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五集▪P2

  ..续本文上一页p align="left">入于无量三昧海门,于一切处皆随现身”,这个“三昧”呀,我们前面有跟各位讲过了,这“无量三昧海门”是师子频申三昧这个范围里头有无量三昧海,有无量的三昧门,它都属于师子频申这个三昧里头的一个项目。

  

我记得常跟各位谈这一点,我们的业力,你要消,只有靠三昧力消业力。因果,你造了那个因,要消这个业呀,那只有靠三昧力。这好爽啊,好像就中奖了,那你就赶快讲吧,让我拥有三昧力。三昧力不是垂手可得,它是你修来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很各位讲,你要发愿,要定位,定位以后把你的业力交给法界,交给法界,然后你自己尽形寿行菩萨道。那个菩萨道你要自己定,怎么为众生,怎么为三宝服务的这个菩萨道定下去,永不悔改,决不移动,决不更换。大概三年的时间,这里面对你心境的起伏和波动,你可能会产生,我发那个愿到底对不对?我一辈子就要这样吗?就要这样!当你这样稳定下来以后啊,大概就成了,就成了。

  

问题是这个三年的时间你度不过去,当你一再的在那边:唉! 我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那就破功了,三昧力不能成就。所以我们才附带两个条件,第一个,对三宝具足信心;第二个,每天归零功课,随时随地归零功课。你不要去讲说,我又没有错,这个就没有用,不成法器,不成为法器。到现在我没看过一个,因为你老是在那边后悔,老是觉得你对嘛。不行啦,你要以为你对,你就去作佛祖,你还坐在这里干嘛,对不对?你既然都对,为什么不去成佛?你既然不能成佛可见你就是业重嘛,就拜忏嘛!但是盲目的拜,不见得,尽形寿行菩萨道,事修要有,对不对?理修呢,对三宝具足信心!怎么具足呢?只要有境界就拜忏,证明它。告诉你啊,三年以后啊,你的生命就转了。你就能够做到,身在世界,业在法界,这个时候的业就交给三昧去处理了。这个三昧不是你的三昧,你哪有三昧。只要你能够交给法界以后,性起法界的菩萨愿力就能够帮你处理,这个业啊,你就能转。不是你要转业怎么样,所有的业报都会有惊无险,就过去了。

  

你自己要训练呢,你就甚深禅定,而且还要到师子频申三昧以后。假如不这样的话,你靠三昧力是不行的,超越三昧,那个三昧是不能成三昧力的。认为我九次第定到超越三昧,超越三昧还在第九次第定的范围里,只是你会超越它而已,你不要一阶一阶进一阶一阶出,只是在这里跳来跳去,你还没出三界啊。师子奋迅三昧是比较强一点,但是它正在那关卡上,以出三界来讲,还在关卡上,那师子频申三昧才有可能,这另外一个方法。

  

除了禅定以外,修密法是可以,密法它有三昧耶,三昧耶戒,还有三昧耶曼荼罗,它要你一再的发愿,一再的去做。对啊,三昧坛城啊。好了,那你一再地发愿,一再地去做,还不是又回到我们圆融道上面的菩萨行、菩萨道上面,对不对?密法是这一条简单,但是你假如不具足对三宝的信心,不具足归零功课的话,那不行。那你就必须三昧耶曼荼罗、羯磨曼荼罗、法曼荼罗、佛曼荼罗,四个曼荼罗完全要具足,三昧耶曼荼罗才能起作用。你用圆融道下去,三昧耶曼荼罗,三宝具足,归零功课,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啊。那就看你了,愿不愿意。

  

要按照密法的修法,它一再的激励是可以的,一再的激励。这个是早期印度哈达瑜伽跟思辨瑜伽上面的行法。我们圆融道上面的这个行法是结合了奉爱瑜伽的部分。所以在印度形成这个思想的时候来到中国,刚好中国文化进入停滞时期,停止发展,所以没有再展开了,没再展开。现在我们遇到好时机,只有我们这一代,佛教第四期文明要兴起,我们正好可以投入,那么普贤乘也正在这个时候,可以重新推动。这是很难得的,能不能掌握到就看各位了,我已经把他展开了,提供给各位了,所以希望各位能够好好的把这个地方给弄好。

  

当你三昧力训练——你自己不知道有没有三昧力,你要记得,这个菩萨道行以后,它会有很大的威力,它的威力就是:全法界的因缘会绕着你的生命而转,因为你已经定位了,全法界的因缘会绕着你转。所以我跟各位讲,你在这个道场,你福报很大,这道场的资源非常多,你就不用,不会用。然后一拿到你身上,“我怎么知道,我什么都不会”,你不会谁会呀!你看我们资源那么多,世界佛教青年会要我们当会长,谁当?现在给我们当秘书长,搞了那么久,秘书长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人家还要把会长贴过来,你要不要?当你没有觉性的时候,这些资源对你来讲是个负担,多少人在争啊,我们不要,资源给你也没用。

