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素通通到达一百分,通通到等觉位了,通通到等觉位。我们假设生命因素是一百个,每一个都到一百分,加起来是几分,是不是一万分,对不对,是不是这样?那假设每个菩萨都是一百烛光,那么一百个菩萨是不是一万烛光,对不对?这个屋子里面就有一万烛光,对不对?这“威光赫奕”嘛,是不是这样?但是,佛是第四十二位,他是一百零一分。告诉你,那个一百零一分的光明超过这一百个的总量。一百个是一万烛光,那佛到这个地方一百零一分,他不是一百零一烛光,他最少是一百万烛光,不是一万烛光,这个叫做“菩萨众中威光赫奕”,佛的殊胜在这里。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我们从修行中的人来讲,就刚才讲,定位以后有两个工作要做,第一个就一直重复。现在很多聪明的人,那天我们赶出去一个很聪明的法师,他什么都不做,他认为他那么聪明,他是已经开悟的人。这个定力你不一再地去重复训练是没有用的。要不然就坐在那里睡觉,大吨数坐得稳比较好睡,那个你就完蛋了。
因为定力是要一再地重复训练,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禅修三个基本要件,金三角上面,第一个就是置心一处,你一定要一再地去检验你是真的置心一处吗?第二个要放轻松,你是绝对的放松吗?第三个,息入息出真的很清楚吗,或者你睡着了?这三个你要一再地训练,一再地训练,当你不一再地训练,那是没用的。人家说,你很有德行,很有修行,假如你这个定力没有训练好,那是应酬话,不是真实的。你的风采、你的德行是从这个地方来训练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定位它还有第二个功能,就是你会去穷尽。在工程面上你会穷尽底源。底源,到底的底,源头的源。因为你一再地重复在做,你的工程面也会一再的扩大,这个时候你会产生见性之见。这个见性之见,就是你教化、带领众生、化导众生的手眼,你的办法。不但如此,这个部分它更是你性德展现的基本状态。你要留意到,从修行来讲,定位它是这么重要的。那在世间法中,他与人相处,他不在意人家对他的是非毁誉,因为他已经走在真理的路上。看人他很清楚,能相处的相处,不相处的不要相处,他没有得失心,没有得失心。我们一般人得失心重,得失心重的人,他不会有平等心。你没有得失心,没有忧喜心,不忧不喜你才有可能有平等心,因为你已经超越了,你不再背负那些业力了。知道吗?
像我们在整个弘法的过程里,成败得失很多,是非毁誉也很多。我不操心吗,对不对?那你要怎么操呢?当这些状况来的时候,我只有跟——佛祖说“交给你了。”你背得起吗?你背不起。我常跟各位讲,道场这么殊胜,就是要给大家用的。你来跟佛菩萨讲过话没?就要你来跟佛菩萨讲话。你不会,也不愿意啊。来看看,这就木头刻的,不是吗?然后你跟他说你是木头做的,你是石头做的,你就回去了,不会相应。
你真的有了定位以后,他不是活灵活现的佛菩萨而已,他是真的能跟你沟通心灵的真正的佛菩萨。所以定位是很重要,你一定位,你真发菩提心,真定位,你已经超越了,你已经入了一真法界。那时候才有这所谓“菩萨众中威光赫奕”的问题。那你的生命既然把业力都交到法界里头去了,你人在这个世间,告诉你,业尽情空,其它已经不是问题了,其它的东西不是问题。他只是在这边随缘受业嘛。你体会得到吗?这个法门它殊胜的就在这里!
你一直要用大脑去找,用大脑去找,那你只是在找目标,只是在找目标了。你再出家修行,也是在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你不是真要修行,真要修行一定位就没事了。你看众愿法师,他就定位念佛,我就十六洪名持到底,他只问说我这样念对不对?我现在遇到这些要怎么办?我说不要管它,不要管它。你去算算那舍利子有几颗了,有一颗就是他问不要管它的,他问几次你就算他有几颗就对了。你不在意它,你就有一颗舍利子;你不在意它,就一颗舍利子这很简单;你一在意它,舍利子就像这样化成一阵烟。世间人就会太在意,修行人就是不在意,就这么简单。
修行有难吗?不难啊,在于你太在意了,不在意就可以了。而事实上你真发心以后你已经转化了,色身在这个世间,于众生中你已经“威光赫奕”。当你成就以后,你在一真法界里,那你就刚才讲的那实际状况:菩萨已经通通到了一百分了,就你所有的生命性德都到一百分了,但是你那一个根本性德他超过一百分了,超过一百分就是从止于至善开始,过着真正美丽的人生。真正在美丽的世界过美丽的人生,是从一百分以后开始的,所以他第一百零一分开始就是成佛,然后一直前进,这说明了生命的永恒性跟恒动性,从这里来。听学这个法门,我是希望各位真的从这里获得。怎么听一听都入定了?
