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P26

  ..续本文上一页什么?真空绝相就成佛了,那成佛以后要做什么?通通爬到桌子上去给人家拜吗?那不然要是干什么?成佛是要干什么?这个问题就来了。

  

所以这些人也都是有成就的人,他们在有成就以后,证得真空以后,那要干什么?这个后面的这一段,那就不是我们,我们是属于前面这一点,不懂得真空叫什么,那个时候我们乱猜真空,你没有看过真空?那就自己捕风捉影,就瞎子摸象一样。摸到尾巴的时候,大象像一个草绳子,摸到腿的时候,大象就像一棵树,摸到耳朵就说他像一个扇子,就这样子,大家乱猜,反正你也没看过大象。

  

可是到达这个境界以后,大象要干什么?这个问题就来了。他吃起东西来,一大片稻田就被他啃光了,那这样的大象要干什么?这个问题就来了,你证得了真理以后,这个真理要干什么?这真理怎么起作用,对我们人有没有用?假如都没有用,这个真理就没必要嘛,要有用的这个用才是证得真空的这个用。

  

那么他举出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拿真理来用的人,他要有标准,有标准叫做理事无碍观,我这样跟你讲是没人讲过的,因为是用现在话讲的,古人不会讲这些话,有标准,他必须标准,有真理的标准,用到生活中的事相来,这个叫做理事无碍阶段。

  

第二个阶段不要标准,那像孔子所讲的,随心所欲不逾矩,那事事无碍,我们现在最好不要事事无碍,因为你没有标准,他在事事无碍的前提之下,是基于真空无碍的基础而事事无碍的,那我们没有办法事事无碍,是因为我们没有真空绝相的基础。

  

所以现代的人,看起来好像也无碍,好像,只能够说看起来,因为你是福报所撑,福报撑着你,事实上你很无奈,有权利的人他可以胡作非为,简单讲,他在权利范围内,为什么叫胡作非为,因为他根本不符合真理,但是在他自己所定的法律范围之内,他可能合法。但是他可能是伤天害理,因为他没有真空绝相。

  

【法界三观之理事无碍观】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的,即是证得真理以后,在人生的真理阶段里,还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理事无碍,一个是事事无碍,那刚才跟各位讲,你还没有到达贤首佛的胜莲华世界之前,大部分都在理事无碍的阶段里,到胜莲华世界以后,那才有事事无碍的状况。

  

这只是简单的区分给各位看,严格讲起来这句话是不对的,是不可以这样区分,每一个净土里头都有理事无碍跟事事无碍,那都是法身大士的领域,所以修学这三个阶段,基本上来讲他没有次第,真空绝相观就有真空绝相止,假如按照次第来讲,真空绝相止,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止,理事无碍观,周遍含融止,周遍含融观,那一般来讲,证得真空绝相观,这个是阿罗汉的境界,理事无碍观是菩萨的境界,周遍含融观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那我们假如这样讲的时候,理事无碍观的阶段是很短的,很短,当一个人双破我执法执以后,就是证得真空绝相观,他需要一分保衽功夫进入法身大士,那就在那一分保衽功夫的同时,是修理事无碍观。

  

我们今天从因地来看,你来修学,绝大部分的修学都会耗在理事无碍观里面,因为你没有真空绝相观的基础,事事无碍观你上不去,理事无碍观最好用大脑,可以两边,左右摆动,那看起来好像是对修学理事无碍观,理事无碍止,事实上没有。

  

所以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用的最少,好像也用的最广,其实理事无碍观修学的时段不长,只在那一分保衽功夫的时段里,但是,这个时段对一般的修学人来讲,假如没有华严的指导,你自己要修学的话,光是这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大约要三大阿僧祈劫,时间不短,对那无量阿僧祈劫来讲,你不过一个阿僧祈劫而已,这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你这一辈子那一辈子来看,那已经要好多好多辈子了。

  

【打开心量,善用其心】

  

所以你看佛法的时间要会看,不要以为三五年就过去了,很多人毛毛躁躁急着要成就,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讲,目的性不要太大,这个在训练你的量,你的心量,你没有这个心量,你的能力展不开。

  

所以这个时候就讲到你的心是什么的问题,刚开始修学我们先把他定位,定位或者定义为注意力,注意力是一般讲的识心,用意识心,但是呢,他专注不去攀援,把意识心专注在某一点上,这个就是注意力,把那个意识心专注在鼻息上,这个叫数息法,把心放在风门上,所以就是这样定义的,这个心从这个地方开始这是最低的最基本的定义,修行上的心。

  

