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啊,不一定啊,不一定……那个谁呀,我是看来的还听来的,忘了,有人统计说啊公司里头要都是帅哥美女的话,那公司大概快没救了。不是只有表面,它是真诚的,往往是什么啊,他需要的是能够投入,那公司才有前途。要怎么投入,它是关键。
同样的我们一个人,你在你的生命里程里,你怎么投入,在那投入的过程里,你自然会产生感化众生的作用。那么你运用你生命本质中的这一种真诚的心态、立场、那个为人处事的态度,那你看看你会转化吗,你一定转化。
我记得跟各位举过一个例子,爸爸、妈妈都是台大的教授,非常优秀的人才,总共生一个儿子,那个儿子只会笑,什么都不会,然后吃的肥肥胖胖的。那气得要死,要生第二个也生不出来,那两个太精英哦,就很难制造新人类。就制造了一个憨憨的,只会在那边傻笑,这个爸爸是越看越气越看越气,气也没办法,自己儿子总是不能把他捏死。好了,那儿子二十岁的时候,爸爸生病了,住院了。住院了人家的儿子去看病呐,等一下就“我有约会啦,你自己住啦,我有约会啦……”,都不理老爸生病的状况。这个老爸就有这个只会憨憨站在那里笑,想一想,还是这个孩子乖,啊,二十几年来,住院一个月啊没离开过他一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真诚会感动他,虽然被他气了二十年,最后一个月完全改了。这孩子单纯,所以真诚,对不对。读书,你看两个博士生一个土豆,什么都不会,九九乘法背到二十岁九九表还没背起来,ABC二十六个字母还没有接上去,就这样子。真诚,你就会感动人,这就是德啊,德啊。当然这个德不是佛家的德啦,佛家的德是经过不断重复所训练出来的定力跟穷尽底源所创造出来的这种智慧,一个技术面,一个工程面,他累积出来的就是德行。那么这个德行呐,自然就会影响出去。
那我们从这一个地方看,这个菩萨,就是这个生命因素是从哪里来呢?从他训练这一种柔美的、柔软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啊,他锻炼出来的,这个就修行法门。你以为修行法门是什么,一张嘴碎碎念,一直念一直念这个叫做法门?这个就是法门。从为人处世的态度、立场,那个心境、心态上去与人相处,然后从这个地方来培养他的德行,而这个德行直接就可以教化众生,同时这个德行直接可以感化你其它的生命因素,这个叫“大明德深美音”。你不要看这些名字,它不是语言文字好啊,它的内容更好,这个就是很重要的一类生命因素。
第十个,“大福光”,这个地方,我们大概二十个当中只有这个讲到“福”。“福光智生”,光也是智慧,智也是智慧。那么有一个“生”字在这里,这前面也有几个“生”啊,前面那个“功德宝髻智生”,它也是“智生”,这边也是“智生”,有没有。你看到这“智生”都讲到智慧能力的作用。“大福光”是这个福啊加一个“大”就不是世间的福报而已,这是无尽福。
这个福报我们常跟各位讲,这无漏福啊,是用不完的,用不完。你要,它就来,你不要啊,它就停,你想要,它还会再来。哇,这个太好了。你在想说我想刷卡的时候它钱就来了,或者我刷完卡钱就来了,这个不是小叮当变魔术啊,而是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在饶益众生的这个层面上,它就会有这种情况。而这个福呢,有个“大”在,它是穷尽的,它不是为自己用的福,是众生用的福。你要为众生,它就出现,你不是为众生,它不来,因为这是要给众生的,不是要给你的。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讲,这个是很多人没有办法做到的问题。
我说身为出家众,他有个特色,他所有的财产都是众生的,不是自己的。同修们买(指脖子上挂的念珠),“师父,这个送给你。”师父说:“谢谢你,阿弥陀佛,功德无量。”这不是你的,你只是代表道场收了,你还活着可以用,死了是归道场的,不是你的。你前辈子大概有点福报这东西你还用得到,你没有这个福报,这个用不到。人家送我很多的,都给人家没收了,师父你那条不错啊。你要知道这都不是自己的,这是一个基本定义。你买计算机送给师父,那也是道场的,可是这些人要背因果就是,人离开把计算机都背走,理由就是人家送给我的,这因果你就算进去了。书也一样,你不要说我要读的书,那你要跟常住要,常住要能给你的给你,要不然那是十方的。你要知道啊,不是说我妹妹买给我,我哥哥买给我,不一样。