这是昨天我们提到的这两句,我们再往下再看。“如日轮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像日轮,像太阳出来一样,这世界光明普照。“三世所行”就过去现在未来。那么你在这个地方可以看,这个三世跟前面三世通常讲的都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地方他讲“众福大海”,这个三世就有点三世间。三世间指的就是器世间、眷属世间跟智正觉世间。你在这三世间上面所行的各种福报都已经修得圆满清净了。
那我们通常在这里,我为什么这个地方跟各位讲是三世间呢?因为一般讲修行的时候,小乘,就是微观的佛法里重视智正觉世间的训练跟成就;大乘,就是宏观的佛法里,他重视眷属世间,他不但自己要成就,更要化导众生,教化成熟众生,大家都成就。所以智正觉世间跟眷属世间一般都会提到,但是就只有华严这一科最特别,他强调器世间。器世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在古代没有这个问题,你说抓到一条蛇,人家要把它扒皮了。你说我给你两块钱,你抓回去,你后院子一放下就放生了,对不对?蛇不会死啊。你现在,你抓来要在哪里放生?到顶楼放生?你吓死人,对不对?你没地方放生啊。因为现代的生态平衡已经完全被割裂了,被破坏了。
各位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想过,我问你一件事,你现在脑筋转一下就好,你已经有多久脚底板没有踩到泥土了?想想看,大概想不起来了。我告诉你,有人最少十年没有踩过地了。你不要以为怎样,因为进房间穿拖鞋,出房间穿皮鞋,你什么时候踩过地啊。还有多少人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走过一公里以上的路了,我看大概在座通通对号入座。像我们这里,走到电梯口然后下到地下室,然后就上车了,上车开到对方,又到下地下室,又走到电梯口,又上电梯了,又到目的地,你走……你根本都用轮子走,哪有用腿走啊。所以这个器世间已经遭受破坏了,破坏的非常严重,而且呢你认为很幸福,你怎么幸福你知道吗?晚上怕人家吵统统围起来,里面灯光全部打开,到早上要睡觉了又统统围起来,灯光全部关掉然后冷气又打开。天天都关在那个笼子里,然后怕人家看到,白天也围着,开冷气,晚上也围着,开电灯,这个叫做幸福美好的人生?告诉你,上帝在天上看:这群怪物,自然的不要,都要人为的,有没有?问题就在这里。所以对于器世间,没有人去注意到。佛教里头,《华严经》在这里它特别提到,现在我们基于这一点要告诉各位,我们对器世间极端关怀,非常地关怀。你必须赶快采取对地球的救护工作。各位有没有听到?都入定了,这个很麻烦呐。
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对世界这个地球暖化、温室效应、臭养层破洞,野生动物灭绝,或者是海洋的水位上升、冰川消失、冰貌消失、或者冻土层开始被软化了——那么在这种情况,这个冻土层软化知道吗?不是大气层暖化。不一样啊,听清楚,我发音不太清楚,你不要通通打错字。冻土层本来冻土像冰块一样硬的,现在软化了,软掉了,软了。但是大气暖化、地球暖化,我们必须赶快采取救护的行为,但是这个救度行动里,目前人类所能做的都是枝末,枝末的工作,他抓不到核心,抓不到核心。
我们一再跟各位讲,叫做核心价值观,一再地讲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当这个社会价值观产生偏差的时候,那你枝末都没用了,你必须从社会价值观去矫正。现在我们一再跟各位讲,你可能不留意。我说这几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佛教完全缺席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你不知道。我在讲什么你知道吗?当然知道,佛教缺席。佛教缺席产生什么状况?产生社会价值观的偏差。我说,我们已经来到,从今以后我们不但要参与文明建设与社会进步,我们更要带领文明进步跟社会建设,你要记得。我们怎么带领?不是要去发明导弹、发明核子反应炉了,不是,我们要把社会价值观矫正,这个是我们要做的事。
社会价值观的建立是大学,科技文明是小学。今天大家都被科技文明骗了,包括京都条款,都是从科技文明上面去着手。要减低二氧化碳的排除量,你怎么样去测量,都是科技,不必从这里。你这枝末会随着时间跟岁月一直增加枝末的努力,但效果很小。我们要从核心来,把核心价值观给矫正过来,其它的部分运用人类的智慧,应该都可以在调整的过程里,去把那些有可能造成的伤害、萎缩、经济成长的倒退等等,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调整跟补偿作用,都可以做得到。所以我…
《华严经经首 第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