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P15

  ..续本文上一页定位,这个就是修行的。

  

赤裸裸的一种生命的原型,必须先看清楚,你自己你才能看清楚,别人跟你讲没有用,我再怎么跟你讲,你都会遮遮掩掩的,你会隐藏,你会掩饰,你必须很坦然的面对你自己,因为你跟我讲清楚了也没用,要的是你去实践,不是你跟谁讲清楚,你跟佛讲的再清楚也没用,因为他是木头刻的,你是活的人,你不是木头人,你既然是活的人,那你就向自己负责,看清楚自己的生命,现在的形状,现在的原型,就是你现在生命存在的状态,然后我们才能进行生命的改造。才能够进行转凡成圣的这一项工程。

  

那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灵工程跟所谓的修行。那各位看看,你要修行怎么修行?很多方向都可以,但是你找不到定位,你找不到那个信心,对生命的信心,一个生病的人恢复健康以后,他好像重拾生命的信心对不对?重新捡回生命的信心,那个是假的,我不是叫你没有信心,那一种信心是有为法的信心,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无为法的信心,那你一定要透过置心一处,到那个时候,止住妄想,把所有的杂草都除掉以后,你才会看到生命的真面目。

  

【疑情推动生命观境现前】

  

那么那个时候呢,普贤菩萨章的疑情一带,你就进去了,你进去了,就是像弥勒楼阁一样的殊胜,那一种金华园的境界,或者是我们所讲的,通俗的话讲的就极乐世界的境界,这是你第二生命象限现前的状况。

  

再来才要进行第二个阶段的工作。第二阶段的工作,我跟各位讲这个地方叫象限转移,生命象限的转换,你能够从第一生命的象限转入到第二生命象限里,那么当你进入第二生命的象限以后,有一个问题了,这一次不小心转进去,第二次,还是转不进去,你就要反复的去训练,训练让他熟练,所以我们跟各位讲,成功以后要能够成就,成就以后要能够成熟,成熟以后你才能成佛,不是成功一次,你第一次转进去可能是叫做不小心,因为你根本没注意就撞进去了,撞进去头晕脑胀,怎么会这样,就像香格里拉电影,咚,怎么跑进去了,等他跑出来要再进去,进不去了,陶渊明也发生这个东西,他从桃花源出来以后,做了种种记号出来,要再进去都找不到了,因为那个方法他不熟,我们现在也是一样,你那个方法要熟悉,熟了以后你要再进去就进去了,象限转移就会进去了。

  

就像飞机要飞到中正机场就中正机场,你不要飞到台湾海峡里面去了,你要停下来,不然不停在这边你要停在那边去,你一定要很准的,要进去就能够进去,不要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一转转错,转到地狱去了,你要转到极乐世界去,每一次都要到极乐世界,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每一次都要能进去,这个才叫修行,当你每一次都能进去,都进到那个境界以后,那你会很快的出现。

  

【透过真实修行--融入经典的世界】

  

那个境界就不是我现在跟你讲的,佛已经跟我们讲很多了,你去看的经典,通通通通都是误会,都弄错了,因为你只是从文字上面来看,你没有办法去了解那个领域,因为那个世界你没进去,你没进去过嘛,你进去以后所看的就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那你讲出来的东西一定会像经典所讲的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从你内在讲出来跟你从眼睛看进去想象的是不一样的,你真正修行你才能体会,你不修行你没有办法体会。

  

你会讲你们还在讲什么?我现在又在讲什么,你听不懂,你必须要走进去你才能知道,经典在写的那些文字,绝对不是你脑筋知识里头文字所形容的状况。

  

我们常跟各位讲,无量寿经上面讲,到极乐世界你看有多美,你要吃什么他就来什么,你吃完也不必洗他就收走了,你去餐厅吃饭不就这样吗,极乐世界怎么变餐厅了,那不是无聊嘛,那你就知道当初的人在记载这些东西,当时的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种餐厅,所以那些人,你看那些讲无量寿经,你看他讲无量寿经,那个形容的都是餐厅里面的境界,那你会说夭寿,极乐世界那里变成西餐厅了,那你就完了,因为他那个时代没有这种的生活环境,你想象不到啊,所以他在形容那个世界的状态,绝对不是现代人用语言用文字去表达的状态,你不要搞错。

  