  

所以当你没有警觉性、当你不觉醒的时候,这些都没用的。可是当你觉醒啊,法界这些因缘都在身边。当你不觉醒、不定位的时候,这个同样的这个因缘,对你来讲是个业力。当你觉醒的以后,你发现这资源很好用,你不是可以带着我们华严走出去吗?对不对?然后你会说“我有够累的,我要做这个,我就是业力重。”关键就在这里。不止这个,我们的因缘太多了,汉堡大学提供两个机会,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以上,到我这里来学宗教。我们派谁去啊?找人,哎呦!哎呦……都是这一种,这叫大丈夫?这个叫做将相所不能为?佛祖看到这些,不昏倒才怪。

  

那么大的资源,为什么不会用?因为你在佛门中在混日子。我们是很多,我附带讲一下,你想报名你就报名,没有限制说谁不行。所以当你这样定位以后再继续实践,继续前进,这些都会现前。这个时候啊,已经不是你要用三昧力去改变你的业力或消除你业力的问题,因为它已经完全翻过来了。用个白话讲,咸鱼翻身,麻雀变凤凰了,你知道吗?蚯蚓变飞龙,蚯蚓叫什么,蚯蚓已经变成天上的飞龙。它变了,你的生命变了,可是你不认真修行就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无量三昧海门就现前,就现前,“于一切处,皆随现身”,你哪里都可以出现了。

  

我跟各位讲,我发愿讲经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想法,七天都讲经。一个礼拜七天,七天都讲。当时很认真,也是七天都讲,礼拜一在台北,礼拜二在台中,礼拜三在嘉怡,礼拜四在台南,礼拜五在高雄,礼拜六在凤山,礼拜天一天赶回来台北。赶回来台北,礼拜天晚上赶到桃园海边那观音乡去讲,讲完才赶回台北。这样就很满足了,每周台湾跑一圈。所以现在开车那么厉害就是这样。那个时候一塞车啊,那就是路肩土霸王,一路往前冲。而我这样讲经下来,我只有三次耽误,都是高速公路出大车祸,塞死在里面,那个没有办法,要不然我没有一堂课缺过。当时也不过是这样想而已——讲经认真讲,讲到实在跟的人都累死了。我说我讲的都没累,你跟的人累什么。后来改为这里一个礼拜那里一个礼拜这样子,一个月四个礼拜绕一圈这样,都没想什么。

  

有一次,当时叫做波士顿,我也不知道波士顿在哪里,说希望师父到美国来跟我们讲经。我说好,你安排好我就去,他给我安排了一个五十三天,从旧金山下去到波士顿转回来,出去一共五十三天。那就像吉普赛人一样,每个地方住个四、五天,又打包又走,又住四、五天,又打包又走,一共走了十一个地方。你不知道,走这一趟路不怎样,回来啊,损兵折将,死的死,失踪的失踪,跑掉的跑掉了,不知道累死还怎样我不知道。

  

就这样一直转,转到现在。你知道我们怎样,我们在教内没有跟人家来往,我们就讲经,就讲经,你定位好,随缘,它就转了,你也到澳洲去了。当然讲是到澳洲,我哪里也没去,就到雪梨,就机场到道场,讲完经到机场;然后机场到布里斯本,布里斯本,机场又到道场,讲完经又到机场;然后机场又飞墨尔本,墨尔本,机场又到道场,讲完经又到机场飞奥克兰;奥克兰也是机场到道场,讲完经又到机场飞台北。这样我哪里都去了,我告诉你,哪里我都没去,我只去两个地方,一个是机场,一个叫道场。

  

定位嘛,“入于一处,皆随现身”,你不管它,你做,各种因缘它就会出现,是好是坏,我们只有一个原则,这世间众生有没有福报?有福报是哪种福报,它自然发展。我们只能呼吁各位说,你要参与把这个法给推动出去。你说叫我推动,我当然愿意推动,我没时间去推动,我就机场到道场,我要怎么推?我总不能把飞机推到道场去吧!这个就是,我们自己在转,你怎么转你不要管,缘,那个缘会帮你转,我们只要坚持就好,这个就是行者的一种特色。

  

下面这一句是很重要的一种状况,“世法所行,悉同其事”。这一点从修行者来看,你可能无法去分辨。世法是世间法,那你看看,他都入法界了还有世间法吗?这里头就要跟你讲到,法界和法身到底是什么。跟你讲你不能用大脑自己想当然尔,绝对不能这样想:他在法界怎么有世法呢,他这法身怎么跟世法怎么样呢?这个大概没人跟你交代,他也没有办法交代。

  

所谓入法界就是你证得法身,你叫做法身大士,是这个样子。这是一个定义,但是你不能分开,这定义下面还有但是: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本体,他要起作用,他就要现相,现相他就要现色…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