所以道场你既然是取名为道场啊,就是十方的。你不能够说我不出嫁而出家,所以呢爸爸盖一间庙给我,它是我的,那你就搞错了,爸爸盖一间庙给你,你死了不是你的财产,是十方众生的财产。这个基本理念你都要弄清楚,没有的话你修不了大福,修不了大福。所以我跟政府建议说出家人所有的姓统统改,改为释迦牟尼佛的释,你要还俗那就还回去,还回你原来的。但是呢,出家时间的财产全部充公,全部是国家的,因为你是十方的,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啊。政府不干,因为法律不能这样,法律不能这样我们就没办法,但是因果你要算进去,因果要算进去。所以大福怎么修,好修啊,怎么不好修。只是你不会修而已嘛,这还不简单。那么这个福啊,你这样修你一定产生智慧,一定产生智慧!而这个智慧啊,会饶益众生,饶益众生。所以各位学佛不要学到背因果啊,你不但不背因果而且又可以修大福啊。你反过来自己哦,那你就自哀自叹,因为每一辈子都在那边“啊哟,人家怎么那么好命,怎么修的福报那么大”,那你怎么那么衰,你为什么因地不好好修呢?这就是关键,就是关键。
这是第三段前头所提到的这个菩萨,这个二十个菩萨,两大类,两部门,一个能,一个所。我这样跟各位提醒,那你在整个研究上啊,应该可以看得到。那这个能、所两个部分从华严的立场来讲,不一定叫能、所,它可以叫理、事,一个理,一个事。那普贤那边呢叫理,那十普,普字号的菩萨,那十个是属于理上的生命因素,这边呢是属于事上的生命因素。所以我们把理上的生命因素,叫做存在,它只是存在,你用大脑很难去够,去抓住,你用体会、体验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大脑的语言很难去表达。那事的这部分就好表达了,它能嘛,心所缘,缘得到的你都好表达,所的部分缘得到,你都不好表达。很多人在谈爱情,谈爱情怎么表达?但是你会做出来,可是你讲不出来。这个就是问题了。那个理的部分,所的那个部分呐,它有这一种情况,有这种情况。
好,这个是针对这二十个菩萨的意义啊,简单的跟各位谈了。我们不能够说很详尽,要详细讲的话,那没那么简单。因为他们的法门都很殊胜,都很殊胜。
好,这个经文里把这二十个菩萨讲出来,为什么经文要讲这二十个,为什么?它可以讲更多,《四十华严》一开始啊讲了几百个,讲了几百个啊,这里为什么要挑这二十个?二十个,经文的幅度算是很长了,很长了。这里第一个要跟各位表明的就是生命因素的存在,生命因素的存在。果地的这二十个生命因素啊,全部兑现,全部兑现这个样子。那因地在哪里呢?经文里其实是有,但我们现在不会读经啊,你前后对照不出来。所以《净行品》上面讲了是因地的部分,这是果地的部分。所以从生命因素来看佛经啊,你就很容易通达,很容易了解,这个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先能够解读《华严经》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的地方。要不然他不用花费这么多的篇幅来写这些名字,他写这些名字都有意义的。
好,“如是等而为上首”,你看它只举代表啊。这二十个啊,为上首,就是每一大类当中挑一个,每一大类当中挑一个,它主要分两大类。每一大类里头又还有很多,它各挑十个。十个啊,当然在华严的语言里头有它的特殊性,用十来表穷尽跟圆满的意思,十啊,表示穷尽跟圆满,没有遗漏。事实上漏得多了,它只是代表啊,全部包括在里面就对了。所以我们说这十个每一个都一大类的原因就在这地方。
“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这个十也是这个意思,就穷尽的意思,当然不止十了,它用十来代表穷尽了。十,十个;“佛世界”就是佛刹;“微尘数”,这么大的量。佛成佛的时候啊,那是讲所有的生命因素炳然齐现,那么在讲这个菩萨的时候啊,也是他从十方各地来为佛的成佛啊,这一个喜事来庆祝的,也带着这个意思哦。这个经文在这里没提到,后面都提到这一类的状况。这个是一个总结,第三段就要开始了。
“此诸菩萨”,下面这几句,你就要背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关键,也是华严思想,我们叫普贤乘的一个核心。他这些菩萨,也就是这些生命因素,这些生命因素啊,你说菩萨好了,“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诸波罗蜜悉已圆满;慧眼明彻,等观三世;于诸三昧,具足清净;辩才如海,广大无尽;具佛功德,尊严可敬;知众生根,如应化伏;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证佛解脱,甚深广大;能随方便…
《华严经经首 第十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