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八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么好告诉人家。所以这一番勤耕耘,是非常重要的。你有这一番辛勤的耕耘,那你就可以想象的到你的菩提胜果会挂满藤,会一直挂在你的藤蓼上面。你假如不经过这一番,永远也挂不上去。这一番辛勤是需要,但你一定要经过这两个阶段,一个昏沉、瞌睡的部分,你一定要克服它。

  

你来这里听经,大概不会打瞌睡,但是,你听我们一般师父的讲经,大概会睡到说还翻身,这就是你要克服的。你不要以为说“不会,我听你讲什么时候打过瞌睡”,你听我讲不会打瞌睡,听别人讲你就会打瞌睡。选这种明星的,不算。你去外面听人家讲故事你也睡不着,不要说你想睡。可是只要有老师上课,你都呼呼大睡,鼻子还会吹泡泡,这个就表示说你的体力跟你的生命能量都很低档,你一定要克服这个部分,你在菩提道上才有可能上道。知识懂多少是一回事,现在都是知识分子的时代,我告诉你,书读多少、懂多少没用,这一关一定要克服,否则你永远不算佛弟子,永远不算。

  

所以跟各位讲说,你一定要定位,禅、净、律、密,当然这是粗分法。你要打坐,基本上把你归类为禅,不一定是禅,我打坐我坐好,然后我一直念阿弥陀佛,这叫禅吗?这个叫做净土。这个时候你要用心的是:我念佛要如何念一心不乱?跟打坐没关系,打坐只是个媒介。

  

我们现在通常讲打坐是讲数息法,不用佛号,把心置于一个地方,透过呼吸看很清楚。因为数息法有很多大功能,就大功德,第一个就是,当你一口气不来的时候,你很清楚,你自己可以停止。好了,我准备再过三百个呼吸就走了,那就跟大家讲,我要走了,大家“不要走,不要走”,他自己算得很清楚,三百个一到就停止呼吸,就走了。这个是功夫吧,这只有透过数息法训练的人才知道。你现在不受数息法训练,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呼吸呼到哪里去了,真的在做训练的人,所谓精进、闭关的人,他这一点很清楚。一个早餐吃完以后,我准备好坐下来,然后一直到用午斋的时候,几个呼吸他很清楚。那用现代人来讲,手表一丢,他一下子就知道了,一个钟头几个呼吸很清楚,一天几个呼吸很清楚。现在你几个呼吸?一碗饭吃几口都不知道,一口饭咬几次也不知道,你是什么知道什么,你什么知道,你除了那money money money以外,还计较的是意见、意见、我对、你对,你还计较什么,你对自己的生死都不管,到那时候说“师父,帮我回向”。你都没有给我揍了,还帮你回向。不是,你一定要在这里下功夫,数息法是很好的方法

  

有人说我吸进来叫阿弥,吐出去叫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也可以,这是念佛法门,这不是数息法,他把念佛法门并在他的呼吸上,这个有更好的一个好处,就阿弥、陀佛就这样没了,就往生了,这个也不错。你要有这种本事啊,你不要哎哟、喂呀,哇!这下子就麻烦了,是阿弥陀佛,不是哎哟喂呀,你到那时候一痛起来就哎哟喂呀,哎哟喂呀,那不行。

  

这都是功夫。你自己要去想象,你的功夫这样用对吗?你的功夫要怎么样能进步?这个就是方程式,这个不能叫方程式,这个叫什么,运作的技巧,解方程式的技巧。你要没有解方程式的技巧,光是方程式也没用。你列了方程式就要去进行,进行就是这个进行解方程式的技术你有没有,没有就不行了。我们在学校上课,老师教了一堆,老师在讲都会,考试卷一发下来,哇!死了,要用哪个方法?你用不上,几个题目出来,你用了几个方法全部弄颠倒,所以没有一题解得出来。所以你现在在进行生命改造工程的时候,你就要积极地去进行这两个东西。这个东西,一个是心灵方程式的架构,一个是解方程式的技巧,告诉你,经典没有办法记载。这两个东西,在禅门中叫禅不可说,在修法上叫密,秘密没办法说,说了不叫秘密,所说的都是经文,都是显的,那现在告诉你的这个就是密法中密中密,甚深密。这个灌顶了啊,通通入定了。(鼓掌)

  

行法上的这个部分,它是很微妙的,是秘密的,不是不可说,我们都说了,说了也没用,它必须你去做啊,必须你去做,你要怎么用功,用功是指这个。不是说我念佛念多少,诵经诵多少,那叫用功啊?那叫缴税,缴给释迦牟尼佛的税,那个都媒介。透过念佛,透过诵经,你怎么用功,那解那个方程式的技巧有没有?所以列出方程式来是工程面,你这一个用功的方式,它是技术面,就两个,这个都是真实法,工程面你要列,技术面你要进行。