然后你会逐渐提升心,你会变成一种感受,一种感受力,感受力再来他会逐渐变成一种生命的能力,那这个生命的能力是生命的相,然后你会发现,这个生命的作用,到最后你会发现生命的本体,心,我们要讲的是生命的本体。

  

今天我们在讲置心一处的时候,那最高阶段就是把这生命的本体放在一个地方,所以置心一处的心就看你怎么定义了,你根本找不到心,因为你要看到生命的本体是什么,你就看到生命的真相,看到生命的真相,那你就出三界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了,就不止是出三界免轮回而已了,当你开始发现到,生命的能力跟生命能力的作用的这个时候,你已经出三界了。

  

所以假如这里面要用现在的学术跟理论来看的话,他的过程要安排时段,那就非常的长,但是我们通常不在这个地方跟各位详细的讲,那你在听的时候就会误以为那你可以怎么样,可以怎么样,其实都没有,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生命在成长,跟各位讲,你没那么快,你要能够抓住要领,抓住要领,就是前面讲置心一处那个地方,你都没有分叉,没有走入陷阱,没有掉入盲点里,那就会很快,但不管怎么样,这辈子快不快不管,你自己一定要摸索,在摸索当中会确定你的相,来生你会从那个相上再发展一次,透过那一相再回来修行,那你就很快了。

  

因为你现在不懂得用心,你不要以为净行品上,文殊师利菩萨讲善用其心,你要师父题字,师父也都些善用其心,好像你就会用心了,我看都还很早,那, 这个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都需要经过一段相当相当长,这个长,时间是很长,时间可以转化,那就是你要下苦工,苦工你是怎么样去试验,去尝试,当你吃的苦头越多的时候,那你的时间就越缩短,这在华严里头叫做一念即永恒,短劫入长劫,没有什么道理,你下的苦工越重,那个短劫所入的长劫就越长。

  

所以我们说时间长是语言上的东西,从生命来看,那一念就可以超越了,这一念你知道吗?你大概都不知道,眼睛都愣在那里,就知道你不知道了。

  

【妙高禅师公案-一念入长劫】

  

我们跟各位讲到妙高禅师的公案,他在妙高台上打坐,大家有没有去过妙高台?要去一下,在雪窦山,就我们蒋中正的故乡那里,弥勒菩萨的道场,那里就是妙高台,以前,总统跟蒋夫人在那边盖了一个别墅,就盖在妙高台的旁边,这也是一大讽刺,不信的佛的人就坐在那里,大概前辈子摔过的样子,坐在妙高台,你不用做了,你看了就脚发抖了,他就坐在上面,因为他是每次打坐都会打瞌睡,妙高禅师,每次打坐都睡着了,自己就选择一个好好惩罚自己,选那个地方做,就是不能打瞌睡,一打瞌睡就掉下去了。

  

那我看我不要打瞌睡就掉下去,他就在那里,掉下去了,掉到一半离地两尺,有人把他救起来,他半昏睡状态,说:是何方神圣?我是韦陀。你为什么救我?他说你这么精进在这个娑婆世界里,难得一遇,所以我护你的法,然后他就起了一个满心,哇,我有韦陀护法,人家都土地公护法,我有韦陀,你看看,他说那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有没有人像我这么精进的?韦陀说没有。

  

哇,高兴的要死,恩,现在有韦陀护法不要怕,我在坐下去再掉下去他还会拉我起来,他坐下去了,韦陀就很生气,二十辈子不护你的法,那么傲慢,哦,他跑掉了,他说这下子更要乖一点,本来不知道还有个韦陀护法,现在一个慢心就把他打死了,惭愧惭愧,那现在呢,我要谨慎,自己好好的用工,再掉下去就摔死了,现在都没护法,他很谨慎的又坐,坐了还是又睡着了,这下子完了,再掉下去离地两寸,又有人把他拉起来了,他说何方神圣,他说我是韦陀,他说你不是不护我的法吗?他说你刚才忏悔超过二十劫生死。

  

所以你想想看,二十劫不短的时间,一个忏悔可以超越过去,这叫一念入长劫,那各位你知道吗?你要不要去超越,这个超越不是你大脑计算的,你不要坐在那边念念有词叫忏悔,那个不算,要真忏悔才有算,那个念是讲真的,你发愿也可以超越,照着发愿文念的发愿大概都不算。

  

【唱出生命的元音】

  

刚才枚真老师叶老师来说梵呗,梵音,我们家世代是音乐世家,我老爸对音乐很厉害,我爷爷听说更厉害,我爷爷他老爸听说很不得了,他们的音乐都没人教,自己都会,光是我老爸我就发现他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连他不会的乐器他都会教人家,他自…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