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觉知,带着觉知,那么依靠,依他,他有意见,我听你的,我清楚这个意见是你的,做,我做,我做了,将来人家会骂我,我很清楚,因为我是听他的所以被骂,那你也不必把它公布,那也没有意义,那是世间法中的,你要很清楚的,明白到这一点,这个就是学佛。
那个佛,觉知,我觉知我这样做会出问题,那这样就好了,出了问题是必然的,被K啊,被骂啊,被揍啊,这是我很清楚,那假如没有呢,没有是我福报,因为前辈子我没造业,所以这辈子我听他的,撂下去,结果他不是陷阱,他只是两寸水而已,所以我通过了。
这一点觉知在运作的时候,生命是非常灿烂的,你自己要去经验,所以禅本身是一种觉知的行为,学佛为什么跟禅扯在一起,禅修为什么跟学佛扯在一起,关键就在这个。
这个地方你会发现,他的一个根本就是那个疑情一直在起作用,因为有疑情,你才有可能觉知,没有疑情你不可能有觉知,而疑情不是疑神疑鬼,疑情也不是制造进展,疑情只是让你环顾四周无有压力,这样而已。
各位想想看,你在像车站那样人潮汹涌的地方跟人家约会过没?这个例子我们常跟各位举了,我记得读书的时候,台北车站人很多,台北车站又那么大,人那么多怎么办呢?台北车站有四个字,台那个字,那边找来找去那是最惨的,最不好找人,那我们就在北那个字下面等,大家都到了,大家都是背靠着柱子都在等,等了一个钟头怎么还没来,只是无聊,无聊要走出来抽个烟,哎呀,你到多久了,他也到一个钟头,你也到一个钟头,两个人都一个向北看,一个向东看,都靠在那里,
为什么?因为都没有疑情,反正我到了,人又很多走来走去,那我就尽量靠着那个柱子,我就守着那个柱子,他就会来找我,大家都想着他会来找我,所以大家都在那里等,这个为什么?这个就是一种惯性。
你会发现我们在惯性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发挥你的警觉力,甚至你周遭的事业也一样,那么禅修的本身,他就是带着疑情,这个觉性都一直起作用,但你会发现,在等人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在那个地方你就站好,那么有一个动,动是要动给人家看,你在找我,因为我们约了,那你也会找我,那我呢,我稍微有点动,我也可以保持一个觉知,那你就会很轻松又不会紧张,不会失落,像这种情况,你如此带着疑情在你的生活中是不应该有压力的,所以假如会产生压力的话,那你的疑情应用是产生错误。
那么当我们这个疑情带着,你不是要在哪里起作用,你疑情会有世俗的,有胜义地的,也就是佛法,我们追求生命止于至善的这一方面的,那么当这些疑情在起作用的时候,你会一直往上提升,但是你感觉不到,你在哪里最清楚呢?就是当你置心一处的时候,他才会发挥作用。
就像小孩子长大,小孩子在长大,小孩子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他在那个时候会知道呢?鞋子太小了,衣服太小了,那个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发现孩子长大了,那时候告诉他说你长大了,他就会说哦,我长大了,事实上你知道,最初的时候他根本感受不到,他哪里知道什么叫长大,但是呢,他确实是在长大,现在各位的生命品质,你有没有在提升,各位的法身慧命你有没有在兑现,这是个关键处。
那么,他是一定在成长,那你呢,是不是有足矣让他成长的因素,假如不能成长,那就叫一阐提人,一阐提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叫木头人,木头人就不会长大。而我们呢,不是一阐提人,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是在锻炼我们的人性,使他达到百分之百的纯,那就变成佛性,所以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我们要怎样的来进行这个工作,那就这么两个了,置心一处这个殊胜,我们要跟各位仔细的说明了,前面我们跟各位谈过。
大概所有的修行都在训练置心一处,那么问题是,你对于置心一处的这个东西认知不够,用你自己的想法那就发生问题。
这个礼拜禅修班的同学问了一些问题,我们打坐的时候,我在数息,有人教你置心一处,他怎么教呢?他说这个吐气啊,吐出去的时候,这个气一直走一直走,尽虚空遍法界,那么吸气的时候,他就一直吸一直吸,经过喉咙经过肺部,经过丹田,然后呢,从大动脉到小动脉,到微血管,到每个细胞去,置心一处吗?这叫胡思乱想,有吗?有啊,是有这样讲,这样讲有什么意思?然后你就心包太虚了,然后,一口气吸进来,又是腹式呼吸,这个一口气吞下去,可以吞到丹田,让肚子破一个洞,还是肺破一个洞,我也不知道,难怪现在典型非典型肺炎那么多,你的呼吸方法弄错了,你呼吸从肺吸进来,走到肺部来,怎么有可能走到丹田去呢?我不知道他肺怎么会那么大,大到丹田去,用小腹呼吸,古代也不知道肺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腹部在干什么,那你现在人,那你还相信这一套,那不管了,至少在置心一处的前提上,这个就不对了,那要怎么办呢?
