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一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样改造的,这是普贤乘里最直接的方法。听一次应该无效,不过我会多讲几次,讲到我烦,懒得讲了。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子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讲普贤乘它最殊胜的地方——定位。为什么?一定位,法界中的所有因素会围着你转,要不然你现在只有被你的业力把你转走。对不对?你一定位,法界的因素会绕着你转。为什么?就是这个原因。我已经写信跟它讲了,我把业力寄放在法界。你写信跟谁讲?我跟法身毗卢遮那佛讲了。不是,是你在实践中。

  

所以这三个条件我跟你讲了,对三宝具足信心,信心你要去表达。你有没有每个月回来,在三宝前,你要是自己有这种定位你自己讲。每个月回来可以到里面来忏悔,但是每天你要在家里忏悔,这是具足信心。第二个,尽形寿菩萨事业。这个一定要去进行,不能改,一定要做。第三个,归零功课。这里面有挫折怎么样,一定会有。看不惯怎么样,一百零八拜。一件事一百零八,两件事两个一百零八,今天有几件你就拜到完。你要从早气到晚,今天晚上就从晚拜到早,一百零八、一百零八一直拜,看一共有几个。你不要跟自己计较,哪个小小的拜两拜就可以了,你拜一百零八赚了一百零六。那个很大的怎么办?反正出现一次,你都一百零八就对了,它会再出现你就再拜,不出现没事。这很简单吧,这就是普贤乘。有时候你很得意,很如意,这菩萨道真不得了,三宝加持好光荣。光荣、荣耀归三宝,一百零八拜。成功也一百零八拜,失败也一百零八拜,就拜,修行嘛。人家给你抹黑,给你栽赃,一百零八拜;人家颁奖颁错了,那一天听说世界小姐颁错奖,你领奖一百零八拜,人家又收回去再一百零八拜,那两个一百零八拜你全赚了,不是说刚好抵消。你为什么得奖,一百零八拜嘛。你跟佛陀讲,你有一个弟子是世界第一名美女,荣耀分享给三宝;又收回去,佛陀不好意思,人家收回去了,我不是第一名,你再一百零八拜。修行是很活泼的、很愉快的、很灿烂的。我们现在呢?本来一朵花修了变成苦瓜,那叫什么修行?你本来是苦瓜修成一朵花,才是修行,倒着修不叫修行。所以这个很简单的部分,跟各位谈清楚了。

  

那么在这种状况中,现在讲你到达止于至善以后的这种生命状态里,那有这些状况,经文只是略说。因为在这个永恒的生命中,全方位的恒动当中,它主要是生命能量的增长。不只自己增长,带动所有生命能量的增长,包括众生的生命能量。那么你有很多是在这个止于至善以后的生命里头,有好多那些菩萨——小菩萨、初发心菩萨、最后生菩萨,就是最后生分段生死的这些菩萨,都生在娑婆业寄缘起法界的这些业力,当他的业力跟你的生命因素相应的时候,那就是你要忙碌的时候。因为这个东西不是你合约书的东西,而是法界里生命相应的部分。这一相应,你的生命就启动了。恒动是这个动,你会跟那个生命相应。然后怎么样去教化他、调理他。这个东西已经不是我们大脑里面的,已经不是这娑婆世界的东西。那你呢,你只有一直拜,你大脑所知道的就是一直拜。我跟各位讲,你要不愿意拜没事情,保证再来投胎,跟法界不相应。你要跟法界相应你一定拜,没有为什么,就是拜。你不要说“为什么,我没错为什么要拜”,没错才要拜,错了不是拜,错了为什么要拜,错了就改,对不对?该抓去关就抓去关,错了还拜什么?就是没错叫做业相。业的相现前,你看到了就拜,修行就是这样。就在这个时候,法界中的诸佛菩萨的愿力,就跟你的业力相应了,这个叫来电,两个来电。就在这个时候,你的业力整个就被三昧力转过去,你自己在坚持的这三昧把你转到性起法界,到诸佛菩萨的国土里去了。就这样简单,那个都不是大脑想象的。你说“怎么转,我要怎么证明”,那只有等你去死才知道,不然不可能,因为那都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知道吗?那么在这里只取其中一点点来讲,几个大原则。

  

我在讲说,华严经里的经文,每一个都是纲要,每一个纲要都可以写一本书。像这两句“慧眼明澈,等观三世”那就是了,它只是个纲要。这个在大本华严里,这样子就叫一品经。这一品经按照这种经文来讲,少说要三卷经文以上,不然讲不完。我们这略本华严也只能够带一句,你用文字上解释根本就没用,你体会不到。体会不到当中还是要讲,讲一点给你品尝一下。什么叫慧眼?第一个名词就出现了,那你一定是五眼:一个肉眼,一个天眼,一个慧眼,一个法眼,一个佛眼。这也没错,对不对?第三个叫慧眼,是不是这样?慧眼明澈,他的慧眼很清澈,不是,这些大菩萨都跟佛一样,五眼具足,所以他用的那当然是用佛眼,可是他为什么写慧眼呢?这个慧眼的慧本身就是有作用,就是作用的意思。用是五眼并用,不是用哪一眼,哪一眼还得了,五个眼睛都长在脸上,要用哪一眼?你两个眼睛你用哪一眼?你还不是两眼都在用,对不对?所以以一个修行人来讲,他五眼具足以后一定五眼并用。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慧眼,是讲那五眼的作用,慧的意思是智慧的作用。他不是讲哪一眼,第三眼叫慧眼,他是用慧眼,不是,那个是你小学生的作业,不是指那个慧眼,是五眼的并用当中,以智慧的作用。

