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做你该做的,做你要做的,就这样简单。当你这一生尽了,你的身直接就进法界了,不要经过极乐世界,这个是普贤乘的特色。
而在法界里头的生命,就像《经首》所讲的这个样子,基本上这二十位大菩萨,就是你的眷属。当然,这些二十个不是爸爸就是伯伯了,都是伯父啦,你老爸就是第一个——普贤菩萨。法界里头,这些都等同是诸佛,十方诸佛上首菩萨都到。你到十方诸佛佛国土去啊,不要Passport的,不要买机票,不要坐十几个钟头,你想去马上就到。只要那边有什么,你马上相应就到了,法界里头的殊胜!这是他最主要的一个关键处。
生命的原形,我们说普贤菩萨是生命的原形,古代的话叫生命的真谛,那个字太古了,后来我把它改为生命的真相,现在就叫生命的原形,原来的形状。谁说普贤菩萨一定长那个样子?因为你看他这个样比较不好意思,叫庄严,你觉得他长成这样比较帅,所以你就把他画这个样子。他生命的原形是什么样子,只有你到了你才知道,但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那也有这一相,因为在这里就是这一相,你家里那一相又另外。今年月历十二张都是普贤菩萨,有十二相,有没有看到?没看到等一下下课拿一份回家,不要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可以随喜功德。人家印了就是要给你的,你要不好意思你就多交一点,不要紧。蓝色那一张不错,听说最近有紫色的,也可以,你怕一张不行,五六张更好。
生命的原形,这个原形里他是很灿烂的。他还是在动,还是在进步啊,你不要以为止于至善就结束了,止于至善以后又怎样?又怎样,太阳出来要起床,太阳下山要睡觉,肚子饿了要吃饭,天冷了就要加衣服,一样。但是那个生命是很有意义的,怎么个有意义呢?我们看经文,他说“慧眼明彻,等观三世”,就是这种生命。你从文字来讲,你也会啦,没有用。很多人,老禅和子,我最讨厌这种人,讲起话来佛里佛气,禅里禅气的,一点道气都没有。“慧眼明彻”,简单,讲起来大概没怎样,“等观三世”就不会讲了。什么叫等观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你怎么等观?你现在脑子里头只记得过去的大概不到万分之一。你不要以为过去你都记得,去年的今天你记得吗?除非刚好今天是你生日,所以去年今天我知道,我叫了哪一家的蛋糕,然后吃了一个佛跳墙,结果一挖起来舌头烫到了,嘴唇这里红红的,有记得。大概你那一天也只记得这一件事,其它没了。对不对?甚至于那天跟你一起吃饭的人有几个,你大概也想不起来了。你所记得的过去不到万分之一。你这辈子以前你根本都没有,对不对?
你看历史,记载的历史,大概都只是知识,真的跟各位讲,是知识。那一天到长江去,脚放在长江水里头,就在想:这个叫长江吗?在我们这边想长江:哇!不得了,一定怎么样。结果两脚放下去,长江就这样,所以你对长江,根本就是一种虚幻的。到黄河去,哇!这个就是黄河。我一看,黄河怎么这样?你所记得的跟实际的可能都完全不一样。我们有个宝贝,在飞机上看了:“啊?这里的海怎么都是黄色的?”人家说这是黄河。黄河怎么这样?黄河怎么这样?因为你都是意识形态,你不真,连过去你都不真,你想想看未来你真吗?我常跟各位讲,你到底是活在未来还是活在过去?你想想看,绝大部分的人都活在过去。我要买个房子,那个房子就像什么什么那样,有没有?里面我要布置怎么样,就像什么什么那样。都是什么什么那样都是过去,有没有未来的?你未来根本没有嘛。我要买个房子,你怎么不说我要买块草地,晚上睡觉就躺在地上,对不对
天空的星星当我的蚊帐,地上的草地当我的床褥,对不对?那空气当我的棉被,可以吗?你大概想说:怎么有这种疯子?你没有办法活在未来,你通通活在过去,活在零零落落的过去,不完整的过去。你只是把你的期望,你个人那种虚幻的理想理念,你要的,架构起来当做未来。有没有?你对未来跟过去,你就不等观嘛,那现在呢?现在叫空观,现在什么也没有,你坐在这里一直想,过去剪接成未来嘛,现在根本就空了嘛,根本就没有嘛。你哪有现在?所以你不能等观三世,要等观三世一定要入空性以后,你才有可能,不然你做不到。所以,当你不证得空性,要讲等观三世根本没意义。你也只能够说,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等观嘛,平等看待。这种话讲了等于没讲。但是这样作答可以吗?可以。这叫学生作业一百分,现实人生无意义。