你自己在运作的时候要去勘定他,气吸进来,那你不要管他嘛,你只要吸进来,你的身体本能他自然到肺活量,你装满了就会停住嘛,停住开始就会吐气嘛,那吐气吐尽了,肺活量里头没气了,就开始在吸进来嘛,你要顺着他,你不要吐出去就让他尽虚空遍法界,里面没气呀,那你就OK,马上往生,你在数息的时候是顺着你的身体的自然状况,吸气吐气是自然的,你不要去操纵他,你只要让他出去让他进来,出去进来,他很自然,他本来就很自然,你根本不管他,他也很自然,他不是你要数息他才开始呼吸给你看,你不要搞错啊,从妈妈娘胎爬出来,你就开始动一直没停过,那你现在呢,现在要你数息是要你去留意到你有在呼吸,那这样就好,那你留意到呼吸你要注意,要保持那一个生命的活络,那对于息出,你自己要看的清清楚楚,息入看的清清楚楚,对于看的清清楚楚的用意是要你止住妄想,你记得这一点,是要你止住妄想,不要去想起他的,所以功能就只有这么一个.
并不是我这个吸气的时候,哇,好温暖,怎么样,今天吸的好清凉,你修到哪里去了。只是要你止住妄想而已,你这么一吸,哇,好温暖啊,一二三四哪里去了?好温暖,好温暖你的心就跑掉了,哇,这口气好清凉啊,也跑掉了.
你知道有那么一回事,但不要去介意他,因为他是透过这个训练,是要你止住妄想,你要记得止住妄想,关键在这个地方,所以其他任何的部分,从心理引发的妄想,用生理引发的妄想,从物理引发的妄想,或者从社会现象所引发的妄想,通通要把他排除掉,通通不要介意,跟你讲这么多妄想,是让你知道说,在我们这个色身存活的世界中,有这么多方向会来干扰,影响我们,使我们不能置心一处,现在你要置心一处,就是不要受到这些妄想的干扰,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你不要以为很容易,从这一个地方你在挣扎跟奋斗的同时,你才有可能去看到你的内心世界,从这一个挣扎跟奋斗的同时,你在进行你生命的改造工程,从一个地方下手,这就是一个法门,从这里下手你才有可能完成你生命改造的工程。
你不要想的太多,不要太贪心,既要参禅又要念佛,又要修密法,又要持戒,又要背什么不要搞那么多啊,又要朝圣,朝圣又要三步一拜,又要从普陀山朝到五台山,看起来好像很壮观,等你活到128岁再来。
这一项工程,置心一处很简单,里面工程是很繁杂,很庞大,你一定要记得这么一件事,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无奈,或者觉得很无聊,因为你抓不到重点,找不到下手处,所以你一定要先突破这个地方。
每一个行者,这一关我们一再的要求你,从数法下手,要进入数法之前,你要先看你的呼吸,坐好大约这个姿势,标准的毗卢遮那七支坐相我们还是告诉你,你是不是能做到暂时不要管,大约坐起来有点坐相,不要坐着跟躺着差不多了,那就很难说了,你大概有点坐相,这样坐着,然后开始注意。
你自己就会改变,自己就会改变,那你想要说真的要要求有一套系统的话,那我们禅修班的同学你记得,像陈玉能师兄报到,他这里有完整的,包括前行的瑜伽,体位法,呼吸法,都会教你,你就到这里报到,你自己不要忙修瞎练。
那你要,我简单跟你讲说,刚开始,反正那些万事都不具备,只具备一颗热情的心,那你就大约的姿势坐好,那就开始去训练,去训练你,看你的呼吸,在看你呼吸的时候,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你就应该排除很多很多的妄念了,看看你的呼吸怎么样,你不要妄想说,一看呼吸,我什么时候有肺炎,我什么时候又来了,通通来了,通通不要,你通通放下,然后开始息出息入,慢慢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应该注意些什么,记得,这些妄想都必须除掉。
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很急,那个呼吸,这样做几次,哎,那我告诉你,你一定个性急的人,为什么会有深呼吸啊?因为叫你看呼吸,你就去操纵你的呼吸,你的主观意识比较强,你会去操纵你的呼吸,这个已经很微细的地方,马上就现前,那你要能够抓到这一点,你的个性开始会转变,。
因为你要想采取主动,你想要积极,那你就会去操纵你的呼吸,当你要操纵你的呼吸,一定会产生长短差,一有长短差,你就会产生叹气,深呼吸的状况,那这个就是弄错了。
我们要你的是了解到你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的呼吸是什么样的情况,有时候你会三长两短,有时候三短两长,有时候是两短一长,也不一定,你自己呼吸的情况,当然你不可能用一个精密的仪器在那边测量你的状况,但是你自己可以感受的到,但不管,你就随着你的呼吸的状况,你自己去看你呼吸的情形,当你看到你呼吸的状况,大约很清楚很稳定的时候,很自然的,在息出息入的转换点上,你选一个点,来作为一,二,三,四,呼吸十次你就重来一次。
因为这种数息法只有中文系统里才有可能进行的,是因为只有中文或者台语,他才是单音节,单音节他才不会干扰到你数息的运作,其他的语言,很抱歉,他是多音节,日文也好…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