才会醒过来,那还是世间的问题。

  禅这个东西非常的抽象,他是心领神会的东西,那你必须带着疑情去走,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不叫做禅法,也不叫禅,我们叫禅行,禅在行,在你的内心行,你知道吗?

  他是个方法没有错,而他在你的内心里头,像流水一样慢慢慢慢一步一步往前走,这当中,一个空挡都不能有,当你这个功夫越是绵绵密密的时候,那你的成就就越快,而且越大,因为他都是你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的那些东西,这一点是我们首先要跟各位谈的。

  第二个,这个内心世界的凡人世界跟圣人世界有什么不同,那么昨天,我们跟各位谈到这个地方,首先是你要懂得,向未知的领域迈进,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很怕未知,你对于未知之所以喜欢,对于未来之所以会执着,其实是你假设的,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只是假设,假设结婚以后会很幸福,是假设,可是你忘了,结了就昏了,你假设,当你假设结了以后会很痛苦啊,那有些人就只好当单身贵族,因为他是假设,这个东西不能用假设,内心世界这条路要走的,不是假设的问题,是你必须去面对它的问题。

  那么凡夫的内心世界,他是都在已知的范围里头,他不可能走向未知,所以,凡夫强调的叫做经验主义,曾经有过的经验他再做一遍,没有走过的经验他不走,那么即使要走也是假设,假设什么?都是别人讲的,爸爸讲的,老师讲的,报纸讲的,电视讲的,人家说,因为有这些,所以他就内心有依靠,要记得,这个内心的依靠,就是你生死轮回的根本。

  我们修行,学佛,禅修,密法,净土,不管哪个法门,他的目的就在这里,不要去找寻内心的依靠,但是这句话在现实的社会里头不能成立,因为现实的社会他所教你的就是内心要有依靠。

  尽管是学术家哲学家,他们要的也是一种依靠跟证据,谁说,某人说,你去看每一本书,学者的论著里头,他一定有很多注解,那些注解都是古人说的,古人说你听懂吗?古人说是骗人的,应该讲实际一点应该是死人说的,都是那些死掉的人说的,他所有的出处都是指那些死人讲的,他必须相信死人的话,他没有办法相信活人讲得话。你要注意,当这种现象产生的时候,你就是走在生死轮回的范围里,这个叫凡夫的世界。

  所以你看凡夫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我们跟各位讲很简单的,他只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去记忆,记忆很多资料,然后去推理,达到他预期的目标,就是这三个,你去看看你内心世界只有这三个因素,记忆是你的依靠,合理的推理也是你的依靠,达到你预期的目标也是你的依靠,这个叫有依,有依叫做有,三有,就是依你的欲望,依你的形象,依你的想象,这三有叫做三界,三有轮回,三界轮回,因为你会这样子一再的循环。

  那我们在修行在训练你,就告诉你不要有,不要依,要能独立,那你要怎么去独立呢?那这个就是禅行的过程,做一个完全独立的,那从佛教的立场来讲,就是带着觉性,带着觉性有个好处,你可以依,也可以不依,这个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不是叫你绝对不依,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我要依,非要依不可。

  这个开车上高速公路,只能靠右边走,这个就是依,你不能够说我不依,那我就靠左边走,那你就会看到,所有的车都违规,只有你是朝正前方走,人家通通朝后方走,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有觉性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要依,因为你不依不行,这是世间法中的,可是,那一个你能够觉知你在依的那一个觉知本身,就是智慧。

  问题是,我们都无知,你都用大脑惯性,或者是一种好恶的选择,那就不对,第一个不能惯性,惯性就是生死轮回,第二个不能用好恶选择,好恶选择不是觉知,觉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知道有这件事,那并不是我做这件事情就对,我们发现很多人有这种情况,我很知道我们要做这件事,你那样做不对,那你是用好恶在做选择,你才会有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你很清楚就好了,那我要这样做就这样做,那他这样讲,好了。那我依你,我是依你,对不对你负责,那我依你,这个时候不说对不对,我依你而已。

  我们现在知道,最痛苦的是你的好恶做选择以后,你无法依你,你无法依他,因为你要的是这个,你无法那个,这个就是你痛苦的地方,看起来很像在修行,其实根本就不是,口口声声说说是佛法,所要的都是你选择的,当你要做的时候,你说这是我的福报,那我发心,你要做你就发心了,你不想做的时候,那你就随缘了,所以你会发现,当人家讲随缘了,差不多OK了,他就是不干了。

  为什么?你用的都是佛教的术语,但其实是你内心在做选择,那这个不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不选择的,所以华藏工程要各位去进行就在这里,你不要一直点头,你根本就没有参加华藏工程,有参加华藏工程,你内心就会转变,你世界就会转变,关键就在这个地方,他就是让你放下好恶对立的选择,你很清楚,带着…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