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他在这里改革了,让你出三界,有没有?这是他的工作。因为很精进的人,你会发现他就犯了这个毛病,当然我们不能说佛犯毛病,他的成就是在这种状况中。那在因地,因地他很精进,他就锁着这种东西精进不放,这是绝对对的。

  

可是你再看第二个B Type的这种人。他的成就是要比A Type的人慢。慢的时间也就是说,B Type的这种人成就的时间要比AType的人要加三倍以上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他要教化众生。他在开,开戒的时候,你吃一餐,我吃三餐。这个给众生示范走八正道,你要这样来。这八正道不是苦行道,你要留意到,这个八正道里头就在现实生活里,你要圆满,要圆融,要满足。这个是第一个,他最少要加一倍的时间,然后他要产生一种状况。第二个状况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他没有办法做的。因为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物质文明很昌盛,精神文明很丰富,文化又很多元化,最重要的是修行人非常多。他提出那一个横出三界的这个程序改革,马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当时的特色。可是B Type的人他不一样,他在这个时代里,他要教化众生,告诉他怎么修行,因为修行人很少,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因为他结的,他所修的因地就是教化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就是不能精进,没办法精进,所以他才要开。开干吗,开去教育他,让他从基础上开始修。加一倍了,又加一倍时间了,他成佛时间又往后延了,加两倍时间了,你想想看。

  

这些人一讲他就能来学佛,开始想要修行,储备资粮道,那这很简单,但问题是他在开源的过程里,他还要再做一个为什么这样的教化,为什么要开?当然很多人会说,这样子很好,这样我才喜欢。是没有错,但是他要教育他,意思就是,在人格还没有完成的状况之中,你要先矫正他的人格性,使资粮道能够具足。这个时候又要再加一倍的时间,所以B Type的人比A Type的人成佛要教化众生,那么他的这个成佛要比A Type增加三倍的时间,这个是他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但是A Type的教化众生,他的范围小,这是指福报的问题,因为他精进,他广结的善缘不够。B Type广结善缘广,所以教化众生成就以后,那教化的幅员非常广大,因为他已经多花了三倍的时间。你知道吗?这是A B之间的差别。

  

那C Type的这种人,到达成就以后就是这种佛,他是高高兴兴成佛,那时代的人也都很高兴,因为福报相当大,八万四千岁,那么他影响的层面当然比B Type的又更大,可是C Type的人比B Type的人他时间还是一样要增加三倍,比B增加三倍,不是比A 哦,B是比A 加三倍,C 是比B再加三倍。换句话说,A Type的人是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成佛,B Type的人在人寿万岁的时候成佛,C Type 的人是在人寿八万岁的时候或者八万四千岁的时候成佛,他是这样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约的讲法,你可能在两万岁的时候成佛,那个弹性你自己拿捏才知道。

  

所以一个行者,他向因果负责在这里。为什么要开戒,他有目标,他也知道,这因果律里头,他有种种这样的调整。知道吗?我成就的时间会往后延,我为什么要开,我可以不开,我管你们那一堆死光光,跟我什么关系,这归元无二路,我自己赶快冲啊,你周遭的人你就没有办法。有的人会顾虑到这里,顾虑到这部分众生的时候,他自己的智正觉成就会慢,但是当他在跟众生相处的时候,他智正觉本身的幅员会一直放大。一个行者在这方面是很清楚的,不清楚的不算。为什么要开?为什么不开?都对。人寿百岁的时候要不要有佛来度众生?这是法尔如是,众生就有这种情况,有的急惊风,有的慢郎中,有的就吃得起苦,有的根本就不吃苦,有的这种条件有的那种条件,就是这样的状况。

  

有的人“你看他根本就那哪叫修行人,修行人哪是那个样子?”你最好不要造业,你批评的弥勒菩萨,你就完蛋了。他就是那个样子啊,他怎么还一天吃三餐,早茶午茶还有宵夜又点心,躺下去还要含着一块什么东西才睡,因为他就是那种福报,那种C type的人,他不只八万四千岁,他还要在净土里成佛,那你才麻烦呢。通常不会到净土成佛,都在这种世间成佛,所以你在这边看。人寿百岁到八万四千岁当中,你如何去调理,这个就很麻烦了。也是第一次跟你讲的,人类史上第一次听到的,对不对?