  

这个智慧的作用为什么叫明澈呢?就是他跟缘起法界的那些业,业力的业,因缘到了激发他了,这个时候他在相应,一个都不漏,这个叫做“慧眼明彻”,你知道吗?为什么前面要跟你讲修行讲到那里去?不讲到那里,你这一句话你接不通。你以为我吃饱闲闲讲经讲那么远干嘛?是接这个地方。因为你对那个境界都漠然,都无知,你“慧眼”只好照学生作业写:慧眼明彻,明是三明六通的明。也可以,那更清楚,对不对?他的慧眼明彻的意思就是没有戴眼镜,看得很清楚。是吗?他是那个境界里——诸佛菩萨的法界中,因为佛菩萨,这种大菩萨跟大佛,他是全法界为一法身的,所以当你从这个娑婆一发愿,定位下来以后,大概三年的时间,有个折衷、真实冲撞的那种情况,让他稳定下来以后,你的业力就已经挂到佛的身上去了。因此当你这个色身在这个娑婆缘一到,开始要冲击你的色身的时候,那就业力现前,那个业力在法界就起作用了,佛的慧眼就逮住你了,知道吗?所以我们为什么跟各位讲说,佛的净土是十全十美的,佛的净土是真实的,在这个地方证明。

  

“慧眼明彻”四个字在做解释的时候,完全跟文字无关,你要进入到佛的境界里你才知道,他是怎么起作用的。“等观三世”就变成不重要了,因为每一个他都相应。可是你在娑婆里头的,他也只能够这样讲说:笨孩子,你要早点回来。就这样子,有什么办法?你不发心没办法的。只有你真发心,一进入到法界里,佛陀是一律平等,佛法的殊胜是在这里。那外面的这些众生呢,你现在想发心也发不起来,也不想发心:“这个讲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假的,从来没看过人家这样写,这语出何处,可靠不可靠,万一照他去修被骗的话怎么办?”像这种就是结善缘。所以我跟各位讲,你只要听一堂课,不管你在电视上听,来这里听,当然来这里听有来这里听的殊胜,电视上有电视上的叫缘,绝对度你到成佛。这个缘我们已经结了,你成佛的缘已经结了,因为我已经跟你讲成佛的方法。虽然你也坐在那里,一个眼睛睡着了,一个眼睛在昏沉,还是结缘,不会把你漏掉。但是你今生所要得到的利益还没有,因为你还在很远的地方。

  

你一定要走入萨婆若海,这些很快就会兑现,而且一律平等,你跟大菩萨们一样。我真的跟各位讲,你这个进去以后,不管你到哪里,不管你到哪个十方诸佛的国土去,你都一定坐在佛的旁边。因为你是这个世界的,因为你跟这个佛来讲,你是上首菩萨,你一出去就代表这个佛出去的。因为你再来的话你从业力变成智慧,因为被佛的愿力所摄受以后,转过来就是智慧的法身,那你就以那个生命因素在十方诸佛的国土里自在出入。那个自在出入不会像孙悟空一样,入仙桃园去偷吃仙桃,不会,你是很大方的进去,人家是无量的供养,当然你去也是无量的供养。这里面有很多,那个宝藏,因为你的那虚空藏会打开,虚空藏一打开,那像虚空一样的宝藏,你去供养人家,人家也会供养你,这叫交流,生命因素的交流。每一个生命因素他开始在交融,到等觉以上。所以我上一次跟各位讲,我们在芝加哥讲《普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跟观世音菩萨供养,有没有那一段?观世音菩萨本来是拒绝,就在两个人推来推去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你要接受,有没有?就在那个时候,那个叫做两个生命因素——无尽意的生命因素跟观世音的生命因素在交融的时候。佛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交融成一体;我们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找不到,都不知道哪里去;菩萨们是一个主要的生命因素凸现出来。你先把这些弄清楚。

  

所以进到里面去你再看经文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就不会拿字典来翻译了,慧眼明澈,慧眼,查字典,我记得有五眼,慧眼第三眼,明澈的明;三明六通,三明,哪三明,三明通通具足叫明澈。对吗?可以,但是你不懂,佛法是什么你根本就不懂,所以你从修行上来讲,这一个境界展开是很重要。那么《华严经》被称为一佛乘,不共别圆关键也在这里,它第一个就先把这个标示标出来,跟法华的成佛,这样从下面爬上来的不一样,《华严经》把佛境界标出来就在最高的地方。从这里往下看下来,所以叫作不共别,法华叫做共同;共,华严不共;同,华严别,不一样。所以你要了解华严一定从果地讲下来,他不…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