  

工程面就环观,我的生活环境里,我要怎么尽形寿去行这个菩萨道,哪些事要做、哪些事要做,这些列出来。好,那些事要做的时候,要怎么做才会做好,不是流于形式的,流于形式没有用。我怎么把它做好,这才是办法。当然有些办法,你把它做好的办法,会变成惯性的。变成惯性的,那就是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你要注意哦,有很多东西是很好的,可以解脱的,但是你把它变成惯性,没有用。惯性的话就叫相续心,相续心为轮回本,轮回的根本。但是你做的那种方法是好的,所以是人天福报,你那个方法是不好的,那就三恶道,就这样子。所以我们还是告诉你,自己的解决方法,最好是架构在疑情上面而疑情是一个动的,恒动的,它一直带你到达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不只是从世间转入法界而已,从法界里还能够一直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到了那里以后再继续前进,永恒的生命,灿烂、美好的恒动,它会一直前进。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谈最重要的。

  

你今天是个修行人,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必须具备!没有的话不算,没有的话只能叫口头禅,在净土叫佛里佛气,在禅门叫口头禅,讲的都跟你心性无关的,只是语言文字,在那边跟人家争辩计较,不是真修行人,那跟佛门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要以为说,他都出家了怎么样,穿起衣服来多象样,像个大师,拜佛,哇!姿势好美。美没有用,能成就才要紧。成就不在姿势上,要姿势美的话这两尊最美,对不对?它们只能叫佛像,不能叫成佛。成佛是你的心,所以你如何用心,这才重要。因此你进门来第一个,文殊菩萨就告诉我们,善用其心,有没有?善用其心就在这里。

  

懂得这个部分你修行就快,不会有障碍,而谁也障碍不了你,因为那是你的心灵工程,谁能障碍你呢?任何的逆境都是你的助道资粮,任何的顺境也是你的助道资粮,那还有什么好障碍的?所以我们反过来跟各位讲圆融道的时候,逆顺二境全部做归零功课归零就是要你不要就外在的事相去解决,直接回到三宝跟前,一切成就、荣耀归三宝,一切挫折、逆境回到三宝面前来忏悔,因为通通要一百零八拜,所以不好说,我们就叫归零。

  

因为一般人你看,你一发生事情,一发生事情,你一定用大脑去解决它,对不对,这简单吧。解决以后当这里再发生事情,你大脑又来解决,又往外跑,当再发生事情,你又再解决,你大脑会一直往外跑。等到最后大脑不能解决的时候,你已经迷了,你回不来了,回不来了。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即使你叫他“你就回来拜忏”,你“不过……”;“那放下吧”,“但是……”;“你不要理它,放下就好了”,“可是……”;“那个不管,你现在顾自己要紧”,“还有……”,这没有用了,这个就是走得太远了。因此我们一直讲说归零功课、归零功课,一发生事情,你就回来拜忏,一发生事情,你就回来拜忏,这叫归零。发生的事情不管好的坏的,通通回到原点来,这个叫归零功课。

  

不是叫你把以前所修的通通丢掉重新来那个叫归零,那个不叫,那个叫依止功课,依止善知识了,那以前的通通要放下。你说通通放下可以,不过还有这个,这个我觉得很好再留着,那因果你就自己背,这里是借你住的。不是,依止的话,全部放下一切噪声。那你在这里好好修,到了六十六分以后,以前所修的通通可以起妙用,自然就来了,你都可以用了,因为那时候你会串联起来。你现在呢,不行,必须放下,这个叫依止。

  

归零,是你圆融道在进行的时候,发生任何社会上的事,不用大脑解决,不用大脑。大脑当然是方便顺带一下可以解决完,你还是回来做功课,这个叫归零功课,这个都是指你“会用心”。“用心”,你的“用心”的“心”是心意识、用大脑;善用其心是“会用心”,“会用心”是不用大脑。弄清楚,“用心”是用大脑,用心意识,“会用心”的话是用真心才叫“会用心”。会用大脑思维推理,谁不会?那不叫“会用心”,那叫“用心”。“会用心”就是会用生命思维,不用大脑,这个才叫“会用心”。差一个字,那个心都不一样了。这是简单的跟各位做定义。

  

你能够来到这个地方,整个修行的状况都清楚了。所以在我们这里,目标很清楚,脚跟也很清楚,对不对?你从这里起点,你从无极而太极,一直走到现在,不知道呼到哪里去了,不知道,呼到哪里去怎么讲?不管他,反正你已经被那个盐水蜂炮…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