那是你透过修行以后而到达的,所以我们说你要能进入那个境界,还要把那个技巧学好,到成熟以后你就知道,第二生命跟第二世界以后,往第三生命,第三世界,第四生命,第四世界,到N+1个生命,N+1个世界的领域里头,对不起,此方世界不作答,因为那是那个里面,第二世界里面,我们在第一世界跟你讲,你怎么会懂嘛。

  

等我们到了那个时候,唯佛与佛始能知之的时候那再告诉你,其实那个时候已经不要我们讲了,你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因为从第二生命到N+1个生命,从第二世界到N+1个世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么多障碍,因为我们这里有物理现象,那个世界里头没有物理现象,你是完全超越的,那就不要我啰嗦了,我要啰嗦只在这里啰嗦而已,到那个时候你再来问我,我一脚就把你踢过去了,那就很简单了。

  

还要再听吗?有时候想起来也很好玩,大众都很好骗,讲到这里大家竟然都可以不要下课了,还要再听下去,要听的话明天再听.

  

华严禅行法

  

《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

  

海云继梦和上

  

  

生命观境就是成就的净妙国土

  

【置心一处与提疑情的关系】

  

我们昨天讲到置心一处跟提疑情,那么置心一处你要记得,在跟各位说明观息的时候的那一种方法,当然,我们现在整个佛教界或者禅修这个社会里,那这种情况已经太复杂,而且可以说,杂讯很多,我们在引用跟各位做说明的时候,各位要懂得适可而止。

  

虽然我们也讲到息入到哪里到哪里,但是不是叫你心跟着息跑,那这样你没有办法置心一处,你息入可能到哪里,但是心呢还是以守住风门,不要跟着妄想跑。

  

早上还有人问,若心他缘要如何摄心令返,要怎么样子捕捉念头,你捕捉念头干嘛,你在这个一相里头你完全搞不清楚,我们到底在做什么?你就是要置心一处,那么这件事说来简单,那各位要做起来,那很不容易,他是一项大工程,这一关不能克服,你永远不能上道,这是第一个提醒各位要留意的。

  

不要走入岔路,那么,一直到完全止住妄想,这当中有一种状况可能妄想会出现,但是你会拒绝,不要被妄想把你俘虏了,这样子才能叫做止住妄想,妄想出现把他止住,就是你不理他,而不是说妄想都不会出现,假如你真的是训练到妄想都不会出现,那你还是有问题了。因为你的意识还是存在,但是你必须要懂得会去拒绝他,就不理他,不被他俘虏。

  

就好像这个社会,有很多人来跟你兜售东西,那你总不能叫他都不能卖东西呀,你也在卖东西啊,可是你不要,你就可以拒绝他,你要能够拒绝他,当你要用的时候,那你可以接受,现在讲的是不要用的那一些才叫妄想,哪些要用哪些不要用,这里不做区别,因为这个不是在修禅定的问题,这是智慧运用的时候,智慧运用那就是疑情。

  

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各位提到这个疑情来到这个时候,就是当你止住妄想以后,我们谈到华严经里一句非常有名的句子,那就是觉林菩萨偈,他讲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一切唯心造,因为你止住妄想以后,生命观境要现前。

  

【止住妄想,生命观境现前】

  

前面我们跟各位谈到,你的心会造很多妄想,妄想也是你的心所造的,那现在止住妄想以后,他心会出来,我另外给他补充了几句话。第二个部分,给各位做参考,就是这里讲到应观法界性,那什么叫法界性?我们把他区分这个样子,所谓法界性,心现一切法,一切唯心造嘛,所以我们再把他确认回来,心现一切法,若令心王现,假如心王显现的话,那就成就三界法,心王作用你才有一切妄想,那这个森罗万象就出现了,一切妄想。若去心王所,假如把心王给去掉了,那么即显一真法界,他就会显现出一真界。

  

今天,我们在此讲置心一处。那就是要令心王去掉,要去掉心王所,心王所能去,那一真法界才能显,你必须要在这里用功,怎么样去掉这个心王呢?那就是置心一处,使心不乱,若心他缘,摄心令返,那就是四心偈了。我们用功就在这里,你这个止住以后,你的疑情起来,他就会把你带进去。

  

这个疑情要怎么做呢?我们昨天跟各位谈到这个普贤菩萨会带我们走入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后面的部分,我们跟各位讲说,文殊师利…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