  

这当中我们简单画起来,是三条线,其实A Type跟B Type有很多。B Type到C Type中有很多,C Type下面就不知道。我想这三个举例来说明,你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状况你就会发现到,你要跟众生讲,跟众生讲法,你要他成就哪一条线?现在给你教化众生,你要他走哪一条线?你知道他的根器是哪一条吗?你不会讲,对不对?那会讲的是怎么样?他一定是各种根器都知道的,“辩才如海”是指这个。你现在辩才如海是什么?强词夺理的,佛里佛气,就懂那么一句话,人家讲这个,你“不过”,就讲这个。人家一讲那个,你“但是,还有这个”……这个叫意识流,不是辩才无碍。辩才无碍是指对各种不同的众生,从他这个地方,第一个激发他这个部分,第二个他开始成长。

  

因为刚开始发心的众生,我们都要他走C Type。那么这一条线从这个L1到L2之间是劝他走C Type的线,但是你发现他到这个时候,常常又是闲着没事做,你就在这个地方,告诉你,你现在要走B Type的线,开始压缩他了,所以在这阶段他是走C,这个阶段要他走B。然后这家伙还可以压缩一下,再逼一下——功课不只这样做而已,本来马马虎虎,念佛,心情不好就拜佛,看看佛,一天三拜就好,来到这里,不行,你要开始做功课了,就把你压缩过来了;做到这里不只做功课了,你要日中一食,夜不倒单,你要变A Type了,有没有?这个师父真狠,越来越那个。那就看你的众生的状况,有些时候你从这里,把他带到这里了,好,把他压缩到这里了,再到这里,一连串的收获;师父,不行,不行,再开放到这里,对不对,他又开始走C Type 了;可是到C Type以后他又觉得不行,我这样不行,已经八十五了,再这样子不行了,对不对?然后他自己就要求,要死也要这样死,然后他这一段走这个。所以这个叫做法身慧命成长的曲线,它是弯来弯去的,不会直的,我们理论化是画直线。事实上我们在指导众生修行,它是弯来弯去的,而最弯的阶段其实是在这个阶段——L1到L2。通常到L2以后,他已经成熟到某个程度,自己会摸索,自己会定位,那就他自己定了,所以我们一直跟你讲说,要尽形寿,尽未来际。你一定了以后,你自己就会走自己的一条路上去了。知道吗?你自己的生命,掌握在你自己的掌中,自己来。

  

师父——像我算不错了,不能叫“辩才如海,广大无尽”,至少这一点把你抓住了。我也只能讲到这里,剩下的就要你自己来。我不能替你了生死,我只能跟你讲这样子。我跟各位讲,我这样讲,你在听,天上地下还有无量无边的这些菩萨们在听,不是只有你们,但是重点在你,你自己。天上的地下的也一样,完全看你自己,你如何命定你自己的成长模式?

  

就这样而已,你假如这一点你不能掌握到,我告诉你,这辈子你来人间真的旷废,浪费了。假如没人讲,那就没办法。我都讲了,你也都在现场了,你再不学,那未免太过分了,知道吗?这个百千万劫难遭遇给你撞上了,然后满天金星就把它昏倒了,这麻烦了,真的麻烦。而这个部分完全看我们自己如何掌握它,所以你不要看说“辩才如海,广大无尽”要干嘛?他完全都是对众生的,他自己怎么成就的,就在摸索这个状况当中,他对生命完全了解。为什么我们说生命是全方位的?就在这里。你真实的走一遭,你所感受的绝对是全部的、全方位的。但是你假如完全靠脑筋知道的,告诉你没用,没用。你不要看这种状况,画出来很简单,虽然这个图案画的不三不四,画的不完整,但是我告诉你,你能够有这种体验,已经是不可思议了。

  

我们一直知道很多老参,为什么我们说他是佛教的老油条,他炸一炸已经变炸油条了,没用了。没有可塑性,他不能再塑造了,没用了,他除了臭油味以外没有什么。你的生命绝对是活的,活的生命,你不要把自己弄死了。所以我们一直提醒各位不要僵化,不要僵化自己。而我们在这里要教各位的,也不是教你知识,教你程序,你要去学那个程序,成佛的模式。你自己的,不是谁跟你弄模式,没有,模式是你自己来成就的。不是说我这个方程式给你,你就把这个方程式拿回去,不是,佛要你成佛,没有叫你变成释迦牟尼佛。那你要成佛,你有自己的一套心灵方程式。我不是说这个心灵方程式要给你,你就照这个来,不是,我是要你去架构一套你自己的方程式!有人主张没有心灵方程式,他自己就乱搞,乱搞是地狱的方程式,你不要去学那一些狂禅、狂慧的那一套。你绝对有那么一条,你照着那样去做,去摸索架设你的心灵方程式。有业,我跟你负责,你要是不来这一套,自己去搞,乱无章法的,那不都是噪声吗?那只有下地狱的份。你说你照着这样去摸索一套自己的方程式还会下地狱,告诉你,地藏菩萨所讲的,唯碎地狱,阎罗王一定找出来修理,不可能抓你们去…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