所以你今天要学佛,我就跟各位讲,你一定要活起来。这个地方可以不懂就真的不懂,你不要装作懂。现在我们最讨厌的就是,根本你就不懂,那你就硬装懂,那这个就没办法,这个很难教。这个为什么难教啊?这个叫意识流。这意识流里,当你活在意识流里,根本就没有办法教你佛法。第一个你傲慢,当然你会说“我根本就不傲慢,我就是要来跟你学”,但我告诉你,你心里就像那满满的一杯水一样,你拿那一杯水要来学,说“你再把我加一点”,告诉你加不进去。
这里,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你是在这个地方(生住异灭图的凡夫生死,灭的部分),这个叫什么?凡夫生死。这个“灭”叫什么?意识形态这个叫变异念。变异念里头啊,其实是意识形态,你的意识形态里,还不只是一个意识形态,你有非常非常多的意识形态在这里面。所以每当人家跟你讲一句话,你就:“不过——”,不过人家跟你讲完了,“可是——”,可是人家跟你讲完了,你就“但是——”,但是跟你讲完了,“还有——”。这个没有用,佛陀再一万年来教也教不动,为什么没办法教?那叫做意识流,他很多很多的意识流在这里面,一直流,你的意识像河流一样一直流过去。这种人学佛无益,他一面学佛,是一面在造业。所以我跟各位讲,你假如是这种人,人家一跟你讲,你“不过、可是、还有”很多,通通在这里面,这个学佛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梁皇宝忏》今天晚上开始,在超度当中,往昔比丘、比丘尼等,往昔,往古以来,优婆塞、优婆夷等,那就是这些人,看起来好像在学佛,其实都还在这里面,绝对生死轮回。而且我告诉各位,只要是活在这里面,因为这是变异念,这里面是一种思维模式,当你那个思维模式一再产生跟运作的时候,这叫相续心。这模式你会一再地运作,运作一次地狱一次,因为你一再的运作,所以从地狱出来又进去,进来又出去,这个叫什么?这个叫阿鼻地狱。所以死后阿鼻地狱报。当然你假如这个模式是好的,不一定是不好的,所谓不一定是不好的,就是不是贪嗔痴慢疑这一类的,那看你还有什么,那就是好的。
第一个在这边这个叫意识流的人生,这里用变异念,这里面构成的就是意识形态。意识流就是有很多很多的意识形态堆在一起,这种人通常都是聪明能干,能说善道,懂得很多,懂得很多没有用的,就是这种人。那么这种人分两个部分,这个叫善恶念,他是修养的人生。这些人概念很多,意识呢,大概一百个概念构成一个意识形态,知道吗?所以当你这个概念里头有很多概念在一起的时候啊,我就把它叫做概念包。你有好多概念包,一包一包,包子的包,不是概念包在包子里面,是好多概念像个包子一样,像粽子一串,那个叫做概念包。那个概念包里头的人有一个特色,这种人(指修养人生)是比这种人(指凡夫生死)单纯,基本上你会觉得这种人(指修养人生)比较好。怎么好呢?憨憨的,他不像前面这种人(凡夫生死)那么伶俐,这种人呢比较憨。
这里面(异的部分,修养人生)分两种,一种叫净识,一种叫染识。染识人就是有概念包,他有一个特色,什么特色呢?电视说、报纸说,他没有主见,电视说就好、报纸说就好、医生说就好、老师说就好、师父说也对,他就有一个可靠,那个靠叫中心价值观。所以当你提出一个问题,作答的时候,他就会说:不是说吗?不是说十二点以后不能吃吗?那你就跟他讲,中午午餐吃过以后就不吃了,你中午几点吃都不要紧,吃完以后就不要吃了,这个叫做持斋。那他说:啊,不是说十二点以后不能吃吗?他就会很简单的一个中心价值观。不是说吗,就这样子,他没有了。你一跟他讲,他说“哦”,一面吃,“不是说不能吃吗,怎么又在吃?”这个就是中心价值观对他会有一种干扰,这个叫染识。这个染识里头其实很多,因为每一件事有一个,吃,他也有一个染识,你怎么讲,他就“不是说吗”,又抬出来了。穿衣服也是,那个人穿那红衣服好漂亮,“不是说佛教徒不能吗?”哪个师姐烫头发好漂亮,“啊,不是说……?”又来了,都“不是说”,不是说他也有说,这个叫染识。
所谓净识是什么?净识是真正修养好的人,真正好的人,他没有染识,没有中心价值观,他很单纯,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概念,都是单一概念。概念只有一个,他不跟其它概念碰在一起。非常单纯的人,不是憨憨的,他单纯,但是,他很伶利,他看得很清楚,他没有“可是、但是、还有、不过”,没有那些东西,他也没有“不是说吗”那个东西,这个叫智慧。从这地方开始,你才有可能修行,很多修行人“不是、可是、还有、但是”很多的那些还讲说他修行,无有是处。他讲的你看一定都是佛里佛气的东西,跟他生命不相应,你先看清楚这里。
好,从这里开始啊,净识开始就可以开始修行了。净识啊,净识是属于到达初信位的前面,还没到初…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