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经首第二十集
海云继梦和上
今天我们再看经文第九页,《经首》的经文第九页倒数第三行。我们先念一段经文,大家对对地方。“慧眼明彻,等观三世;于诸三昧,具足清净;辩才如海,广大无尽;具佛功德,尊严可敬。”我们先看这个部分,这里这段经文是这些二十位大菩萨的境界,他讲这个菩萨的境界。这个菩萨,我们首先回复一下前面经文他所讲的。
这个“经首”是我跟它取的名字,“经首”的两个字的意思是法界经典的最前面的那一段,《华严经》可以称为一切经文的领袖,它是万王之王,那么它经文的最前面这一段,我们就把它叫“经首”。它不只是《华严经》的经首,是一切真理的第一幕,真理的存在的第一幕。按照我们的基本定义来讲,所谓真理是跟生命有关的;跟生命无关的真理,它叫物理不叫真理。所以真理事实上就是生命的真相,就是真理的第一幕,第一个显现出来的,那个生命的真相。那这样跟你讲这个生命的真相,你未必会心服口服,你也未必能够真正的接纳,这是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生命是什么。
生命,我们从修行的立场来讲,就是要到达止于至善的这个目标。那么生命到达止于至善以后,是不是就结束了?这大概一般人不去想它了,反正你证得空性以后啊就the end,下面就不谈了。白雪公主啊就挽着白马王子的手腕,然后走向红地毯的那一端,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剧终,就没了。你修行到最后证阿罗汉就出三界,剧终。出三界以后呢,剧终了,剧终就别谈了,你也就不知道了。升天国,升完天国以后呢,剧终了,你就不知道下面干什么了。出三界,出了三界到哪里去?剧终。剧终就不要讨论了,你别问我,已经剧终了,你要问问导演,要不然你就到屏幕的后面去看。因为红地毯再往后延伸到哪里去,你不知道,你都不知道白雪公主跟白马王子生下来的是黑雪公主还是黑马王子,你就不知道了。他们会不会为了取名字吵成一团?我看有。我们很多白雪公主跟白马王子,结婚典礼那天很幸福,结婚以后就开始吵了。那个你不探讨了。你知道证得空性以后干什么吗?不知道。那华严在这个地方,已经告诉各位很多了,证阿罗汉以后怎么样?证空性以后怎么样?出三界以后怎么样?
各位可能不知道,我也差不多三十年没看《阿弥陀经》了,这一次到温哥华以后啊,大家说讲讲《阿弥陀经》啊,我就讲了一部阿弥陀经,再看一次,讲了五天。《阿弥陀经》是跟谁讲的?佛为什么要讲《阿弥陀经》?你要了解他为什么讲,这是一个佛教徒,今天佛教知识青年,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佛弟子,他应该要去探讨的问题,你了解吗?
佛陀当时,他在印度,不是在中国。今天所有讲《阿弥陀经》的人,都没去印度,都住在中国,然后大喇叭就开始吹了,你都不知道你吹到哪里去了。他当时发现印度婆罗门教主流修行错了,佛陀发现这一点,他革命了,改革了,他修法正确,所以他证得出三界。对不对?这没错吧?那么他开始弘法,就是把这个法教导当时那些婆罗门教的教徒,对不对?有没有弄错?脑袋弄清楚啊。那么当他把舍利弗——第一个他降伏舍利弗,对不对?目犍连,是不是这些人?这些人都是婆罗门教的一把手。当时佛陀也是婆罗门教里的一把手,他在他的道场里,他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啊,他觉得不对,所以他加以改革,然后成就了。现在呢他以这个成就降伏了那些外道,所谓舍利弗、目犍连这些人。但这些人你知道,他原来是吃印度文化的奶水长大的,他们长大以后,他当然就按照印度的传统文化来看。他信什么?克里须那,对不对?克里须那教导他们超越一切回到神的王国来,是不是这样?反正到最后啊,你死了就死到我这里来就对了,这是所有宗教的本怀。佛陀说这个不对,他要你出三界,这一点我们在前面跟各位讲了很多。
因为神的国度有喜怒哀乐,神的国度是他的欲望跟妄想所创造的,是不是这样?你想想看,神创造了什么?一个跟他一样的亚当,然后要陪他聊天,然后这个亚当显得很无聊,这个神也很厉害,所有我们现在排骨都少一根,有没有?女生我不知道我没摸过,男生的排骨少一根,听说就是上帝从亚当的排骨里把它拉一根出来创造了女人。这个上帝也奇怪,对不对?按照他来做,创造两个男人不就得了,他就创造一个男的,然后又弄了一个女的。这女的出来以后呢,他不是创造这世界是完美的吗?弄了一个伊甸园给他们,可是他又摆一条蛇在里面,摆一条蛇还不要紧,又摆一个什么智慧果。听说那个后来叫苹果,最好你不要吃,吃了你就要被赶出伊甸园。他吃了以后,就被赶出伊甸园,然后生下来的这些子孙都是坏蛋,把上帝气得要死。然后他看看这世间,把好人都放到一个方形的船上去,然后发大水通通淹死了,这也有够残忍。那么那些好人生下来又一堆坏蛋,包括我们,所以发动世界战争。你看他来两次啊,听说还要来第三次啊,我看灾难快到了,你有没有可能被放到再来那条船?大概不是方舟,可能是圆舟,最近都流行圆桌武士。那再发大水淹,你们大概通通要被淹死了,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凭他的妄想,凭他的欲望,所以这个世间是不对的。
佛陀看得很清楚。但是这些人呢,就像各位你常遇到的一样“我们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那你们学华严要死到哪里去啊?”三不五时舍利弗就跟他问一下:“佛啊,老师啊,我们死后要到哪里去啊?我出三界了,死后到哪里去啊?”按照经文来判断,这些阿罗汉都问过这些问题,就是舍利弗最啰嗦,他智慧第一,一直求证我要死到哪里去啊,你还没跟我讲。那一天佛陀大概有够烦了,好吧,舍利弗。所以他连续叫他三十四次,你看他烦不烦?每讲一句就“舍利弗,有没有听到?你听好,我跟你讲,你要死死到极乐世界。”他是以这种因缘这种背景,把极乐世界讲给这些阿罗汉听。怎么证明呢?你打开《阿弥陀经》你就看到,前面有十六个阿罗汉,只有四个菩萨。而四个菩萨当中最重要出现的就是空性的文殊菩萨,还有那一个不休息菩萨,未来佛弥勒菩萨,有没有?那四个当中这里三个,一个香象菩萨。为什么?精进修行。因为你到极乐世界去还要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的人通通到极乐世界,他在这里告诉我们,极乐世界是完美的,是真实的。
极乐世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你知道吗?我告诉你,《阿弥陀经》诵三十几年,还是看不懂;有的讲经讲几十年他也不懂极乐世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极乐世界的人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每天的第一件事到十方诸佛供养,供养十方诸佛,这是他第一件事。他经文说“常以清旦”,每天早上用他的衣服,装着他的种种供养品到十方国去供养。这是极乐世界的人。第二件事情,就是极乐世界有和雅音跟微妙音,在这当中,众生都在念佛念法念僧;我们这里的众生呢,念钱、念权力,然后念子孙,念到子孙都说你念不停,念不停,有没有?你在念什么?所以你有烦恼,极乐世界没烦恼。这是讲净土的一种状况。
这里不算,那是第二世界。从这个地方要不休息继续精进,到第三世界、第四世界、第五世界一直到n+1个世界。这整个过程里我们叫法界,从娑婆世界一直到胜莲华世界,贤首如来的地方,那是最高的层次。所以在华严里告诉我们,生命到了n+1以后叫做止于至善,这已经超越所有的经典所讲的范围,你要知道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生命到了止于至善以后怎么样,又发生同样的问题,到达止于至善以后,每一尊都坐在这里,姿势标准的坐那样,姿势不标准的坐这样,对不对?后面有布袋能靠着就半躺着,上面那个是坐太师椅的,这个是坐西方沙发椅的,有没有?生命到达止于至善以后怎么样?这个问题,华严人是普贤乘的行者,普贤乘要记得,普贤乘的行者在这里也要给答案,告诉你两个状况: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结束,你要记得没有结束,继续前进;第二个恒动的,动的,生命是动的,生命不是这样坐着就算了,要整天这样坐着我看不必成就了,对不对?不是,生命不但是永恒的,又是恒动的。恒动是干什么,打高尔夫吗?还是穿的美美的,戴着LV,拖着一个Prada,这样吗?不然恒动在做什么?光明灿烂。恒动在做什么?经首的经文就是在描写这个东西,知道吗?那你假如能够体会到,我们前面讲,身在娑婆业寄法界,寄知道吗?寄,寄信的寄,业把它寄放在法界里,让你的业力跟法界的三昧力去交融,那你的人生啊,什么大灾难啊,通通一笔勾,知道吗?
你现在啊,我们普贤乘告诉你的是,直接就把业力交给法界,你不干我就不管了,我教的只能教你到这里,你还有你的不过、还有、可是、但是,那就不是我的事。我的事是告诉你:直接——身没有叫你去死,留在娑婆,把你的业象限转移转到法界去,那你在这个世界就简单了,业相现前拜忏,业相现前拜忏,其它不管。跟你讲,那是我的过程。虽然医生跟我宣布剩下二十一天,我跟他说不要紧,stop就好。即使最后一天,我告诉你也死不了,因为你还没踏进鬼门关,你叫它stop,停住就好。为什么停住?身在娑婆继续干,业呢从这个地方停了,不在娑婆,转入法界,就这样就好了,死不了的。你要不愿意,把业紧抱着在娑婆,那医生讲的绝对正确。但是当你把业转入法界以后,那其它没事,你就…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